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聊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石娟 1172分享

  聊天,是父母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可以令父母更了解孩子每天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增进亲子感情。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与孩子聊天的方法,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与孩子聊天的方法

  和孩子聊天的技巧

  1、别把孩子当孩子,学会平等交流。

  很多父母和孩子沟通时会不自觉地站在家长的角度,会给孩子一种居高临下的压迫感。比如父母问孩子“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通常会有一种要求孩子回答的意思,会让孩子觉得像被审问。但事实上,父母说这句话,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自己把自己的心声说出来,把自己原本的意思表达出来,让孩子觉得这是关心而不是审问很重要。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平视聊天(例如平坐、蹲下)等肢体语言,或者换一种轻松的口吻来跟孩子说出这句话,让孩子觉得被尊敬了,平等了,那么孩子对父母的防备心理也就少了许多,也就更容易和父母进入聊天的状态。

  2、缩小话题范围,学会一步步引导。

  比如问孩子“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这个话题就很广泛,孩子在学校有分上课还是下课时段、分和老师还是同学相处,问今天过得怎么样,会让孩子不知从何说起。所以父母可将问题进行细分,引导孩子主动往下说。比如问孩子今天觉得什么课最有趣?今天和哪位同学玩得最多?然后再顺着孩子的回答问为什么?这样就能帮助孩子勾起某一具体部分的回忆,方便孩子更好地跟家长讲述,从而达到让孩子主动分享的效果。

  3、多问孩子看法,与孩子进行探讨。

  比如孩子突然向你提出了一个大脑洞的问题,而父母又一下子无法回答的时候,不要急着回答孩子/中断聊天。这时候其实父母可以反问孩子的看法,然后再整理思路和孩子探讨。比如孩子问你“鬼是什么?”这时候父母就可以反问孩子,看看孩子的看法,再和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家长应该如何和孩子沟通

  关注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往往会问孩子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一旦孩子给予回应时,家长应该全神贯注的倾听他们的理由,并且在倾听的过程中要给出正面回应,并且表示自己理解孩子的感受。家长言行背后的感觉比言行的本身更为重要。家长说话的语气往往能最准确的表达言语背后的感觉。

  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

  在沟通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避免把孩子看做麻烦的制造者,而是要把他们看成解决问题的积极参与者。可以请孩子帮忙,但是一定要明确表达自己立场,可以给孩子提供选择,但是要给出一定的限制。可以告诉孩子如何弥补自己的失误,但是应该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帮助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

  家长应该明确,培养孩子的重要目标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的成长过程应该是做自己的事情,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挣扎,在自己的错误中发现问题,得到成长。

  培养归属感和价值感

  对于孩子来说,归属感和价值感尤为重要,这是决定了孩子表现的重要因素。而惩罚无助于培养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而家长的同情、鼓励、爱和赋予的权利才是获得生活技能以及健康的自我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和孩子简单的沟通方法

  沟通造成障碍的原因不在孩子身上,孩子毕竟年幼,关键在于父母不得其法。

  爱,是需要技巧的。

  小淘这两天拜读了吉诺特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感触很大,整理了10个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之道分享给大家。

  父母需要学会把孩子当成客人一样对待。

  在沟通中发生不幸,常常不是因为缺乏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

  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对孩子受伤的情感来说,福满多同情是情感上的急救药。

  当我们诚恳地承认孩子的困境,说出他们的失望时,孩子常常会获得面对现实的力量。

  针对孩子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要先说出表示理解的话,然后再提出建议或意见。

  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感中时,他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不会接受任何意见或安慰,也无法接受任何建设性的批评。他们希望我们能够理解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希望我们明白在那个特别的时刻他们的心情。而且,他们希望不用完全说出自己的遭遇,我们也能够理解他们。他们的情绪只会透露一点点,我们必须猜出剩下的部分。

  当孩子讲起一件事时,不要就事情本身回应他,而是要就孩子对这件事的感受做出回应。

  当孩子回到家,不停抱怨他的朋友、老师,或者生活时,最好顺着他的语气回应他,而不要先试图查明事件的真相。

  父母作出直接反映孩子不安情绪的、具有移情作用的回应,表达父母的同情和理解,这对改变孩子的愤怒情绪是很有效的。

  体罚的最大副作用就是它可能会阻碍孩子道德良心的发展。打孩子可以非常轻易地消除孩子的内疚:孩子已经为不端行为付出了代价,于是他会很随意地再犯。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443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