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水土这方人 - 旅行游记随笔

嘉馨 1172分享

  在广西生活了一段时间,常常感觉到这一方天地中乡民的良善,与长久在此的熟人交流这种感受,他们也毫不犹豫地肯定:广西人好!

  讲几段亲身经历的事。

  去年,家里的住房收拾好,我开始选窗帘、选家俱。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什么都不熟悉,又加上年关临近,时间紧迫,货比三家是做不到的。我进了县城路边的一家窗帘店,店主是个腿有点残疾的三十多岁的女人,在她的介绍下,我指定了一款不是十分满意的窗帘布,但窗纱实在不入眼,想着窗纱可以暂缓,便和店主约了到家量尺寸的时间。从我家到她的店有七、八公里的路程,通公交车,但下了车也要走差不多半里路。她来的那个下午,天下着雨,她打着伞,身上有点湿。进了屋,她把楼上楼下每个屋的尺寸都量了一遍后,就立刻回店里了。第二天,我叫小时候就认识的早先调来的两个朋友带我去选窗纱,又到了那个店,还是没有中意的。朋友说:“还有做窗帘的地方,那里多,去那里选吧!”到了另一个窗帘店,货品明显多了,我选窗纱,又喜欢上了一款窗帘,朋友说:“喜欢这个就把那家的退掉好了”。想着人家已经量过尺寸,我觉得不好开口,朋友说:“这有什么?广西人好,不会讹人的。”我说:“你打电话吧,我不好意思,如果她还没做,就退掉,我给她付点辛苦费;如果已经做了,就算了,千万别起争执。”朋友拨通手机,问清她还没做,直接说我们看到更满意的了,你那里的就不要了。那女的只说了一句:“好的、好的。”就挂了电话。结果简单得让我至今还心存歉意。

  广西话很难懂的,尤其是在市场上卖菜的当地人的口音,他们报价格的音调,我到此一年多了还听不太明白,刚来时干脆就听不懂。那次,青海的两个妹妹来,我带她们去市场,各种新鲜的青菜、不高的价格让她们真心羡慕,买了把香菜,我听的是5元,付了钱拿起香菜边走边对妹妹说:“这里别的菜都比咱们那里便宜,就是香菜贵。”话音刚落,就听身后有人喊,转身回头看,卖香菜的小贩已经追到我跟前,递给我4元钱。我说不是5元吗?他伸出一个指头,说了句还是听着像5元音的1元。这样的事情后来又发生过好几次,每次人家都主动把多出的钱退还。在这里,好象还不用担心缺斤少量的现象,两元一斤的菜挑好放秤上,小贩一称1.9元,一定是又给你添棵菜,我有时阻拦,说:“够了,多了吃不了浪费。”小贩则笑咪咪地说:“没有零钱找啊!”我特喜欢这样的诚实与温和,就说:“没有就算了。”人家不肯,会顺手找给你棵小葱或者蒜苗。有一回,我买藠头,卖藠头的大妈冲我说了几遍:“这不是葱。”原来她听我是北方口音,又是生面孔,怕我与葱混淆了,反复提醒着。

  我迷上种植后,走路时常瞅路边的菜地,寻找着适合露台种的东西。那天,我相中了一家院子边上的地雷花,就问那家的主人:“能给我棵苗吗?”那人问我干什么,我说:“想种家里,小时候见过这花,现在又见挺亲切的。”那人笑了,大方地给我挖了6棵苗。我问这花好活不?人家回答:“埋土里就得,不得你再来拿。”广西话中的“得”应用非常普遍,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好”或“行”。又有一天,我看一个农妇在菜地干活,她家菜地一角的圣女果苗蓬勃生长着,我就又开口了:妹妹,能给我一棵那苗吗?人家一铁锨下去,连土带苗就送给了我,还问了句:一棵够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方水土有秀美的山河,让我渐渐喜欢,并用这种喜欢抵挡着难耐的酷热;这方水土有温和、包容、善良的乡民,让我常常温暖感动,并因此而生出尊重和热爱。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公众号】天下女皇

【作者简介】郭若先,年过半百,曾长期生活工作在甘肃,当过教师,做过宣传。现定居广西,退休在家,偶尔弄弄文字,拍拍照片,喜爱并享受着生活中的美好。

    42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