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创作灵感是什么

梓荣 1172分享

  城南庄,像磁铁一般吸引着我,时间再紧,路途再远,花多少汽油钱,我也要亲眼看看毛泽东险些被炸的地方,去拜谒人民政协最初胚胎的圣地。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建国大业》创作灵感,一起来看看吧!

  启动《建国大业》的创作是3年前,北京市政协领导阳安江、张和平想通过影视作品,宣传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要求,遂把我们几位从事影视编剧的政协委员找去商谈,我的选题是写第一届政协会议,得到了肯定。但是属于重大题材,于是,我又请示全国政协领导,为庆祝人民政协建立60周年推出这部电影,得到了贾庆林主席的批示和支持。这是一项重大而庞杂的工程,从何处入手结构,以何种角度展开?以何种样式体现在银幕上?

  为寻找一个电影精彩的开端,我从石家庄租车,向90公里外的保定市阜平县的城南庄奔去。捷达车沿着太行山脚下曲折的山路奔跑,我们一路问道一路前行,进入阜平县境,找到城南庄已是下午3点了。绕过一个商业街道,看到那片修缮一新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宽畅的广场环抱着纪念馆的主楼,白色的花岗石装饰得庄严肃穆,馆名是薄一波所题写。纪念馆分前后两部分,后院是司令部旧址,也是毛主席居住过的地方。前边有18间陈列馆搞得很有规模,馆内珍藏着许多原始照片和一些实物。

  毛主席是1948年4月10日带领中共中央机关从陕北来到城南庄的。这里可以目睹一张张生动地表现解放区民主选举使用“豆选”的照片,也可以看到翻身百姓支前送粮推独轮车的感人场面。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存照,扫描到我的脑海里,拍摄电影说到底最后落实到两个字“人、景”,把“人物”置身于典型的“景”中。这是编剧必须做的活儿。所以,编剧要肩负着观众眼睛发现人和发现景。走在晋察冀军区的陈列馆,令我感受60多年前解放区的信息扑面而来,正是解放战争连连取得胜利的时刻,中共中央在1948年发表了“五一口号”。

  当我看到发表“五一口号”的那张《晋察冀日报》摆放在显赫的位置,恰似找到源头的感觉,这是最先将“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口号公诸于世的报纸。60个春秋过去,依然可以寻到孕育人民政协的胎记,我久久地伫立。默读,拍照,大厅里静悄悄的,没有任何人。

  讲解员告诉我,当时《晋察冀日报》社长邓拓接到通知,说有重要文章要发表,就从二里地外的新房村急急来见毛主席,当他接过《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看到第五条口号“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是毛泽东亲笔写在原稿上的,非常激动。这意味着要建立新的国家,召开一个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参加的全国性的政治协商会议。因为此事重大,所以,他为了慎重起见,又把打出的清样,再拿给毛泽东亲自审改,最后以“新华社华北三十日电”发表了。

  口号一经公布,立即得到了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的热烈拥护,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已成众望所归,八方闻风响应,“五一口号”吹响了召开人民政协会议的动员令,极大地加快了共和国的建国步伐。

  当我走出展览大厅,步入后边晋察冀司令部,这里与农家大院没有区别,两棵梨树掩映着毛泽东居住的地方,就在那间小屋里,那盏油灯下,毛泽东挥笔敲定了“五一口号”,一项建国大计在这里生成,人民政协的思想,民主与团结的主题,在这陋室的油灯前点燃,一直照亮了1949年9月21日北平中南海第一届人民政协召开的灿烂灯火,60年后燎原到全国省、市、县3000多个政协组织,激励着全国60多万政协委员们。

  站在毛泽东居所门前,看到那炸弹皮留在房前木柱上的深刻弹痕,讲解员向我讲述着毛泽东涉险被炸的故事:“五一口号”发表后,5月18日早饭时,城南庄上空发现了两架国民党军用飞机,一架侦察机,一架轰炸机。聂荣臻司令员大吃一惊,意识到情况危急,涉及到毛主席的安全,马上让警卫人员通知毛主席躲避到防空洞去。他一边布置防空火力一边跑到毛主席住处,见主席没有行动,有些着急。

  警卫员解释说:“主席工作一个通宵,刚刚上床睡觉,不能叫他。”

  聂荣臻急了:“不行,赶快叫醒主席,敌机就要来轰炸了。果不出所料。两架美制B―25轰炸机已经盘旋在城南庄上空,听到了轰鸣声。这时,明知主席在屋里睡觉,聂荣臻不顾一切冲进屋里,急切地叫着:主席,快起床,敌机来了。请你到防空洞去!”

  毛泽东醒来,镇静了一下情绪:“飞机来了有什么慌的,他怎么知道我毛泽东在这里?投炸弹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无非是送来一点钢铁,正好打几把锄头开荒哩。我呀,照样睡我的觉。”

  毛泽东睡意未减,不想离屋。聂荣臻听到外边飞机的轰鸣声越来越近了,立刻严肃起来:“主席,我要对你安全负责,你必须离开。”这时军区的参谋长赵尔陆也进屋了,劝说主席快进防空洞去。

  毛泽东还是没有走,点着一支烟抽起来,开始犹疑了。

  聂荣臻命令着警卫人员:“快拿担架!把主席抬走!”于是,毛泽东被秘书和警卫人员放在担架上转移到房后的防空洞里,没离开多时,就见一颗炸弹正落在毛主席居所前,两间房子的前墙都炸塌了,屋里的东西砸得一片破碎狼藉。解说员指着嵌进门亭柱子里的几个弹窟窿:“多险呀!小院门口那边,还落下一颗炸弹,幸亏没响,是哑弹。这次空袭共投下四颗炸弹!”

  我非常敬佩聂荣臻的果断,不然,那后果不堪设想。当然,从电影剧作的角度看,毛主席遭遇惊险危机,为电影提供了紧张惊险的戏剧场面。那么,蒋介石是怎么掌握了毛泽东的住所,轰炸得如此准确?空袭毛泽东与召开政协会议是什么关联?

  解说员陪我来到房后,走近山坡下的防空洞,我钻进去看看,洞口不宽,像毛主席那样高大的身材,要低头才能走进去的。我一直在思索,空袭和炸弹,一定是冲着那个“五一口号”来的,蒋介石妄图从摇篮里斩断人民政协会议,从根本上扼杀新中国的诞生。置身其间,我仿佛听到洞外炸弹破空而爆的巨响,两个人在如此昏暗的山洞里躲过一劫是庆幸的。就是这两个人,一年零四个月后,毛泽东登上了天安门,聂荣臻指挥开国大典的盛大阅兵。啊,这曾经掩护过领袖和统帅的防空洞,凉风微游,洞壁轻蚀,这难忘的场景我会写进剧本里。

  毛泽东被空袭是晋察冀司令部里混入内奸,到底是什么人所为?悬念支撑我一路的期待。此行总算弄清,这个特务是军区司令部小伙房的司务长刘从文,也就是管司令部领导伙食的头儿。他经常到镇上烟厂买烟,烟厂的经理孟宪德是国民党的特务,看到刘从文爱占小便宜,就用金钱拉拢他。最后收买他当了国民党的特务,刘从文曾想给聂司令饭里下毒,都不曾得手。特别是毛主席来城南庄是保密的,但是,毛主席爱抽烟,刘从文经常去孟宪德处买烟,获知毛主席在此地,孟宪德立即把情报传送到保密局,得知发布“五一口号”的毛泽东在城南庄,国民党随即派飞机进行斩首性轰炸。

  我问:“有人说,刘从文在地上堆了很多碎玻璃,向空中定位反光。也有说他地上点火为号,真的吗?”

  解说员当即否认,那是演绎的说法。实际上是敌人情报准确,又派了侦察机,查得很清楚了,当时这里没有多少人家,毛主席能躲过空袭,功在聂司令反应机敏。

  “特务怎么抓到的?”

  “这个谜直到1949年4月才解开。部队解放大同市,从敌伪档案中查出刘从文是国民党上尉谍报员。那时,部队已经进入北平了,逮捕这两个人。经法庭审判,两人认罪伏法,就地枪决了。”

  我又回到毛泽东的旧居前那根深嵌弹痕的木柱前,人民政协最初的创建,就是迎着炮火硝烟走过来的。此时,我的眼前浮现出:冯玉祥将军接到毛泽东从城南庄发出的邀请,为参加政协会议,离开美国途经黑海在船舱遇难身亡;李济深从香港冒险北上,乔装商人一路风险到达东北大连;张澜在上海不顾反动派的监视和暗杀,毅然支持召开政协会议;杨杰将军在香港寓所被特务杀害;新疆的政协代表阿合买提江、伊斯哈克伯克、达列力汗、阿巴索夫、罗志五位代表,在赴会途中,飞机撞山遇难,全部牺牲了⋯⋯
       我用手抚摸着深嵌弹痕的木柱子。想到创意并发起人民政协会议的毛泽东与中共领导,想起那些积极参与创建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的领袖们,想起那些因为参加第一届政协而被反动派疯狂地截杀而牺牲和遇难的委员们。我非常明确了影片的风格,这是一部充满惊险危机和紧张情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大聚合、大团结和以蒋介石反动派为代表的大阻截、大破坏的尖锐冲突,围绕着“召开人民政协会议”的核心展开,重点表现毛泽东与宋庆龄、李济深、张澜三位非共产党的副主席肝胆相照、风雨同舟的情谊,人物关系的局限性突出了人物的特性,避免流水账式在交待众多人物。用足够的篇幅展示毛泽东人民政协的思想和协商建国的情怀,让观众从故事中感悟到,为何政治协商作为基本政治制度永久地写入了宪法。

  我用手抚摸着深嵌弹痕的木柱子,非常庆幸《建国大业》剧本找到了真实而惊险的开端部分,当我把这个收获告诉合作者陈宝光,他在电话里兴奋呼出,感谢城南庄!

    热门标签

    59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