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根据儿童思维打造学习情境,让孩子更加融入学习当中

梓荣 1172分享

  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习惯于设计繁琐的课堂情境,让学生陷入眼花缭乱中,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父母如何根据儿童思维打造学习情境,让孩子更加融入学习当中,一起来看看吧!

  一、把握学生的已有认知,找到思维契合点

  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只有模拟学生的思维,才能引起思维共鸣,引起教与学的和谐共振;才能降低已有难度,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教师要蹲下来,观察学生,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入手,藉此有效把握儿童的认知需求,找到他们的认知差异,从而建构新知。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就从学生鲜少知道的圆的特征着手,笔者出示动态的视频:小猴子、兔子、小羊都开着一辆车,车轱辘分别是圆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整个过程中,小猴子驾驶的圆形的车跑得飞快,而兔子和小羊的长方形车、三角形的车则根本没法转动。学生对这个视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开始探究圆形的车轱辘和三角形、长方形的车轱辘的不同,发现圆能滚动起来,是因为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点,而且转动的距离是这个中心点到边的距离。由此,学生通过动画视频的观察和探究,发现圆和其他图形的不同之处。此时我再根据学生的这一初步认知进行引导,圆的中心点是什么?从中心点到边的距离称为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很快就认识到圆的两个要素:圆心和半径。从而对圆的认知有了初步建构。

  教师借助课前学情的调研,有效把握了学生的学情,找到学生的学习需求,找到了思维契合点,设计了动态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带领学生针对圆的特征展开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有效规避了课堂“假探究”的现象,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找准学生的认知困惑,推进自主思维

  学生在新知建构中,会产生很多困惑,学生困惑的地方往往就是思维的生长点。此时教师要多从学生主体出发,根据学生真实的问题和经验,“蹲下去”接近儿童,化繁为简,寓教于乐,启发学生的自主思维。

  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一内容时,我先出示一个钟面,让学生指出钟表上表示什么时刻。学生有的认为是3:00,有的认为是3:12,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原来是大家对分针指向12不太理解,有一些困惑。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他们认为时针指向3就是3点,分针指向12就是12,这种直观的感知看似也是很有道理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困惑是没有很好理解钟表的封闭结构。1到12这些数字都是封闭的围成一个圈,没有起点,如何才能让学生理解这其中的数学意义,这才是教学的重点。基于此,我展开了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多个整点时刻,让学生思考:钟面上的有什么相同之处?分针为何都指向12?学生观察后进行辨析和比较,发现12代表的是一个分界点,即表示上一个整点的结束,又表示这一个整点的开始。

  教师借助学生的困惑,将自己置身学生思维之中,从学生的困惑中找到问题所在,并以此进行有效引导,从而规避了课堂探究中的人力浪费,让学生有效突破困惑,实现了课堂效能的提升,发展了学生的自主思维。

  三、找准学生的认知障碍,提升数学思维

  杜威指出,科学家和教师都掌握学科知识,但二者的学科知识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做的是将学科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学生认知障碍,从障碍中发现学生思维的痛点,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学生在思维上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对抽象的代数符号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因而不能有效把握分配律的本质。此时就要从这个环节有效把握,带领学生从代数思维开始,发现其中的关系,明确其中的代数结构,从而实现对这个障碍的突破。再如三年级学生经常会出现面积和周长混淆不清的情况,为此我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摸一摸课桌面的周长和面积在哪里?有什么区别?画出周长和面积的图形,对比有什么不同?算一算周长和面积,对比结果有什么不同?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在头脑中建构了清晰的表象,从而有效建构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突破了认知障碍和错误,对周长和面积意义的认识和体验更丰富,也更深刻。

  总之,将儿童思维还给学生,不但能够增加课堂实效性,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打造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境。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597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