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诗歌鉴赏的想象力

梓荣 1172分享

  前人在对诗歌的鉴赏实践中,总结了一个可贵的经验,即设身处地。也就是说,在诗歌鉴赏过程中,一定要发挥读者的想象力。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如何培养中学生诗歌鉴赏的想象力,一起来看看吧!

  如对诗歌作品的还原度越高,意境入得越深,就越有助于鉴赏的成功。虽然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秉赋,但它更依赖于后天的造就。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强化学生的想象能力,使他们在诗歌鉴赏中取得更大的自由,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

  关键词:诗歌鉴赏 想象能力 生活经验 文化心理 审美享受

  前人在对诗歌的鉴赏实践中,总结了一个可贵的经验,即设身处地。也就是说,在诗歌鉴赏过程中,一定要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如对诗歌作品的还原度越高,意境入得越深,就越有助于鉴赏的成功。虽然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秉赋,但它更依赖于后天的造就。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强化学生的想象能力,使他们在诗歌鉴赏中取得更大的自由,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

  一、鉴赏想象力的形成必须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生活经验不仅仅是对文艺创作者显得重要,对于鉴赏者来说也尤为关键。在创作上,不管是言情、叙事还是摹景,都是对生活的一种艺术概括和表现,都是生活经验和生活感受的一种折射。而读者鉴赏诗歌的过程,是一种思维的“逆过程”,即通过诗歌的语言符号入手,玩味其意象,一直“逆”到作者所置身的生活情景中,从而把握作者的创作形象、创作心境与创作原动力。至于能否“逆”的进去,能“逆”得多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是否具备某方面的生活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作者在怎样的生活基础上创作出诗歌来,读者也就应该在相似的生活基础上才能鉴赏诗歌。下面我们围绕一个诗歌鉴赏的事例来加以说明,如唐代诗人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诗:“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对于此诗,各评论家众说纷纭。如沈德潜认为“势险节短,句句用韵,三句一转”。着眼于该诗的句法变化和用韵特点。而方东树《昭昧詹言》评为“奇才奇气,风发泉涌”。是激赏其才气的卓越超群。黄香石《唐贤三昧集笺注》说“大如斗者,尚谓之碎石,是极写风势,此见用字之诀”。他是从炼字角度说明岑诗善于夸张形容。……然洪亮吉在亲历实境后对岑诗的欣赏就别有一番风味。他在《北江诗话》卷五中说:“又尝以已未冬抄,谪戍出关,祁连雪山,日在马首,又昼夜行戈壁中,沙石吓人,没及髁膝,而后知岑诗‘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之奇而实确也。”

  正是因为洪氏有过置身于戈壁大漠之中的亲身经历,其他评论家的鉴赏只能是一种“案头的鉴赏”,与洪氏的鉴赏相比,不免有“纸上得来终觉浅”之感了。可见,一个缺乏生活,头脑中生活想象十分贫乏的读者,即使他具有兰心慧质,天性聪颖,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难以进入艺术想象的天地。有些读者轻视生活经验的作用,把想象看成随心所欲、全凭才气的一种主观心理活动,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误会。

  二、想象力的形成和发挥,还必须建立审美的文化心理结构

  一个读者对待诗的态度,如果不是抱着艺术欣赏的态度即审美的态度,而是以科学的、实用的眼光来衡量诗,那么,他在诗中看到的就仅仅是物理事实,而不是随着情感的支配、想象的扩展而形成的艺术形象。如对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我们不能用现实的尺度来衡量“三千丈”,而应该把它看成是夸张之辞,并且在脑海中还应该想象出李太白愁情似海、白发顿生的意境。这样,要使想象的翅膀高高翱翔,就必须建立审美的心理机制。

  我国在古典诗歌的文字符号和意象上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美国人看待字面的意义一般比较单纯,“一只鹰就是一只鹰”,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除了表层意义外,还往往具有深层或多层的含义。阅读古典诗歌,应该对其意象的深层意义或象征意义要有所了解。只有对之有很熟稔的掌握,阅读时才能产生本能的、不假思索的联想:如看到柳的意象,就会联想到依依惜别的镜头,如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又如看到杜鹃的字眼就会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再如明月、白云,古人有“望云思友,见月怀人”之怀,这在古代诗词中也是常用的。杜甫诗《恨别》中“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就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诸如此类意象数不胜数,这种借物而达以情感的比附,开始也只是一些偶然的譬喻,后来用的多了,就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思维定势。作为读者,应该加深对古代文化以及民族文化心理表现形式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发展自己的联想能力,在古典诗歌中获得更多的意蕴和美感。

  三、培养鉴赏想象力,还必须培养特殊的感觉能力

  这首先表现为多种感觉的共存。在想象的境界中,有声、有色、有味,这就需要听觉、视觉、嗅觉的“全面开花”。如《琵琶行》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等,几乎要读者调动全部感官的功能才能在想象中真切地把握这些形象。其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还存在一些多种感官交通,即所谓“通感”现象。

  如李贺《天上谣》中的“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以流水比喻流云,因为流云的形状本来就与流水相似。但作者又作进一步想象,将流水的声音挪移到流云之上,使人们感到,天上的白云不仅像溪水一样在流动,而且还发出潺潺之声。这些是视觉和听觉相互沟通的例子。再次,读诗时不能头脑过于实际,应具有“别材别趣”之审美感受。文学作品中有些形象虽然不合情理,如唐代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句,如果质疑是否有“千里”,那么审美鉴赏的情趣和兴趣就被破坏了,就难以获得美的享受。因此,那些不能容忍虚构、想象、夸张、比兴等艺术手法所导致的与现实生活间的距离,把诗的意象直接与生活实际进行比照,就很难获得诗的审美特质。

  综上所述,想象力具有天赋的性质,但它更赖于后天的培育。读者只要参与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和记忆表象,以审美的心灵去关照周围的事物,将会使学生的心智更加灵动活泼,使学生想象的思路更加敏捷开阔。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602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