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减字木兰花·银筝旋品》原文_译文_赏析

映卿2 1172分享

  《减字木兰花·银筝旋品》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词的内容积极乐观,突出了作者放逸的个性,表达了与友人不期而遇的愉悦心情。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苏轼《减字木兰花·银筝旋品》原文_译文_赏析

  《减字木兰花·银筝旋品》原文

  宋代:苏轼

  银筝旋品。不用缠头千尺锦。妙思如泉。一洗闲愁十五年。

  为公少止。起舞属公公莫起。风里银山。摆撼鱼龙我自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随即欣赏弹用银装饰的筝。不用大量的财物赏赐演奏者;不用花费而欣赏美好的演奏。美妙的才思象泉水涌出,滔滔不绝。洗掉了我十五年的闲愁。

  为了让您稍作停留。您不要起身走了,请您起舞。我是会像蓬莱仙岛三神山里的鱼龙在风里摆撼舞蹈的。

  注释

  ⑴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减兰。

  ⑵银筝:以银装饰的筝,乐器。

  ⑶缠头:古时表演歌舞者把锦帛缠在头上作妆饰,称“缠头”;也指赠送给歌舞者的锦帛或财物。这里指赏给歌舞女郎的锦帛用以缠头。

  ⑷起舞属(zhǔ)公公莫起:属公:嘱咐于您。公莫:指古时的“公莫舞”,即后世的巾舞。

  ⑸风里银山:指传说中的蓬莱仙岛三神山。蓬莱、方丈、瀛州。

  ⑹鱼龙:即:“鱼龙漫延”,亦作“鱼龙曼延”、“鱼龙漫衍”,是古代的一种幻术游戏,汉代由西域传入,为古时百戏杂耍名称。演出时由艺人执持制作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节。鱼龙,是猞猁之兽,曼延也是兽名。

  赏析

  上片描述词人与友人王定国在南都不期而遇的欢快情景。“银筝旋品。不用缠头千尺锦”,词人自己拨动起银筝的调音“品”,确定音位后,便弹起乐曲来,用不着请歌舞艺人来表演送她们千尺锦帛作“缠头”装饰了。“妙思如泉。一洗闲愁十五年。”筝曲发出的奇妙乐响,有如泉水淙淙流淌的畅快思绪,一下子把两人相别十五年的闲愁全部冲洗干净了。

  下片写舞蹈,诚如《淮南子·本经训》所云:“心和欲则乐,乐斯动,动斯蹈,蹈斯荡,荡斯歌,歌斯舞。”下片从上片的音乐快感过渡到欢歌狂舞,既自然,又真实,目睹着二人在相遇欢宴中种种心花怒放的冲动过程:“为公少止。起舞属公公莫起。风里银山。摆撼鱼龙我自闲。”大家为了国家朝廷整年的忙忙碌碌,不妨少事休息,相嘱一起来跳舞。于是,欣然跳起了“公莫舞”,两人手执着珍异动物模型摇摆踏跳,似乎幻觉在风里的三神山上,好像鱼龙变化、嗷水作雾,霎时化成八丈黄龙,出水遨游,炫耀着日光。……在这般神仙境界中,他们内心的什么烦恼都忘怀了。“我自闲”,尤其是词人自己,全身心感到无比闲适、轻松、惬意、自在,他已完全放开了。有如他在知密州任时的“放意肆志”韵“超然”态度,所谓“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这首词全篇非常乐观、旷达、自适、自在的情趣抒写,并毫无物累、压抑、疲惫、伤感的格调韵致者,其实,正是词人“野性犹同纵壑鱼”的放逸个性的突出表现。

苏轼《减字木兰花·银筝旋品》原文_译文_赏析

《减字木兰花银筝旋品》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词的内容积极乐观,突出了作者放逸的个性,表达了与友人不期而遇的愉悦心情。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词的相关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标签

    56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