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国几大战役

培章 1172分享

  二战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在此期间我国的战役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二战中国几大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二战中国出名战役:台儿庄战役

  1938年3月14日,日本矶谷师团发动攻击。日军以数十架飞机30余门大炮狂轰滥炸,守军师长王铭章督战死守。3月18日,日军矶谷师团濑谷支队攻陷滕县后,当晚攻占临城(今薛城),以一部沿津浦线南下,于20日攻占韩庄,企图直犯徐州,遭到布防于运河沿线的我第52军郑洞国第2师的阻击;另一部福荣大佐的第63联队沿临赵(墩)铁路于18日攻占枣庄,20日攻占峄县城,矛头直指台儿庄。  3月20日,日军矶谷师团借攻克滕县之威,在飞机的掩护下,集中4万人,配以坦克、大炮,向台儿庄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企图一举攻占徐州。李宗仁以第2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率部固守台儿庄,第20军团军团长汤恩伯参谋长封裔忠率部让开津浦铁路正面,转入兰陵及其西北云谷山区,诱敌深入,待机破敌。  24日,日军2000多人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配合下,开始向台儿庄大举进攻。坚守台儿庄北门的186团1营在王震团长和姜常泰营长的指挥下顽强抵抗,并在城北门外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期间蒋介石赴徐州视察督导,勉励前线将士英勇抗战。  31日,国军守军将进入台儿庄地区的濑谷支队完全包围。是时,坂本支队由临沂转向台儿庄驰援,到达向城、爱曲地区,侧击第20军团。该军团即命第52军和刚到的第75军围攻坂本支队。激战数日,予日军以重创,使其救援濑谷支队的计划落空。  4月3日,李宗仁下达总攻击令。第20军团汤恩伯部之第52军、第85军、第75军在台儿庄附近向敌展开猛烈攻势。日军拼力争夺,占领大部分街市。国军展开街垒战,逐次反击,肃清敌人,夺回被日军占领的街市。4月7日凌晨1时,中国军队吹响了反攻的号角,以孙连仲第2集团军为主组成的左翼兵团和以汤恩伯第20军团为主组成的右翼兵团在台儿庄及其附近地区大举反攻。敌兵遗尸遍野,各种辎重到处皆是,矶谷本人率残部拼命突围。  激战4天,国军重创日军濑谷支队、坂本支队,其余日军残部于7日向峄城、枣庄撤退。至此台儿庄战役宣告胜利。

  二战中国出名战役: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是指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115师于1937年9月25日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本军队并取得抗日首胜的战斗。这次胜利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加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同时通过此次战斗,八路军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才是唯一正确的战略方针。平型关战斗中115师共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毙日军中佐二人。缴获了日军汽车六十余辆、小摩托车三辆外(全部烧毁),九二步兵炮一门(无炮弹)、七三、七五山炮弹2000余发、步枪300余支、机关枪20余挺。

  二战中国出名战役:武汉会战

  波田支队序战

  1938年6月11日夜,波田支队趁雨夜突袭安庆,川军27集团军杨森部作战不力,一夜间就被逐出城外,波田支队在攻占安庆后,继续搭乘海军舰艇沿长江西进,6月下旬抵达了江防要塞马当的封锁线外。6月24日凌晨,日军在16军的防地东流登陆成功,然后顺利地攻下了既无准备,又无主官指挥的香山、香口等地。后连马当炮台也跟着丢了。波田支队在打退国军反扑后,与来增援的106师团一起直扑彭泽,彭泽失守。见情况严重,陈诚严令驻扎湖口的李汉魂64军反攻彭泽。经过一番拉据战,日军不但打退了李汉魂的进攻,还乘势扑向了湖口,湖口陷落,64军退往九江。106师团在舰炮掩护下向纵深推进,配合正面进攻的波田支队包围九江。见整体态势不利,张发奎命令第2兵团转进,放弃九江,退往二线阵地金官桥一带防守。

  长江南岸作战

  攻战九江后,南岸的日军兵分两路,松浦的106师团则沿南浔路攻向德安。波田支队和海军陆战队搭乘海军舰艇继续沿江西进,攻击下一个要点瑞昌;8月11日,在瑞昌东北的港口强行登陆成功,并击破守军孙桐萱的第12军的反击,向瑞昌进攻。8月24日攻占瑞昌。第30集团军和第18军等部在瑞昌-武宁公路沿途地区逐次抗击,相持月余,至10月5日,日军第27师团攻占箬溪后,转向西北进攻,18日陷湖北辛潭铺(属阳新),向金牛(今属大冶)方向进犯。战至10月22日,阳新、大冶、鄂城(今鄂州)相继失守,日军第9师团和波田支队向岳阳急进,以其截断粤汉铁路。

  当西进日军进攻瑞昌的同时,第106师团从九江沿南浔铁路(南昌-九江)南犯。守军第1兵团第29军团李汉魂和欧震第4军、李玉堂第8军等部依托庐山两侧及南浔铁路北段的有利地形进行顽强抗击,日军进攻受挫。在整个赣北地区的作战中,第1兵团较好地完成第九战区所赋予的阻止日军向南扩展的任务,不仅打破了日军攻占武昌的企图,而且给日军第11军的第106、第101师团以歼灭性打击,为武汉会战争取了时间。

  长江北岸作战

  1938年6月初,日军第六师团从合肥南下;突破了徐源泉26集团军的防御,13日攻占桐城后,转向西南方向进攻,17日陷潜山。至7月初,日军在江北占领太湖、望江以东,在江南占领江西湖口以东的长江沿岸地区。

  7月24日,日军第11军第6师团在稻叶四郎指挥下从安徽潜山向太湖进攻,一路血战,相继突破第31、第68军、84军防线,先后攻占太湖、宿松、8月4日经过激烈的巷战终于占领了广济的门户黄梅。后在广济展开一番激烈的厮杀,国军最后不支撤退。

  大别山北作战

  8月27日,第2军同时向大别山的门户六安和霍山进攻。攻占六安、霍山后,第2军兵分两路。左路第13、16师团穿越大别山北麓直逼武汉,右路直捣罗山、信阳,迂回武汉。中国守军节节抵抗,最后因伤亡惨重只好撤离阵地,转移到沙窝、小界岭一线阵地。日军乘胜追击国军,连占叶家集和商城,逼近小界岭防线。守军三个军利用地形优势,顶住了日军一轮又一轮的猛攻,从9月18日一直打到10月下旬,第13和16师团终于突破了小界岭防线,穿越了大别山,于10月25日占领麻城,可是这时国军已经放弃武汉了。

  日军突袭广州

  月11晚,日军7万多人,2.7万匹马在广州大亚湾登陆成功,一路势如破竹,连下淡水、惠州、博罗和增城,21日已经攻到广州近郊。余汉谋的12集团军仅仅10天就被日军打败,乃下令广州守军撤退,广州于21日下午沦陷。广州一失,粤汉铁路被切断,武汉就更不值得用重兵防守了,面对这种情况,蒋介石又吸取南京保卫战的教训,不做孤城困守,决定放弃武汉,10月25日弃守该城。日军26日占领武昌、汉口。27日,占领汉阳,武汉保卫战至此结束。

  二战中国出名战役: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史称为“长沙会战”,或称“长沙保卫战”。1938年至1944年,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十四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

  二战中国出名战役:淞沪会战

  中方进攻

  1937年8月14日,当地国民党驻军第九集团军在总司令张治中的指挥下,指挥87、88师等部开始总攻,中国空军也到上海协同作战,并于8月13日奉令向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发起围攻,试图赶敌下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展开。

  经数日苦战,第87师占领沪江大学,第88师占领了五洲公墓、宝山桥、八字桥等各要点,14日到沪的第二师补充旅(已改称独立第20旅)接替第八十八师(孙元良部)防守上海爱国女校、持志大学,并担任攻击虹口公园和江湾路日军司令部的任务。日军于16日退守江湾以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为中心的据点,中日双方在上海一地不断投入军队。

  中日相持

  8月20日,新建立的第3战区以“迅速围攻上海市区附近之敌人,并打破其沿江沿海登陆之企图”为作战目的,重新调整了作战部署。8月20日晨,苦战了6天的87和88师在36师(宋希濂部,刚从西安抽调过来)的增援下调整了进攻方向(前敌总指挥陈诚视察前线后和张治中决定),在重大伤亡的代价下于8月21日突破日军阵地纵深一度攻下汇山码头,有望围歼敌海军陆战队;但因敌增援部队已陆续登陆抵达,攻击部队顾及左背侧翼受威胁而终止进攻分兵反登陆,失掉了一次或许可以扭转局面的机会。

  8月23日大批日军部队云集吴淞口外及浏河口陆续登陆。第6集团军任王敬久为淞沪围攻军前敌总指挥,王敬久遣88师和独立20旅(右翼军)攻击虹口方面之敌,36师和87师(左翼军)进攻杨树浦方面。是日夜,日军约2个师团兵力在优势舰炮和航空兵支持下于张华滨至川沙口一带强行抢滩登陆,守备该区域之警察总队被迫后退,虽经87师和教导总队第2团反复抗击,但日军于24日3时仍攻破殷行镇,从而淞沪铁路至殷行镇之间国军北面防线裂开,但又经国军反复争夺,36师于26日16时再度夺回殷行镇,将北面防线暂时稳定。

  鉴于日军在强大的炮火和空中优势的支持下登陆的部队愈来愈多,战区(当时的司令长官是冯玉祥,但冯不管事,实际指挥作战的是陈诚、顾祝同、张治中等人)从各守备区抽调部队加强抗击,除以第9集团军专负责市区内作战外,新编成的15集团军(陈诚)负责对吴淞镇以南敌军攻击。集团军先以第1师(李铁军部)和第6师(周喦部)对吴淞、98师(夏楚中部)对宝山、67师(黄维部)对川沙口、56师(刘尚志部)对浏河诸处之敌发动进攻,再以11师(彭善部)、14师(陈烈部)、51师(王耀武部)、58师(俞济时部)支援,国军空军亦配合作战,此时日军已增强至近6个完整师团,无论炮火掩护、空中支持或作战技巧(此最为关键)均占优势。双方激战至9月10日,尽管国军继续不断增援投入部队,但伤亡巨大,战区只得调整改为守势。

  9月11日军委会委员长亲自披甲担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第9集团军和15集团军逐渐退守浏河镇、罗店、蕴藻滨、江湾至上海北站一线,第8集团军(张发奎)防守杭州湾北岸。日军凭借优势采用以中间突破为轴心的全线进攻策略,但国军全线死守,寸土不让,以数倍牺牲的代价消耗日军,双方都打得异常惨烈艰苦,往往一个镇落据点反复易手十余次之多,致使日军中间突破的战术收不到迅速摧垮守军的效果(由于弹药消耗太大,日军甚至以弓箭浸蘸汽油点燃后向守军射发)。

  9月30日后,日军加强兵力向国军防守阵线压迫,左翼作战军(陈诚)逐渐退守蕴藻滨右岸、杨泾河西岸至浏河镇一线,此时国军防线整体已经变形:左翼作战军成为整个防线的中央,中央作战军却挤到了京沪铁路一带,而右翼作战军为加强中央部位已由原杭州湾北岸逐渐偏移至左翼军的右侧。日军继续不断向蕴藻滨方向猛攻,战区即将新调来的21集团军(廖磊部)增援;经十几天的战斗,左翼作战军防线被突破5公里。战区顾忌日军突破大场威胁中央作战军的侧翼,便于10月19至21日组织了一次反攻。反攻以15集团军(罗卓英)、19集团军(薛岳)、21集团军等单位为主力,以蕴藻滨方向为重心,但由于国军接连2月苦战,素质较好的老兵伤亡巨大,各单位之战力大大下降,反攻很快被日军各个击破,此后国军防线逐渐向西偏离上海市区,但上海方向的日军亦因伤亡损耗巨大,无力有效穿插突破歼灭国军。

  日军从813以后至11初已在中国上海地区先后投入6个多师团,但仍不能象开战时所预期的那样迅速摧毁中国军队的战斗意志,至10月中旬就开始考虑在国军的战略侧翼杭州湾登陆,但因气候和水文条件等因素限制,登陆一直延至11月5日。中国守军在开战时即注意到杭州湾的重要意义,于8月中旬就令第8集团军防守湾的北岸,但随着战事的发展,第8集团军兼顾右翼作战军的任务,同时战区于9月中曾计划逐步退守吴福线等战略防线,杭州湾的防守一直未能得以加强。5日拂晓,日军近两个师团的兵力利用浓雾掩护从金山卫一带登陆,迅速击溃沿岸守军,于8日基本控制杭州湾北岸。日军登陆成功后迅速调整指挥系统,编成了“华中方面军”由松井石根大将统一指挥,此时日军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兵力已加强到10个师团(其中两个是由华北调来)。

    热门标签

    728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