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八月读书笔记——《无声告白》

小妹 1172分享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学生八月读书笔记——《无声告白》,欢迎大家阅读!            

  学生八月读书笔记——《无声告白》

  这是近期读过最虐的故事,在我眼里心酸的程度甚于房思琪和白夜行,前者是有控诉和发泄的,后者在绝望中对全世界施以报复……而无声告白给我带来的深深的压抑,源于人们的无罪。

  马琳娜成为医生的梦想,两人跨越血统的因爱结合,显然都是无辜而纯粹的。在马琳娜的突然出走以前,一切都井然有序。出走事件之后,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家庭的安定。莉迪亚追问的话在书中没有答案:是从哪里开始错了呢?

  是小心翼翼错了吗。

  站在莉迪亚、内斯、汉娜的视角,令人惊讶于父母的愚蠢:不知为何,两个人都把焦点放在次女莉迪亚身上,没有人关注内斯。两个人相反的期望都落在莉迪亚头上。但是关注的同时,他们对三个孩子忽略的程度令人惊叹。是生活让他们变得如此迟钝吗?

  作者似乎有一种观点:生活让人逐渐失去敏感。莉迪亚的死除了父母一贯的粗枝大叶,与内斯的忽视也有关联。内斯变得迟钝是因为他长大了,越来越不堪重负,渴望摆脱家庭。这个家庭中最最敏感的也恰恰是年龄最小的汉娜,或许是因为她没有被自己的痛苦塞满,始终都可以躲起来倾听其他人。

  莉迪亚的转折点发生在母亲第一次出走,那一次还发生了一个事件,成为兄妹两人的秘密,就是莉迪亚的坠湖。从那以后,莉迪亚选择小心翼翼,她对父母心愿的响应使得自己成为二人心中美好未来的替代品。内斯选择了逃避家庭,沉醉于对太空的幻想。汉娜的被忽视或许有马琳娜的埋怨——是你让我不得不再次回到家庭,只能寄希望于莉迪亚。

  杰克也是一个让我动容的角色。尤其是书的前面大部分,写得非常自然,不着痕迹。杰克的母亲是马琳娜的镜像,但马琳娜甚至没有正面注视自己倒影的勇气,她只能回头看向自己的孩子——这与看向过去的自己无异。

  故事的最后再现了莉迪亚的结局,并不像大家以为的,是场悲剧,而是悲剧之后的意外。莉迪亚在死前得到了平静与清醒,算是一丝安慰。

  【读书笔记】《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她父亲一生都渴望融入人群,她母亲却梦想着与众不同,他们的融合是事情的根源

  当二者无法共存,她母亲的离家出走,成为悲剧的导火线。

  莉迪亚为了留住母亲,为了让她开心,甘愿承担起母亲的期盼,毫无怨言的接受了他们赋予她的一切,包括那些沉重的梦想。然而她却没想到,不平等的天枰总有一天会失衡,正是这份本不属于她的重担,将她压向黑暗。

  内斯是唯一理解家里那种奇怪而脆弱的平衡的人,他一直托着莉迪亚,不让她沉下去,小心的承担着她的重量。她依赖着他。然而这份责任,终于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让他急切的想逃,想远离这个已畸形的家。

  他的迫不及待让莉迪亚开始一次次崩溃。

  父母越是关注你,对你的期望就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身上,最终把你压垮。

  而汉娜呢?她是这个家里,让人心疼的存在。最小的她并不清楚家里曾经发生过什么,她不知道她的到来,曾阻断了她母亲梦想的路。她总是默默的躲在桌子旁观,而他们也已经习惯了忽略她,哪怕是一点点的关注都能叫她心生欢喜,然而他们的焦点永远是莉迪亚。

  可是,莉迪亚死了。

  这好像是偶然,但又是必然。

  她从不曾为自己活过,这次,她终于为自己做出选择,尽管这让她失去了生命。

  莉迪亚死了,但是救活了所有人。

  他们终于懂得了真正的爱,他们开始对彼此倾诉,开始袒露真实的内心。保持缄默,不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心意才会变成伤害。

  他们终于意识到,彼此的存在就已经是最大的爱。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没见过这样的开头,开篇第一句就显得另类。以死来无声告白,告白什么?悬疑小说就这样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读完此书,心绪难平。一个家庭的故事,却引人深思。

  一、关于家教

  16岁,一个如花的少女,却甘愿溺死湖中。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警醒。什么原因?专家说,孩子有问题,家庭教育一般有问题。

  先看看玛丽琳和詹姆斯的三个孩子。大女儿莉迪亚,带着“面具”来生活;哥哥内斯曾把妹妹莉迪亚推入湖中又救起,就“推”的行为看,有问题。小女儿汉娜,不折不扣的观察控,适合于“角落”的生活者,怎么看也不像自信、阳光的健康女孩。为什么他们家三个孩子都有问题?

  原因一在于他们家给予孩子的爱不公平。莉迪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集父母的万般宠爱于一身。内斯也得到点“阳光雨露”,汉娜却是家中可有有无的人物。不公平的爱,让他们家三个孩子的地位自然排序,并且三个孩子自己都非常清楚。爱是阳光,对于孩子,没有爱是不行的,但是聚集太多的爱也是会被“灼伤”的。莉迪亚就是这样。母亲的期待,想在女儿身上实现自己未完成的当医生的梦想,父亲的期盼,想通过女儿的成长来突破自己的性格弱点,虽然这是二代华裔在美国的地位造成的。时至今日,美国还在上演用一名亚裔警察的定罪来平息美国社会对黑白警民冲突的愤怒和不满——“华裔警员误杀非裔小伙被判重罪美国各地华人游行喊冤” ,这是今天的微信新闻。种族的歧视造成性格的缺陷,以致詹姆斯对莉迪亚抱有过分的期待。父母双重过分的期待让莉迪亚压得喘不过气来,但她又惧怕曾经失去母亲的伤痛。于是,她选择了逃避,选择了隐藏,选择了独自承担畸形的爱。这样不公平的爱,让父子母女间横亘了一堵墙,而且越砌越高。以致于最后莉迪亚在学业的重负下,唯一可以依靠的哥哥上大学后,没有精神寄托的她,让最后一根稻草压死了。

  原因二在于他们的家庭教育没有以人为本。凯丽琳和詹姆斯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教育孩子,希望孩子实现自己没实现的愿望,而从来没想过孩子自己有什么想实现的愿望。莉迪亚喜欢的生日礼物是项链,但玛丽琳年年送书,好不容易等到詹姆斯送了一回项链,但又发现吊坠上强塞了她舞蹈班的照片,多么令人扫兴。难怪莉迪亚要将它塞到床底下。内斯喜欢航天,但詹姆斯从来不屑于了解内斯航天的乐趣,以致于内斯经常关了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汉娜更不用说,偷偷收藏莉迪亚的东西,你说一个孩子如果自己喜欢的东西多得玩不了,还要这样偷偷收藏吗?不关注孩子喜欢的,注定就走不进孩子的心里。与孩子交不了心,虽为父母也形同陌路。因此,文章开头所说的“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就是一种必然。

  有位诗人说,“孩子一生下来,就不是你的了。”爱孩子就要给他健康的身心。心灵的健康远比身体的健壮来得更重要。懂得家庭教育的父母都明白,成功的家教应该从孩子本身出发,尊重他,和他民主交流,让他乐观自信。借用本书封面上的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帮助孩子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二、关于婚姻

  恋爱和婚姻永远是两码事。伍绮诗用玛丽琳和詹姆斯的故事向我们无声告白着。

  恋爱,可以一见钟情,如玛丽琳当初爱上詹姆斯的“与众不同”,追到了他的办公室一样。这给双方都增加了一种愉悦的体验。恋爱,可以冲动一回,因为它没有结局也理所当然。

  婚姻,却不一样。它需要长相厮守。在时间考验的过程中,玛丽琳的事业与家庭矛盾了,以致于她离家出走,成了这个家庭悲剧的第一个祸点。詹姆斯的性格与地位与压力矛盾了,以致于他在莉迪亚葬礼那天,奔向路易莎寻求慰藉,为这个家庭悲剧埋下了第二个祸点,而且一发不可收拾。站在局外看,两人似乎都没有过错。但是放在同个家庭里,种族、地位、物质、经济,背景、性格等等要素,都要相互碰撞,磨合,有时要给你撞出一个个疙瘩,擦出一条条血丝。玛丽琳的妈妈深谙这一点,于是她一直告诫女儿:“应该找一个更像你的。”可惜,玛丽琳却没悟到。而詹姆斯的出轨却让他明白丈母娘所说的话的确有理。然而已经迟了,门不当,户不对,不同的价值追求,他们已经为自己的婚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那么,怎样的婚姻才是合宜的?你应该给自己选择一份怎样的婚姻,才能有助于自己在人生中找到真正的自己?我想,你一定也清楚了许多吧。

  长按扫描最下方二维码,加入有书共读,组队对抗惰性

  三、关于人生的意义

  人究竟为什么要活着?看完书,我自然地问自己。从莉迪亚的死,到玛丽琳的挣扎,再到詹姆斯的茫然,我们不禁要问:人生究竟为了什么?这个永恒的话题,伍绮诗无声地拷问着我们。

  为了自我发展?像玛丽琳一样,没有成为医生,就不所谓人生成功?应该说玛丽琳曾是一位优秀的学生。当事业的憧憬与家庭相矛盾时,她选择了家庭。这或许是普通人大都会选择的。但是,家庭妇女一定要成为职业女性吗?如果是,在家庭的琐事中如何追求自己的价值?作为一名女性,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天平?“玛丽琳”们的境遇是否可以通过人生规划来避免?比如先上医学院,再结婚。这可行吗?小说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思考。

  为了精神留存?詹姆斯,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有自己教授的“牛仔文化”课程,然而在此研究领域,却连內斯研究的宇宙、航天等真正“牛仔”的东西却一窍不通,这难道不是讽刺吗?在詹姆斯看来,他的一生一直在努力“合群”,他的人生意义似乎就是“合群”。为了“合群”,他一直憋屈了一辈子。他本是哈佛优秀的毕业生,本可以留任哈佛,但是“不合群”却改变了他的命运,影响了他事业的发展,制约了他无限潜能的发挥,以致无心著书立说,光照千秋。这根源在于当初移民美国的詹姆斯父母为了儿子的发展,做了哈佛的维修工和保洁员。来自不同的种族,加上卑微的社会地位让詹姆斯永远“不合群”。哪怕看似成功(詹姆斯当了教授,和白人结婚),但是他心里永远留存阴影。这又是伍绮诗的又一告白。那么,作为詹姆斯父母,向上闯入不和谐的种群圈里,错了吗?如果当初詹姆斯没有进哈佛,还在自己原来的种群圈里,是否也会通过自己的优秀最终进哈佛?而且是“合群”的?无法预知未来,但我知道,向上闯入不和谐的种群圈里的人还是有一定数量存在的。已经闯入,即将闯入或者准备闯入的他们、你们、我们又该如何好好生活呢?这又给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为了快乐生活?作为学生的莉迪亚,活着为了什么?不为自己,为了父母而活,找寻不到灵魂归宿,终将崩溃,注定死亡。看到莉迪亚,我想起了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美好的世界就在眼前,可是要“从明天起”。那么,可以推断,今天、现在、“明天”之前的海子就不是一个幸福的人。诗中告诉我们,他没有和亲人通信,不善于和别人沟通,没有传递和分享幸福给别人。他困在自己的精神苦境里。所以,他年纪轻轻就卧轨自杀了……多么可惜,年轻的诗人消逝得太早,太快了。难道海子也不明白人生的意义?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无声告白》封面上这句醒目的话好像是答案。伍绮诗终此一书,用这样一句话向你告白:人活着,是为了找到真正的自己;婚姻中,找个志同道合的爱人帮助你找到真正的自己;有了孩子,你们得一起帮孩子找到真正的自己。你做到了吗?

  愿你早日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场盛大的自由宣言

  书的前几章其实看得有点乱,晕晕乎乎地慢慢看懂其中的背景和关系后,才明白,这本书其实和我当初所想的并不太一样,但感觉并不赖。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个人发展与家庭归属、父母期望与自我压力……太多的矛盾,太多的冲突,每一个都似乎有千斤重,将这个混血家庭里的每一个人都压迫得无法呼吸。这个结合了时代背景的故事,似乎将曾经的美国展现在我的眼前,用细枝末节的小事将人物的内心摊开,让人感受他/她的挣扎、无奈、悲恸。那样纠结的情感,以及命运的不可违背,似乎令人感受到深刻的哀伤。

  "我用尽所有力气,尽我所能,却终究只能重蹈前人的覆辙。"对于玛丽琳的经历,我所能想到的,大约便是这句话了。她不愿如母亲一般困在厨房里,不愿整日和烹饪书打交道,医生这个职业对她而言有着无与伦比的意义。为此,她抛夫弃子,拼命攻读医学院的课程,希望有一天也能穿上白大褂、戴上听诊器,受人尊敬。只是汉娜的到来令她措手不及,她最终只能回归,彻彻底底地将自己困于家庭之中、厨房之内。

  而她的丈夫,华人詹姆斯,则一生都活在异样的眼光中。不敢让人知道父母的身份,不能和同学友好相处,虽然这种特别让他获得了玛丽琳的爱,却也是他一生的负累。冲动地投入路易莎的怀抱,与她 ,大约也是因为他们同为华人,不会彼此觉得特殊、异怪,仿佛游离在外的人突然找到了组织。不过对于他这样的做法,我感到很不耻,无论什么原因,出轨总是令人羞愧的,他能得到玛丽琳的原谅是他这辈子的幸运。

  因为拥有这样的父母,生在如此的混血家庭,莉迪亚的悲剧显而易见。母亲将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化作对她的殷切期盼;父亲将自己无法合群的遗憾变成对她的谆谆教导。成为医生、交很多朋友,这两件事成为她生活的全部,然而这并非她所愿。压在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她渐渐喘不过气,于是去接触杰克,以为自己了解他,能和他和谐地相处,却不知她从来都不懂得他。杰克至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她,从来都不知道。

  相比之下,内斯似乎要幸运得多。虽然父母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妹妹身上,他面临着被忽略、被无视,但至少,他有自己所想要的东西。没有人会管他在做什么,即便是拿到哈佛的offer,莉迪亚只要一句话就可以将停留在他身上的关注全部夺走。他和莉迪亚,同是混血儿,同是李姓家族的一员,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待遇。他明白妹妹的压力,明白她的痛苦,却并没有帮助她,反而竭尽全力逃离这个对他们而言都可怕的家庭。甚至于,面对妹妹的死,面对父亲的出轨,他纠结于是否该说出他所了解的真相,买醉成了他发泄的途径,最终却无济于事。

  而存在感最低的汉娜,似乎成了这个家庭中最为幸运的人。玛丽琳失踪时她尚未出生,不清楚那些是是非非,亦不会被压力所累,她静静地看着父母、哥哥、姐姐,仿佛一个局外人。然而,真相却只有她知晓,只是,没有人注意到她,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的坚持是错的。生在这样有点扭曲的家庭里,她似乎成了最正常的那一个,又或者,她仿佛从未来到过这个世界。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

  《无声告白》这本书给我的感触会比《岛上书店》多很多,为什么要拿这两本书对比?因为看的时间很接近,也因为有人说这两本书类型相似。

  像亚马逊编辑推荐所说的那样,这本书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本文中的家庭关系,而是玛丽琳的梦想与家庭羁绊的矛盾。她一直都有一个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也付出了许多,特别是处在女性的地位还比较低的社会时,她是有多大的勇气要做到“与众不同”。

  可是,她遇到了他,一个与她不同国籍的教授,在她看来他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后来因为怀孕结婚了,婚后她或许暂时忘了她的梦想,后来她意识到自己没有正事可做,想要出去工作被丈夫阻止了。接着她母亲去世了,想起了母亲过的生活,她对自己发誓,决不能活得像母亲那样。

  她想去实验室当助手,那个人却笑着回复她说,不知道她是认真的,因为她还有孩子和丈夫要照顾。看到这里,我为她感到悲哀,同时我也恐惧我可能的婚后生活。有了家庭的束缚,自己的追求怎么办?自己想做的事情还能去做吗?因为就算在现代,多半还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做“家庭主妇”、“相夫教子”并不是我追求的生活。

  看到她最后遇到有一位女性做到了她一直追求的事情,她觉得不可思议,她觉得她原本也能做到,所以她要实施她原计划的时候,我为她感到高兴,觉得她做的特别棒。可惜最后,她却因为怀孕等束缚放弃了她的计划,把她自己想要而做不了的事情寄托在了她女儿身上。我想,这很悲哀,却很现实。

  文中有一段这样的话“你曾经爱的那么深,怀有那么多的期望,最后却一无所有。孩子不再需要你,丈夫不再想要你,最后只剩下你自己,还有空荡荡的房间。”这很凄凉,也是女人一生很悲哀的一种状况,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即使只有自己一个人,只有空荡荡的房间,我也要过的快乐、愉悦。可能因为这个跟我生活比较相关,所以印象最深刻。

  对于家庭关系,我想的比较多的是以后对于孩子的相处模式及教育方式等。因为我的家庭关系比较和谐,没有这么多的危机,我一直觉得很温暖,只是我们比较缺乏交流吧。当然,我也不是没有不满过,因为可能存在的“重男轻女”和他们的传统思想。而且我也在思考着,我读大学是出自于我自己想读,还是由于他们想让我读。其实我想过放弃的,可现在却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可能这也有利有弊吧。

  还有好多好多感触写不完,就再续吧。很晚了。晚安。

    相关文章

    90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