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高中生读书笔记范文精选 

小妹 1172分享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自传性小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呼兰河传》高中生读书笔记范文精选 ,欢迎大家阅读!

  《呼兰河传》高中生读书笔记范文精选 

  作者简介:

  萧红原名张廼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今哈尔滨)。少年时萧红为求学而离家出走,后因大洪水而从哈尔滨到青岛再到上海,又旅居日本一段时间,在这过程中萧红陆续完成自己一些重要的作品。沪战爆发后她不得不再次迁徙,前往武汉,后又至临汾任教,因战乱又抵达西安,返回汉口与端木蕻良结婚,后又为避难转居重庆,最终前往香港。萧红的一生颠沛流离,体味了中国大江南北的风土人情,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是萧红的巅峰之作,以连载的方式完成于萧红居住在香港这段时期。客死异乡时年仅31岁。

  内容理解、人物分析、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小说开篇便将读者迅速代入到冬天的呼兰那一片冰天雪地中去。多处侧面描写间接地体现冬季寒冷之极,不管是眼睛,帽子,鞋底还是地皮,冰雪似乎长着无形的触手,可以轻易地吸附在任何地方。作者以一种简单质朴的孩童的笔触来描写环境,让人感觉这一切仿佛出现在作者的孩提时代,存在于遥远的过去,奠定了一种回忆往事的基调,时空的距离感自然而然地建立了起来。无论是严冬的大地、水缸还是人的双手,作者多次强调“裂”,一是体现天气寒冷,二则映射当时的中国东北面临巨大的威胁,岌岌可危,和平安宁的生活时刻都有可能崩裂。作者以类似素描的方式迅速勾勒出而生活在呼兰河的人物群像,传神却又不失精准,无论是卖馒头的老头还是马队的车夫,人们都意志坚定,在冬季一种寒冷得近乎严酷的程度下,以“谈笑不惧彻骨寒”般轻松的态度适应着当地的气候,顽强地生存。

  随后,作者极为精简凝炼地将呼兰河小城的全景呈现在读者面前:“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从店铺招牌落伍的风格可以看出,小城里的人们恪守传统的风俗习惯,多年没有丝毫变化,以至于一切已经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烙印。对于城中的建筑(如火磨、两所小学等)作者只是简要介绍,一笔带过,却不惜笔墨地对东二道街上的一个经常让马车翻车的大泥坑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比如随着季节天气不同泥坑的变化,路过泥坑的形形色色的人的行为等等,一方面刻画了呼兰河人们在艰难状态下挣扎着生活的情形,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环境观察之细致,对家乡记忆之具体,对故乡怀念之真切。

  呼兰的人们笃信龙王爷,有些人十分迷信,甚至不让孩子去学堂读书,怕孩子反对“天地人鬼神”的纲常。泥坑虽发生过无数事故,却始终没有人将它填平。这是因为泥坑成了居民们日常的消遣话题,二是可以自欺欺人地将平时吃的瘟猪谎称为泥坑里淹死的猪,这样就能堂而皇之地买便宜猪肉,还没有卫生问题。“那里边的人都是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来工作。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去地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响地默默地办理。”小城的人们普遍是这样隐忍地、机械性地只为活着而活着,这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一生,安安稳稳,少有惊涛,无浪无波。

  王寡妇依靠卖豆芽菜维持自己和儿子的生计,独子之丧让她成了疯子,可她仍然平静地活着,染缸房曾经发生的命案也很快消逝在时间的河流中。人们并不关注他人悲惨的遭遇,看似冷漠,实则是无奈之举。因为不幸者太多,所谓众生皆苦不消怜,每个人都要挣扎着生存,像《活着》里面的徐福贵那样,默默地承受命运的任何打击,逆来顺受,只为活下去。

  作者仍是以一种孩子般天真烂漫的视角,详细描写了扎彩铺里“热闹新奇”的景象。房屋花卉、用具摆设、人物车马,可谓是一应俱全,比起现实生活有过之而无不及。生动细致的描写让人丝毫感觉不到丧葬的悲哀沉郁,“穷人们看了这个竟觉得活着还没有死了好。是凡好的一律都有,坏的不必有。”一句十分讽刺,难道阳间的生活还不如阴间好吗?人们无法从现实生活中获得想要的东西,因此寄希望于死后,期盼能在虚无缥缈的来世得到满足,聊以自慰。

  作者致力于描写着生活中最常见的小事,但这些活泼有趣的场景在博得读者欢笑之余也引发了思考:买麻花的人在胡同里叫卖游走,五个孩子为了抢最大的麻花而追跑打斗,他们的母亲为了一个麻花的钱和买麻花的人发生了口角。“因为豆腐而多吃两碗饭,并不算吃得多,没有吃过的人,不能够晓得其中的滋味的。”这是穷苦人生活的艰辛滋味,连吃豆腐都成了一种奢侈,一种理想。这些都反映了底层人民生活的不易。“呼兰河这地方的人,什么都讲结实、耐用。”隐喻着呼兰河人民思维的愚顽落后,墨守陈规。

  傍晚常常出现的火烧云成为了呼兰河的风景。仰望天空,任想象驰骋也是孩子们少有的乐趣所在。孩子睡下,乌鸦飞过,夏夜来临。

  在第一章介绍了呼兰河人民卑琐平凡的生活之后,第二章便着眼于精神层面的活动。

  首先是跳大神。乡民们迫于生活的压力,渴望向神灵寻求庇护。执行跳大神仪式的人从中获利,而愚昧迷信的居民唯命是从,两者明显的对比更显讽刺。

  其次是盂兰会。届时万人空巷,大家都跑到河沿上看河灯。放河灯也是一种迷信的活动,因为人们认为阴间的鬼托生需要有河灯照亮通往阳间的路。七月十五也就是鬼节这天夜里出生的女孩被认为是恶鬼的化身,极不吉利的,导致长大了很难嫁出去。河灯从上流的远处流来时人们是满心欢喜的,但当河灯流到了极远的下流去的时候,看河灯的人们,内心便感到一阵空虚和迷茫。体现出人们对于未来的迷茫和麻木以及无法把握自身命运的无奈。

  再者就是秋天在河岸的沙滩上搭起台子唱戏还愿,感谢夏季老天爷降下的雨水。戏一唱三五天。借着看戏的机会,女儿回娘家,各家也开始说媒,场面热闹非凡。姑娘们衣裳鲜艳,妆容漂亮,嫣然如大家闺秀。乡下人在待人接物方面稍显迟钝,送礼和收礼双方不会怎么交流,就像是完成各自的任务一样。

  娘娘庙大会反映出和人们根深蒂固的分明的等级观念和人情世故。娘娘庙里的泥塑引发了作者的感慨。男人应该凶猛,而天生温顺的女人理所应当成为受欺侮的对象。指腹为婚弊大于利但仍然存在,婚姻的问题大多归结为女性的过错,女人的名誉一旦受损就会招来谩骂,这些都体现出男女地位严重的不平等和呼兰河当地文化的落后。人们思想老旧,重男轻女。“人若老实了,不但异类要来欺侮,就是同类也不同情。”这是残酷无情的现实,显露出人性的黑暗面。作者一边详尽地叙述着这些“盛举”,一边也融入了个人的体会与思考。景物描写塑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氤氲着淡淡的失落与伤感。

  小说的前两章介绍了第一个主要人物——呼兰河小城,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从书名可以看出呼兰河被拟人化了。作者愿意像为某人作传那样为故乡呼兰河作传。第二个主要人物出现在第三章,即作者的祖父。可能是由于年龄的差距和所处时代的不同,祖辈似乎总是与一切难忘的记忆相联,总是承载着我们对故乡的思念,是我们柔软的内心深处那份童真与纯朴的爱的具象载体。因此作者并不是一上来就直接对祖父进行描写,而是先讲述人物关系,即自己孩提时与祖父的故事,以对往事的回忆慢慢引出人物,仿佛渐渐浮出水面般自然而然。

  首先作者描写了祖父的花园,“我”常常在花园里和祖父一起栽花种菜拔草,慈祥的老人童心未泯,十分爱笑,活泼可爱的孩子整天疯玩,祖孙二人在一起的日子充满了幸福欢乐。

  “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作者再次以小孩子善良无邪的视角来描摹花园的景象,来回忆童年的快乐时光。作者的童年没有同龄人做玩伴,唯有祖父陪伴她。祖父,后园,小时候那种单纯质朴的乐趣,这些简单的元素却恰恰是事隔经年谈起故乡时作者难舍的回忆。对于童年这些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向往或许是作者捱过人生中各种磨难坎坷的力量源泉之一。这一段的描写是明丽清新的,叙述语言更为活泼轻松,气氛也暂时令人感到愉悦。

  祖母与祖父截然相反,她总是严厉地管教孩子。作者描写了祖母屋子里看上去有些奇怪的摆设,以及充满了各种有意思的老物件的储藏室。“他们过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过去的事情渐渐被人遗忘,对未来也不抱有积极的希望们也不怎样积极地希望着,只是单调地重复,没有目的,得过且过地生活着。祖母病重死了,而年幼的“我”并不理解死亡,仍然是像之前那样玩耍。大人们悲伤、严肃,小孩却只觉得白事的诸项事宜热闹好玩。死亡的悲哀与烂漫的童趣,两者如此矛盾,却在同一时刻交汇于作者笔下。“我”走出家门,发现了更广阔的天地,原来后园并不是整个世界。尚且年幼的“我”便萌生了要到那没有人的远方去看看的想法,这也预示着作者此后一生多舛的命运。读罢让人不禁感到一丝怅惘,发出一声慨叹。“所以祖母死了,我竟聪明了。”陈旧的事物凋亡伴随着新生命的成长,这是自然的规律。祖母死了,“我”就跟祖父学诗。“我”习惯大声读喜欢的诗,觉得它们的韵律非常好听,祖父包容“我”,耐心地为“我”讲诗。“我”虽喜欢念诗,却并不十分懂得诗句的含义。正所谓年少不识愁滋味,谁能料想多年以后久别故乡再难回去,才体会到“少小离家老大回”一句背后的心酸。作者仿佛穿越了时空,看着童年时的自己提出那些让人忍俊不禁、稀奇古怪的问题,心中的落寞感伤油然而生。

  渐渐地,“我”所看到的不再仅仅是那些明快的、灿烂的事物,而是把目光越来越多地会聚于周围那些消极压抑的事物。而这正体现出作者的心智逐渐成熟的过程,她逐渐认识到世界的本来面目,体会到人生的荒凉与悲哀之处。

  夏天多风雨,堆满杂物的院子显得破旧荒凉。作者对院中每个角落摆放的东西都进行了描写,发现每个物件都有与之成对的另一个,这暗示着自己的孤独。“我”家的几间房子似乎也是败絮其中。粮食遭鼠盜,养的猪数量也十分有限,唯独那屋顶上长蘑菇的草房却成了宝贝,蘑菇是生活免费的馈赠,人们竟把普通的蘑菇比作山珍海味,可见生活之穷困,漏粉的人将这草房用作粉房,吃穿条件艰苦,只能自我安慰,边干活边唱歌,唱的是生活的不易,“好像含着眼泪在笑似的”。房子严重歪斜,吱呀作响,随时都可能墙倒屋塌,可住在里面的人却毫不在意,并不是因为人们不惧死亡,只是因为这是贪图便宜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连续四个小节均以“我家是荒凉的”一句开头,反复强调,我房多院大而人少,故十分清净,更显荒凉寂寞。

  老胡家来了团圆媳妇,是一个十二岁的姑娘。别人嫌弃她缺乏教养,因此她来到胡家不久就开始挨打,以致整天哭泣。后来团圆姑娘生病了,日渐消瘦,就像丢了魂,胡家请来跳大神的人帮她赶鬼。大家纷纷出主意,提供偏方,但都无济于事,后来胡家从远方请来了个抽帖儿的道人 自称非常厉害,道号云游真人。一听道人说十吊钱一个帖,团圆媳妇的婆婆心里立即打起了算盘。十吊钱毕竟不是小数目,可以养好多鸡,或是换来几年也吃不完的豆腐。婆婆实在心疼这钱,可也没别的办法了,于是祷告了一番再去抽帖,不料连抽两帖都是最坏的,道人又用了别的办法连下带唬地让婆婆最终乖乖地付了五十吊钱。五十吊钱对于这婆婆来说是辛苦得来的血汗钱,吃苦耐劳又财迷的婆婆不舍得给自己花钱,连手肿了买药都要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终下定决心还是买了。婆婆之前不顺心时就打这团圆媳妇出气,也没有什么损失,可现在团圆媳妇总是说梦话哭喊着要回家,她害怕团圆媳妇死了,就想方设法继续变着花样地请人跳大神。好事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凑热闹,还把这胡家的不幸当做千载难逢的盛举。团圆媳妇被强迫当众洗热水澡,滚烫的水洗一次她便疼得昏死过去,围观的人们麻木从众,早已失去理智,她奄奄一息时人们竟都无动于衷,无人伸手搭救。见团圆媳妇苏醒过来众人又来了精神,这样三个来回人们才作罢。这些人正如鲁迅笔下围观的中国人那样显露出劣根性。团圆媳妇一连六七天昏睡不醒,人们又扎纸人烧“替身”,给扎彩人穿上一百多吊钱的漂亮衣裳,到大街上烧了。但仍是不管用。经过一番折腾,团圆媳妇不出几个月终究还是死了。有二伯和老厨子前去帮忙埋葬团圆媳妇,却丝毫不感到惋惜或是悲伤,反倒因为吃到一顿好饭而欢喜得意,死者的不幸与生者的冷漠强烈地碰撞。“有钱三尺寿,穷命活不够”,正是底层人民生活最真实贴切的写照。后来老胡家的儿媳妇跑的跑,疯的疯,瞎的瞎,没一个落得好下场。年仅十二岁的花季少女,遭到惨无人道的折磨却无人表示反对,善良美好的人死于一群愚昧的人手中,这样触目惊心的悲剧在令人愤怒的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无奈,因为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不幸,更是一个黑暗时代的缩影。

  有二伯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但他并没有做出行动来改变命运,而是安于现状的同时将自己卑贱穷苦的生活转化为对有权有钱的人的愤恨。有二伯很少与人交流,并非性格孤僻,而是因为地位低下。他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称呼,他经历过战乱却也贪生怕死,自卑苟且地活着。有二伯衣着随性,打扮并不讲究。总是穿着破烂的鞋。他走路步伐稳健有力。有二伯经常偷东西拿去卖钱,无论是铜酒壶还是大澡盆他一律不放过,以至于家里一丢东西,就说是他偷的。有二伯和老厨子常常对骂,但二人大多数时间都能和气地相处,乐呵呵地活着,这是苦中作乐。但有二伯常常夜里不睡觉而是自言自语,谈论着往事。有二伯是一个富有悲剧色彩的人物,而作者以童稚的眼光审视这个人,冲淡了悲情,“我”并不理解有二伯的不幸,这显得他的悲哀中饱含凄凉与孤独,表达苦难的力度恰恰增强了。

  一到夏天黄瓜秧就爬满了磨房的窗户,磨房里的冯歪嘴子秋天卖黏糕,冬天磨房太冷,冯歪嘴子成了家有了孩子却没有地方住,“我”的祖父让他的老婆孩子到草房暂住,不料磨房王四掌柜的太太十分不满,仍要把冯歪嘴子一家人赶出去,于是他们三口只能勉强住在草棚里。一边是刚出生的婴儿手脚通红,冻得直哭,只能用草盖上来取暖,一边掌柜太太嘴脸凶狠,不依不饶,再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底层人民受到压迫却又不得不忍受,冯歪嘴子的老婆是王大姐,非常招人喜欢,但她嫁给地位卑贱的冯歪嘴子之后却招致众人的反感和坏话。造谣好事者众多,不断地诋毁可怜的王大姐。作者通过对“围观上吊”这一场景的描写一针见血地反映出愚昧落后的人们思维的麻木,一方面丝毫不敢亵渎神灵,对鬼神毕恭毕敬,但另一方面遇到人命关天的生死大事,若是与己无关,那在他们眼中就只是一出热闹的好戏,甚至是‘趣味无穷’。可谓荒唐矛盾之极。

  王大姐给冯歪嘴子生了两个儿子之后不久就死了。所有人都认为冯歪嘴子已经处于绝境,可他本人不这么认为,看到两个儿子一天天长大,他就有无穷的好好活下去的动力。这一段的故事内容波澜起伏,在小说临近结尾时让读者看到了积极向上的希望,在世事炎凉中感受到一点温暖,虽然历经磨难和生离死别,但冯歪嘴子没有屈服于命运,而是坚强地活着,要承担起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他反而镇定下来。他觉得在这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他不管他自己有这份能力没有,他看看别人也都是这样做的,他觉得他也应该这样做。”这是亲情与爱情的力量,更是生命的力量,令人为之动容。

  尾声交代了几个主要人物后来的命运:祖父和有二伯都去世了,老厨子和冯歪嘴子音信全无。后花园破败荒凉再不如前。

  感悟与思考

  小说中的婚姻融入了作者对于女性地位的思考。胡家团圆媳妇的婚姻和冯歪嘴子的婚姻最终都以女性悲剧收场,祖父祖母的婚姻虽然作者没有着重笔墨描写,但也是一样。似乎都在那个物质匮乏落后的年代,婚姻的不圆满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首要的任务是生存,爱情的需求并不被人重视,和睦地过日子,吃穿不愁就已经是烧高香了。符合传统的、养活家人的婚姻就是好的,值得颂扬的,而“贫贱夫妻百事哀”,如果生活艰难,不遂人意,那么平静的婚后生活根本无从谈起。而女性往往成为婚姻中的受害者。究其原因是男尊女卑的僵化思维和固有的阶级观念。

  作者的语言看似稀松平常,再简单不过,实则是大巧不工,举重若轻。新奇的比喻和夸张使得描写活灵活现,符合小孩子单纯有趣的认知特点的同时也暗含着一种讽刺。对童年的描写充满了童趣与幽默,但偶有的快乐只是一闪而过,舒缓的叙事节奏使得整部小说的基调仍然是沉郁收敛的。时而穿插一些唤醒记忆的童谣,极富代表性和具有很强的代入感。

  如果说《活着》是把美好的东西摔碎给人看,那《呼兰河传》就是把美好的东西和丑恶的东西摆在一起给人看,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作者对美好的事物的怀念和对那些不幸的悲惋。读完令人心碎的《呼兰河传》,我们不致义愤填膺,也不会消极避世,虽然我们总能体会到笼罩在星星点点的欣慰与快乐之上那久不消散的凄迷与悲凉,可无论是赞扬还是批判,无论是光明还是黑暗,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作者对故土的思念,对故人深沉的爱。

  世事苦乐常伴,人生爱恨交织,过去应该被永远铭记,但重要的或许并非纠结于是非对错,对往事耿耿于怀,而是一种淡然处之的态度。幸运的是,作者没有像小说中的一些人那样意志消沉,而是不管漂泊何处,无论遇到怎样的坎坷都始终坚定地前行。

  萧红通过《呼兰河传》忠实地还原了记忆中的童年,虽只是类似流水账备忘式地记录,轻描淡写,但悲喜尽在其中。质朴简单却深入人心,而也成了萧红文字独特的气质。呼兰河和那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参与塑造了作者的人格和她所经历的过去,深刻地影响了作者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也影响了她的一生。呼兰河的景象和那份炽热的情感会留存在作者的记忆深处,也会永远定格在每个为之唏嘘不已的读者内心。可以讲,《呼兰河传》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一座绕不开的丰碑。

  精彩语句摘录

  “他的脚上挂了掌子了,在脚心上好像踏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的。原来冰雪封满了他的脚底了。”

  “城里除了十字街之外,还有两条街,一条叫做东二道街,一条叫做西二道街。”

  “东二道街上还有两家学堂,一个在南头,一个在北头。”(与鲁迅的“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以及余光中的《乡愁》均有异曲同工之妙)仿佛是老奶奶在给小孩子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平和缓慢,朴实无华却富有魔力。

  “同时那泥坑也就越晒越纯净,好像在提炼什么似的,好像要从那泥坑里边提炼出点什么来似的。”

  “若是一个月以上不下雨,那大泥坑的质度更纯了,水分完全被蒸发走了,那里边的泥,又黏又黑,比粥锅糊,比浆糊还黏。好像炼胶的大锅似的,黑糊糊的,油亮亮的,哪怕苍蝇蚊子从那里一飞也要粘住的。”

  “偏偏那人家的板墙造得又非常地平滑整齐,好像有意在危难的时候不帮人家的忙似的,使那行路人不管怎样巧妙地伸出手来,也得不到那板墙的怜悯,东抓抓不着什么,西摸也摸不到什么,平滑得连一个疤拉节子也没有,这可不知道是什么山上长的木头,长得这样完好无缺。”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过了十天半月的,又是跳神的鼓,当当地响。于是人们又都着了慌,爬墙的爬墙,登门的登门,看看这一家的大神,显的是什么本领,穿的是什么衣裳,听听她唱的是什么腔调,看看她的衣裳漂亮不漂亮。...若赶上一个下雨的夜,就特别凄凉,寡妇可以落泪,鳏夫就要起来彷徨。...灯光照得河水幽幽地发亮,水上跳跃着天空的月亮。真是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况。”整段文字韵脚押得巧妙自然,富有韵律感,颇见功力。

  “那鼓声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个迷路的人在夜里诉说着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着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爱的母亲送着她的儿子远行。又好像是生离死别,万分地难舍。”连用几个比喻,情绪也不断酝酿,“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前后两次追问振聋发聩,亦如点睛之笔,类似诗歌里的复沓,使得情感缠绵,有余音绕梁之效果。

  “河水是寂静如常的,小风把河水皱着极细的波浪。月光在河水上边并不像在海水上边闪着一片一片的金光,而是月亮落到河底里去了。似乎那渔船上的人,伸手可以把月亮拿到船上来似的。”

  “四季里,人们风、霜、雨、雪的过着,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几个排比拟人句充分说明在孩子眼中,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神奇的,万物都是自由的,无拘无束。人与自然和谐地统一到一起。

  “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白云一来了的时候,那大团的白云,好像洒了花的白银似的。”

  “从此,我就记住了,我不喜欢她。”小孩子的心情是善变的,长时间喜欢或不喜欢一个人是需要刻意去记的。“我记住了”这几个字看似平常,实则是略带打趣的自言自语,恰如其分地体现出小孩儿天真可爱的特点,不可谓不巧。

  “粉房的门前搭了几丈高的架子,亮晶晶的白粉,好像瀑布似的挂在上边。”

  “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新奇巧妙的比喻。

  “他们看不见什么是光明的,甚至于根本也不知道,就像太阳照在了瞎子的头上了,瞎子也看不见太阳,但瞎子却感到实在是温暖了。”

  “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得到寒凉就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

  “没有汤的叫做“炒”,有汤的叫做“煮”,汤少一点的叫做“炖”。”

  “磨房里那打梆子的,夜里常常是越打越响,他越打得激烈,人们越说那声音凄凉。因为他单单的响音,没有同调。”

  “星星月亮,出满了一天,冰天雪地正是个冬天。雪扫着墙根,风刮着窗棂。”

  “把他气的像老母鸡似的,把眼睛都气红了。”

  “一掀动他的褥子,那所铺着的毡片,就一片一片地好像活动地图似的一省一省的割据开了。”

  “他的针是太大了点,迎着太阳,好像一颗女人头上的银簪子似的。”

  “他的脸焦焦黑,他的头顶雪雪白。黑白分明的地方,就正是那草帽扣下去被切得溜齐的脑盖的地方。他每一摘下帽子来,是上一半白,下一半黑。就好像后园里的倭瓜晒着太阳的那半是绿的,背着阴的那半是白的一样。”

  “前边掉了底,那鞋就张着嘴,他的脚好像舌头似的,每一迈步,就在那大嘴里边活动着。”

  “天空是发灰的,云彩也失了形状,好像被洗过砚台的水盆,有深有浅,混沌沌的。”

  “大澡盆有一人多长,一边走着还一边咣郎咣郎地响着。看起来,很害怕,好像瞎话上的白色的大蛇。”

  “黄瓜的小细蔓,细得像银丝似的,太阳一来的时候,那小细蔓闪眼湛亮,那蔓梢干净得好像用黄蜡抽成的丝子。”

  “丝蔓的尖顶每棵都是掉转头来向回卷曲着,好像是说它们虽然勇敢,大树,野草,墙头,窗棂,到处的乱爬,但到底它们也怀着恐惧的心理。”

  “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冬天一片白雪,夏天则满院蒿草。风来了,蒿草发着声响,雨来了,蒿草梢上冒烟了。”

  “倭瓜不像是从秧子上长出来的,好像是由人搬着坐在那屋瓦上晒太阳似的。”

  语句摘录仅作抛砖引玉,但难免有管窥之缺憾,还是建议通读原著,从而完整地把握和体会作者语言的传神之处。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体会

   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用朴素、清丽、真挚、感人的语言分别描写呼兰河这个小城的风土人情。同时,这本书也对人们的封建传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书中用了五分之一的篇幅来描写了一个小团圆媳妇的悲惨经历,讲述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被受到愚昧思想禁锢的人们活活害死的凄惨故事。小团圆媳妇刚来的时候才十二岁,这个年龄应该正是健康、活跃的年龄,但是,她的婆婆不停地打她、骂他折磨她,以为这样会让小团圆媳妇听话,但这在作者看来小团圆媳妇连鸡都不如,后来小团圆媳妇“病“了,她的婆婆也不带他去看病,就给他请巫医驱邪,最后把小团圆媳妇给病死了。 这让我们看到了封建传统的愚昧和无知。

  故事中除了小团圆媳妇,还描写了作者的祖父。作者用儿童的视角描写了和祖父在一起的欢乐时光,比如和祖父一起去园子里种菜,浇水;比如祖父把小朋友们的草帽藏起来,再有就是祖父教我读书、认字,给我讲故事,读古诗……除了祖父和小团圆媳妇还有性情古怪的有二伯、老厨子、冯歪嘴子、洋医生、团圆媳妇婆婆等。还有村子里的事:小城里的精神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荷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报庙会,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辛生活,东二街道的大泥坑害死了马。说来说去最值得一提就是祖父和萧红大园子,那园子里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的、黃的、很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紅色的蝴蝶,全身堵都是金粉,蜻蜓是金色的、螞蚱是綠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花儿上跟个毛球似的不动了。祖父每天都在园子里,萧红也在园子里;他戴顶大草帽,她戴顶大草帽;祖父裁花,她也裁花;祖父拨草,她也拨草;祖父铲地,她也铲地。描写了我与祖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通过这些童年现实生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故乡的人绐终怀着一种深深的热爱,让我对这其中的美好真情、温暖也满怀渴望。看到小团园媳妇的死,让我想到了要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前几天我有幸读了“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的巅峰之作《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自传性小说。萧红以他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城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为世界文苑开出一朵美而不艳的奇葩。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曾这样评价过《呼兰河传》:“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的‘不像’之外,还有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的生活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作者烂漫的笔调下刻画出一个寂寞的世界。书中的故事里充满了那时候人们迷信的影子,什么海龙王啊,叫魂啊,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个大泥坑。那里的人是萧红那个年代最平凡的一种人,自力更生却摆脱不了小市民的身份,往往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喋喋不休。人们的生活除了迷信还是迷信,如给人看病时请跳大神,嫁女儿时需得先看了生日,若是生日不好但家财万贯的男孩是可以嫁得的。还有些扎彩铺是为死人而准备的。人死了,灵魂就要到地狱里去。地狱里边怕是没有房子住,没有衣服穿,没有马骑,于是,活着的人就要为他做这么一套,用火烧了,据说是到阴间就样样都有了。怪不得成里穷人都说“活着还没有死了好”之类的话。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呼兰河封建思想的受害者成为全中国的写照。

  当然故事中有好的人,不好的人,故事中的事也有好的事,不好的事,他们事后的结果,又分好的结果、坏的结果……

  自从读过这本书之后,我知道了:人最关键的是要继续生存下去,另外,还要有一种自由,就像故事的主人公一样,快乐的生活,每天天亮就起床,天黑就睡觉,就像小猴在森林里玩耍,就像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这是什么?是自由,其实,也是一种享受。同时,我也悟出了许多道理,例如:不能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的做事;做事要有一定的规则和计划;自由,是一个人的最大的需求和需要。从小,父母就应放任我们,不要做什么事都要经过家长的同意才肯做。

  爱读书,既可以哺育你的灵魂,增长你的智识,开阔你的视野,还可以增强、提升你的写作能力。你所喜爱的一本书就像一个朋友,一位老师、一个温暖的家庭。

  我们以一种宽广的胸怀召唤一份真情,一份温暖。让震撼心灵的华彩美文,滋养我们的精神、生命于灵魂。


相关文章:

1.精选关于《呼兰河传》的读书笔记5篇

2.呼兰河传的高中生读书笔记

3.《呼兰河传》读后感高中作文

4.《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10篇

5.小说呼兰河传高中生读书笔记

    937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