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如何掌握记忆方法技巧,快乐背诵

梓荣 1172分享

  背诵积累对于学好语文很重要。为了使学生喜欢背诵,背得快,记得牢,本文作者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从激发学生信心、掌握背诵课文的基本方法等方面探讨如何指导学生背诵的问题。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中小学生如何掌握记忆方法技巧,快乐背诵,一起来看看吧!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背诵 信心 背诵方法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胸无点墨,难绘丹青。” 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求学时代,读书范围广泛,对先秦的哲学、楚辞、汉赋、史记、汉书、唐诗中的名篇佳作都能背诵,并能融入自己的语言中,这正是所谓的“厚积而薄发”。文学大师梁实秋先生在《岂有文章惊海内》中说:“我在学校上国文课,老师要我们读古文,大部分选自《古文观止》、《古文释义》,讲解之后要我们背诵默写。这教法好像很笨,但无形中使我们认识了中文文法的要义,体会遣词造句的奥妙。”郭沫若说过一段很精彩的话,大意是: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年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便是大财富了。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背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不可小视。它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是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方式,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如果学生有几十首乃至几百首诗、几十篇名文熟记于心,随时体味,不断加深理解,对提高语文修养和素质就是极其有益的。海外学者刘绍铭教授说,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准,除了复古外,别无他法。他的“复古”之意,也就是背诵。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既是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写作储备材料的重要手段,又是提高学生智能素质的一个途径。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快乐背诵,无疑就成了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结合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以抛砖引玉,供同行参考。

  一、激励学生树立信心

  信心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信心足以让人们实现所想之事,达成未见之愿。所以,学习和工作都要有信心。在背诵课文的时候,树立信心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树立信心才能创造良好的情绪,产生意志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在背诵课文前,一定要让学生树立“我能记住”的信心。那么,如何激励学生树立背诵课文的信心呢?

  1.教师口头表扬

  在学生背诵的过程中,只要学生背出要求背诵的内容中的一部分,即使是一段甚至是几句,教师也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使学生觉得有成就感,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背诵的信心。这一点对背书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2.运用名人事例来激励

  在指导学生背诵的时候,教师可用名人背诵的事例来激励学生,激发他们背诵的信心。

  3.教师以身作则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求学生背诵的内容,如果自己能先背诵出来,给学生树立榜样,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我一定能背诵出来”的信心。

  4.接力背诵法

  为了培养学生背诵课文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在背诵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背诵课文的接龙比赛,具体做法如下: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位学生都成为参赛选手,同选一篇课文,从第一个学生开始,一人一句,依次进行,先背诵完的小组获胜。下次比赛,以此小组为“擂主”,其他小组可“攻擂”,擂主可争取“卫冕”,形成一个竞争状态。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有效检查学生背诵效果的手段,而且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使每个人都努力背诵课文。

  二、教给学生一些背诵的方法

  1.多形式朗读法

  朗读是要求学生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有感情地读课文。读课文时目视、口诵、耳闻、心思,同一信息同时刺激几种感官,“口诵心记,心领神会”。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反复地感触课文,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得到了情感的熏陶,又强化了语言材料的记忆。如《长征》一诗,我在教学时,指导学生以齐读、分组读、自由读、男女赛读等形式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这样,他们如身临其境,在琅琅书声中,体会到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很快地背完了这一首诗。

  2.欣赏名篇佳句法

  欣赏名篇佳句,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减轻背诵难度。如教学生背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教师先有感情地朗读,最好能吟诵,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再引导学生想象作品中描写的画面。画面一:诗人描绘了一幅塞北的茫茫雪景,而且寒意逼人;画面二:宴别好友,胡乐助兴;画面三;目送友人远去,心中惆怅。这样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并学会欣赏,自然就乐意记忆了。

  3.理清思路法

  思路是“流动于脑子中的意念”。通俗地说,思路是作者在思索和行文时思想发展的线索。思路体现在文章之中,就是文章的内在脉络;落在文字上,就是结构框架。只有了解全文的思路脉络,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现在我们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来谈一下如何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

  课文以事件发展的顺序为线索,完整有趣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文章由近及远,以小喻大,由生活小事推及国家大事,让齐王从中得到启发,达到纳谏除弊的目的。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进谏的缘起。作者先刻画邹忌的外貌,再写三问三答,最后引出徐公的对比,从自信到自惭到自悟。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进谏的内容。邹忌见威王之后,先讲自已的切身体会,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谏,进而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使他懂得纳谏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写进谏的结果。齐王纳谏,立即发布政令,悬赏求谏,广开言路,对于关心国事、积极进谏者,分不同的情况,给予奖赏。齐王纳谏后,齐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总的来说,《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思路结构比较别致,从头到尾一直用三层相比的手法,如“三问”、“三答”、“三比”、“三赏”等,在指导学生背诵时应充分利用文章结构上的这一特点。学生在理清层次后,根据这样的层次逐层记忆,顺流而下,很快就能有条理地背完这一课。

  4.线索背诵法

  一篇文章,不论是叙事还说理,都存在一个顺序、一条线索。如果能先让学生掌握,使他们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就有助于背诵课文。如我在教学《狼》和《木兰诗》时,重点帮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遇狼(开端)―惧狼(发展)―御狼(进一步发展)―杀狼(高潮和结局)―议狼(作者评论);出征前(1―2)―从军途中(3)―从军生活(4)―立功归来(5―6)―吟唱者对木兰的赞美(7)。理清了文章线索,整体把握了文章脉络,就为背诵课文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背诵了课文反过来又促使学生对加深课文字词的识记和理解及对人物形象认识:狼,凶恶贪婪,阴险狡诈;木兰,机智勇敢,善良淳朴。

  5.修辞背诵法

  众多的文言文之所以百诵不厌,除了其句式或整或散、或整散结合的特点外,更重要的是其修辞手法的广泛使用。倘若能引导学生抓住那些修辞独特的句式,必有助于他们背诵。如我在讲《陋室铭》时,就引导学生抓住对偶句彼此相对的特点:(居住环境)苔痕―草色,阶绿―帘青;(交往人物)谈笑―往来,有―无,鸿儒―白丁;(日常生活)调―阅,素琴―金经,丝竹―案牍,乱耳―劳形。又如在指导学生背诵《木兰诗》的第六自然段时,我提醒学生注意这段所使用的修辞方法,两组排比句:爷娘―闻―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当户理红妆,阿弟―闻―磨刀霍霍向猪羊;开―东阁门,坐―西阁床,脱―战时袍,著―旧时裳。一组对偶句:当窗―对镜,理―帖,云鬓―花黄。学生经过如此点拨后,都能顺利地抓住排比、对偶等修辞法的句式特点,很快将两篇文章背出来了。

  6.整分背诵法

  整分背诵,就是整体背诵和分层背诵的有机结合。优点是取整体背诵和分层背诵的利而去其弊,扬长避短,符合整体一部分一整体的认识规律。背诵较长的课文常常是最前面的部分容易记住,即心理学上的“初始效应”;中间部分则往往记不住,即心理学上的“中远效应”。因此,在运用此法时要强化“中远效应”,提高复习效率,形成强刺激。

  7.默写训练法

  “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采取默写手段,可有效地巩固已经背诵了的课文和知识,而且对加深记忆大有好处。因为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和符号,经常默写可帮助我们促进右脑的开发。如果能切实做到循序渐进,长期进行默写训练,就一定有助于提高背诵的质量和效果。

  另外,为了使所背诵的内容长久地保持在头脑中,以便在实践中及时提取应用,教师还应提醒学生注意两点:一是遵循遗忘规律,合理安排复习。既要天天背诵检查,又要每周集中安排一次背诵检查,不断强化记忆痕迹,避免其减弱或消退;二是根据识记程度对遗忘进程的影响,注意安排过度学习。实验表明,过度学习的效果优于适度学习的效果。

  心理学告诉我们:“对信息的组块或重新组织的过程,直接影响到长时记忆的保持。”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文的体裁、教学的要求,不断探索学生记忆课文的有效方法,这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让学生轻松学习,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热门标签

    600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