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方响》赏析及译文注释

美玲 1172分享

《浣溪沙·方响》是由苏轼所创作的,全词,记述了从地下发掘出来而由乐女演奏的方响及其效果的全过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浣溪沙·方响》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浣溪沙·方响》

宋代:苏轼

花满银塘水漫流。犀槌玉板奏《凉州》。顺风环佩过秦楼。

远汉碧云轻漠漠,今宵人在鹊桥⑾头。一声敲彻绛河秋。

《浣溪沙·方响》译文

清池上的花朵盛开,如见清泉漫流一样,去听犀牛角作的敲击的槌和玉作的方响演奏的《凉州》曲。乐女快步,佩带着佩玉来到了馆舍。

遥远的天河上碧绿色的云彩轻轻地密布着,今晚的恋人相会在鹊桥头。一声声敲击,乐音穿透了新秋的天河。

《浣溪沙·方响》注释

⑴浣溪沙:词牌名。

⑵方响:又名瓯(ōu),古磐类打击乐器。由16枚大小相同、厚薄不一的长方铁片组成,分两排悬于架上。用小铁槌(chuí)击奏,声音清浊不等。

⑶银塘:清澈明净的池塘。

⑷犀槌:古代打击乐器方响中的犀角制小槌。

⑸玉板:击节的拍板的美称。

⑹《凉州》:乐府《近代曲》名,属宫调曲。原是凉州一带的地方歌曲,唐开元中由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

⑺环佩:古人身上佩带的玉制饰物,这里代指妇女的佩饰。

⑻秦楼: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造的楼,亦名凤楼。相传秦穆公女弄玉,好乐。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弄玉妻之,为之作凤楼。二人吹箫,凤凰来集,后乘凤飞升而去。这里代指乐女居住的馆舍。

⑼远汉:天河。

⑽漠漠:密布。

⑾鹊桥:神话中的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于鹊桥,喻恋人相会之处。

《浣溪沙·方响》创作背景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七月,苏轼在凤翔签判的官任上。苏轼妻王弗曾经以有乐女弹琵琶,银塘内跃出方响一片,物类相感如此,这一故事劝谏苏轼常慎于行事和结交朋友,苏轼作该词以赞叹此故事。

《浣溪沙·方响》赏析

上片,以衬托之笔,写乐女们敲击从地下发掘出来的方响演奏《凉州》曲的过程。“花满银塘水漫流”,点明演奏情景。“花满”喻乐声如花朵遍地开放:“水漫流”喻乐声如清泉漫流。方响击时需要着水于其中以调音,故有“花满”、“水漫”的效果,这是苏轼惯用的通感技法。由乐声、花满、水漫流,即是由听觉、视角、视角的挪移,给人以愉悦的美感。“犀槌玉板奏《凉州》”,点明方响是由“犀槌”和“玉板”演奏出《凉州》曲。“犀槌”与“玉板”,说明了乐器的贵重。《凉州》曲,说明了乐曲的广泛。 “顺风环佩过秦楼”,进一步渲染方响击打的效果。“顺风”说明了乐女的步伐很快,“环佩”说明了乐女的浓妆打扮,“过秦楼”说明乐曲随乐女来到了理想的歌楼。整个上片,着力渲染方响进入了大雅之堂,赢得了美好的效果。

下片,以带有神话色彩的笔墨,写方响超常的艺术力量。“远汉碧云轻漠漠”,写方响声穿透了“远汉”、“碧云”的艺术效果,即感动天地。“今宵人在鹊桥头”,写方响音成为传媒,成全“鹊桥”聚会的恋人,即感动神明。“一声敲彻绛河秋”,写方响的音响彻“绛河”的秋天,即感动时节。

全词,记述了从地下发掘出来而由乐女演奏的方响及其效果的全过程。运用衬托、用典与想象之笔,极力渲染了方响作为国宝的超常艺术力量。苏轼让其重见天日,重现灵光,重传原音,重显价值,表明了苏轼对中华文物的珍惜之情很深。

《浣溪沙·方响》作者介绍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浣溪沙·方响》赏析及译文注释相关文章:

1.《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鉴赏及译文注释

2.《上陵》译文注释-《上陵》鉴赏及赏析答案

3.《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译文及注释鉴赏

4.《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鉴赏及译文注释

5.《昼梦》鉴赏及译文-《昼梦》注释赏析

6.《送杨子》译文及赏析-《送杨子》全文注释

7.苏轼《浣溪沙·端午》译文注释欣赏

8.《国风·邶风·式微》赏析及译文注释

9.《瞻彼洛矣》鉴赏-《瞻彼洛矣》译文注释及赏析

10.《静夜思》译文注释及赏析

    热门标签

    10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