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有关描写茶的优秀范文:一“芯”一“叶”

莉莎 1172分享

  编者按:茶,以其芬芳之气,甘美之味,给人带来了生命的活力。以下是一篇七年级学生描写茶的经典佳作,欢迎阅读!

  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各式各样的商店货铺,瓶瓶罐罐的果汁饮料,哪还有多少茶的影子。想在鲁迅的年代,可都是以茶会友,大街小巷里,也都有专门的茶社。不过庆幸的是,我奶奶那儿,还留着茶的气息。

  制茶是一门不浅的学问,好的工艺放在我的家乡,也没几个人敢自夸。

  它的第一步制作,是最要踩着时间点的。就拿我家乡的绿茶来讲,多半要在春天采收,然后采摘茶青。所谓茶青,我也是后来才听奶奶讲起,就是取幼梗上的顶芽,和旁边最小的叶子,我们乡人管这叫一芯一叶。

  你可别听起来容易,它做起来可是很费功夫的,这点我就深有体会。我家就近就种了好几亩的茶田,光靠爷爷奶奶是肯定不行的,于是每年暑假回乡,都要帮他们采摘茶青。进了前院,成堆成堆的茶叶就那么躺着,在我十岁时,堆得比我还高。

  奶奶不知从哪拉来一个板凳,硬叫我坐下,手把手教我怎么采茶青。我当时是极不情愿的,挪着屁股就要离开板凳,然后飞奔到我亲爱的电视前。但奶奶不许,我只好乖乖坐着,看她那长着老茧的手,在年幼的我眼前,做些古怪的动作。后来我学会了,就更不可能有空闲时间了。奶奶把茶叶一把一把抓上竹筐,叫我摘,我坐的屁股直生疼,腰也咯吱响,就恳求奶奶让我歇会儿。有那么好看的动画片,谁愿意坐在硬邦邦的板凳上,几小时面对这摘不完的绿芽子。于是也没等奶奶话说完,起身就跑没影了,要是过会儿奶奶要来叫我,我干脆锁着门不出来。这些事现在想起来还觉可笑,或许是当时还没理解什么叫静心吧,就同那名字一般,是要“一心一意”的。现在再来做这些,倒是轻松许多,也没那么多怨言了。

  下一步就要来的轻松多了,只要把摘下来的茶芯平铺在铁网上,利用阳光或者热风使茶青的水分适度蒸散,减少水分含量。期间还要让叶子和叶子充分摩擦,具体是为了什么,奶奶也从没跟我提起过,只记得有这道工序罢了。

  然后就是炒青,记得我家附近就有专门一个地方,一台滚筒式杀青机,乡里人每天都拎着竹篮子,排队等着。炒一斤是一毛到两毛吧,不知现在涨价了没。以前我更乐意来做这份工作,抱着个比我还大的竹篮子,跑来等着炒青,要是剩个一块两块,我还可以买个冰棍坐着等。

  最后一步又是十分考验耐心和技术的,要知道,时至今日,我仍无法搓出像奶奶一般好看的茶珠,一个个蜷在白布条里,挨得紧紧的,但又老实。再看看我,一个个恨不得要炸开来,把白布条捅得都是洞,晒干过后,干脆散架成原样。奶奶一直要我不要急躁,记住什么“三短或一长两短”的口诀,但不知怎么,一坐在这堆干茶叶前,我方才做的任何事都一下变得有趣起来,吸引我离开这个座位。若是要我现在学,怕是也要花一阵功夫罢。

  我奶奶做茶也是几十年功夫,经她手下的茶怕是还舍不得送人,不过近水楼台先得月,我还是能天天喝上的。

  我还是喜欢品茶,即使这并不是我的全部功劳,但只要看那滚圆的茶珠入水,在里面上下翻腾,然后舒卷开原本僵硬干瘪的身体,我的内心就能平静下来。它们在冒着热气的水中沉浮,渐渐的,那水绿了起来,从不知是中心还是水底,涌出一股茶香,一丝一缕,星星散散,布满你整个周围,仿佛窗外的车来车往,此时都不影响了。若不是亲眼看着,怎会相信这是那几颗小小的珠子散发出的香气。也让我明白,每个小小的生命里,究竟蕴藏了多少沉敛的力量。

  无论是制茶还是品茶,都讲求一个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这一点上,我们一直比不上老一辈的人,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不只是茶,就单是这精神,就应该被延续下去。

  忍得住枯燥,才换的来清香,守得住内心,才能拥有平静!

  点评:作者以细腻的文笔描述了传统工艺制作技艺的精妙,生活气息浓厚,情感真挚饱满,文风流畅,能引发人淡淡的乡愁。

作者|宁德十中七年(5)班 黄岑汐

指导老师|黄宾芳

  公众号:宁德学通社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577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