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日志心情随笔-我的不惑之年

陈响 1172分享

  揽镜自照,蓦然惊觉,已是不惑之年。

  难怪,鬓角的华发暗生,眼角的细纹凭添,年轻时的玲珑有致,面若桃花,在不知不觉中全变了,还有那不知何时松懈下来的赘肉,禁不起地心的吸引,随时多余的提醒你,步入中年了。岁月,真是不饶过任何人,似乎还尤为苛待女子。

  想想,若人生以八十来算,已然走一半了。除去咿呀学语和在校求学时期,没有太多的外在干扰,也无内在的困惑,活的相对轻松。后来步入社会,再后来结婚育女,自己不再是父母眼里的孩子,是工作人员,是妻子、母亲、儿媳妇、女儿、分饰这些多重身份之后,日子,变得五彩纷呈,当然也让你措手不及,个中滋味真是五味掺杂。

  忘不了,刚走上工作岗位那天,第一次拿起注射器,去给患者肌肉注射时,自己不受控制颤抖的手,让我明白才疏学浅,需要锤炼;忘不了,垂危的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抢救,生命得以延续,其亲人感激之余的热泪,让我明白生命的厚重,职责的所在;忘不了,父亲病重,留下幼儿寡母,撒手人寰那一幕,让我明白,生老病死,事与愿违的无奈和生活的艰辛;忘不了,女儿的嗷嗷待哺,初为人母的无措,让我明白“养儿方知父母恩”的含义所在。

  过往的岁月,其中有迷茫、彷徨;有举步维艰;亦有沉思、反省、抉择。最终,来不及细细沉淀,就跌跌撞撞步入中年,我在想,为何孔圣人会说“四十不惑”,“不惑”字面释义是指,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想来是人到四十岁时,经历的事太多,也就没了困惑;又或是人到了四十岁,走完了人生的一半,也不在需要困惑了呢。

  高晓松理解“不惑”,视为“不慌张”。面对世事,心里有底气了,这份底气来源于时间与阅历的沉淀。不惑之年,从容应对,舍弃一些妄想,脚踏实地,不慌张了。淡定的应对外界,好也罢、坏也罢、对他人、对自己、都坦然接纳,这就理解的更为贴切了些。

  杨绛先生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尼采有言“句子的步态表明作者是否疲倦了”,先生高龄之作,还是那么健康饱满,兴趣盎然,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是那样的胸有成竹,收放自如。面对生世颠簸,经历坎坷,依然笔耕不辍,孜孜不倦,予世人以点点警醒,谆谆教导。我还安敢说什么不惑,道什么艰辛,杨绛先生真是年轻!

  于是乎,我一平凡女子的不惑之年,不如致力于此:首先,告诉自己,我还年轻,什么都还来得及;其次,不要纠缠于小事;最后,告诉自己,现在遇到的事,将来回顾,都是小事。

  四十不惑,不是哀悼青春的流逝,亦不是颤颤巍巍的走向迟暮,而是夯实基础,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来源公众号:雪山飞鸿

  作者:张响响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436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