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

木青 1172分享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

  唐太宗即位后,以史为鉴,以民为本,吸取隋亡教训,居安思危,励精图治,调整统治政策;劝农务本,减轻赋役,为增加劳动,下令招徕、赎还被外族掳掠的人口,释放宫女,解放奴婢,招抚流民,归土务农;完全法制,重法轻狱,缓刑慎罚,崇尚节俭,精简政权机构,改革府兵制,兴办学校,健全科举制度,对少数民族主张华夷一家,实行安抚政策,重用少数民族将领,他还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在唐太宗的悉心治理下,贞观年间(627-649),政治清明, 社会秩序稳定,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唐朝国势日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背景

  贞观”为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出自《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即以正道示人。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治绩一直为后世所传颂。

  唐初,由于隋炀帝造成的大乱,隋朝留下了破坏严重、民生凋敝的局面。北周“留给”隋朝690万户(根据学者岑仲勉、杨志久等人的考证),而且没有大的战乱,而隋炀帝造成天下大乱,人口锐减,隋朝“留给”唐朝200余万户(按《通典》记载杜正伦奏,经隋炀帝的消耗以及造成的大乱,到了唐初武德年间仅200余万户。),以及内外众多强敌、破坏空前严重的烂摊子。李渊李世民统一中原与南方,为贞观之治创造了条件。

  唐太宗即位后,因亲眼目睹大隋的兴亡,农民战争瓦解隋朝的过程,认识到了农民阶级对君主专制统治稳定的重要性,所以常用隋炀帝作为反面教材,来警诫自己及下属。吸取隋亡教训,纠正前朝之弊端,调整统治政策,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以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

  唐太宗留心吏治,选贤任能,从谏如流。他唯才是举,不计出身,不问恩怨。在文臣武将之中,魏徵当过道士,原系太子李建成旧臣,曾议请谋杀太宗;尉迟恭做过铁匠,又是降将,但都受到重用。太宗鼓励臣下直谏,魏徵前后谏事二百余件,直陈其过,太宗多克己接纳,或择善而从。魏徵死后,太宗伤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
 


贞观之治 历史相关文章:

1.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哪个皇帝

2.唐朝的历史故事-姚崇灭蝗

3.为什么说贞观盛世是唐初激烈的政治斗争的结果

4.关于房玄龄的历史故事

5.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

    热门标签

    713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