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关于我与地坛读书笔记

小妹2 1172分享

  《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高中生关于我与地坛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生关于我与地坛读书笔记

  《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由于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体验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运中挣扎时,找到了一片古园,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深刻地感受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体会每种人生的价值。

  他思考了死与生。死是必然的归宿,当我们感到累了,上帝会自然安排我们休息。而活着,是我们一生都需想的问题,即使活着是饱经苍桑的,世界仍然在运转,古园依旧是古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变现在的自己。当我们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地了,应理去心中的一丝杂绪,认识真实的自我,进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个人的必备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结果、内容不一。

  史铁生不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还在思考自己的亲人所受的痛。“时间能证明一切”,作者始初并没考虑到母亲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他感知到母亲的忐忑与无奈。与此同时,也鸣响了我心中的警钟,母亲对孩子的爱意志坚韧、毫不张扬,而我妈妈正顽强地与病魔抵抗,同时还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我应庆幸我母亲还在,我有机会能让妈妈摆脱苦恼,并且除去我那一丝倔强与羞涩,不至于到时后悔莫及。因此,我感谢史铁生的经历警醒了我。

  在课本未节选的部分中,还有作者从各个方面诠释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园中曾经出现的人们及对他们人生的思索;对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对自己的生涯理解;许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人生是如此复杂但却纯真、质朴,以至于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渐成熟,认识更清晰,从失落、烦躁转变为稳重、深情 。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

  世上之最美的文章,也不过在《我与地坛》前止步,三个字形容:太美啦!以前高中学语文知道,美轮美奂这个词不能用来形容文章,但是面对史铁生构筑起的《我与地坛》这座世之奇伟建筑物,我由衷的赞叹“美哉轮哉,美哉奂哉”。

  如果这是散文,那么它已经达到了诗的文字起笔。如果这是散文诗,那么,它却有着像小说那样扣人心弦的吸引人的魅力,我为自己能再次拜读史铁生而悄悄庆幸了起来。

  如果我的文字仅仅停留在夸奖的层面上,那么也难以说自己在史铁生这里学到了什么,难以说自己真正读进去了《我与地坛》,之所以觉得好,最深层次的是因为其中所包含和折射的哲理。这些则会成为亘古不变的科学,值得人们深深把玩。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叙述“我”与地坛,叙述我的母亲,二者在我看来,似乎已浑然一物,地坛像母亲,母亲也像地坛,这些出身的刻画,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对,我今天便要给妈妈打个电话。

  而后,在文章后半段,论及了死,论及了活,论及了为什么坐着要写作。以小学的语文水平来看,逻辑性很强,但是以一个人一颗心的角度来说,写的一点逻辑性没有,竟全是震撼。我们眺望未来,看着那蹲守在某个时间点的死期,不管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会在我与地坛这段中悟出点人生方向,然后起航。

  最后文章又谈到了三种死亡方式,孩子老人和情侣,这种死之心态,被史铁生仔细的勾勒和形象化,使得我开始觉得,作家成为了一种令人生畏的角色,他们在自己的文章中扮演这各色各样的人,扮演着整个社会,描述着各色人等的心理,一旦与之交往,自己便一丝不挂的站在他们眼前,岂不是让人内心感觉有些发怵吗?

  合上史铁生,合上了一个社会,一个世界。

  我荡漾在那个社会里,久久的回味着.....

  《我与地坛》读后感悟笔记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史铁生

  只是一次偶然的淋雨,却导致残疾,且给了他一个渐渐残疾的过程,这过程比直接更痛苦,因为不得不每时每刻在绝望中求生,又在绝望中绝望。恐慌日甚一日,随时可能完蛋的感觉比完蛋本身可怕多了。之后便是长达数年的生不如死的日子,或许类似彷徨、无助、痛苦、愤怒、哀丧都不足以形容那段仿佛沉到一洼泥潭最底下的时光。偏他又命不该绝,几次医生都以为回天无术之时,他却在没有任何意志力支撑、且一心求死的情形下一次次的苏醒过来。上帝要他继续活下去。

  如果说之后的生活对于他而言是行尸走肉,可他却连“行”和“走”也已不能。一个字里行间尽是温柔和热情的人,遭遇此境,实在找不出任何可以值得安慰的借口。

  直至有一天,他来到地坛,这个荒废许久的公园,他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世上的事常常使上帝的居心变得可疑。

  在这个荒废的公园里,他从一开始的消极避世、自怨自艾,把这里当成无人同情之时可以随时发泄的地方。那些颓败的砖墙上,被他划出了一道道深深的印子,终究也只有细微的粉末从阳光中指间缝隙飘洒下来,洋洋洒洒,荡气回肠;那些捶在墙上和树上的拳头,以其痛感回应着这个歇斯底里的残疾人,也唯有痛感让他清醒地意识着自己还活着,且不知还要活多久……年复一年,终于有一天他安静了,虽没能接受但愿意承担这生活的戏弄,并且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可能这就是上帝想要看到的结果?

  于是在这个地坛里,诞生了许多的杂念、胡言、疯话,最终汇成了文字,被一个本无心成为作家的人,在这座荒园中,在摇晃的树影下、飘扬的杨花中,仔仔细细,一笔一划,虔诚的记录了下来。并且为这园子,感恩着自己的命运,日复一日,无言的来,无言的回家。

  无言是对的。要是上帝把残疾和智慧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人,就只有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

  可是谁又能把这个世界想个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由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

  设若智慧和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

  书中大半的篇幅都是对过往的回忆,一个享受孤独的人,才会对过往的点滴记得牢实,甚至那些往事发生时的气味也记忆犹新。当然,也因为他并没有过多的机会期待未来之事发生。他的童年是简单快乐,五彩斑斓的,这也让我稍感安慰,虽然过往如云烟,可正是这些漂浮的云烟给了他在轮椅上可以回想并且微笑的能量。仿佛一瓶刚刚打开的橘子汽水,在阳光下缓缓喷洒出往日的芬芳,以及晶莹透亮的梦想。他的喜怒和哀愁,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很多都是在往事中摸索着,然后慢慢展露他才华的端倪。最初,他之所以活着的理由,我猜想,多半是因为他的母亲,一个爱子心切的不幸母亲。虽然母亲在世时,他仗着自己不幸的命运,并未给过她过多的善意,甚至更多的是折磨。但他写作的初衷,除了母亲那句——“以前我也爱写作,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呢。”还有那么一点,是为了想让母亲骄傲。

  当他三十岁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已不在。他摇着轮椅去看之前住的那个小院子,发现当年她种下的合欢树,竟然开花了。这场景让我想到《项脊轩志》中,归有光所写“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文字的力量是强大的,不同的感情,在此呼应为一。

  母亲走后,他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他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他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正是这样的爱,耽搁了他的死亡。

  生命总是在脆弱的同时展现出它的韧性。只因为生命的惯性才活着。生命不是必须承受苦难,但生命确实有足够的韧性承受苦难。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只要不死,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

  无论如何,既然活着,就不免进入了另一些事情。就像小河里的水慢慢丰盈了,你难免就顺水漂流,飘进大河里去了,四周的风景豁然开朗,心情不由得也就变了。他在文中写到:终于有一天,当我又想到死的时候,心里说:“算了吧,再试试,何苦前功尽弃呢?凭什么我非得输给你不可呢”?他说,我在这园子里坐着,园神成年累月地对我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那时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看到这里,让我想起我的童年,一个初涉世间的小女孩,同样对世界充满了万般留念。比如想起清晨,晌午和傍晚变幻的阳光,想起一方蓝天,一个安静的小院,一团扑面而来的柔和的风,风中仿佛从来就有母亲和奶奶轻声的呼唤……不知道别人是否也会像我一样,由衷地惊讶:往日呢?往日的一切都到哪儿去了?复杂的世界尚在远方,或者,它就蹲在那安恬的时间四周窃笑,看一个幼稚的生命慢慢睁开眼睛,萌生着欲望。

  可是,这复杂的未来,这上帝精心设计的剧目,又与此刻的小女孩何干?

  记忆中爸爸的学校总是在傍晚传来很多笛子缥缈的声音,还有手风琴活泼的节拍,似乎还有钢琴深沉的低鸣,以及郎朗的读书声……尤其是那笛子的声音,总让人沉浸过去,满足当下,幻想未来,心飘飘摇摇如蜻蜓翅膀一样剔透,飞向那片绿叶边上那一颗最大最亮的露珠。那颗露珠,还未来得及滴下来。

  现在想,大约任何声音、光线、形状、姿态,乃至温度和气息,都在人的心底有着先天的响应,因而很多事可以不懂但能够知道,说不清楚,却永远记住。那大约就是形式的力量。气氛或者情绪,整体地袭来,它们大于言说,它们进入了言不可及之域,以致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本能地审视而不单是看见。

  现在,每遇天真纯洁的事物,那笛声便似一缕缕飘来,在我眼前,在我心里,幻现出一片阳光,像那笛声一样跳动。我就在那样的笛声中长大,虽偶有轻风细雨,但总归晴天朗照。

  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时间限制了我们,习惯限制了我们,谣言般的舆论让我们陷于实际,让我们在白昼的魔法中闭目塞听不敢妄为。白昼是一种魔法,一种符咒,让僵死的规则畅行无阻,让实际消磨掉神奇。所有的人都在白昼的魔法之下扮演着紧张、呆板的角色,一切言谈举止,一切思绪与梦想,都仿佛被预设的程序所圈定。因而我盼望夜晚,盼望黑夜,盼望寂静中自由的到来。甚至盼望站到死中,去看生。

  我是一个幸运者,这一点我要牢记。所以我不能学那凡夫俗子的梦想,我也不能满意这晴空朗日水静风平的设计。所谓好运,所谓幸福,显然不是一种客观的程序,而完全是心灵的感受,是强烈的幸福感罢了。没有痛苦和磨难你就不能强烈地感受到幸福,那只是舒适只是平庸。

  想想春风若非强劲,夏天的暴雨可怎样来临?想想最初的生命之火若非猛烈,如何能走过未来秋风萧瑟的旷野?因而想想吧,灵魂一到人间便被囚入有限的躯体,那灵魂原本就是多少梦想的埋藏,那躯体原本就是多少欲望的储备!

  我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人生意义的灵魂,我希望二者兼得。但是,前者可以祁望上帝的恩赐,后者却必须在千难万苦中靠自己去获得——我的白日梦到底该怎样设计呢?千万不要说,倘若二者不可兼得你要哪一个?不要这样说,因为人活着必要有一个最美的梦想。

  这个孩子生来大胆,禀性愚顽,想必正是她要来这人间的缘由。

  我?可我是谁?

  我怎样了?我还将怎样?

  我终于又能怎样呢?

  生活的谜面变化多端,谜底却似亘古不变,缤纷错乱的现实之网终难免编织进四顾迷茫,从而编织到形而上的询问。人太容易在实际中走失,驻足于路上的奇观美景而忘了原本是要去哪儿。平白无故的生命它来了,是何用意?虚位以待,来向你要求意义。一个生命的诞生,便是一次对意义的要求。

  史铁生说:“零度,并不只有一次。每当你立于生命固有的疑难,立于灵魂一向的祈盼,你就回到了零度。” 想念地坛,就是不断地回望零度。放弃强力,当然还有阿谀。你看地坛,它早已放弃昔日荣华,一天天在风雨中放弃,五百年,安静了。土地,要你气熏烟蒸地去恭维它吗?万物,是你雕栏玉砌就可以挟持的?

  会否有一天,那一天和那件事,忽然让我不再觉得孤单,想起明天也不再觉得惶恐、忧哀。

  我想,正如史铁生不再去之后面目全非的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恰如庄生梦蝶。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思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

  我已不在过往,过往在我。

  《我与地坛》的优秀笔记

  写在前面

  在没系统读史铁生的书籍前,一直会把史铁生和脑白金的史玉柱弄混淆,但阅读他的书后,发现弄混淆是不能够的,史铁生的人生经历正如他的名字一般刚硬不屈。作为90后的一代,可能不应该特别热衷于建国后的30年光景中所发生的事情,但我却时常对该类的书籍和影视作品格外关注。对于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就前30年或者说十年浩劫来说,可能国家在发展过程出现了曲折与动荡,底层的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十分艰苦的过着日子,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但于现在的我们而言,过去的历史是需要我们去面对、去感悟的。过去的知识更多的是作为了解现在的钥匙。站在历史的角度去感悟历史中前人的经历,未尝不是一件乐事。下面就从作者在那段岁月中经历的且我从中有所似有所悟的与大家做一个分享。

  关于生死的思考

  探讨生死应该是哲学中的一大基本问题之一,作者在文章在文章有这么一段话,“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死,从来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人是一点一点死去的,先是这儿,再是那儿,一步一步终于完成,要是你找不到活着的价值,迟早还是想死”,“想一想死倒也不是坏事,想明白了倒也活得更自由”,看到这一段话时,我陷入了一阵沉思,每个人在人生长河中都会有关于生死的思考,可能不能像哲学家一样形成系统的理论,但都是对此有过感悟的,就我而言,也是有所感悟的。“我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会以如此这样的一种身份”,“又是否我的一生都是被设定的”这一切想多了可能会让自己偏进宗教哲学的局里,容不得细细思考,但作者的那一句“想一想死倒也不是坏事,想明白得了才活动更自由”却深深印入我心中,是的,想明白了怎么过一生,以什么方式度过一生,日子过起来可能更为洒脱、自由与快乐。

  正如薛兆丰在文章里所讲的“其实我们年轻的时候花大量时间学习不同的课程,参加不同的社会实践,目的就是要搞清楚,哪个职业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兴趣。”理清自己想要的,然后走下去,你会发现人生可能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昨天,跟一个朋友联系,他说羡慕我能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我说我羡慕他收入稳定,已成家室,或许,我们都是远视眼,总是活在对别人的仰视里,或许,我们都是近视眼,往往忽略了身边的幸福。“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风景依旧,紊乱的可能只是我们的心境。

  此外,正如前面所讲“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文章讲到,应该如何对抗死亡呢,对只有“过程”,“一个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也无法阻挡你去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你立于死亡之际却实现着、欣赏着、饱尝着过程的精彩,你便把死亡送上了绝境。”

  嗯,确实如此,当你站在人生末端时,是不是给自己留下了一段段灿烂的回忆,快乐纯真般的童年、奔腾如流水的青年、蒸蒸日上的中年、幸福安乐的暮年,每一段时光应该都要赋予它独特的色彩沉淀,如今的我正处于青年时期,我希望我这一段岁月过的应该是激情澎湃如火一般,想做事、想走的地方、想见的人不留遗憾,不忘初心,随心而行。

  关于好运的设计

  作者基于想象,对其人生做了理想人生的设计,在这个理想的人生中,主人公出生在一个中层知识分子的家庭,身体健康、面容清秀、聪明活泼,才艺、运动样样精通,在学校是女生仰慕的对象,再后来碰到了自己喜欢的女生,然后不费一丝功夫就和女生在一起了。就单从感情的视角来说,正如作者所言,“没有挫折,没有坎坷,没有望眼欲穿的企盼,没有撕心裂肺的煎熬,没有痛不欲生的痴癫与疯狂,没有万死不悔的追求与等待,当成功到来之时你会有感慨万端的喜悦吗?在成功到来之时还会不会有刻骨铭心的幸福,或者,这喜悦能到什么程度?这幸福能被珍惜多久?会不会因为顺利而冲淡其魅力?会不会因为圆满而阻塞渴望,而限制了想象,而丧失了激情,地球如此方便如此称心地把月亮搂进自己的怀中,没有阴晴圆缺,没有潮汐潮落,没有距离变没有路程,没有斥力便没有引力,那是什么呢?很明白,那是死亡”。

  我是一个追寻简单的人,曾经我就在想感情之事为何要弄得如此复杂,两个相互吸引的人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好好在一起不就行了嘛,现在看来其实不然,人就是一种如此奇特的生物,太容易给与的东西无法纳入其心,太简单的故事情节不应该是自己人生的片段,可能上帝在创造人类时就想,这样跌宕起伏、富于曲折的人生经历才能使人类去珍惜当下的种种。

  同时前面说到,将其生在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中,作 者认为“生在穷乡僻壤,有孤陋寡闻之虞,生在贵府名门,又有骄狂愚妄之险,生在一个介于此二者之间的位置是合适的,既知晓人类文明的丰富璀璨,又懂得生命路途的坎坷艰难;既了解达官显贵奢华而畏惧的生活,又体会平明百姓清贫而深情的岁月;既有博览群书并入学府深造的机缘,又有浪迹天涯独自在社会上闯荡的经历;既能在关键时刻得到良师指点如有神助,又有时时事事都要靠自己努力奋斗绝非平步青云;既饱尝过人情友爱的美好,又深知了世态炎凉的正常”。

  作为一名小镇青年在地域是稍低于作者的标准,也并非生在知识分子的家庭,但些许幸运的是,作者所阐述的顺境与逆境或多或少都有经历,人生确实应是如此,社会的两端你都要涉入,世间的冷暖你都需自知,如此,在平淡且平凡的生活里才能塑造属于你自己的伟大,但经历过这些也是需要一些时日的,“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古人之言也是确有其道理,有的人四十不惑、有的人五十不惑,不紧不慢,都有属于自己的节奏,坚持继续往前生活的步伐的即可。

  关于故乡的感悟

  离家之后才知道恋家,中学时代,大学时代都是在离家不超过200公里的地方生活,没有所谓的异地感,还有一种“大故乡”的感觉,“同一个湖南,同一个故乡”,到青海来读书感觉就不一样啦,虽然也有一些归属感,但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对于作者在文章所言其实是挺有的共鸣的。“人的故乡,并不是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于我而言,故乡确实是湘鄂赣交界上土地承载的那一个属于我们记忆的小镇时光,那里有儿时的玩伴、有各种记忆中挥之不去的景观元素(哪里有河流、哪里有青山、哪里有街道)、当然更重要的是有家人,有父母和哥哥。“到不了的地方是远方,回不了的世界叫故乡”,故乡确实是一个渐行渐远的世界,即使你身临其境,但是她确是在时刻变化的,可能与你儿时表象相差甚远,拥挤的街道、破坏的生态、陌生的脸庞等等,但她又是没变的,她从根本属性上来说,依旧是你故乡-----那个生你养你的地方,经济的发展、代际的更替促使发生了些许变化,她依然也在随你也随着时光一起亦步亦趋的朝前走。

  就起故乡这个深层含义而言,家是其核心元素,正如所言,“父母在,尚有去处,父母不在,没有归途”,年龄愈大越能感受家存在的意义。母亲的关爱、父亲的人生指引、长兄的温暖都是人生中无法割舍也无法忘却的。

  作者在叙述自己母亲说,“有知识不是有文凭,你的母亲可以没有用文凭。有知识不是被知识霸占,你的母亲不是知识的奴隶。有知识不能是只有对物的知识。一个幸运者的母亲必然是一个幸运的母亲,一个明智的母亲,一个天才的母亲,她自打当了母亲她就得了灵感,她教育你的方法不是来自教育学,而是来自她对一切生灵乃至天地万物由衷的爱,由衷的颤栗与祈祷,由衷的镇定和激情。在你幼小的时候她只是带着你走,走在家里,走在街上,走到市场,走到郊外,她难得给你什么命令,从不有目的地给你一个方向,走啊走啊你就会爱她,走啊走啊,你就会爱她所爱的这个世界。等你长大了,她就放你到你想要去的地方去,她深信你会爱这个世界,至于其他她不管,至于其他那是你的自由你自己负责,她只有一个愿望,就是你能常常回来,你能有时候回来一下。”

  春/暖/花/开

  出生在我们这个年代的,父辈文化程度大多不高,但作者在论述其父母对其培育时,是一种浑然天成内化于心的教育,这一点我与作者是有很深的感受的,她不见得是拥有如何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养育知识、不见得是具有多么扎实的人文底蕴、也不见得是拥有如何附之目的的行动,没有,她仅仅是凭着自己由衷的且不失热烈的爱,凭借着其浅薄的知识、凭借着她自身的秉性将你培育成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你会看到是原始氏族社会质朴与现代社会外形的结合。

  时至二十多岁的我,一路走来,我很感谢我的父母并没有如荆棘般阻挡和困住我迈向世界的脚步,而是能够坚信我能够积极乐观追寻我自己想要的生活,并助力走的更稳更远。

  也正如在《目送》中的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2019.5.28

  随风

高中生关于我与地坛读书笔记

《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高中生关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07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