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宋定都之谜

广顺 1172分享

  开封城。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均定都开封,正式名称为“东京开封府”,又称汴京。那你知道北宋定都开封有什么深义?

  北宋定都开封有什么深义

  开封城。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均定都开封,正式名称为“东京开封府”,又称汴京。北宋相沿。春秋时郑庄公命郑邴在此筑城,名开封,取开拓封疆之意。战国时魏国在此建都,名大梁,简称梁;因城跨汴河,唐时称汴州;后世合称汴梁。开封位于黄河中游平原,处在隋代大运河的中枢地区,黄河、汴河、蔡河、五丈河均可行船,水陆交通甚为便利。

  简要

  一般来说,作为都城,既要适应当时政治、国防重心的要求,又要满足经济上的需要,具备这些条件而能被选为都城的地点,在宋初以开封显得较为优越。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开封居天下中心之位,有利于控制全国,特别是广大关东地区。其二,开封为前朝故都,历经五代时四朝兴修,城池宫阙完备,人烟稠密,在人们心目中地位十分重要。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开封有交通之便,周围运河密布,尤其是处于联系东南的汴河之上,避开了三门等险阻,极大地缩短了漕运的距离。总之,开封作为都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长安、洛阳的不足。

  但是,如果从战略上分析,开封四周无险可守,是典型的“四战之地”,把它作为一个国家的都城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宋朝立国之初,其主要的威胁就来自北方——北汉与辽国。当政者之所以在权衡利弊后仍定都开封,重要在于开封便利的漕运及交通条件,满足了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北宋鉴于晚唐五代以来内轻外重、中央权威扫地的政治局面,采取了守内虚外、强干弱支、内外相制的政策,把全国的精锐部队数十万人汇集京师。这样数十万常备军的供给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开封在运河交通上的优越地位,为北宋集权收兵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至于开封地理上不利防御的弱点,宋初统治者在主观上则企图利用京师驻屯重兵的措施加以弥补,正好将收兵权与增强都城的防御结合起来。宋初统治者为确保集权政策的实行,不得不以削弱国防为代价,在定都问题上,以内忧为重,外患为轻。这也就可以解释后来为什么金兵攻破东京后,淮河以北的北宋军队再也不能组织象样的抵抗了。

  北宋定都之谜

  一、迁都之议

  那天,应该是个阳光黯淡的日子。残雪斑驳,田野寂寥,东京汴梁城外疏林薄雾,茫茫苍苍。宋太祖赵匡胤站立城头,久久凝视着远方,眉宇间透出少见的凝重。京城四周旷野无际,一马平川。无山岳护卫,无江河阻隔,一旦天下有变,仅凭城高池深、重兵守护,就能够确保京师安然无失吗?定都汴梁转眼已经16年了,他还从来不曾象今天这样忧心忡忡。

  历史上,通常把四面平坦、无险可守的地方称之为“四战之地”。战国时期的赵国定都于四战之地,不得不全民习兵,最终还是被强秦所灭。汴梁地处黄河南岸平原的舒缓地带,也是自古有名的四战之地。在北宋之前,强盛的汉唐王朝不是定鼎有潼关天险的长安,就是坐阵有山河之固的洛阳,只有五代时期几个短命的政权定都于此。按照后朝以前朝都城为都的贯例,大宋取代后周,汴梁也就顺其自然成了它的国都。然而此时,赵匡胤登城远眺,四顾茫然,迁都的念头浮现脑际,再也挥之不去。

  这一年是公元976年。三月初四这天,赵匡胤心怀迁都之念西巡洛阳。洛阳是他的故乡,他曾在这里曾度过了美好的少年时光。自12岁仗剑出游,数十年戎马倥偬,君临天下后又日理万机,难得再有机会故地重游。赵匡胤看到西洛山川关河雄壮,迁都之心更加坚定,甚至想一迁洛阳,再迁长安。

  然而,随行的大臣们安于汴梁的四通八达、漕运便利、重兵屯驻、府库丰足,无不表示反对。赵匡胤满心不悦,赌气般在洛阳住了下来,一住就是两个多月,似乎要造成迁都的既成事实。

  皇上不肯起驾东返,令群臣大为惊骇,一时无人敢奏。这时,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站了出来。他劝谏说:“东京有汴河漕运之利,每年有江淮数百万斛的漕米供给京城数十万兵马,如果陛下留居洛阳,粮米从何而出?况且,府库重兵皆在汴梁,根基深厚,安固已久,怎么可以轻易动摇根本呢?”

  “那就直接迁到长安。”赵匡胤决意迁都,不为所动。他向群臣解释说:“我想西迁不为别的,只是想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听后以首叩地,言辞恳切地说:“陛下,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啊!”

  赵匡胤沉默了下来,久久无言。面对群臣的强烈反对,他思前想后,最后不得不做出妥协。在众臣退下之后,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忍不住仰天长叹:“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二、定都之举

  虽然宋都汴梁易攻难守,曾令赵匡胤产生迁都之念,但在北宋开国之初,定都汴梁却并非草率之策、错误之举。

  汴梁位居中原,春秋时为郑地,战国时为魏都。隋朝开通大运河,运河经汴梁入江淮,使这里成为了锁控南北水路交通的咽喉重地。到了唐中后期,北方藩镇割据,战乱频频,经济中心移至南方地区。作为南粮北运必经之地,汴梁迅速崛起。赵匡胤建立大宋之际,汴梁城“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侯,通荆湖之运漕”,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而此时的长安和洛阳,由于连年战乱,受到极大破坏,经济凋弊不堪。对于实行强干弱枝政策、在京城驻守着庞大军队的赵宋王朝来说,要解决官府和军队的给养问题,汴梁无疑是建都的首选城市。

  汴梁无山川之险,不利于守,却未必不利于攻。以四战之地取攻防要枢,纵横捭阖,无论南下还是北上,进退自由的汴梁城都显得利兵利战。开国之初,赵匡胤为实现统一南征北战,战略上是攻势而非守势,在别人的土地上摆开战场,对自家后院的担心似乎有些多余,定都汴梁仍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汴梁本是唐代的汴州,五代时期先后为梁、晋、汉、周四个政权的首都。经历代帝王悉心经营,城市规模宏大。周世宗柴荣修筑外城,使汴梁拥有三重城墙,城高池深,守备完善。城内建筑规整有序,道路宽阔,商业繁荣,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颇具帝都风范。大宋王朝依后周旧制定都于此,应在情理之中。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政权,然后又以“禅让”形式取代后周,兵不血刃,实现了改朝换代。由于追随赵匡胤起家的文臣武将大多为后周旧臣,他们在汴梁安居多年,置下了产业,早已过惯了汴梁的安逸生活。定都汴梁符合多数大臣的心愿,甚至可以说是顺应民心。也正因如此,当赵匡胤接出西迁洛阳时,那些安土重迁的大臣才纷纷反对,以至于使宋太祖在赵光义“在德不在险”的劝说下,不得不对这种强大的习惯势力做出妥协。

  这种妥协,对于开封来说,是福音,是机遇,因为它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与鼎盛。可是对于赵宋王朝来说,却是隐患,是灾难,因为它为这个王朝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病根。

  三、后顾之忧

  北宋禁军的数量居历朝之首。北宋初年,全国兵员为37.8万人,其中驻守京城的禁军为19.4万人。仅仅过了几十年,到宋仁宗时期,全国兵员就猛增到125.9万人,禁军达82.6万人。由此可知,《水浒传》中称林冲为80万禁军教头,并非虚言。

  造成北宋禁军庞大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根本性原因,就是京都汴梁为四战之地,守卫困难。

  纵观北宋一朝,威胁主要来自于北方。开国之初,赵匡胤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迅速扫平了南方诸国。可是当他目光转向北方时,却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了。盘距在山西的北汉政权联合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凭借都城太原的有利地势,顽强地阻止了宋军的攻势。赵匡胤三次攻打北汉,屡屡受挫,均无功而返。

  北汉之地在黄河以北,距汴梁仅相隔一河。在北汉之北,还有更为强大的辽国。契丹人虎视眈眈,随时有可能挥戈南下,以汴梁平坦开阔的地势,何以抵挡呼啸而来的辽军铁骑?

  正是意识到了这种潜在的危险,赵匡胤陆续调集数十万精兵驻守京城。然而,要想彻底解除后顾之忧,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择地迁都,据险固之地而立都。只可惜,他的远见卓识未能得到多数大臣的理解,迁都之议遭到反对,未能付诸实施。

  西巡洛阳7个月后,赵匡胤去世。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继续对北汉用兵,围城打援,分割孤立太原,一举攻灭北汉。赵光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接着便转兵北向,亲率10万大军攻打辽国,结果惨败于高梁河。此后双方互有攻守,宋军几遭惨败,渐渐转攻为守。此后,京城的守卫问题,变得日益严重起来。

  宋太祖以后的北宋皇帝,大多羸弱,都没有象他那卓越的军事才能。经过25年的宋辽战争,双方订立“澶渊之盟”,北宋输绢纳银,以求得边境和平。随后,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人建立的金、蒙古人建立的元,相继崛起于北方。面对强敌,汴梁如同极易被破门而入的富家庭院,忧患重重。屡战屡败的大宋找不到确保京师安全的更好办法,除了输绢纳银求和外,只好继续在京城四周集结重兵。空前庞大的军队消耗着大宋王朝十分之九的税收,国家积贫积弱,京城成了越背越重的包袱。

  宋太祖以后的北宋皇帝,大多羸弱,都没有象他那卓越的军事才能。经过25年的宋辽战争,双方订立“澶渊之盟”,北宋输绢纳银,以求得边境和平。随后,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人建立的金、蒙古人建立的元,相继崛起于北方。面对强敌,汴梁如同极易被破门而入的富家庭院,忧患重重。屡战屡败的大宋找不到确保京师安全的更好办法,除了输绢纳银求和外,只好继续在京城四周集结重兵。空前庞大的军队消耗着大宋王朝十分之九的税收,国家积贫积弱,京城成了越背越重的包袱。

  四、奇妙之思

  相传,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后,考虑到京都汴梁四面平川、无险可守,曾秘密开挖了工程浩大的转兵洞。此洞城内的洞口就在龙亭大殿内的皇帝宝座下面,城外东到招讨营,西到瓦子坡,南到朱仙镇,北到陈桥驿,长各45里,洞内能藏千军万马。一旦京城遭受围困,大宋禁军可从洞中悄悄出城,突袭敌后。

  转兵洞修成以后,由于京城无险,被封了100多年,一直未能派上用场。到了北宋末年,金兵大举南犯,将京城汴梁城团团围困。宋徽宗慌忙退位,仓促继位的宋钦宗起用李纲、钟师道率兵抗金。李纲率领少量精兵坚守城池,其余的将士则由钟师道指挥,悄悄进入转兵洞,包抄敌后。一天晚上,无数宋兵突然出现在金军背后,回面合围,犹如神兵天降,杀得金兵抱头鼠窜。大宋将士里应外合,奋勇追击,取得了东京保卫的胜利。

  然而,此后不久,宋钦宗听信谗言把李纲调出京城,钟师道不幸病故。第二年,金兵再次攻打开封,因为已从叛徒口中得知了转兵洞的秘密而做了防备,这才攻下开封,灭了北宋。

  这就是在开封广为流传的“转兵洞”的传说。传说中提到的招讨营、瓦子坡、朱仙镇、陈桥驿,确是北宋时期京城四面的军事门户,但“转兵洞”是否真的存在,却是未解之谜。

  前些年,重修龙亭大殿,曾发现殿中有9个洞,但龙亭为清代建筑,洞的大小也去传说相去甚远,不足为凭。在对棚板街地下设施整修改造时,也曾挖出青石砌就的暗道,有认为是转兵洞,也有人认为是宋徽宗幽会李师师的地道,争论无果。据说开封东郊和南郊的农民在打井时都曾挖出过地洞,洞长数里,幽暗曲折,只是难以确定这些地洞是否延伸到了城里。

  不管转兵洞是否真的存在,“转兵洞”的传说都无疑都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奇思妙想。它反映出了人们希望确保京师安然的迫切心情和强烈愿望,也折射出人们对汴梁城防的忧思与无奈。

  辽、西夏、金和元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的军队以骑射见长,机动灵活,在平原作战更是任意驰骋。北方骑兵一旦进入平原,便可以策马扬鞭,千里奔袭,直取汴梁。骑兵可久战,即使一战失利,仍“败不至乱”,随时可以重整队列,卷土重来。而以步兵为主的宋军,只要一次溃败,就会一泻千里。

  面对善骑的劲敌,宋朝也有人主张发展骑兵,但宋军的马匹主要是通过与贸易得来,耗资费巨大。“计一骑之费,可赡步军五人”,这是许多官员反对发展骑兵的理由。由于经费困难,宋军骑兵只占军队的七分之一。更好笑的是,仅有的这些骑兵又往往有十之三四无马,最高曾达十之八九无马。与敌军平均每人两匹马、精锐部队可达人均三匹相比,宋后的劣势可想而知。

  没有骑兵,注定要处于消极防御的地位。募兵、养兵导致冗兵,冗兵导致冗费,冗费导致军队战斗力削弱,北宋走进了难以自拨的怪圈儿。在此情况下,开挖转兵洞以助防守的奇思妙想就应运而生了。遗憾的是,即使真有转兵洞,也不可能多用、久用。定都汴梁168年后,北宋灭亡的丧钟还是敲响了。


相关文章:

1.中国古代历史知识总结

2.初中中国历史知识大全

3.宋朝为什么会分为南北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729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