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琵琶轮指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掌握琵琶轮指

咏良 1172分享

  轮指是琵琶右手指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指法,许多人对于轮指掌握的不是很好,那么应该如何练习呢?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练习琵琶轮指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注意轮指的均匀

  由于每个人的手指的长短、粗细不一样,初学者的无名指和小指常常触弦无力一带而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名指与小指使用得较少,灵活性较差。因此要想避免一带而过,无节奏感,就必须重视无名指与小指的练习。同时五个手指的触弦点要尽量集中,力度要均衡,在食、中、无名、小指弹出时,应稍加向下的压力,触弦时要用指甲的顶端,拇指反方向挑时也同样要有向下运动的压力。这样五指才能做到力度比较均衡,使之发出的声音圆润有力,力度均匀音色优美。

  注意轮指的力度

  为了表现不同的音乐风格,在达到上述要求之后,就需要加强轮指力度的训练。在轮指力度的训练中除了在子弦上的训练,还要注意在缠弦上进行训练,并加大力度1-2倍。同时要想做到轮指的点子清晰,颗粒性强,我认为触弦时速度一定要稍慢且准,用力触弦后要立即放松。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在轮指的练习中,力度训练这一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例如在《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乐曲中的主题旋律部分,强有力的满轮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人民从心里感谢党、热爱党的深情。当然在处理乐曲时,强调轮指有力度并不是频率加快,好多同学经常把两者相混淆,并出现紧张有余、放松不足的毛病,其原因,主要是搞不清楚用力与放松的关系,放松是有控制的放松,松而不懈。用力是有控制的使肌肉放松,紧而不僵,如能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恰当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曲子就会演奏得跌宕起伏、气韵贯一、有血有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注意轮指的频率

  聆听过《塞上曲》的人,都会被那细腻的轮指表现力所征服;而听过《十面埋伏》后又会被那雄健而激越的轮指所震撼。在掌握了轮指的基本要领后,就需要注意加强五指频率的变化训练,使轮指的密度增加,增强五指的旋转力。有时一首波澜起伏的乐曲并不是一个速度下来的,这就要求加强五指频率疏密变化的训练,这种变化会给人一种或急促、或平淡、或浓、或淡的感情的起伏变化。学会控制速度频率的变化,会给轮指轮点的分配带来广泛的审美意义效果,同时控制其变化(并不是盲目地进行的),而且根据音乐进行的需要,这种变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音乐表现的优与劣。此外还有强弱交错练习,触弦深浅的练习,同样都是影响音乐表现的因素。

  注意触弦的深浅度

  在弹奏琵琶时,右手触弦的深度,是指指甲入弦的深浅度,也称“吃弦”,在演奏中,根据乐曲内容的需要,控制好人弦的深浅度,这样才会使发音干净、明亮、集中,颗粒性强。当乐曲需要音乐淳厚、结实、有力的效果时,可吃弦偏深点,当乐曲需清晰、优美、流畅的情绪时,可吃弦浅点。随着音乐的强弱变化,右手的触弦角度、深度也应做相应的变化。渐强时,角度加大,触弦深点;渐弱时,角度缩小,触弦浅点,这样演奏效果会好得多。如演奏《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长轮旋律时,角度不宜过大,应保持45度角,手指轮的幅度偏小点,这样发音柔和、细腻,适于表现优美、婉转的情绪。而在演奏乐曲后面主题再现那一段轮指旋律时,角度则不宜太小,手指轮的幅度也偏大些,这样发音激烈浑厚,适于表现激动、狂欢的情绪。所以这也是练好轮指的一个方面。

  综上所述,从琵琶轮指的形成、演奏技法的训练和掌握过程等方面来看,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既是相互联系、制约的,又是相互促进、转化的。演奏除了重视基本技巧的训练外,还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审美鉴赏力,增加艺术修养,才能使我们的演奏技术不断发展,演奏水平及音乐表现能力不断提高。

    584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