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手抄报文字素材10篇

龙苗1153分享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中秋节手抄报文字素材(10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素材10篇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素材篇1

今天是中秋节,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今年却是十五的月亮十四圆。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者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一首诗。

今年中秋节,我和妹妹早早就起来了,吃过早饭,静静的读了一会书。妈妈和爸爸在厨房里忙来忙去。没多一会儿,门铃响了,是姑姑一家,太开心了,熙熙姐姐来了,平时大家都没有时间,只有过节的时候难得聚聚。

下午两点的时候,家里人都到齐了,我们一大家人,围着桌子旁吃着香喷喷的团圆饭,真是开心。到了晚上,我和姐姐妹妹本想着吃月饼,赏月,可今天门外正下着倾盆大雨,没有月亮,但一点都没有影响到我们过节的心情。看着窗外,我透过那层薄薄的屏障,仿佛看到了那美丽的嫦娥,那可爱的玉兔,月亮那张笑眯眯的脸——

原来中秋最重要的不是团圆饭,而是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素材篇2

中秋节是和家人团圆的日子,亲朋好友们坐在月光下赏月、聊天、品尝月饼,多开心啊!

今年中秋节爸爸带我和妈妈去赏月了。吃晚饭时,爸爸提出了出门赏月的想法,我和妈妈都痛快地同意了。

吃完晚饭后,我们就出门赏月去了。“今天的月亮可真亮真圆啊!”我不禁赞叹到。爸爸回答说:“那当然了!中秋节晚上的月亮还有不少传说呢!”就在我赏月时,发现月亮可真像一个大瓷盘子呀!难怪唐朝的大诗人李白在《古朗月行》这首诗里写了“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看来唐朝的李白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呀!过了一会儿,月亮越来越亮,那皎洁的月光,犹如仙境一般。天空中就像挂了一盏明亮的灯,周围的景色都被镀上了一层银白色的月光。

月亮就像一个害羞的少女,一会儿羞愧地捂住脸面,一会儿又揭开面纱,露出娇容,整个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梦幻般的银色。

中秋节的月亮真可爱,真迷人。我一定要静静品味它的美。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素材篇3

月已圆,人欢聚,同举杯,共欢庆!家乡明月爱无阴,它乡皓月也多情,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

每天我都睡得很晚,可是今天是中秋节,妈妈到我房间喊道:“小懒虫起床了,跟我去超市买月饼。”我听到妈妈的话,迫不及待的打扮好了自己。但是到了超市我东张西望,找啊找,终于找到了。我目瞪口呆,这么多款式口味!看得我眼花缭乱,我挑了一盒芒果味的月饼就跟妈妈说:“我喜欢这种口味就买这盒吧,”妈妈答应了。妈妈牵着我的手付了钱就回家了。不知不觉到了晚上妈妈搬来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把我们买的月饼放在桌子上。我们一家人每人拿一个。忽然,我看见月亮上有一个人影和兔影。那是嫦娥和玉兔吗?我问。姐姐说,应该是吧。我们一边赏着月一边说着嫦娥的故事,这个中秋节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

看着那皓洁月亮,我不由得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素材篇4

今天下午,我们全班都兴奋不已,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班展开了一个乐趣非凡的活动——中秋节做月饼。

开始做月饼了,我们开始做之前,我们先穿上衣服,要不然东西粘在衣服上会很脏。还有带上手套,做月饼的时候,冰皮就不会粘在手上,然后就开开心心地去做月饼了。首先把饼皮揉成圆形,揉呀揉呀,揉也揉不圆,揉呀揉,终于揉圆了。然后把冰皮压扁,中间露出一个洞,里面放上馅,我放的是红豆馅,再把馅裹起来,揉圆,然后就开始把它做成月饼的形状。

首先,我先拿来两个模具,一个是做月饼的形状;一个是印上面那个圆形的。然后就开始了,我先把印圆形模具放进做形状的模具里,把里面有馅的冰皮放进去,把它压下去,再抬上来。好,月饼做完了,我又做了一个月饼,跟这一样,就是冰皮变了,馅也变了,最后把月饼放到盒子里,然后贴上贴纸。

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起的时刻。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素材篇5

今天,是中秋佳节,除了和家人们团聚外,赏月也是一项重要的活动。晚上,我们全家一行人云集在北江滨公园的“天水”酒楼欢度中秋节。

中秋节是团圆节,远方的亲人都要回家过这个重要的节日。小舅舅也从上海乘飞机赶回来了,据说,今年中秋节的月亮是这么多来最亮的,我更兴奋了。晚上,爸爸、妈妈自驾车也早早地赶到了江滨公园。此时,大家还未到,我和爸爸在沙滩上放起了风筝,赏明月,十分开心。过了一会儿,大家都到齐了,团聚在餐桌上,由姥姥请大家举杯,祝“双节”快乐。大家边吃边交谈,饭厅靠江,赏着明月,高兴极了。

饭后,大家分别活动,我和爸爸买了一个孔明灯,并写了各自美好的愿望,点火后放飞了。孔明灯在天上飞呀飞,飞得好高。这些孔明灯,一个又一个的上去了,如满天闪烁的星星,环绕着月亮。

时针指向了十点钟,妈妈让我回去,我恋恋不舍,这个月圆之夜太美了。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素材篇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早上姑姑和姑父带着他们的孩子来到了我们家,我们吃完了早饭,我和姑姑比赛拍篮球,我拍了120个,姑姑拍了100个,就这样,我赢了这场比赛。我们准备下一局的时候,爷爷让我和他下象棋,姑父总给爷爷出计策,可不小心就放到了我的棋口,我毫不留情的吃了爷爷的棋,爷爷输了,可爷爷不服气。我和爷爷又来了一局。到了三点多,我们去吃饭,到了饭馆,吃饭的人很多,没有座位,大家都在排队吃饭。现在的人生活好了,过年过节在外面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好不容易排到我们,爸爸点了菜,先上了一碗鸡蛋羹,上面放了八个虾,我给爷爷夹了一个可能是大家都饿了,不一会上的菜就被吃光了。

我们又去了静安国际,在中心广场有玉兔和月球,在生活馆有抽奖活动,我想玩游戏机可姑姑要回家我只好回家。今年的中秋节我过的很开心。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素材篇7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素材篇8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素材篇9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素材篇10

中秋节,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民间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赏桂花、猜灯谜等多种习俗。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是东亚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中秋节不单单是华人的节庆,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越南、朝鲜半岛等地的传统节日。

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 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477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