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呼啸山庄》读书笔记5篇

小妹 1172分享

  《呼啸山庄》是一部漩涡似的小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呼啸山庄》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

  有不计其数的人把《呼啸山庄》说成是复杂的心理悬疑小说或是探索人性和伦理的著作,而在我看来,《呼啸山庄》说的就是终归是一场爱和爱的呼啸。

  年少轻狂的希斯克利夫与同样年少轻狂的凯瑟琳相爱,却在复杂的世俗背景下被迫分离。凯瑟琳的爱情苦果让希斯克利夫的情感世界崩裂,从此他尽余生之力实施一场灾难性的复仇,这场复仇之火几乎燃尽了一切温情、希冀和生命,而作为最后的赢家,希斯克利夫对也无法逃脱他死于爱的梦靥。

  欧美文学界称《呼啸山庄》是一部“人间情爱的宏伟史诗。”的确,凯瑟琳说“在这个世界上,我最大的悲苦就是希斯克利夫的悲苦,我活着的最大目的就是他。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恰似脚下恒久不变的岩石,我就是希斯克利夫!他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而是作为我自身存在在我心中!”希斯克利夫则说“两个词就可以概括我的未来了:死亡和地狱。失去了她,活着也在地狱里。”凯瑟琳在希斯克利夫沸腾的灵魂里看到自己的倒影,而希斯克利夫把凯瑟琳的爱视为生命。这种灵魂交叠的爱,光辉而壮烈。我们不能说这是最美好的爱情,但至少,它是最纯粹的,并且饱含着力量,正是这力量在背叛面前掀起疾风骤雨似的报复,毁灭生命同时升腾爱情。因此在我看来,书中所谓的仇恨、狂放、扭曲、残暴以及一切有悖于人伦道德的手段,都源于他们之间那场因为刻骨铭心所以山呼海啸的爱情。

  《呼啸山庄》是一部漩涡似的小说,在《呼啸山庄》里,作者以全部的心血铸造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就是一个典型的漩涡中的矛盾结合体。希斯克利夫在漩涡里挣扎于生命和爱情,而我们,每一个读书的人,在这个漩涡里挣扎于对主人公的无限的热爱和仇恨。

  或许《呼啸山庄》要教给我们的有很多,譬如坚守尊严的崇高、信奉理性的高贵、恪守心灵的自由等等。然而当我们合上书之后,真正为之动容的不是这些哲思,而是故事本身以及它所引出的绵绵遗恨。

  除了那些人生教训,《呼啸山庄》给我们的更多是一种感觉,那就是在你合上书低头沉吟的那一刻,或许你会在一瞬间突然觉得,那种撩人的璀璨的山呼海啸的爱正在书中所写的那种盛放着石楠的荒原上,萌生着、铺陈着、燃烧着、呼啸着,滚滚而来……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1000字

  《呼啸山庄》的作者是爱米莉。勃朗特,主要讲述了一个令人十分神伤的故事:一位吉卜赛少年希斯克里夫被呼啸山庄的主人收养。他与主人的女儿凯瑟琳情意相投,萌生了爱情,但是最终因地位悬殊未能如愿。于是希思克利夫愤而出走,而凯瑟琳则嫁给了画眉山庄的林顿少爷。数年之后,希思克利夫又返回了呼啸山庄,开始了它的疯狂的报复和复仇计划,最终如愿以偿的做了两家庄园的主人。但是复仇并没有带给他预期的快乐,他最终精神分裂,郁郁而终。

  读《呼啸山庄》的时候我的感觉很深刻,故事的核心是复仇,故事里的主人公为生计而复仇、为爱情而复仇、为屈辱而复仇、为死亡而复仇。他似乎是一个为复仇而活着的人,而从作者为他安排的“黑得像魔鬼般的皮肤”和“遭透了的粗口”中也可以看出。但希思克利夫对凯瑟琳的爱是残酷的,但总有一种神秘感,我想如果为这种爱保留一点点空间会更好。

  我想《呼啸山庄》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恐怖感,很阴森,也很吓人,而与它并存的也仿佛有一种莎士比亚戏剧的忧伤和古希腊神话的神秘的气息,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本书虽然是个悲剧,却总有那么一种神秘感,《呼啸山庄》也是一样,感情也是那么的复杂。

  我想作者也许只是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复仇,是永没休止的。其实面对那些所谓的“深仇大恨”我们到底需要复仇吗?复仇后,就能过得安心吗?看着复仇后的人们,他们的胸前都有一个印记,而他们的脸上,不会有快乐的表情……。这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47年前爆发的那一场让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刻骨铭心的战争,杀戮、流血、毁灭、血肉横飞、流离失所……www.99zuowen.com我所能想到的属于那个时代的形容词永远都是那么的血腥,那么的残酷。那么如果有一天,我们把这种民族间的仇恨上升为再一次的战争,我想我们也就把自己也把人类引上了一条复仇的不归路。“冤冤相报何时了”这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经验和教训。

  每个人,都有一段历史,一个人活着,在这个世界倔强的活着的目的也许只有一个——和命运挑战。暴风雨是会有结束的那一刻,退一步真的会海阔天空。所以,我们不能憎恨,因为仇恨,而让自己成为一个间接凶手,更不能为了复仇而活着,否则,我们也将会堕落,也将会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失败者。

  读书笔记——《呼啸山庄》

  最近突发奇想,想要将看过的书都写一个读后感,所以将这本忘的差不多的书又拿出来看了一遍,看这本书的那两天正好我的情绪有些不大好,结果是因为看了这本书觉得更加低落。

  这是一个关于报复的故事,我不想说“复仇”而只说“报复”,因为实际上书中所有人物所经历的那些所谓不能释怀的遭遇,那些宁可耗尽自己的一生而去相互折磨的怨恨,远达不到“仇”的程度,最多不过就是些冷漠和不友善而已。也许是我不能够理解那个时代和文化背景吧,总之整个故事中的人物看起来都未免太过于小家子气了,纯属整天吃饱了没事干。

  除了仇恨之外,故事中的爱情也大多都很牵强附会,使人感到不合乎情理,除了男女主人公因为从小一起长大,灵魂与性格有着同样的野性与叛逆,他们之间的爱使人感到真实,其他人之间的爱情多少有些使读者感到莫名其妙,完全不合乎情理,几乎都是莫名其妙毫无征兆突然就爱上,中邪了一般。

  大概描述一下书里的情节,由于外国人名字太长说起来不方便,所以也就用简称或者代号来代替——呼啸山庄恩肖家老爷原本有一子(欣德)一女(凯瑟琳),后来外出捡到一个男孩子(希)带回家当儿子养着,因为可怜这个捡来的孩子,对他非常偏爱,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亲儿子,这也就引起亲儿子欣德的不满,偏偏这个(希)从小就很倔强、冷漠无情,利用老爷对自己的偏爱,也常常使欣德受到些责罚,于是欣德与希之间从小就埋下了相互怨恨的种子。而女孩凯瑟琳却跟希很要好,这个女孩当然从小就是一个非常不听话的孩子,叛逆捣蛋,与希一样的粗鲁无礼。

  后来孩子们长大,老爷去世了。家里由欣德接管,欣德立刻翻脸将希赶到仆人中去,用粗暴态度对待他,但是希与凯瑟琳依然非常好,长大的他们深深相爱,一起叛逆闯祸,完全不在乎周围人怎样或是受到什么样的责罚。直到有一天凯瑟琳认识了画眉田庄的林顿一家,这家也有一男一女两个差不多同龄的年轻人,小伙子(埃德)与他妹妹(伊莎),埃德爱上凯瑟琳,而凯瑟琳虽然内心爱希却受到埃德体面绅士风度和社会地位的吸引,居然选择嫁给了埃德。希感到背叛绝望远走他乡。

  多年后希回到呼啸山庄,此时欣德因为自己深爱的妻子去世一蹶不振,希耍手段诱使颓废嗜酒的欣德与自己赌博,将全部家产全部输给自己,欣德在绝望中病逝,留下一个儿子小欣德,希让小欣德重蹈自己的经历,不给他教育,让他干粗活说脏话成长为一个粗鲁的乡下人,以此来继续对欣德的报复。

  另一方面希回来后频繁与凯瑟琳见面,并不断与其丈夫埃德起冲突,后来又诱惑了埃德的妹妹伊莎,带她私奔后又对她残酷而绝情地百般伤害,以此来报复埃德一家,这使得两家人冲突不断加剧,凯瑟琳终于精神奔溃,后来生下一个女儿后就病逝了。凯瑟琳死后希悲痛欲绝,但是他并不因此而反省自己,反而更加深了怨恨。

  埃德的妹妹伊莎终于无法忍受希的残忍,逃到外乡,生下了一个男孩子小希,不久之后伊莎也去世了,临死前让自己的哥哥埃德来接走儿子,希望埃德抚养孩子长大。由于按照遗嘱规定埃德没有儿子,家中财产必须由他妹妹继承,而妹妹去世遗产便由这个男孩继承了。这时希得知自己和伊莎的这个儿子将来要继承埃德一家的财产,于是以父亲的身份强行将孩子带走。

  不久之后第三代也长大了,此时第二代人中,活着的只剩下画眉田庄的埃德,呼啸山庄的希,下一代人是小欣德,小凯瑟琳,小希。这时已经成为了呼啸山庄主人的希依然阴险狠毒,在埃德临终前将小凯瑟琳扣留住,要挟小凯瑟琳嫁给自己已经不久人世的儿子小希,否则就不让她回去见自己父亲的最后一面。最后埃德死了,小希也死了,小凯瑟琳与希,小欣德三个人相互怨恨地生活在呼啸山庄,而画眉田庄也落入了希的手中。整个呼啸山庄成为了一个怨恨的牢房,使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内心都感受不到一点点善良温暖和希望。

  故事发展到这里,就此悲剧收场也好,谁知道最后作者突然强行转变了画风,残酷无情一辈子的希突然就搭错神经了一样,莫名其妙地开心了起来,也不再继续以折磨那两个孩子为乐,然后绝食几天之后安详死了。小凯瑟琳突然也搭错神经一样,瞬间忘记了之前自己所受到的委屈和伤害,毫无理由地有一天早上睡醒就爱上了自己从来都是满心鄙夷的小欣德,之后两个年轻人重新得到了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从此甜蜜地生活在一起。。。。。对于最后的这个结尾,我很难相信这部作品真的有人们说的那么伟大。

  整部作品基本上就是希的复仇记,这个被捡来却得到了父亲疼爱的孩子,完全没有一点感恩,也完全没有一点善良与宽恕,从头到尾就是一副所有人都欠他的样子。 希对于欣德的怨恨不在于当初欣德拿他当仆人干粗活,对他的鞭打和责罚,而是将他赶出了原本那个阶级,使得他无法与凯瑟琳平等,失去了与凯瑟琳在一起的机会。他并没有怪凯瑟琳背叛他,而是将这一笔账算在了欣德头上。以至于报复了欣德之后,还不愿意留一点善意对小欣德,要让自己的遭遇在小欣德身上重演。而他对于埃德一家的仇恨就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凯瑟琳嫁给了埃德嘛,夺妻之恨。于是他毁了伊莎的一生,使一个无辜善良单纯的女孩子,最后郁郁而终。至于凯瑟琳的死,希并不觉得自己或者凯瑟琳有什么错,他也将一切全都怪到周围的人身上,将仇恨蔓延到下一代人身上,甚至对自己的儿子,也没有一点点爱。至于凯瑟琳,说实在的真的也是没有一点点让人同情之处,首先是她背叛了爱情要选择嫁给体面的埃德,之后利用埃德一家的善良和对她的宠爱为所欲为地任性了一辈子,不仅不心怀感激反而非常刻薄地对待埃德和伊莎,在伤害伊莎这件事上她无疑不是希的助手。当希再次回来之后,凯瑟琳就想着既要拥有自己丈夫的宠爱,又不愿意失去希的爱,强迫着自己的丈夫与希两个人都要为了自己而做到和平相处,结果这对于希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他的所作所为也不断加深着仇恨,一向骄纵任性惯了的凯瑟琳基本上就是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两个男人都和平相处,一心一意都只宠爱着她这种结果,然后就自己把自己作死的,可以说这女人简直是非常“婊”了。而倒霉的埃德兄妹两,善良温顺,结果却是一辈子受到恶人的欺负,甚至无法保护自己的孩子不继续受到恶魔的纠缠。

  这部作品,你能看到的只有阴暗,人性变的冷漠至极,整个世界冷漠至极,书中的角色当然是虚构的,他们的人生是作者强加给他们的,但是如果他们可以选择,还能将仇恨坚持到这么天长地久吗,在他们的一生之中,就没有遇到某一个瞬间——也许一阵清风吹拂脸庞,阳光暖暖落在肩膀上,耳边小鸟在叫着,青草淡淡的香味若即若离,又或者走在街上,迎面走来的一位陌生人送上一个温暖的笑容和一声问候。。。。。——就是在这样或者那样的某一个瞬间,能够让他们感到美好, 让他们的灵魂中那些不依不饶的仇恨会得到一些喘息的机会,握紧的手会突然想要松开,难道一辈子时间,这样的瞬间从来也没有过吗?

  突然明白为何以前看的时候,看完就忘了一大半了,相信这次看完之后,我也会愿意忘记这本书的。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阴暗,但是我从来不相信阴暗能够成为永恒的主题,所以我不喜欢这本书,相比之下,我宁可喜欢《爱玛》这种肥皂故事,仅管有些无聊,至少还挺美好。

  有一种说法,说真正的坚强就是你看尽了生活的丑恶,但依然爱它。我从不认为这是对的,谁能永远看着丑恶而依然爱它,缺心眼吧。在我看来,生活从来不是只有丑恶,你看到很多丑恶,也一样会看到很多美好,真正的坚强是有一双能够看得到美好的眼睛,和愿意感受那些美好的心灵,这样当你看到丑恶的时候,那些美好会给你勇气和力量坚持下去。

  呼啸山庄的读书笔记

  看了两次这本书了,(都是简略版的)两次看的感觉有些不一样,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他们的感情有些不可理喻。凯西明明爱着西斯克利夫但是却嫁给了林顿,而且是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现在看的时候我发现凯西似乎更注重林顿给他的爱,虽然她嘴里念叨着自己是喜欢西斯克利夫但是行为上一直和林顿来往,并且到后来频繁的去画眉山庄拜访林顿一家。可能西斯克利夫复仇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这样吧,所以他离开了呼啸山庄,为了成为一个富有的人然后复仇,他尝尽了各种苦头,为了夺回他心爱的凯西,不仅去了林顿的妹妹伊莎贝拉,还机关算尽的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凯西和林顿的女儿然后得到林顿家的财产,和凯西的哥哥打赌赢了他的全部财产然后再逼死他,然后让他儿子变成一个不懂礼节的野小子,凡是之前凯西哥哥怎么对待他的,他都双倍的让她返回,但是到最后他还是没有得到凯西的爱,奋斗了这么多年,因为仇恨所得到的却终究是一场空。还好故事结尾是美好的,西斯克利夫很诡异的暴毙了(死后的遗嘱居然是把凯西和自己的坟墓打通然后葬在一起),而凯西的女儿和他的堂哥也有了很好的结局。

  两次看这本书,发现欧洲的爱情观和价值观和我们真的差很多,有的时候甚至无法理解他们说这句话或做这件事的动机,在我看来,《呼啸山庄》没有像别人一样,那么的吸引人,或者不适合我看吧。但是我很喜欢这本书对周围风景的描写,好有画面感的说。

  顺便提一句,这本书是从一个叫洛克乌先生的角度写的,而这些故事是通过呼啸山庄的女仆希拉知道的。

  提到《呼啸山庄》,就不能不说说艾米莉?勃朗特这位伟大的作家。

  这位女作家在世界上仅仅度过了三十年便默默无闻地离开了人间。《呼啸山庄》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她与《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和她们的小妹妹――《爱格尼斯?格雷》的作者安?勃朗特号称勃朗特三姊妹,在英国十九世纪文坛上焕发异彩。

  艾米莉?勃朗特所生活的三十年间正是英国社会动荡的时代。资本主义正在发展并越来越暴露它内在的缺陷;劳资之间矛盾尖锐化;失业工人的贫困;大量的童工被残酷地折磨至死。再加上英国政府对民主改革斗争和工人运动采取高压段,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也有所反映。我们的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就是诞生在这样斗争的年代。她生在一个牧师家庭里, 这个家庭一向离群索居,四个兄弟姊妹便常以读书、写作诗歌,及杜撰传奇故事来打发寂寞的时光。她们的家虽然临近豪渥斯工业区,然而这所住宅恰好位于城镇与荒野之间。艾米莉经常和她的姊妹们到西边的旷野地里散步。因此一方面勃朗特姊妹看到了城镇中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旷野气氛的感染。特别是艾米莉,她表面沉默寡言,内心却热情奔放,虽不懂政治,却十分关心政治,同情手工业工人的反抗和斗争。这就为《呼啸山庄》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

  爱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一向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它透过描述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感情,展现了畸形社会中人性的变异:人性因扭曲而萌发的强烈复仇。它以狂飙般猛烈的情感到达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希斯克利夫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他的疯狂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下造成的特殊性格,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命运。

  一、特殊环境造成特殊性格

  环境先于性格而存在,性格也就在改变环境的努力过程中构成,因此,人们说环境塑造性格。进一步而言,特殊的环境必然造成特殊的性格。《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过分残忍的性格,完全是他周围的环境所造成的。

  毋庸置疑,金钱主宰一切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希斯克利夫所处的正是一个金钱的社会,在那里,贫穷是可耻的。无论是否因你的过错而导致的贫穷,无论是否你有努力的过程,只要你此刻仍是衣衫褴褛,你就注定遭受耻辱。贫穷带来的无穷无尽的耻辱生活就像一把刻刀,不断雕刻、改变着希斯克利夫的性格。

  希斯克利夫是个被剥夺了人间温暖的弃儿,他是贫穷的。他被呼啸山庄的老庄主恩萧收养,改变了他贫穷的生活。老恩萧和他女儿凯瑟琳的善意接纳和关怀使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他用最好的方式回报恩人——打开心,理解别人,并渐渐与凯瑟琳相爱了。虽然凯瑟琳的哥哥辛德雷异常厌恶他,但是甜蜜的感情让他打算为了凯瑟琳去奉献一生,“永远生活在凯瑟琳的阴影下”,即使被她的哥哥辛德雷使唤,遭受无穷的嘲讽,他也毫不介意。

  可没过多久,生活又和希斯克利夫开了个玩笑。老恩萧死了,辛德雷成为了呼啸山庄的主人,这一变化使希斯克利夫降为了仆人,他再次贫穷。所不一样的是,他此时拥有了凯瑟琳的爱,他把自我的爱全给了凯瑟琳,除了这个,他什么都没有了,甚至是尊严。对于一个生活在这种环境的人,凯瑟琳几乎就是他的生命,是他生活的全部期望。

  然而,这份爱并没有持续多久,凯瑟琳受制于那个世俗的社会,受制于金钱的诱惑,最后决定嫁给画眉山庄的主人——埃德加。虽然她说“我对埃德加的爱像是树林中的叶子,在冬天变化树木的时候,时光便会变化成叶子;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则像树下方永恒不变的岩石,虽然看起来它给你的愉快并不多,但是这点愉快却是必需的,永久的。”相信当希斯克利夫听到凯瑟琳说:“嫁给希斯克利夫就会降低我的身份”时,用肝肠寸断这几个字来形容他当时的情绪也并不以为过。

  凯瑟琳的变心使希斯克利夫生命中最后一点爱消失了,强烈的爱化为了强烈的恨,强烈的恨化成了他强烈的个性——坚硬、不屈、残忍。表面看,这一切都是因为凯瑟琳对感情的背叛而造成的,实际上却显露了那个时代强烈的的价值取向——贫穷是可耻的!

  二、特殊性格决定特殊命运

  拿破伦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如果有人嘲笑我个子矮,我就砍去他的头,这样他就和我一样高了”。相信希斯克利夫和拿破伦的想法一样:与其没有尊严,任人欺凌地度过一生,还不如痛痛快快地较量一番。既然弱者不得好活,强者也不得好死。正是爱与恨的鲜明反差,正是特殊环境下的爱恨情仇造成了希斯克利夫那份独特的个性,而那份独特的个性,又如火山的迸发,成了疯狂的复仇动力。

  印度有句谚语:“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希斯克利夫既然播种下了仇恨、残忍的性格,就将收获杯具的命运。

  希斯克利夫的复仇需要建立在金钱的平台之上。他的复仇并不是简单的杀死仇人,而是要占有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对他而言,只有占据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才有了的财富,才有了凌驾一切的权利,才有了欺辱仇人的资本和复仇的最大可能。他屈服于了周围的环境,他的心灵因此而痛苦,因痛苦而扭曲,因扭曲而变得固执、残忍,他的恨难以抹去……

  的确,希斯克利夫的复仇是能够理解的,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会有复仇的想法,毕竟没有什么比因贫穷而丧失尊严,丧失感情更让人悲愤的了。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从某种好处上说,希斯克利夫对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复仇是向那个无情社会的强烈控诉!如果没有那个畸形社会所带来的不平等,所带来的对贫穷的鄙视,又怎会构成他倔强而残忍的个性?如果没有他倔强而残忍的个性,又怎会导致他疯狂的复仇?只是,希斯克利夫的复仇过于猛烈罢了,燃烧了别人,也燃烧了自我。只要人性的物质导向还继续着,痛苦的心灵还挣扎着,反抗就会不断高涨着……这是一种现实妥协中的残忍个性!

  但是,希斯克利夫除了残忍,天性中仍具有善良的因子,他在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善的可能。临死前,他能够放下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就证明了这点,甚至于他自我最后也承认:“无止境的报复只会带来糟糕的结局。”这使人们不得不深思:在罪恶、仇恨、怨毒的土壤里,能否开出美丽的人性之花?

  任何富有魅力的个性,都应包含正负两方面的因素。在环境的突变里,性格中隐蔽的因素就会爆发,与环境一齐构成合力,扭转命运。当弃儿希斯克利夫获得老庄主的关怀和凯瑟琳的感情时,他是善的,满怀感激的,但老庄主的去世,个性是凯瑟琳对感情的背叛改变了他生存的环境,他的性格为之突变,导致了疯狂的复仇。可当他不断报复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时候,他所处的环境又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已经成为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主人,他的仇人也相继死去。身份的转变加之仇人们的死亡,使他复仇的动因一点点的瓦解,残存的爱再次萌发,他走向了“善”。这种由善到恶,由恶向善的转变,使希斯克利夫这个人物具有了丰富性。如果没有希斯克利夫向善的过程,这个人物也但是是个“扁形人物”1)罢了。

  希斯克利夫由善到恶,由恶向善的命运揭示了环境的巨大作用,体现了人物真实的行动轨迹。爱米莉·勃朗特塑造的这一人物形象真正遵从了他本人的生活法则,毫无自我的主观臆造。对于这一点,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谈到:“你将不是要求诗人矢忠于他所强加于诗人的倾向,而是要求他矢忠于他自我的倾向,不要违背他自我的天性,不要逃避他的天职”。2)

  能够说,爱米莉·勃朗特塑造的这一人物形象是真实、可感的,他是千千万万个贫穷小人物的缩影与象征,他的杯具也是千千万万个富有社会中贫穷小人物的杯具。希斯克利夫的杯具不断向人们警示: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当环境与人相对立的时候,人的个性就会发生变化,随之,命运也将为之改变。这是希斯克利夫杯具产生的真正原因,也是这部小说所显示出的广泛的现实好处。

    90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