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阿q正传读书笔记300字

小妹 1172分享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阿q正传读书笔记300字,欢迎大家阅读!

  阿q正传读书笔记300字

  《阿q正传》是出悲剧,是个让人发笑却又发人深思的悲剧。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根据它拍摄而成的电影《阿q正传》更是影坛上不可多得的立体鉴赏素材。

  影片中的阿q是个去过几次城却封闭落后的农村流浪汉。他有农民的憨厚﹑质朴的一面,但更明显的具有无知﹑狭隘﹑愚昧﹑落后的一面。其最突出的性格是自欺欺人﹑自甘屈辱﹑自轻自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和麻木的“精神胜利法”。无论别人怎么说他,怎么骂他,他都会以他独特的方式战胜别人。

  那个社会很残酷,这主要体现在酒店老板和赵太爷对阿q态度的几次转变上。影片一开始阿q去酒店喝酒,老板不让他赊账。当他调戏吴妈被大家知道后,便更让人不拿他当回事,去喝酒时老板及客人对他的态度十分冷漠。而因为也姓“赵”去赵太爷家贺喜,被赵太爷呵斥“你也配姓赵!”可见他是多么地被人瞧不起。后来阿q从城里回来,有钱了,去喝酒老板主动提出“可以记在账上嘛”,客人们也主动和他套近乎。

  一个时代的悲哀

  我一直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抱着一种复杂的情感,想要去看但是又怕我的深度不够,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用我的生活来观察着阿Q,这么说或许能给予我一份心安和大胆。

  文章开头写出作者想为阿Q作传但是却没有名义,也不合规矩,但是鲁迅先生依旧写了可见其反叛的精神,在便是借由写传来给我们说说阿Q的来历,其中阿Q这名字的来历使我好像看到了些什么,名字是每个人生下来的代号,也是寻本寻根的依据之一,所以理应是清清楚楚有名有姓的,但偏生到了阿Q这成了什么都不清楚的了,他说他是姓赵的,却被赵太爷叫去打了一顿,然后便不能姓这赵了,那名也说不清了,只晓得方言的叫法所以作者便用了洋文中的音标,最后写成了阿Q。

  一个平平凡凡的人却不能有个好好的名字这也是悲哀之处了吧,却也是那般的环境压的,人都不能有一个好好的名字,连这小小的权利都不陪拥有,这便是当时平明百姓的状态,被剥削、被压迫着却不自知。阿Q靠着给人做短工生活,他很实诚做的也很多,但却也自大着可又自卑着,他很矛盾,而他周围的人却好似没有这般的矛盾,至少在欺负阿Q这一点上他们是统一的,阿Q会因为头上的癞子被人嘲笑辱骂,也会没有什么大事就被人打,赢了钱也会成为过错,被人打得半死不活。他很乐观他有着自己的一套开解方法叫精神胜利法,但他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这个方法往往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简而言之便是自欺欺人,被人打成了打了别人,被人笑话就骗自己以后自己的儿子一定更有钱,他开头还了手但是抵抗不过,变成了顺从,成了自我麻痹,这也实属可怜可悲,常年的欺压,让当时的社会自然的形成了这样的恶性。既然反抗不了他便学,学着去欺压别人所以他去调戏打击那小尼姑,这么看来阿Q也是让人讨厌的,他走上了和旁人一般的道路,还引以为豪着。

  这不报应跟着来了,他因为捏了下小尼姑的脸便产生了想要个女人的想法,干着活便对吴妈说出了心中的想法,他的表达也实为粗俗,但那时又何来情情爱爱呢,他们都是一群不叫奴隶却活的像奴隶一样的人啊!阿Q能说出来已经是实属不易了,再来看看大家的反应,吴妈哭着叫着要上吊,因为他坏了她的贞洁,外面的女人躲着他怕他做出点什么,也无人再敢雇他,因为他手脚不干净。他成了人们都厌恶之人,着实也是可笑的,当时的社会似乎真的有些难以让人相信,把人压迫的说了一句话变成了千古罪人,让人活不下去。

  所以阿Q走了,到了城里,当他风光回来时人们又变了一副嘴脸,他居然受人爱戴了起来,这不就提现了人们的趋炎附势,恃强凌弱吗?但不过多久他就成了替罪羔羊,有了他见过的革命党的命运,枪毙,他死了,到死他都迷惑着自己,想着来这世间走一遭都是要经历这些的。

  这是一场闹剧,一个时代造成的可悲可笑,但也深深的映在心中,像是活生生的把人撕开了一般血淋淋的,这边是这篇文章要表达的吧,敲醒大家,让大家看看这些血淋淋的现实,看看这可悲的世界。

  作者:杨斯琦

  《阿Q正传》读书笔记

  《阿Q正传》读完了,《阿Q正传》的形象便印在我的心中。《阿Q正传》是一个被那个时代所抛弃的人,他一无所有,只靠打工度日。尽管他“真能做”,但社会的沉重压迫和剥削,使他时时处于生命危机,受尽欺凌。他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浑浑噩噩,苟且偷生。被别人打时,他自我安慰说:“是儿子打老子。”他的“精神胜利法”可谓天下第一。

  阿Q是悲哀的。他并不懒惰,他是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的;阿Q也有梦想,他想有一个家,享有名声、有地位——但他在别人的心中永远是卑贱、微不足道的。

  现在,我们已经远离阿Q那个时代了,但他那种“精神胜利法”似乎依然可行。

  一个胆小的人受到别人的欺辱,嘴上虽然不敢说,但心中一定是愤愤不平,在背后说那人的坏话,将那人骂得体无完肤了。

  一位机关干部受到上级领导的批评,心中一定想:“总有一天,你“下”了,我“上”了,你就会栽到我手里……”

  阿Q的“造反有理”似乎也流传至今。

  一个孩子看到父亲吸烟,而自己却受到了父亲的管制不准吸烟,便觉得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

  可笑却又顽固的阿Q精神依然存在,存在于所有人心中……

   [阿q正传读书笔记]

  众所周知<阿q正传>不仅是鲁迅最优秀的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上最杰出的小说,所谓“旷代文章数阿q”。小说集中塑造了一个充满精神胜利的阿q形象,这一形象不仅高度概括了辛亥革命时期落后农民的共同特征,而且概括了当时整个中国人的某些人性弱点,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无论从艺术概括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阿q这一形象都是高居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切形象之上的。另一方面,其塑造形象的方法也是相当高明的,其精当的环境描绘,精彩的对话描写,深刻逼真的心理表现,冷峻峭拔、含蓄精练又饱含讽刺的语言都让人赞叹。可以说,<阿q正传>已经成为后人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它的很多方面都是今人学习的一个典范。

  但是,就像光芒四射的太阳也难免有黑子一样,<阿q正传>也不是白璧无暇,在它第九章<大团圆>的最后写阿q临刑前看到众看客的眼光的一段心理描绘,在艺术上就存在明显的硬伤。

  当阿q看到那些等着为杀人喝彩的人们,作者这样写到:“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会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远是不远不近的跟他走。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对于看客,鲁迅是铭心刻骨、深恶痛绝的。在日本学医时看幻灯片,看到外国人杀中国人,而其他中国人在围观,脸上现出麻木的神情,那一镜头极大的刺激了鲁迅,并在他心里定格,他认为,“凡是愚弱的国民,无论体格如何健全茁壮,都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而自己的第一要做,就在于医治他们的灵魂,从此弃医从文,为改造国民性而奋斗。对于看客内心的阴暗丑陋鲁迅在多篇作品中都有揭露和抨击,在<药>中写华老栓去买人血馒头时,那些看客的丑态是:三三两两聚集,又围成半圆,脖颈伸得很长,仿佛多鸭,被无形的手提着了似的;在<祝福>中作者写人们的那种生了蛆的同情是,跟着祥林嫂围观祥林嫂来一遍一遍地听她阿毛的悲惨故事;在小说<示众>里,鲁迅用整篇小说来揭示看客内心的阴暗;在<阿q正传>的前文写阿q的丑陋是,从城里回来向别人大谈其杀革命党的见闻,嘴里还津津乐道着“杀头,好看!好看!”在其杂文中也有多处对这种看热闹看杀头的癖好的批判。这里鲁迅再一次用尖锐犀利的语言,穿透了看客的皮肉,活画出看客的灵魂。这样描绘的确使文章更具批判力量,使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但这段描绘虽然在思想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艺术上却是失败 的,它不符合艺术的真实。一、以阿q的精神境界,他是不会有这样的思想的。阿q是个充满精神胜利的善于自欺欺人的麻木又糊涂的小百姓。以前且不说,就是在决定自己生死的画供时,尚且不知道怎么回事,还懵懵懂懂地立志要画得圆,直到走向刑场,他也没能像窦娥一样觉醒,只是自欺欺人的高叫着“再过二十年又是一个”,连对这个害他至死的社会的最起码的痛恨都没有。阿q太可悲、太可怜了。可悲又可怜的阿q怎么会突然产生了深刻的思想,对看客产生了入木三分的认识呢?阿q不也曾是一个看客吗?不要说阿q,即使是能对当时社会的黑暗有一定认识的比较清醒的知识分子,又有几人能认识到看客内心的丑陋与阴暗呢?这段描写显然不符合阿q思想的真实,是作者鲁迅写到这里再也忍无可忍,于是将笔锋一转,借阿q的联想对看客极尽揭露与鞭挞,是作者用自己的思想代替了阿q的思想,这显然是文学创作的大忌,在艺术上是失败的。二、即便阿q有这样深刻的思想,即便这种联想的内容对于阿q来说是合理的,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一个走向刑场就要被qiāng决的人,也决不会再在内心对看客表现出那样的痛彻骨髓的憎恨。他可能会痛恨冤枉自己的所谓革命党;可能依然记恨假洋鬼子不准自己革命以至于落到今天的结局;可能怕让王胡小d辈知道了笑话;也可能自欺欺人地想,未庄谁敢犯杀头的罪,我阿q就敢了,于是就心满意足地走向死地;当然更可能什么都不想,而只是死前的恐惧。总之,无论如何,在临死前的最后时刻,他是不会单单联想到看客怎么样的。作者这样描写在艺术上也是失真的。

  也许这一切作者都知道,但写到这里,作者对看客的憎恶已经难以用理性来控制,也别讲阿q有没有这么深刻的思想,也别讲在此刻有没有可能去作如此联想,反正即使犯忌,即使做出艺术的牺牲,也要把自己锋利的匕首投qiāng掷向看客了。也许在这里作者已没法解决思想和艺术的冲突,只好舍艺术而求思想了。尽管<阿q正传>存在这样的艺术缺憾,但我们还是能够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的。再说,毕竟瑕不掩瑜,即便如此,<阿q正传>仍不失为我国现代文学上最优秀的小说之一。

  鲁迅的<阿q正传>读书笔记

  一、女性观

  自古就有“红颜祸水”之说,在士大夫的眼中,女人的意思有两个:要么是泥美人似的玩物,要么是破国亡家的狐狸精。大抵前者多用于诗词,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施;而在做史论时则是后者的一套论调了,“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啊!男人对女人,一面是轻蔑,一面是追求,连屈辱不堪的阿Q面对静修庵里的尼姑也是或“唾骂”,或“伸出手去摩着伊新剃的头皮”并说着下流话,但同时又是小尼姑引起他对女人的无限联想并出现了对吴妈的调戏。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女人是奴隶,当男人也成为奴隶的时候,女人便成为物品,连人也称不上了,男尊而女卑。

  二、传统习惯

  “从来如此,便对么?”作者借阿Q这一人物对这个问题作了阐释。在阿Q眼中,凡是不合未庄老例的,他都认为是错的,阿Q的逻辑是墨守成规,反对变革,排斥异己。凡有变化的,他都要加以排斥。小尼姑不合儒教,是他排斥的对象;而假洋鬼子进洋学堂,剪掉长辫子自然也是异端,因而成为他最厌恶的一个人;因城里人将长凳称为条凳、煎鱼用葱丝不合未庄老例而不满意;对革命他一向就是“深恶而痛绝之”的。

  传统有精华与糟粕之分,习惯有好坏之别。尊老子幼,文明礼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这些都是好传统、好习惯,值得发扬光大;至于女人缠足,男人脑后留条长辫子,虽是传统习惯,则不是什么好习惯,确确实实是有弊无利。

  三、革命观

  阿Q的革命畅想曲——报私仇、分财物、讨老婆,这些是他的自我设计,是他对革命的理解,也是他向往革命的目的。对“威福、子女、玉帛”(权力、女人、金钱)的追求反映了农民为了“生存和生活”的合理要求,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大小丈夫”们的最高理想。因此,我们可以想见:即使阿Q成了“革命”政权的领导者,他也将只会以自己为核心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未庄封建等级社会,这也是历代农民起义的结果。

  四、奴隶性

  鲁迅对国民精神弱点批判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奴性人格的批判,作品主人公阿Q是一个双重性格的奴性人物。“见了狼,自己就成为羊;见了羊,自己又变成狼”,这是阿Q性格中最为突出的一面。在“假洋鬼子”、赵太爷这些“狼”面前,阿Q表现出空前的软弱,乖乖地做“羊”了,任其欺辱。在王胡面前,阿Q虽然不甚服气,并试图获得胜利,然而,在王胡真的动了气同他打起来的时候,他又软下来了,“君子动口不动手”,这是弱者的哲学,也是由狼变羊过程中的心理安慰。阿Q式的人物,就是这样一种两面人:“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

  五、看客态度

  鲁迅在一系列小说中描写了神情麻木不觉醒的看客形象:<药>、<示众>里鉴赏杀人场面时,“一堆人”“竭力伸长了脖子”“嘴张得很大”;<孔乙己>中酒客们取笑孔乙己写“回”字、偷书被打;<祝福>中鲁镇上的人们拿祥林嫂额上的伤疤、阿毛被狼叼走做笑料;而“阿Q十分得意的笑”着调戏小尼姑时,“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未庄的人们十分“欣然”地听阿Q讲杀革命党的事,阿Q游街示众时“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看客们露出“闪闪的像两颗鬼火”的狼一样的眼睛。

  一部伟大的作品,总是超越时空而魅力不朽。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对我们民族国民性的自我批判,是对人性弱点的大暴露,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自我审视的一面明镜。

    9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