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成语故事

志恒 1172分享

成语的使用讲究日积月累,每天坚持学习5个成语,对于写作来说是很有帮助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的背后故事,帮助大家学习成语,供大家参考

精选成语一:目瞪口呆

韩信被封为齐王以后,萧何觉得韩信兵权太大,恐日后夺取汉朝天下,于是找来樊哙,共商计策。萧何把他的担忧告诉了樊哙,并拍他的肩头说:“朝内功臣虽然不少,但只有将军是天子的至亲,故请你来商量。”樊哙听了有些得意地说:“丞相,想鸿门会上主公有难,某立碴鸿门而入。项王见我气概威严,赐我酒一斗,生豚一肩,被我一啖而尽,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方才保得主公安全回还。”樊哙说到这里,十分气愤地说:“韩信本是淮阴一饿夫,不料竟拜为帅!而今大事已定,可也罢了。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有什么本事。何必我老樊动手。只差一两个能干的人,唤他来,喀嚓的一刀两段,便除了后来的祸患。

成语意思: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

精选成语二:不耻下问

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成语意思: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好学。耻:羞耻。

精选成语三:城下之盟

在春秋时期,一旦楚王领导军队进攻国家。楚军继承并继续攻击城南门。羌族国民军没有出城打仗,并尽最大努力守卫城市游泳池。楚军多次攻击这座城市并没有成功。

当楚国将军屈服于这种情况时,他对楚王说:“国家软弱无力,不用伎俩处理事情是非常轻率的。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弱点用智慧取胜。”然后他向楚提供了一块。计划。当楚王听到它时,他认为这很好,他也跟着它。

第二天,来自楚国的数十名士兵打扮成懦夫,前往城市周围的城市引诱敌人。这个国家的将军看到楚人在山上打木柴。如果没有楚军背后的保护,他们派兵去抓捕他们。结果,30名手无寸铁的楚人被他们抓住了。这个国家的官兵很容易获得“胜利”,他们都笑得很开心。

过了一天,一群楚兵打扮成柴火懦夫,向山上的敌人打扮。创始人发现后,他们没有等到下一个订单,他们走出城市,去山上赶楚人。这时,在城北门遭到伏击的楚兵一起冲出来,国家的军队很快就被击败了。

该国的军队被击败,城市无法保留。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住这个国家,该国的君主被迫与该国城市的楚国签署了一份羞辱性的盟约。从那以后,小国和廉价食品的浪费在各国之间蔓延开来。

成语意思:经常被用作抵抗敌人的力量和力量的比喻,被迫签署一项羞辱性的和平条约

精选成语四:燃眉之急

东汉末年,曹操想一统天下,接连打败刘表、刘琦,将刘备赶出新野,迫近东吴。孙权心里慌张,派鲁肃请诸葛亮到东吴商议联合抗曹。张昭看不起诸葛亮,说他根本没本事辅佐刘备,弄得现今的燃眉之急。诸葛亮舌战群儒取得胜利。

成语意思:燃:烧。火烧眉毛那样紧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

精选成语五:天涯海角

韩愈,字退之,是唐代中叶时的伟大文学家。他二岁时就死了父亲,不久他的母亲又死去。幼时依靠他哥哥韩会和嫂嫂郑夫人过活。韩会有一个嗣子(愈次兄介之子,出继与长兄会为嗣)叫老成,排行十二,所以小名叫十二郎,年纪比韩愈小一点。后来韩会四十二岁的时候,因宰相元载的事,贬为韶州刺史,不到几个月就病死在韶州,这时韩愈只有十一岁,十二郎也很小。韩愈虽然有三个哥哥(会、弁、介),都很早离开了人世。这时,继承祖先后代的,只有韩愈和他的侄子十二郎两个人,零丁孤苦,没有一天离开过。韩愈十九岁时自宜城前往京城,以后十年的时间中,只和十二郎见过三次面。当他正打算西归和十二郎永远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不幸十二郎就在这时死去了。韩愈知道了这消息,悲痛欲绝,写了一篇“祭十二郎文”,叫建中备了一些时下的物品从老远的地方去致祭他。这篇祭文,一字一泪,令人读来心酸。祭文中有“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的句子,后人便把它引伸成“天涯海角”这句话。

成语意思: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116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