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学生的读后感

春燕 1172分享

  编者按:《“青苔不会消失”读后感》这篇文章中《青苔不会消失》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纪实文学,不妨看下作者的感悟心情吧。

  怎样去形容读完这本书的感受?震惊、悲悯或是难过?致密而压抑的文字,不过分渲染,也不博取同情。袁凌的文字因承载了太多东西,在平静的叙述中也显出庄重来。这仿佛是一声恰到好处的呐喊,喊得畅快有力道,喊得沉重不聒噪。

  很多很多的事件堆叠着,交错着,残忍得像虚假一般,但它们又是真实存在着的,散布在广袤的大地上,微弱地散发着星星点点的光。

  袁凌在《青苔不会消失》里,讲述了十二件事。

  袁凌写矿难的幸存者,他写:“他们是残废者,是人生还没来得及展开就被命运的被单收敛起来的人。”

  袁凌写矿井中的尘肺患者,他写:“芸芸无计的矿工,在山西的矿井中出卖了廉价的劳力,却无偿搭上了呼吸的权利。失去劳动力之际,他们的性命像弥漫的粉尘毫无价值。”

  袁凌还写地雷村的生活——在处处埋藏着战争遗留下的地雷的那片危机四伏的土地上,一群人不动声色地应对,亲人逐渐消失,残疾无处不在。写砷冤的赎价——在化工废址上生存的人们,日日夜夜受着化学残留品的辐射,那一整片地区的人们的身体都早已脆弱得不堪一击。在这本书中,他写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小人物和他们的故事。

  如何去形容他们,固执到近乎愚昧,没有文化带来的局限让他们固守一隅。生活的压迫让他们明知有险,却仍赴往。去一批,病一批,死一批。然后又在新年热闹的鞭炮声中,一群人挤在狭窄的面包车里,去葬送自己的年轻,葬送自己的生命。但或许他们又是没有选择的,他们发不出声音,也没想过可以发出声音,于是他们选择向生活缴械投降。

  他们被称作“边缘人”。

  在读《青苔》之前,我从未了解过这些边缘人的生活。在读过后才深切地觉得,他们像是这个世界溃烂的伤口,血肉淋淋;他们像青苔,艰难地低微地攀附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消失,也不肯消失。

  这才是负重前行的人生吧,这些身处社会底层的人,不得已尝遍了世间的苦痛,明白无误地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但又做不出改变。时代在飞速发展,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他们被无情地碾过去,卑微到甚至没能被裹挟着向前。

  袁凌写下了他们的故事,不躲避,不隐瞒。如他所言:“写下这些文字也许并不能改变什么,撼动什么,但总比让沉默者悄无声息地化作灰烟要好,因为他们才是构筑华夏这片土地的基石,历史需要铭记他们的牺牲。”

  这是真实的万钧之力,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里埃克说:“人性的光芒有时并不宏伟,就是在一个不被看见的寻常角落里,偶尔从泥土里闪现出微弱的光,继续着它的意义。”

  为卑微的力量,做无声的见证。

  青苔不会消失。

  作者|闫策喻

  公众号:美宁天空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47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