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亲的散文随笔:父亲给我端了碗汤

映卿 1172分享

  编者按:父爱总是沉默的,而每个人与父亲的关系不一定都是无话不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父亲给我端了碗汤》。

  我正在书房写文章,父亲端了一碗汤进来了。我一看,原来是用西洋参炖的汤。他放下汤,说了一句“当心烫”,然后就去了客厅。这几天天气很不正常,一会像冬天,一会又像夏天,他知道我‘’上火”,嘴唇上都起水泡了。

  他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我在写文章时还是比较善于抒情的;和其他人相处时,我的话也很多;就算是做了一道菜,高兴起来了,我也能写一首很抒情的诗。但面对父亲时,我也成了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也许,男人面对男人,往往比较羞涩,尤其是面对自己最亲近的人时,“我爱你”这三个字很难说出口。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没说过这样的话;我的记忆中,父亲好像也没有跟我一起嬉闹过。他一直是一个严肃的人,不苟言笑。就算偶尔笑一下,说点玩笑话,可那种“幽默”在我眼里是那么的“老土”,太没有“技术含量”。现在看来,他其实是想和我亲近一些,只是他不懂得怎样去表达,怎样“投儿子所好”。我现在是明白了,可是又怎样?

  也许是小时候“缺乏”父爱的温暖,所以,我现在对儿子的态度很好。我会经常对他说“我爱你”,我会很肉麻地跟儿子说:“儿子,老爸怎么就这么爱你呢?”儿子会很开心地说:“老爸,你好肉麻啊!”我会跟儿子一起嬉闹,像他的小伙伴一样跟他闹着玩,所以我们爷俩的感情很好。我想,如果父亲还在,看到这么可爱的孙子,他肯定也会跟孙子嬉闹的。他肯定会让孙子骑到他的脖子上,甚至会趴在地上给孙子当马骑,就像我现在会这样对待儿子。可是,我的记忆中他好像从来没有这样对待过我。

  我能责怪他吗?

  我们家是“半边户”。母亲在家务农,父亲在县城工厂上班。那个时候一个星期只放一天假。周六下午,除非是大雨、大雪,否则父亲都会在下班后从县城赶回家。家里到县城60多里路,县城到家里也是60多里路,虽然通车了,但他大多数时候都是骑着自己的“凤凰”自行车往返的。如果是冬天,回到家都基本天黑了。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每个周六傍晚,爷爷都会一直坐在家门口,一直望着村口,嘴里念叨着:“怎么还没回来?”而我,虽然后来上了初中、高中了,还是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也许,从来都是父亲能理解孩子,而孩子往往难以理解父亲;父亲更关心孩子,而孩子往往不懂得如何关心父亲。

  周六下午如果回来得比较早,一到家喝点水,休息片刻之后,他就要开始干农活。爷爷的腿得了风湿病,而母亲自从生了妹妹之后,就一直多病,靠他们干农活是不够的。周日一天父亲需要不停地劳动,然后,在周一的早晨很早起来,自己做点吃的,然后骑车60多里路,赶到工厂上班。我记得那时他所在的工厂是8点上班,他没有迟到过。

  我能怪他吗?我们父子一个星期也就能见一次面,他又那么忙,那么累,我怎么能怪他?我觉得当时的自己并不是那种完全不懂事的孩子,父亲干活回来,我会给他倒茶,夏天还会给他扇风,甚至还会给他捶背。稍微大一点,我就开始帮家里干农活。到了上高中后,夏天“双抢”时,我还会抢着干一些重活,我当时心里想的就是减轻父亲的负担,让他没那么累。那时农村的孩子也有很懒的,可我不是。所以,我认为自己是理解父亲的。

  但理解和接受是两码事。真的,我真的埋怨过,埋怨他从来都不知道陪我玩,跟我谈一些轻松的话题。至今我有时还会在反省自己时,把自己“胆子比较小、做事缺乏魄力”等一些弱点归结于小时候缺乏父亲的陪伴。我甚至会用一些比较专业的心理学的术语来评价自己的童年,分析自己在“口欲期”“肛门期”所遇到的生命成长中的缺陷。我不想让自己童年的“悲剧”在我的儿子身上重演,又或者是为了弥补自己曾经的缺憾,所以我把工作之外大量的时间都花在陪儿子上。我不希望等到他长大后,他回忆我的时候会像我这般有怨言。只是,我的努力真的会有用吗?他现在还小,对我还有很多的依赖,“父亲”这一形象在他的眼里还是有些“高大上”的。可等到他长大了之后呢?当年的我读了高中、大学之后,自认为强于父亲的时候,不是也曾看不上他有意对我的“幽默”?

  并且,我还是不幸的。因为当我意识到这些之后,开始准备向父亲道歉,开始想从内心深处与父亲“讲和”的时候,父亲就不在了。我面对的并非是“子欲养而亲不待”,而是“子欲讲和而亲不在”。

  大学毕业之后我就来到现在这座城市工作。父亲到我这里总共没几次,每次呆的时间都不长。一方面他不习惯这里的生活,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因为寂寞。白天我要上班,回到家之后和他的交谈也不多。住在我这里虽然不用干农活了,生活上似乎是“享福”了,但感情上他是孤独的。他喜欢问我一些工作上的事情,然后喜欢用“过来人”的身份来教育我,于是我们常常话不投机,有一次还差点吵了起来。后来他回家了,跟母亲说起这个事,母亲还找人“算命”,算命先生说我们父子感情虽然很好,但就是喜欢争吵,不住在一起比住在一起要好。可是,既然感情很好,为什么还要争吵呢?是父亲不理解儿子,还是儿子不懂得父亲?

  我们甚至还会因为爱对方而吵架。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回他到我这里来看我。火车是早上7点多到的,我接好他就去上班了。等我回到家,他就跟我说:“今天搞卫生忙了一天,中饭都没吃。”我当时就发火了,批评他:“你这么着急干什么?没吃饭能怪谁?你自己找的!”他当时脸色就不好,但没多说,就去厨房做饭了。受父母的影响,我还是个比较爱干净的男人,所以我并不认为我的房间脏乱。并且,他是要在我这里住一段时间的,何必急于一天之内搞好卫生呢?我让他到我这里来住一段时间,是为了让他轻松一点,我原本也是想能多和他相处一些,让我们父子的感情能更好一些。结果,第一天就吵架。

  还有一次,也是在我这里。下了班,我做了菜,我至今还记得是三个菜:一个红烧鲫鱼、一个青菜、一个番茄蛋汤。两个人,三个菜,是够吃的。父亲身体不好,需要忌口的菜有点多,但我事先问过医生的,知道他能吃鲫鱼。我多次提醒他多吃点鱼,别总是吃蔬菜,但是他总是不听。到最后我就直接发火了:“现在又不是吃不起,叫你吃你不吃,等会我全倒了!”他也生气了,很快地吃完饭,然后就跑到阳台抽烟,然后又很快出了门。我自认为自己是没有任何错的,所以我当然不会向他道歉。后来母亲跟我讲起这件事,她说,你爸知道你是关心他,但你不应该用那样的态度跟他说话,他也是想让你多吃点。我记得当时我还是为自己做了辩护:“一条鱼而已,又不是吃不起!而且刚开始我是跟他好好说话的啊,他就是不听啊,我才发火的啊。”

  是的,我们就是这样的父子,就是这样自以为是地爱着对方。他爱我,我也爱他,但我们把这么好的爱表达得如此糟糕。我们都是不懂得如何向对方表达爱的男人啊!

  他走的时候,都来不及跟我多说一句话。在他还能说话的时候,在我见他最后一面的时候,他已经不能多说什么了。我听到的唯一一句话就是:“我还不想死啊!”每个人都不想死,更何况他还未到“花甲”。但我知道他为什么不想死。因为他知道我买房子了,有很多贷款要还,他还想多活几年,多挣点钱,好帮我还点贷款。

  他一辈子都怕欠别人的钱,哪怕是银行的。我记得很清楚,多个大年三十的晚上,他都会自豪地说:“今年我们家没有欠债!”是的,他没有给我留下一点点债务。哪怕是他生病住院抢救,他都没有给我留下一点点债务。他走得很快,仿佛怕多抢救几天,会给他的儿子留下很多的债务。我跟他讲过的啊,欠银行的钱不用担心,我能还得起,不用他担心,只需要他身体健康就够了。他不听我的,他总是不听我的!他相信算命先生说的,说他能活到八十岁,他想多挣几年钱,用他的话说:“挣一点是一点,能帮你一点就帮一点,总能减轻一点负担。”可我只要他能活着就够了啊!现在我早就不欠债了,生活越来越好了,用不着他习惯性地把“好吃的”留给我吃了,用不着要他想着帮我还贷款了。如果他还在,是不是真的可以彻底放下心来“享福”呢?

  在他意识还清醒的时候,我对他说的话还是责备:“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就是不听!就是不听!现在怎么样?现在怎么办?救不了!救不了啊!”我们这样的父子啊,到最后生死离别的刹那,说出来的竟然还是怨言。

  这就是我们父子最后的对话。然后他就陷入了昏迷,直到在我的怀中冰冷。在盖上棺材盖之前,我在他的额头留下了一个吻。我的记忆中,他没有吻过我,那就让我最后一次吻一下他吧,就留作我们父子在人世间最后的温情。

  一晃,父亲离开已经十多年了,我一直没有、也不敢为他写一篇文章,直到昨晚在梦中,他给我端来了一碗用西洋参炖的汤,因为我最近“上火”了。

  十多年过去了,我早已经懂得应该怎样去爱他了,他难道还不懂吗?为什么在梦里他都不肯多说一句话?他是在记恨我当年对他说话的态度,还是他依然没有想好应该如何跟他的儿子说话?

作者:郭青松

  公众号: 左手写诗右手为文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58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