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深秋景色的优秀作文:白露

志彬 1172分享

  编者按:白露贯穿着光影的穿梭,就这样悄悄地来了。它在那丰收的时节散发属于自己的光彩。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白露》。

  深秋终归是来了。

  风,依旧在耳边呼啸绝响,雨,依旧在指尖缱绻不觉,落叶渐渐铺满了草垫,树木开始变的衰老不堪,叶脉也在逐步清晰。是秋的时间了,这时候大概北京香山的红叶有众多的游客捧场,杭州的桂花使人们追忆儿时的时光。或许这只是秋的表面,却不是真正的秋色。深秋的绽放离不开她,一个美丽的名词—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露凝而白。到了这个时节,早晨起来,风将一条路刮得发白,空气里仿佛都流动着透明的铅灰色。心里寥落又开阔,好比一幅笔法疏淡的水墨,便晓得,秋色当真来了,随同一个终古美丽的名词。

  这个名词,从三皇五帝到唐宋古韵,在这簌簌的行进中,流溯着,直至今日,与惊蛰一样,依然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柔软,最触动人性的部分。

  白露,一位辗转翻飞在古籍中的女子,她用自己轻盈的掌尖的停留,旋即翩然的转身,那片片的花瓣,痕迹可循的芳香,由着诗人,史官,游子,去探寻,那竹简中沁着的阵阵清香,或许,白露的诗性,诗意,便在于此吧。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寥寥数语,一位临水伊人便跃然纸上,就在这白露时节,他就这样静静注视着那位女子,坐看她梳洗自己的秀发,描摹着娥眉,或许他不想去惊扰她,打破这柔弱的美,只想看着她,静静的,静静的,让徐徐的清波渲染着她的美。白露,是一个多美的时节,史官也不惜为她痴迷,记下这如画般的景,她不需要艳丽的点缀,油彩浓重的涂抹,只是这般静美,如一朵刚刚出水的白莲,在一片繁杂壅塞的泥塘里暗吐幽香,浸染着那一草,一木,一花,一世界。她,就是秋日里的一抹亮色。

  黑夜挡不住眼眸的那一抹璀璨。月牙在不知不觉间爬上了山头,月还是原来的月,只不知在这心灵的重压下,是否还有当年那样纯粹。中秋,本该是团圆的日子,可是年年的兵戎相见,已使这风雨飘摇的大唐千疮百孔,子美望着那明亮依旧的月,心境已不似当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此情此景,万千思绪涌上心头,故乡可否安好,幼时的玩伴是否还记着自己,所有的所有都化作那挥毫的两句话,时光易逝,容颜易老,不知今生今世是否还有可能回到家乡?在这分外萧索的秋日,在这面目疮痍的白露,子美也发出这样的感叹。家,是温暖的港湾,有家在的地方,心就变得敞亮。任凭无数风暴袭来,也无所畏惧。白露来的刚刚好,裹挟着中秋带来的余温,却又让人感到空寂,迷惘,她让人勾起对故园的思念。月儿与白露像一对双生子,同样带着诗性,有同样让人感到孤独。这是因为这样她才配的起冷色的秋,成为二十四节气里孤单的存在。

  白露,如空气,似烟雾,山川平原里找的到她,峡谷沟壑追得到她,大江大河寻得到它。赤壁旁的一叶扁舟上,就在她的环绕下,觅这那悠悠历史谜坛里的豪放洒脱。“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就在这薄雾里,白露下,苏子就这样把酒放歌,畅谈人生,朝廷一味的贬斥压不了他,他有的是清风明月伴其左右,环境的恶劣难不倒他,自开田地,自号东坡,享受着大自然的腐朽与神奇。他,缓缓行游在赤壁之下,享受着“桂棹兰桨,空明流光”他,是自由的,他,是洒脱的,万物皆在,和着这白露,来自内心的呐喊在山谷中绝响。

  白露贯穿着光影的穿梭,她,亦或是那秋水伊人,在那丰收的时节散发属于自己的光彩;亦或是那山间秋月,在那异乡的竹馆里诉说离家的苦痛,亦或是那渺渺小舟,在那波涛汹涌的赤壁之下,感受历史的云烟。白露适合在这秋中发生,她静观世事的沉浮,又被赋予不一样的色彩。她,或许只是指导农民耕种的一个工具,但却在中国的诗坛成为独特的存在。没错,她只是一个时间点,却是那么美,那么深邃。

 

作者|叶正芃

  公众号:惠宇语文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585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