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20择校生政策不变

小黄 1172分享

乎所有家长都认为当前存在择校现象。“从幼儿园到高中,择校现象几乎无处不在。小编整理了武汉市2020择校生政策不变,欢迎参考借鉴。

择武汉市2020择校生政策不变

武汉市教育局公布2020年“幼升小”和“小升初”政策中明确说明,今年择校生政策不变。继续坚持择校生不得享受优质高中到校指标,即不得享受“分配生”资格。

说明:择校生的认定以《通知书》为准,学生实际就读学校与《通知书》指定学校不一致的即为择校生。凡择校入学的学生,在入学前必须与所择学校签订《择校入学自愿放弃“分配生”资格承诺书》。到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不是择校生。

择校一次放弃分配生

武汉市小升初分为,公办校“免试就近,划片对口”和“择校”择校两种,一般情况下根据每年的对口划片上学,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很多对口学校并不是那么令家长们满意,于是就有了择校——即选择上对口以外的某所好学校。

择校部分江岸区热门小学

不能上对口初中

择校部分热门小学,比如江岸区的“育才一小”、“育才二小”等,学校会让家长签署一份承诺书,表明不享受其对口的初中升学政策。

不能按照学籍对口,也没有说明一定要回原对口小学的对口中学,无疑增加了小升初的难度。

说明:目前除了江岸区部分热门小学需要签此承诺书外,还没家长反映其他区择校也需要签的,如果有家长补充,欢迎后台私信留言。

“择校”难禁,缘何?

“作为家长,谁都不肯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好的老师、好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好的学校里。”……采访中记者做的一个小调查显示出了家长们急于为孩子择校的心路历程。在接受采访的家长中,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当前存在择校现象。“从幼儿园到高中,择校现象几乎无处不在。择校之风盛行对教育质量和社会公平提出了严峻挑战。”从教近40年的自治区高级教师刘致华对“择校热”现象痛心不已。

“为了孩子能上个好点的学校,我们付出了很多!”孩子已经上初二的市民魏东升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择校经历,“为了能让孩子读上现在上的这所重点中学,自己通过同学的一位朋友与学校联系,孩子也不负众望通过了考试,在付出不菲的花销和精力后,万幸的是办成了。”

在采访中有一多半受访家长表示,择校“给普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孙女士是我市某中学的一名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她直言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是不应该存在的。但同时也是学生家长的她坦言,自己会努力让孩子进名校,“如果有机会能为自己的孩子获得更好的受教育机会,谁会放弃呢?”孙女士一家在孩子就读的名校附近买下一套住房,就是出于进名校的考虑。

“家长有意见老师其实也有意见,但没有办法呀!”在我市某知名小学担任班主任的李老师坦言,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择校生的猛增,现在班级数和班容量也越来越大,基本上老师只能兼顾学习好与不好两头的孩子,中间段的孩子受关注度肯定受影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我市,许多家长每年四五月份就为孩子上学的事开始“运作”了,六七月份进入择校“白热化”阶段。小学、中学“择校费”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不少家长则戏言“你懂得”。

“择校”,一方面是学生在选“好学校”,另一方面也是学校在选“好学生”。与张雨桐女儿在一个学校的学生家长朱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在今年摇号后就将参加市里几所中学的招生考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显然,各级教育部门强调了多年的“就近入学”原则,正在被“择校风”袭扰,也使得招生秩序陷入混乱状态。

刘致华表示,时下“择校热”乱收费现象在一些地方呈蔓延趋势,并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越是中心城市越严重”,这是全国各地都存在的现象。采访中许多受访对象都深有感慨,“如今上小学、初中,比上大学要难很多。”

据记者了解,我市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曾一度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建设和发展了一部分学校,使这些学校成为“重点校”,客观上造成这些“重点校”与其他普通学校在校舍、教育教学设施、师资、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加之目前择优选拔、层层淘汰的考试制度,使这些学校的生源又高出其他学校一截,由此形成校际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而这一不平衡,在人们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子女接受优良教育的需求愈显强烈之后,就显得尤为突出。


武汉市2020择校生政策不变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精华图文

    12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