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忏悔录》有感1500字高中作文

小妹 1172分享

 《忏悔录》是法国大作家卢梭继《爱弥儿》之后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读《忏悔录》有感1500字,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读《忏悔录》有感1500字

  有个故事这样开始——我必将死去,这是唯一肯定的事。

  哲学家们可能会疑惑生存的问题,但却从未疑惑生命必然死去的事实。 “如果死亡终将带走生命的一切,那有什么东西能超越死亡,让我的生命具有永恒的意义?” 有人说人类与其他生物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明确地意识到自己会死亡。死亡又是什么呢?它绝对,毫无商量的余地,说一不二。而且它能带走一切,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你或许会说你能为世界留下些什么,以证明自己的生命重于泰山,但别忘了,且不说你能不能留下什么,即使你留下了,在你死亡的那刻起,这一切便与你毫无瓜葛。 你的毕生所有都将归零。所以上面的问题答案是:没有。 不论你如何挣扎,如何努力,生命的陷阱在你出生时就设定好,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健康还是有病,男人或是女人,都全部化为一个一模一样的句号。 你和任何人都没有差别。所以答案还是没有,没有东西能让我的生命具有永恒的意义。 就像西西弗斯无止境地推石头,你以为西西弗斯享有了类似于“坚持”“永不言弃”的美好品质,或是“愚蠢”“食古不化”的批判?没有,这些在生命面前什么都不是。你以为你的努力,快乐,幸福是什么值得一提的事吗?很抱歉什么都不是,它们和丑恶,卑贱,痛苦,懒惰毫无差别。 毫无差别,这些人们所追求的东西在生命面前不过是个可恶的玩笑。

  列夫托尔斯泰每次想到这里,都会非常想死,《忏悔录》就是在那个时间,3年间各种自杀未遂而写下来的。你完全不必怀疑这妥妥的就是“用生命在写作。”列夫托尔斯泰认为,对待生命无非是四种方式。前两种我就不说了,说一下后面两种。一种是明白生命是个闹剧,然后英勇赴死的人。这种人不想像西西弗斯那样,受生命控制,非要毫无意义地推什么石头,于是自己主动结束了这场闹剧。顺便一提,托尔斯泰非常想成为这类人,但很显然他未能,他成为了另一种人。这种人明知道生命毫无意义,而且摆明了就是一场闹剧,但他们每天都在痛苦地活着,就是没有成功死去。 有一天托尔斯泰终于不钻“生命毫无意义让我死不要拉着我”的牛角尖了,他突然就换了个牛角尖,他问自己,“我已经深深地明白生命毫无意义,也不想在这个搞笑的舞台上再表演什么,而离开的办法也VERY CLEAR,就是死亡,永远离开这个世界……但是!!!老子竟然还没死,这说明一定存在某种力量一直在和我的死亡理性抗衡,到底是什么呢?” “生命就是全部,理智是生命的结果,可是这种理智正在否定生命本身。我觉得这里隐藏着一些问题。” 在小托的世界里,“理性”是至高无上的而且他深深地认为这是唯一在他身上发挥作用的力量,现在他隐约发现有什么BUG出现在他自认为十分完美的系统里。 说到这里作者君认为是时候说一下鄙人的浅见,这本书为什么叫《忏悔录》呢。请允许我用个特别显浅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下。

  话说有一天贵族子弟赵小结(本作者举例御用人物,怎么?不服你也来一个啊)和他的伙伴们一起描述爬山的感觉。“怎么样?”赵小结问,“大家觉得如何?”“我感觉到很冷。”一号说。

  “空气稀薄。”二号说。“没有什么大感觉,”三号说,“老实说,我觉得很没劲儿。”

  “+1,同没意思,我相信这就是爬山的真相。”赵小结说,“不瞒你说,叔本华和所罗门和我们的看法差不多,而且我们是属于幸运的那类人,想想那些贱民们吧,他们还要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因此我可以总结一下了,爬山是一项无聊至极,山顶上很冷而且会呼吸困难,美景可能确实有,但那是短暂的。”赵小结失望地摇摇头,“这项运动果然毫无意义。”“我……我觉得吧,”一直在听的贱民姚乐乐想提出异议,“我认为,如果阁下真想明白爬山的意义,坐直升飞机登山是无论如何都感受不到的。”“哈哈,怎么可能呢?”赵小结认为有必要和这位没有读过书的小姐说说自己的看法,“我们看见的是同样的景色,感受到同样的温度,我看不出坐直升飞机和徒步之间有任何不同,如果有,也只是少了些痛苦吧。”“那么请问,看见同样的景色,感受同样的温度,甚至比阁下劳累一万倍的人们在山顶上露出满足而享受的表情,而你却没有,这是为什么?”赵小结被问哑了,因为这无论如何也不合理,接受生命之苦的人竟然比可以避免了生命之苦的人更幸福,更满足,这根本不科学,这怎么可能呢?他决定踏踏实实地徒步一次,然后他突然就明白了。

  “我的生活圈子很小,都是些与我相同的人,我那时竟然觉得,这个圈子就组成了整个人类,自作多情地认为自己,所罗门,叔本华的生命才是真正意义的生命,至于其他亿万人的生命,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小托走出他的贵族圈,和穷人们一起劳作,用自己的劳动让自己的生命延续,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即使什么也不做也有饭吃,像寄生虫一样活着。”他反观自己过去的生命,其实从来没有回应过生命的邀请,从来没有认认真真参与过生命,更别提为生命做出过什么贡献,然后就开始怜悯世人,看破红尘,“明白”生命毫无意义。他虔诚地忏悔。 你必须参与生命才能感受生命,你必须亲自登山才能感受山的美好。这就是生命提的唯一条件——亲自来玩这个游戏。不然你看见别人多少次,都只会感觉“空气稀薄”“冷”和“毫无意义”。反过来说,当你形容一样东西“无用”“无聊”“无意义”的时候,你最好细细回忆,这真的是你认真参与,细细感受之后的结论吗?你是否和赵小结一样,以为自己坐直升机得到的“干货”就是全部?

  卢梭的《忏悔录》读后感

  第一次读卢梭的《忏悔录》时我只有二十岁,当时对许多人和事的看法非常幼稚,觉得这么伟大的一个人物,怎么会骗人、调戏妇女、偷东西……伟人应该是“完人”,没有一点暇癖。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把别人说成豆腐渣,借机抬高自己,为自己树碑立传。总之,不是他(她)实际的那样,而是他(她)希望的那样。其实写自传的不管是自己写还是请别人写,真正写出自己的成长变化,犯过什么过失,倒是对世人有益。

  其实学一点卢梭的精神,并不是象某些明星那样拿自己那点隐私来吸引读者。更多的应该是对读者、为后人有教益的功过是非、经验教训。一个人在几十年的经历中,他所走的路程,很难说是笔直的,一点弯度也没有。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问题是看你有没有卢梭的那种自我剖析的觉悟。敢不敢象卢梭那样揭露自己的伤疤,对自己的功过是非有没有一点实事求是的精神。周总理生前曾说过: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要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翻译者刘思慕在《歌德自传》译者新序中说:“深刻的自我解剖和坦率的自我披沥,是《歌德自传》的第一个特点……”而这些伟大的、著名的 ……

  《忏悔录》读后感

  卢梭的《忏悔录》,封面上写着“一个伟大人物的自爆隐私”,封底上写着“一个人性的被告关于自己的生活和内心最无畏的陈述”。就这两句话已经足够吸引我去读。

  这本《忏悔录》叙述了他从1712年出生到1770年间流亡的生涯。他的出生就是不幸的,母亲因为难产而死,可以想见一出生就失去母亲会给一个孩子带来多么深的影响。少年时期的他已经读了许多书,通过读书纠正了学徒时的种种恶习,读好书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也冤枉无辜的人,为了自己免于被惩罚、怕出丑。他说:如果这件罪行还可以弥补,那么我晚年所遭受的众多的不幸和我40年来哪怕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坦率和正直,就是对它最好的弥补。当时他只有16岁,那个年纪也许叛逆,不过那就是青春,青春期所做的错事应该被老天原谅。之后就遇到了华伦夫人,卢梭叫她“妈妈”,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情窦初开的年纪真浪漫,有天吃饭,华伦夫人把一块肉吃进嘴里,卢梭大喊着说“上面有头发!”,华伦夫人赶紧吐了出来,卢梭如获至宝立刻吞了下去。后来的某一天卢梭和“妈妈”发生了关系,据卢梭自己说“妈妈”是想开导他,由于华伦夫人的哲学老师给她灌输了错误的理论,告诉她遵守妇道是无稽之谈,只要别人不知道就好了,她的哲学老师第一个成了她的情人。一个人如果接受了不好的教育,后果太可怕了。卢梭和华伦夫人发生了肉体上的关系。卢梭和大多精神上的强者一样,喜欢过一种简朴的生活,和华伦夫人呆在乡下的日子很值得怀念,实际上卢梭以后也是尽可能找远离喧嚣之地生活。卢梭的身体一直不好,在去看病的途中又和别人发生了关系。回来之后发现华伦夫人和别人好上了,而卢梭渐渐被遗忘。卢梭说“人生是可怕的虚幻”,也许这么说就是因为“妈妈”不爱“我”了,决定离开。他在情感上给人自作多情的感觉,好一点的形容也许可以说是感情丰富,喜欢过好多好多女性。在威尼斯给大使当秘书时与大使不和,离开之后遇到了戴莱丝,她跟随着卢梭一直到《忏悔录》的结束也没有离开。为卢梭生了好多孩子,可惜卢梭把孩子都送进了育婴堂,生下来孩子却不养。突然感觉有些孩子的不幸,明明是不负责任的父母带来的,却归咎与命运的安排。卢梭和戴莱丝在巴黎的小公寓一呆就是七年,直到退隐。有一次卢梭生病很严重,突然感到生命所剩时间不多,之后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处境,做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

  我也有过相同的感受,平时很少想到时光的短暂,一旦得了一场大病,虽然不一定危机生命,但也不是太轻,这才意识到所剩时日不多,才开始珍惜。那时卢梭已经有些出名,许多人前来拜访,结果几乎没有了属于自己时间,他还希望过清贫的生活,拒绝大小馈赠,还被人误解为摆架子。国王看了卢梭写的剧本,想召见他,卢梭即惊慌又忐忑,早早溜走了。在退隐庐,卢梭又过起了乡村生活,整理写作一部分书。后来又是与人不和,退隐庐的主人让他搬走了,还和狄德罗以及很多人之间闹别扭。据卢梭说,狄德罗等一伙打击他,破坏他的名声。再后来也遇到要好的人,卢森堡公爵元帅和夫人对卢梭也都不错。因为信仰问题,民众和政府都不欢迎他,过着四处流亡的生活,有时候生命甚至受到威胁,只好到处躲避,想过一种平静而又简朴的生活也成为一种奢望。

  读前半部分的时候,我对他的好感太少了,用我的眼光看,他做人处事的方法很有问题。尤其是生了六个孩子一个都不养还和许多女性发生关系,比较难以接受。慢慢地,我发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他是那么的真实,不管事情的对错与好坏,都完完整整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很佩服他的勇敢,也许真实的东西最能打动人吧。大概出于性格的原因,造成了他的朋友不多,很多最后都闹翻了,不过这些都不影响他的伟大。卢梭那时候被普通人所不理解,过着四处逃亡的生活,看起来先知的那些超前思想在普通人看来与傻瓜和疯子没什么区别,我想到了耶稣、梵高、尼采,普通人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刚刚提出一种很好的思想或者画了一幅很好的画,都是不被大众理解而斥责为异类、怪物或是神经病。过了一段时间才被人们意识到是好的并且相当有用的,又纷纷拿出来膜拜。也就在卢梭去世后的短短十几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了,卢梭的思想为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和原则奠定了主要基础。甚至对于世界来说也具有深远影响,成为了留给后人宝贵的财富。

  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就看你把哪一面翻出来。我们毕竟都是凡人,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的是神。

  也许对于人性的弱点有了一些了解以后,看人的眼神也就会变得既深刻又宽容。吸收先哲们好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提升我们的灵魂!

  忏悔录观后感500字

  观看《忏悔实录》警示教育后,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原原本本的忏悔,深入浅出的点评,以案说纪,以案明法,给我强烈的思想震撼。我被书中一个个惊心的案例所触动,同时也使我深刻体会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性。这也要求我们要对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有新的认识。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学习,我启迪多多,思想也得到升华,观念得到更新,觉悟得到提高,言行更加慎密。开展警示教育,无论是对广大党员干部,还是对党组织、社会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该书的学习及对案例的认真剖析及书中提到的活生生的案例告诉我们: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做到知所守、知所辩、知所拒,慎独、慎友、慎微;注意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矩工作圈、管住活动圈。每一名管理干部,都必须把为企业发展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一种价值观来强化,作为一种行为准则来遵循,作为一种基本功能来提高,作为一种日常习惯来培养。

  我们要以这些典型案例举一反三,时刻提醒自己,工作是否做好了,为人是否正直了;做到警钟常鸣,自觉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手。

  忏悔录观后感2500字

  《忏悔录》是法国大作家卢梭继《爱弥儿》之后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它是卢梭悲惨的晚年的产物,如果说要举出他那些不幸岁月中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内容,那就是这一部掺合着辛酸的书了。这本五十多万字的自传就是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卢梭想要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阐明一个事实,也就是他在序中所说的“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伟大高尚,思想是否丰富敏捷而定”。

  卢梭的《忏悔录》里涉及到许多人许多事,特别是后半部份。上半部份结构比较简单,叙述了卢梭成长的过程,十六岁开始漂泊周转翻辙历尽磨难,但也其乐融融,尤其是华伦夫人的爱给少年卢梭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甜蜜和温暖,令其感动一生。后半部份,卢梭终于成了名人,但厄运也和成功一起伴随而至,发生了很多事受了很多委屈,特别是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但卢梭的脾性却也最终定型,一方面他生性多情腼腆,一方面又洁身自好疾恶如仇,最终隐居乡庐,深居简出,和社交界划清界限,主动放弃金钱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一切。但从此却亦开始了遭至非难和受尽诽谤毒害的命运。卢梭的这本书不仅在社会政治思想上,还是在文学内容,文学风格和文学情调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正是因为如此,曾有一位法国批评家说“我们十九世纪的人就是从卢梭这本书里走出来的”,可见卢梭的《忏悔录》对世人影响有多深。

  卢梭出生于日内瓦的一个贫穷的钟表匠家中,他身上的平民气息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一个平民百姓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而成为一代巨子,他没有想过投机取巧,其实他的确机有很多机会,在他的一生当中有过许多平常人认为是飞黄腾达的机会,他却弃之如草芥,这是平常人难以做到的!即使有人能够坚持一时,却很难和他一样坚持一世,始终不和外界妥协,即使是表面上的妥协!他的一身是悲惨的,也是伟大的,在他的身上始终有一种与当时的社会不协调的东西 。

  我崇拜卢梭,他带给我无穷的震撼。在路易十四所统治的那个黑暗淫秽的法国社会,在那个物欲横流的巴黎上层社会中,谁会想到当时那个到处流浪的乞丐,能够在我们这个时代被称为一代文学巨子呢?我敬佩卢梭,不仅仅因为在思想上我对其崇拜,而更多的是对起人格魅力的一个欣赏!一个人能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始终保持一种自然的天性不泯灭,一直在理性和现实的拷打当中坚持自己的方向,在重要的关头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而不顾世俗社会的种种阻扰,即使横尸街头,也始终不向那黑暗势力妥协,那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呀!

  《忏悔录》是卢梭当时在残酷迫害条件下写成的自传,一部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为自己的存在辩护的自传。在这种情况下,卢梭内心里理所当然的充满着一种逼人的悲愤。它那著名的开篇,一下子就显出了卢梭的这种悲愤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卢梭面对着种种谴责和污蔑、中伤和曲解,自信他比那些迫害和攻击他的大人先生、正人君子们来得高尚纯洁、诚实自然,一开始就向自己的时代社会提出了勇敢的挑战:“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忏悔录》只所以如此出名,只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文学名著,我认为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在于在这本书里,卢梭是在以惊人的诚实和坦率的态度来对待自己。正如卢梭自己所说的“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我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我的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我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在《忏悔录》里,卢梭写了他的吝啬,他的偷盗习惯,他对朋友的背叛,他说的慌行的骗。纵横古今中外,有多少作家能像他那样毫不留情地剖心剜肺地写自传呢?没有,一个也没有。正因如此,《忏悔录》是我所读过的最勇敢,最真诚,最“暴露隐私”的书。

  仔细读完《忏悔录》,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卢梭的坦率,诚实和勇气。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他自己阴暗的,不愿为人知的一面,但是试问能有几个人能象卢梭这样把埋藏在自己内心最深处的一面展现在人们面前呢?或许这就是卢梭的性格吧。正如卢梭自己所说的“如果我不比别人强,但我至少与众不同”。

  卢梭的坦率是其他作家所不具有的,他不仅仅将人性第一次提出来,而且将自己的人性第一次完完全全的解剖给世人,他的纯、他的真足可让任何作家汗颜!做为一个伟人,他的气质是不同于别人的。他并没有什么所谓成功的人生,他的一生是悲惨的,到处流浪。尤其在他被教会宣布为‘上帝的敌人’之后,他到处流亡,到处被人象狗一样追赶,被到处喊打,他的处境是可想而知的,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没放弃自己的信仰,依然坚持真理,依然故我。可恨的是在他流亡的路途中,他的友人既然背叛了他,企图将他摸黑。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才觉得有必要为自己申辩一下,才在极其悲愤的情形下写自己的自卷――《忏悔录》。可以这么说一个人能够为坚持真理而如此隐忍的跋涉在人生之路上,可谓古今罕有!

  正象恩格斯说的:“正象牛顿在表面上毫无规律的天体运动中发现了其普遍的规律一样,卢梭第一次在表面上纷纭丛杂的人类行动中发先了人性”。卢梭的人性思想在我们今天看来尽管有其局限性,但在我们今天依然值得提倡。今天,虽然人类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而相反人类的精神生活却更加贫乏,这抑或是我们社会的悲哀?为什么 我们的的智商是如此高,而情商却是如此低下呢?现在重温卢梭的《忏悔录》对我们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一名研究生,我认为就更有必要来仔细体会卢梭的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了。要诚实,真诚的面对生活,面对别人。

  卢梭热爱读书,酷爱学习。“通过读书,改变了我无赖顽童的习气”。诚然,卢梭能够出入上流社会,是与很多人的帮助密不可分的,就象华伦夫人等,但是其自身的努力的功劳亦是不可抹杀的,这点对我们来说尤为珍贵。想想以前,自己的学习几乎都是在混日子,混学分,做什么都敷衍了事,一点也不用心,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学到,现在感觉也挺后悔的。

  《忏悔录》给我的另一个感受是卢梭对待金钱的态度。当他的那篇《科学文化是否有助于敦促社会风气的净化》获得元老院的征文奖,因而一夜之间成名时,他放弃了为金钱而写作,那股决然足可让今天许多为功利忙碌的伪文学者汉颜!按他在《忏悔录》中标注之处写的话――我当时有许多可以跻身于上流社会的机会,但是我都给放弃了,别人也许认为我是个傻瓜,我不想去申辨什么,我只想说我不要为了面包而写作,那样会避窒息我的才华,我的才华只有在宁静的自然状态下才会从我的笔尖横溢而出,任何功利的东西都会让我的才华丧失!卢梭这是一种何等高尚的情操呀!这点也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忏悔录》使我受到了很深的教育。尤其是在个人性格的养成方面。读完了《忏悔录》,结合着自身的缺点,我深深体会到了现在我在学好学业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自己的做人与处世, 我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决不辜负导师对我的期望。

    90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