沈括在乌台诗案事件中充当着什么角色

卫文 1172分享

  中国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文字狱,这场文字狱的被告是我国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词人苏轼。提及乌台诗案的始作俑者,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李定等人,却很少人会想到沈括,那么沈括与乌台诗案之间有何关联,沈括在乌台诗案事件中充当着怎样的角色?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沈括在乌台诗案事件中的角色

  沈括,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地理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一定程度来看,可以说他是一位全方位发展的全才。这样的一位全才,他与苏轼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接下来分别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两人之间的关系。

  首先,从所属阵营的角度来看。沈括和苏轼是分属不同阵营的,沈括是新近派,支持王安石变法,并得到了王安石的器重和重用。苏轼则是守旧派,不太支持王安石的激进变法,与司马光属于同一阵营。

  其次,从取得成就的角度来看。苏轼是一代大文豪,天赋异禀,曾经进入朝廷的史馆工作,而沈括也并不逊色,考取进士后也有一段史馆的工作经历,两人曾经成为短暂的同事。

  1071年,皇帝派出沈括下访浙江,苏轼作为接访官员与沈括有了再度接触,两人除了公事讨论以外,还进行了文学方面的沟通,沈括回京后将苏轼的新作抄录了一遍,而这些新作则成为李定等人诬告苏轼的证据,可以说沈括是导致苏轼陷入文字狱的始作俑者。

  王巩和乌台诗案的联系

  在1079年的时候苏轼被大臣谈何,称他有意嘲讽朝政,并且指出了他的罪行,苏轼在这种情况下被审问,而平时和他关系密切的人也受到了朝廷的怀疑,有二十多人都受到了这件事情的牵连。而王巩也是受乌台诗案连累的一个人。而且他是所有被牵连的人中惩罚最重、被贬的最远的一个人,这让苏轼对他十分的愧疚。王巩的很多家人都离开了他,只剩下一个歌女愿意陪他一起去滨州地区。

  王巩受乌台诗案牵连到达滨州地区后,并没有自暴自弃,苏轼在事后一直和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苏轼一直表示对于他的遭遇觉得十分的愧疚,并且劝告他一定不可以灰心,事情一定会渐渐好起来的,还教会了他一些养生的办法。而王巩为了让苏轼不再担心难过,在信中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和愤怒。除此之外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也因为乌台诗案更加亲密起来,两个人时常在信中交流对书法诗词的看法和心得。

  乌台诗案中的苏轼

  元丰二年,一代文豪被人诬陷说在他的文章中有诽谤朝廷,藐视皇帝的诗句,被关进牢狱达一百多天,因为当时是御史台审理此案,御史台又被称为乌台,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对于自己被关进牢房莫名其妙,他平时恣意妄为,豪爽不羁,文章传诵天下,从来没有听说有什么对朝廷不敬的意思,苏轼明白其实他写了什么东西根本没人注意,他不过是朝廷激烈的党争的牺牲品,是有人想置她于死地,所以才编出这个理由,想到这里苏轼竟然慢慢平静下来,他想着如果有人故意害他,如何他怎么申辩也是于事无补,不如静观其变,自己别乱了分寸才好。

  就在苏轼被关押在牢房准备接受审判的时候,朝廷上下因为这件事吵得沸沸扬扬,苏轼的政敌巴不得将他处死,而王安石等人却主张对苏轼网开一面,皇帝拿不定主意,不过他欣赏苏轼的文采,不想把苏轼处死,这时候太皇太后病重,她对皇帝说,苏轼是大才子是为国为民的好官,不能杀掉苏轼。苏轼这才捡回一条命,但是他的家人却受到惊吓,他们把苏轼写的文章全都烧掉了,以免后患。

  后来苏轼被贬到偏远的黄州做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官,这件事对苏轼的打击很大,让他看清楚一些事,这件事也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不过后来苏轼在黄州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锦绣文章,对于中国文坛来说却是一大幸事。

    热门标签

    47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