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歌颂祖国(打一江苏地名)的谜语

燕玲 249分享

  祝福我们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关于歌颂祖国打一江苏地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歌颂祖国(打一江苏地名)的谜语

  歌颂祖国(打一江苏地名)——扬中

  关于“扬中”基本情况

  扬中,江苏省辖县级市,由镇江市代管。位于镇江市东部江心,黄金水道——长江中下游,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内,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县级城市,“北面与扬州、泰州隔江相望,南面与镇江、常州一衣带水。全市由太平洲、中心沙、西沙岛、雷公岛四个江岛组成,总面积33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43平方公里。长江沿线深水岸线62.7公里。下辖4个镇、2个街道 、扬中经开区和扬中高新区,总人口34万,在镇江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扬中产业特色鲜明,是远近闻名的“电气岛”、“光伏岛”,“长江制造业走廊”其中电气领域更是中国最大的工程电气原料市场,并被授予“中国工程电气名城”,扬中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国家级考核验收。

  2018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76万元。 位列2018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3位、“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第8位。

  扬中农村别墅特色鲜明,西班牙驻华参赞夫人克里斯蒂娜夫人以及摩洛哥驻华公使等28个国家的60余位驻华使节曾到此参观留念。

  扬中的城市精神是“上善若水,自强不息。”

  关于“扬中”历史发展

  清朝以前

  东晋时期(317~420),扬中地域仅有露出水面的几个小沙洲。隋唐时期(581~90

  中国河豚之乡-扬中欢迎您

  中国河豚之乡-扬中欢迎您(24张)

  7),几个小沙洲连成一长形沙洲。宋代(960~1279),始有小沙之称。 [3]

  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黄河改道南徙,至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黄河、淮河、长江三水合流,扬州市江都区三江营口便是当年淮河入长江

  之尾,因江流水激,泥沙量剧增,其下老沙洲强烈崩塌,泥沙下移,使长江河床快速淤积,新沙洲突涨,加速扬中洲地的成陆进程。

  明代(1368—1644)有新洲之名。姚湘《太平洲始末记·疆域志》云:“有明崛兴,真人斯起,其时海防扼要,中山(徐达)统兵于前,麻督(麻贵)镇守于后”。在扬中中部,为徐达的封地,徐氏后裔与民争田,曾发生乡民王福兴告御状一案,洲上徐氏庄房改名“达兴庙”,沙洲始称“细民洲”。

  清朝时期

  清代,沙洲逐渐相连。咸丰五年(1855),黄河北归,淮水南下受到遏制,沙洲相对稳定,新洲续涨,至同治年间(1862-1874),中心沙、雷公嘴相继出水。清末民初,新涨轮船沙露出水面,扬中陆地的雏形形成,统称太平洲。

  清光绪三十年(1904),两江总督端方奏准设太平厅,管辖原丹徒、丹阳、泰兴、江都四县在太平洲的属地。太平厅隶属镇江府。光绪三十二年(1906),丹阳县将鸣凤洲、抵额里洲、抵额外洲、团洲外沙老额、团洲外沙升科、大泡子、小泡子等地,划归太平厅。同年,丹徒县将乐生洲、宝晋洲、育婴洲、德兴洲、细民洲、永安洲、请佃洲、蒋家沙、新涨轮船沙划归太平厅。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泰兴县将复生洲、复德洲、在我洲、太中洲划归太平厅。同年,江都县将补漕洲、益寿洲,划属太平厅。

  清宣统三年(1911)十月,太平厅改名太平县,原太平厅抚民府改称太平县民政长公署。

  民国时期

  民国2年(1913),太平县民政长公署改称太平县知事公署。民国3年(1914)1月,为避免与安徽、浙江等省之太平县同名,改称扬中县,取“扬子江中”之意。属金陵道。民国16年(1927),扬中县知事公署改称扬中县政府,直属江苏省政府。民国22年(1933)3月,扬中县隶属江苏省第一督察专区,12月,改属江苏省溧阳区督察专区。

  民国27年(1938)2月,日本侵略军侵犯扬中,国民党扬中县政府解散,汉奸顾仙痴等组成伪政权,称扬中县地方治安维持会。民国28年(1939)3月,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进驻扬中,击溃贾长富部。4月,平定叛军方钧部。5月,成立国民党扬中县政府,县府设在老郎街西北的龙王庙。

  民国29年(1940)1月,日本侵略军侵占扬中,国民党县政府解散,顾仙痴等再次组成伪政权,称扬中县地方自治委员会。日伪侵占扬中后,扬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活动,扬中县成为江南抗日游击根据地之一。同年2月,扬中县抗敌委员会成立。4月,扬中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镇(江)、丹(阳)、武(进)、扬(中)四县抗敌委员会领导。同年6月,原属武进县的中心沙,归扬中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成立新六区。

  民国30年(1941)1月,扬中县抗日民主政府改属镇澄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4月,又改属江南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3年(1944)初,中心沙复归扬中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同年12月,扬中县抗日民主政府改属苏中第五行政专员公署。民国34年(1945)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消灭日伪政权,扬中县全境解放。同年11月5日,扬中县抗日民主政府奉命北撤。12月,国民党扬中县政府进入县境,原县抗日民主政府留守人员,在中国共产党江南留守处的领导下,转入地下斗争。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扬中县政府属淮南行署;抗战胜利后,属江苏省第五行政督察专署管辖,直至1949年4月解放。

    热门标签

    956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