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吓式逗娃会毁了孩子是真的吗?专家对此怎么表示?

庄宇 224分享

  近日,一则《过年期间如何毁了孩子》的长文火爆网络,其中的“恐吓式逗娃”的话语多多少少都在我们周边发生过。当时说话的大人们,谁也没有意识到这样的玩笑话,带给孩子们的是什么!

  “蛮蛮,你妈妈不要你了哦!”“你爸妈生了小弟弟就不爱你了!”“你是你爸妈捡来的!”——无论城市乡村,随处可见这样的“恐吓式逗娃”。逗娃的大人们把孩子惊恐、失望甚至痛哭流涕当作乐趣。

  逗娃的人们无一例外都没有恶意;被逗的娃无一例外都感觉受到伤害。今年春节,就有家长毫不留情地向“恐吓式逗娃”说不:以后不要这样逗我的孩子!

  “这些普遍的话题,听起来像是开玩笑,但实际上是没把孩子当成平等个体。”儿童工作独立顾问、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保护专家暨项目官员杨海宇表示,孩子在不断地成长,我们会觉得孩子生理上、心理上不成熟,但事实上孩子从很小开始就会在意周围人对他的看法。

  宜宾市青少年心理咨询协会会长熊小冰表示,“恐吓式逗娃”最大的影响是集体无意识的自我催眠。这样的行为至今仍然普遍存在,就是因为大家都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从曾经“无助的承受者”,好了伤疤忘了痛,转变成了“享受快感的获益者”。而且,因为带有“开玩笑”、“跟小孩子闹着玩”、“没有害人之心”等自上而下冠冕堂皇的说辞,又无须去承受我们常常用于教育下一代的“狼来了”的诚信责任背离的压力,自然形成很难被唤醒的集体无意识了。

  逗笑背后,是对待孩子的不尊重。不认为孩子是应该尊重的独立个体,更多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正如鲁迅在《新青年》中所说:“他们的误点,便在长者本位与利己思想,权力思想很重,义务思想和责任心却很轻。以为父子关系,只须‘父兮生我’一件事,幼者的全部,便应为长者所有。”


相关文章:

1.家长逗孩子的禁忌有哪些

2.春节过年千万不要这样逗孩子,对孩子伤害很大

3.如何逗宝宝笑有哪些方法

4.当着孩子的面家长最好不要做什么事

5.逗宝宝一定要注意育儿安全【幼儿教育】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827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