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有哲理的故事范文

俊勇1253分享

很多成功者都曾从哲理小故事中获得人生启示,激发无限潜能。哲理故事用一则则生动的故事来阐释一条条人生的哲理,小故事蕴含大道理,大道理打开智慧门。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古代的有哲理的故事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的有哲理的故事1

晏子是齐国有名的贤相。晏子很有学问,足智多谋,善于讽喻又敢于直谏,他经常跟齐王一起议论国家大事或谈论学问。

有一天,齐景公和晏子坐在一起聊天。齐景公问晏子说:“天下有极大的东西吗?”晏子回答说:“有哇。大王想要我说给您听吗?”齐景公说:“我想知道天底下的生灵是什么?”

晏子说:“在北方的大海上,有个叫大鹏的鸟,它的脚游动在云彩之中,背部高耸入青天,而尾巴则横卧在天边。大鹏在北海中跳跃着啄食,它的头和尾就充塞在天和地之问。它的两个阔大的翅膀一伸展,就无边无际看不到尽头。”

齐景公惊奇地说:“真是不可想象!不可想象!那么,天下有没有极小的生灵呢?”

晏子回答说:“当然有。东海边有一种小虫,它小到可以在蚊子的眼睫毛上筑巢。这种小虫子在巢里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它们经常在蚊子的眼皮底下飞来飞去,可是蚊子连丝毫的感觉也没有。”

齐景公说:“太妙了,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新奇的事,那是什么虫子呀?”

晏子说:“我也不知道它确切的名字叫什么,只听说东海边有些渔民称这种虫子为‘焦冥’。”

齐景公十分感慨地说:“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啊!”

大鹏和焦冥,是先人们想象中的极大和极小的生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和运动,形式是极其复杂、多样的,因此,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对知识的追求也是永无止境的。

古代的有哲理的故事2

乐广有个亲密的客人,分别了很久都没有再见到面。

一次,乐广见到了他,问是什么缘故。

这位客人回答说:"上次在您家里做客,承蒙您赐酒给我喝。我端起杯子正要喝的时候,发现杯子中有一条蛇,心里感到特别不舒服,喝下去后就病倒了。"

乐广回忆,当时招待客人的河南郡郡府大厅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弓,弓上用漆画了一条彩色的蛇,客人杯中的蛇大约就是这张弓的影子吧!

于是,他又在前次招待客人的地方重摆了酒,让客人还坐在他上次坐的地方。然后问客人说:"在你的酒中又看到了什么没有?"

客人端起酒杯看了看,回答说:"跟上次一样,酒里面有一条蛇。"

乐广就指着墙上的弓告诉了客人真相。客人一下子明白了,治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治好的病,顿时全好了。

古代的有哲理的故事3

孔子既注重礼貌,又很强调要有真情实感。他很富有同情心。本来孔子好唱歌,但是遇到人家办丧事的时候,这一天他就不再唱歌了。在死了亲属的人旁边吃饭,他不曾吃饱过。他看见盲人、穿孝服的人,即使对方年轻,也一定站起来;路上碰到的也赶快迎上前去。一天,有位盲人乐师来见孔子,孔子赶紧迎上去。乐师走到台阶边的时候,孔子就告诉他:“这是台阶”。当走到席子边的时候,孔子就告诉他:“这是席子”。等乐师坐下以后,孔子又向他一一介绍屋子里的人,说:“某某坐在这里,某某坐在那里”。送走乐师以后,学生子张便问道:“这样不是太麻烦吗?”孔子回答说:“接待盲人就应该这样”。有一次马棚失火,孔子赶紧问:“伤着人了吗?”并不问伤没伤马。孔子的一个学生因事被捕,进了监狱。孔子并没有嫌弃他,认为“他虽然进了监狱,但并不是他的罪过”,还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孔子也很爱惜动物。据说孔子养的一条狗死了,便叫子贡给埋起来。他对子贡说:“我听说,破帐子别扔,好埋马;破车盖儿别扔,好埋狗。我连车盖儿也没有,你拿我的破席子把狗盖上吧,别叫他脑袋露着啊!”

孔子很喜欢结交朋友。对于朋友之情,他很珍惜,就是和自己作风不同的人也不肯轻易绝交。他和原壤的交往就是如此。原壤是鲁国人,孔子早年的朋友,为人狂放,不拘礼节,思想作风和孔子很不同。可是孔子和他相处得很好,直到老年仍保持着密切交往。孔子给人的印象是谦和的,可是他对于认为应该做的事,便坚决地去做,百折不挠。他说:“看见道义上该做的事而不去做,这就是没有勇气”。

古代的有哲理的故事4

卫国有户人家娶媳妇。婆家借来两匹马,加上自己家里的一匹,用三匹马驾着车,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十分隆重地去迎接新娘子。

到了新娘家,迎亲的人将新娘子搀上马车。一行人告别新媳妇的娘家人之后,就赶着马车往回走。

不料,坐在车上的新娘指着走在两边拉车的马问赶车的仆人说:“边上的两匹马是谁家的?”驾车人回答说:“是向别人家借来的。”新娘又指着中间的马问:“这中间的马呢?”驾车人回答说:“是你婆家自己的。”新娘接着便说:“你若嫌车走得慢,要打就打两边的马,不要打中间的马。”驾车人有些奇怪地看了看这位新媳妇。

迎亲的马车继续前进,终于到了新郎家。伴娘赶紧上前将新娘扶下了车。新媳妇却对还不熟悉的伴娘吩咐说:“你平时在家做饭时,要记住一做完饭就要把灶膛里的火熄掉,不然的话会失火的。”那位伴娘虽然碍着面子点了点头,心里却有点不高兴这个新媳妇的多嘴。

新媳妇进得家门,看到一个石臼放在堂前,于是立即吩咐旁边的人说:“快把这个石臼移到屋外的窗户下面去,放在这里妨碍别人走路。”婆家的人听了这个新娘子没有分寸又讲得不是时候的话,都不免在心里暗暗发笑,认为新娘子未免太爱讲话又太不会见机讲话了。

其实,这新媳妇所说的三件事,对婆家来说都是有好处的。可是她刚踏进婆家门就俨然以主妇自居、多嘴多舌的做法却引起了旁人的反感。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个人说话、办事,要有理有利有节,讲究策略和方式。如果不顾时机、不分场合,即使是好话、好事,也不仅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往往还会被别人笑话。其结果,一个本来很有智慧的人,反而被别人当成了傻瓜,以至于他以后的事情就难办得多。

古代的有哲理的故事5

刚出炉的剑,浑身透红,犹如一道火光直往冷水中冲去。“滋咋咋”,声响刺耳,雾气蒸腾。水里的剑,骤然脱去鲜红,换成银白。利剑一时晕头转向,不由得发怒道:

“这成什么话?我经过反复的冶炼,又受到精心敲打,才成为一支火红的剑。为什么在我无限辉煌的瞬间,竟狠心将我沉入凉水?这种刁难,让我多么尴尬啊!”

缸中的水,已被弄得直冒热气。它温和地说道:

“朋友,你以为我在作弄你,有意使你难堪?嘿,那你就错了。你经过淬火之后,将变得更强硬,更坚韧。要知道,我是由主人特地从远处名山上搬运来的名泉水呀,是专门为你出力的!”

“这么说,你是为了我好?”利剑离开水面时疑惑地问。

“当然,”珍贵的泉水回答,“我们是有缘份的,我乐意为你效劳:以我冰凉的秉性,迎向你火爆的性格,为的是赋予你几分冷峻。我的这番努力,会使你在今后的廖战中受益无穷哩。”

于是,一支寒光闪烁、举世无双的名剑就此诞生了。

古代的有哲理的故事6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得知这个消息后,对左右的大臣说:"晏婴是齐国能言善辩的人,如今到来我国,我想羞辱他一番,大家看用什么办法好?"

有个大臣献计说:"他来了以后,请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问:'他是哪里的人?'回答说:'是楚国人。'大王再问:'他犯了什么罪?'回答说:'他犯了盗窃的罪。'"楚王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晏婴来到楚国,楚王用酒招待他。宾主正喝到兴头上,两名小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

楚王故意问:"这捆着的是个什么人?"

小吏回答:"是个齐国人。因为盗窃犯了罪。"

楚王转过头来望着晏婴说:"齐国人生来就喜欢偷盗吗?"

晏子离开座位,走到楚王面前,回答说:"我听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结橘子,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北,就会结出枳子。橘子和枳子,叶子差不多,但果实的味道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水土不同啊。现在捉到的这个人,生活在齐国的时候,并没有盗窃的行为,来到楚国以后却偷盗起来,难道是因为楚国的水土容易使人变成小偷吗?"

楚王听了,尴尬地笑着说:"圣贤的人是不可戏弄呀!我反而是自讨没趣了。"


古代的有哲理的故事范文相关文章:

古代富有哲理的故事7篇

古代经典哲理故事五篇

古代有哲理的故事分享

古代富有哲理小故事

经典古代哲理小故事5篇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5篇

富有哲理的古代寓言故事5篇

古代哲理的故事文字版

古代有哲理的小故事

具有哲理的故事范文5篇

    97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