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疲劳读后感1200字左右范文

李季 1172分享

  《生死疲劳》是讲述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这5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的长篇小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死疲劳读后感1200字,希望你会喜欢!


  生死疲劳读后感1200字:历史感

  小说中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这5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围绕着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

  之前看《霍乱时期的爱情》觉得写出这样书的人真是了不起,很喜欢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流派,融合了传说、历史与当下。也很喜欢这一风格的大师莫言,他有很深厚的功底,能将这些元素很好地糅合在一起,浑然一体,能炉火纯青地锻造出属于他的故事。

  那些欧美大师著作中通常有很强的人文情怀,思想层次也是很深。博尔赫斯说过,小说在现代呈现明显趋势,回归史诗创作,这一点在欧美小说里很明显,但在中国小说创作中却少有反映,莫言就是极少数的人。

  我觉得魔幻现实主义就是偏于厚重带有历史感的风格,像王小波要更本土化一点,有那种很久以来的调侃的感觉很接地气。莫言的作品,比起加西亚马尔克斯来也就是地域的不同而已,很浓重的魔幻现实主义风。

  本书有一种荒诞感,当时土改、不是要废除封建迷信吗,可是书中却将那阴曹地府、阎罗判官、牛头马面明明白白地写了出来,给我们看六道轮回下的中国农村的不同之处。西门闹虽为财主但是安分守己、乐于助人却被枪毙,被那些地府官员们哄骗转生为驴、牛、猪、狗、猴、大头婴儿蓝千岁。

  在这样天地不公的情况下,让人想起窦娥曾向上苍诘问的“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冤假错案可想而知会有多少,这个时候,莫言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许许多多蒙冤受屈的普通人。

  但这肯定不是单单写西门闹转世为牲畜的悲惨故事,生前凭一己之力能成为西门屯的大财主,死后即使被人陷害进了畜生道也必然与众不同,整出一箩筐好戏,

  他不管是什么,都一直待在他以前的长工蓝脸及其子孙,最后投生为人也是成了他们家近亲结婚生下来的蓝大头。为驴到为猴,他从那个屯走到了他们县,从开始的心不甘情不愿到后来的忠心为主,因为他与蓝脸他们都是有情有义的。事情的发展总是再西门闹看似可有可无的推动下有了那么一丝丝波澜,总会有令人惊奇的改变。他用他覆盖于动物躯壳下的人的灵魂抗争着,呐喊着,替他的动物躯壳,替他的主人,向这世道控诉。

  其中还有挺多的有趣的人物的,脸上有胎记的蓝脸、蓝解放父子,还有西门家的金龙和宝凤,对西门闹念念不忘的白氏、迎春和吴秋香,还有村里那些干部如黄瞳、洪泰岳,以及其他人物,有众生百像的感觉。虽然经历不真实,但他们的任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随着西门闹一次次的转世,这些人出场又唱罢,让人目不暇接。

  我觉得莫言的书有一种魔力,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奇奇怪怪的,一点都不科学,用词也毫无顾忌,没有遮掩,不过看多了就觉得很接地气,他的叙述就像让你走进了书中回到那个年代一样。以前看《丰乳肥臀》,有一些情节很让人吃惊,比如说母亲在饥荒的时候将工作中偷的豆子藏在胃里回去呕出来给孩子吃。他用一种夸张的手法描写那个年代的食物短缺,有点骇人,又有一种真实感,对于我这种没有忍饥挨饿过的人看到这种情节总觉得这种事情真是发生过。

  生死疲劳读后感1200字:笑谑代替呐喊

  用了一周的夜晚,读完了莫言的《生死疲劳》。这是我在所购买的莫言小说中,选读的第一部。原因很简单,诺贝尔奖的颁奖评语是“迷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

  我还算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自从有了网络,读书较之青少年时代少了许多,可是许多知名作家的名作,还是读过的,比如贾平凹的书,陈忠实的书,王蒙的书,却从没读过莫言的书。看过让张艺谋和巩俐一举成名的《红高粱》电影,却并没有记住原著者莫言的名字。

  网络中评论道:莫言运用佛教六道轮回的观念,杂糅魔幻写实的笔法,以独特的形式呈现了中国乡土近半世纪的蜕变与悲欢。“变”是小说的主题,也构成现当代历史的隐喻。他以笑谑代替呐喊与彷徨,对土地的眷恋、对社会众生的悲悯、对记忆与以往的辩证。

  打开书卷,传统的章回式提纲让我感到久违的亲切:儿时读的《红楼梦》《三言两拍》等古典名著,就是这样的形式啊!

  开场一幕,是地主西门闹在阎罗殿历经酷刑,依旧大喊“冤枉”。和青年时代读过的成堆论摞的小说对照,要是在讲阶级斗争的年代,这部小说就是西门闹的变天帐,作者也会被打倒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永世不得翻身。

  曾记得少不更事的我,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曾鹦鹉学舌般学过祖母的话,说我家打成地主,是祖父勤俭发家。后果是小学毕业时,被学习成绩远不如我的班干部举报,险些失去被省重点中学录取的资格。

  很想对着西门闹大喊一声:我比你更冤枉!你还享受过一妻二妾、骡马成群的生活,而我土改那年出生,没有沾染一星“剥削阶级”的尘土,家庭出身这顶巨大的黑帽子,却压了我三十年。虽然“重在政治表现”,却不能入团;虽然曾被评为县劳模,却不能被招工;虽然七九年报考大学,却同样因为政治原因无法参加考试……

    莫言用夸张的手法,极致的语言刻划:“高音喇叭的放大,成了声音的灾难,一群正在高空中飞翔的大雁,像石头一样噼里啪啦地掉下来”。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组织才是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真正代表,高音喇叭中,响着不同组织不同派别的“战斗篇章”。

  最中国的,也就是最世界的。我从小生活在城市,对民间所传说的“十八层地狱”及佛教的六道轮回意识很淡薄。但我清楚,在农村,这些传说是大有市场的,也是深入人心的。应该说,莫言写的西门驴、牛、狗、猪,都写得特别成功,这与他个人的成长经历与关,与他深深扎根的高密家乡有关。但结尾的西门猴就有些画蛇添足,即使没有这只西门猴,难道西门欢及庞凤凰的命运就无法描述吗?或许,作者有着自己的独具匠心,只是我们这些外行人领悟不到罢了。

  凡是大手笔写出的书,读一遍远不能领会其中奥秘。在把莫言的著名小说通读一遍之后,还会重读《生死疲劳》,也许到那时,读后感就会深刻得多。

  生死疲劳读后感1200字:土地是农民的生命

  我终于把《生死疲劳》读完了,心情很激动,这么厚厚的一本书,每天读两小时左右,坚持了整整20天,书中那吊诡和磨砺真的让人百感交集。全文脉络清晰,语言流畅,思绪天马行空,用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会的农村变革。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一部记实作品。这真是当代最具想象力的作家莫言的一部长篇小说力作。

  书中很多生动的片段,我读着读着偶尔会扑哧而笑,比如小三和西门猪去偷杏子吃的过程,比如莫言把尿液落到马力带上,回答是想给皮带降降温。当然好笑归好归,这部小说最打动人心的还是蓝脸的那种信念,那种自己命运自己作主的信念。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他,我觉得除了动物的形象生动外,只有蓝脸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也许是他的执拗和毅力打动了我吧。他在月光下坚持劳动的形象在我心中很高大,那个朴实勤劳的农民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他的坚持也迎来了精神上的胜利,土地实行了包产到户。不过我联想到我们现在的土地却因开发商无节制的开发而越来越少,真想说让土地适度开发吧,土地是农民的生命。

  佛教说有六道轮回,主要是让我们与人为善,而莫言把生死轮回融入到小说创作上,一次次的轮回,使得整篇文章结构清晰利落,让人一目了然。这点上我很佩服他的创作构想。莫言能用酣畅淋漓的语言和生动无比的情节把故事一一展现,他的想象力也让我惊叹,让读者看到他一流小说家的才华。他是当代作家,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所以能阅读他的小说,我觉得很幸运。

  再说说我认为的缺点:莫言很会调侃,经常莫名其妙地插进:莫言在他某某书上说,我个人觉得有点不协调,我阅读讲究顺畅和全身心投入故事情节,被他这样一弄,我看得累,也许是我的品文境界没达到吧。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我至今还没明白他为什么要加这样一些跟故事情节没多少关系的内容。再说说叙事者,突然变化之快,这个我是动物还是人要极力地去琢磨,特别是转成狗后,真是多变啊,本人这个笨拙的脑跟不上他的速度。

  作为文学作品,里面的个别字样,我觉得还是粗俗了些,我建议未成年小朋友不要阅读此类书籍,可能是我接触的纯文学作品跟这个还是大相径庭。如果只是一般的小说,那这些字眼也就马马虎虎吧,不过是文学作品,那我还是觉得庸俗了点。还有,最后的结局,总觉得有所欠缺,跟前面的内容比结局还是逊色了点。当然网上也有人夸他的结局的,所谓见仁见智吧。

  整体来说,是一部不错的作品,值得一读。我们不能要求人是十全十美,当然作品也是如此,十全九美就是不错的作品了。

    6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