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自传小说《城南旧事》读后感怎么写

华燕 194分享

  《城南旧事》以深挚的情怀和笔触追述20世纪20、30年代北京城南的旧事,叙事结构包括两层,表层结构是串珠式的,以成长为线,将小英子童年经历的五个故事集合在一起。关于《城南旧事》读后感如何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城南旧事》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城南旧事》读后感

  似冰心一般婉柔的手法、童心。城南的旧事渐渐浮现眼前。

  英子说,长大后要写一本书,把天、海分清楚;好人、坏人分清楚;疯子,贼子分清楚。她终究是写了书,可书里的疯子、贼子却是如此两样、善良,令人喜欢。不知道英子分清楚了没,我倒是迷迷糊糊、辨认不清了。现实的社会永远比书中的难,于是,有了这本书,这些故事,这些童趣、这些旧事。

  旧社会的悲哀时时在文中出现,“看杀头”,所有人都拿玩笑般看待,或者怨恨“他”,只是谁又像“小英子”一样,去了解了“他”?关心了一个被人憎恨的“贼子”。

  一个作家的文章,绝不是让人逼迫出来的。“小英子”反抗“妈妈”让她写的文章类型,她拒绝了人心的恶处,只记得一个“约会”:“我们看海去!”一个永不能实现的愿望埋藏在心底,“英子”去台湾,终究能见到海,可是另一个与她“约会”的人,却不能履行这个誓言了。“哥哥的弟弟”在旧社会中,必然是一样忧伤的结尾。

  不长大真好,不知道多年后的“英子”,回想这些事,会不会有深深地自责。读者所知道的,只有:“我们,看海去!”

  终是离去,喜爱的与不喜爱的,每个人都会离开,目送或者听闻,留下淡淡的忧伤与不足、轻轻地自责。不复返的童年如梦境般,全部消失在雪中,驴儿的铃声中,“飞入芦花皆不见”。忧伤伴童年,风味独特,却是回悟感伤。旧事。

  终是流水过,繁花依旧,旧事回忆梦中留。

  小学生读《城南旧事》有感

  最近我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海音。

  林海音的原名是林含音。她生于1918年,去世于2001年。她原籍台湾,生于日本。她曾经担任过《世界日报》的实习记者成功主持了《联合报》副刊10年。她的代表作有《城南旧事》、《海藻与咸蛋》、《冬青树》、《晓日》等。

  这本书给我们讲述了一位叫英子的小女孩,小英子在惠安馆认识了丢了孩子而精神失常的秀贞,胡同里的人都认为她是疯子,可小英子却不这么认为,她天天去找秀贞,接着又认识了妞儿,以后小英子每天早晨去找秀贞说话,下午和妞儿一起玩,晚上描红字。接着小英子上学了,讲了他们从一年级到毕业的许许多多的事。通过英子的双眼让我们看到了老北京城南区大人们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

  《城南旧事》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老北京人们的生活,而且可以看出作者很想念在北京城南的景和物,也让我知道了生活就是由这些琐碎的事情所组成的,每个人的童年只有一次,一去不复返,但我们可以记住,在我们的童年所经历过的不管是美好的还是悲伤的事,让它成为美丽的回忆。

  《城南旧事》读后感500字

  我一向对名著不感兴趣,一般只看一半,但《城南旧事》却不同,悠悠的叙述将我领进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在动人的叙述中抒发了对童年的缅怀和对人间温暖的呼唤,不但写得亲切动人,而且每个故事都令我思绪起伏。

  这部作品由五个篇章组成: 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及爸爸的花儿落了,全文由一个人引起 — 英子。

  英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充满疑问的,她总是任由人们进出。所以她和秀贞结下了友情,每天往惠安馆里钻;她和“小偷”写下承诺,听着“小偷”的故事;她爱自己的奶妈,望着她离去,英子伤心难过。透过英子的双眼,我们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虽然很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本书的每一篇到结尾,主角似乎总是离开英子,像秀贞,草堆里的小偷,奶妈,连她的爸爸也离她而去。当时她才小学毕业。

  虽然《城南旧事》看后叫人心酸落泪,它的每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都洋溢着温馨的亲情和友爱。把每个人物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性格表露无遗,即使闭上眼睛,他们的影子还浮现眼前:井边的小伙伴,椿树胡同的疯女人,草堆里的小偷,斜着嘴笑的兰姨娘,不理小孩的德先叔,回老家的宋妈,加上聪明伶俐的英子,组成了作者的写作世界,在这世界里,带着人间温暖的风吹遍了每个角落,吹醒了读者和平的心灵,这是一本开卷有益的书,它能使人从中领略到很多人生道理。

  看《城南旧事》,心头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因为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精致的东西,因为她不刻意表达什幺,只一幅场景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介绍它自己。那样的不紧不慢,那样的安静祥和,却无半点追名逐利之心。

  暑假读《城南旧事》有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城南旧事》,虽然书早已读完,但书里的那一幕幕仍然在我的脑海中勾勒着,让我难以忘怀……这本书,使我真正感到了里边的快乐、幸福、悲伤、离别、无助的感觉。

  书的作者是林海音,全书透过小女孩英子稚嫩的双眸,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所感发的感触。

  文章中的主人公英子,聪明善良。别人都认为秀贞是疯子,没人跟她讲话,唯独英子对她表示了友善,并和她成了朋友。为了帮助妞儿和秀贞找她们的亲人,英子偷偷拿出了妈妈的金镯子。在第二章《我们看海去》中那个蹲在大槐树底下的男人为了供弟弟完成学业,供养母亲,而自己要冒着危险去做贼,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小偷,但这在英子看来他可不是坏人,反而和他成了朋友。这不是她善良的本性又是什么呢!英子常说自己分不清好人坏人,其实她是用自己的标准在衡量着世间的人。蓝姨娘尽管可爱,讨英子的喜欢,可当她发现兰姨娘和爸爸手拉手,而挺着大肚子的妈妈正在灶台便炒菜时,她心里难过,为妈妈不平,可又不知如何表达,最终,聪明的英子通过牵线搭桥,促成了兰姨娘和德先叔的婚事,却把爸爸蒙在了鼓里,读到这里,我不能不佩服英子小小年纪居然有这么多的心眼。真是个小机灵鬼呀。于是,我便再也忘不了那个扑闪着大眼睛的小姑娘——英子!

  书中还写了英子儿时可爱的童真看法,描写自己的生活。父亲中年早逝令她一日之间长大成人,再也不是小孩子了。母亲28岁做了寡妇,她为母亲痛心,母亲是爱她的,没有回天津,不想让孩子们吃苦,令我不由得而同得想起了我妈妈对我的爱与呵护。相比之下,虽然我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但是英子的童年却过得十分精彩。她的童年是戏剧化的,但是却是很真实、纯朴。英子的看法是不同的,那么的纯真、无邪。使我感动,她会用善心对待每一个人,不管是好人坏人,在她看来,每个人都是相同的,这种难得的想法、美妙的意境使人不忍心打破。

  书中的一个个人物形象鲜活,真实,再加上作者那朴实的、诗意的语言,使我不自觉地被他们深深吸引,为他们哭,为他们笑,透过他们,了解了那个时代生活在各个阶层,尤其是社会底层的贫苦人民的生活状况。它就像一面小小的镜子,照出了20世纪北京城南,乃至整个中国的社会现状。

  《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

  暑假中,我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这本书是林海音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而写的怀乡作品,书中通过儿童的视角——英子的眼睛来叙述故事,描绘了老北京的风景人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本人对人生和生命体验的多重感受。书中所展示的北京城南的风光和风土人情及对父亲的那种浓浓的爱深深的把我吸引住了。

  书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篇“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英子12岁时,病弱的爸爸要她及自己去经历,告诉她不论什么事情要自己去硬着头皮去闯,就能闯过去。当时英子心里非常矛盾,当时她爱花儿、爱生活的父亲病逝后,英子意识到她真的长大了。她负担起了生活的责任。在以后的岁月中,英子发现自己身上那种倔强的性格正是从爸爸这里继承下来的。那种失去父亲的离愁别绪、人生的悲欢离合深深的打动了我。

  联想到在现实生活中的我,和英子差不多的年纪,却还在父母的呵护下享受着美好的童年。自己而英子这么小却已经担起了生活的重担,父亲的话对她的影响很大。她后来就是靠着去硬闯了的。想想我有时候不听父母的话还要和他们顶嘴,比比英子真的差得太多了。

  “硬着头皮去闯”,多么好的一句话,包含着父亲对英子的无限期望和关爱。我想父母有时候也会对我说出类似的话,“学习要靠自己,学的知识别人都偷不走,知识是自己的财富。”也包含了父母对我的期望和深深的爱。我也渐渐长大了,慢慢地能理解父母话中的含义和道理了。我希望我能像英子那样懂事坚强,什么事都“硬着头皮去闯”!
 


《城南旧事》读后感相关文章:

1.城南旧事读后感500字

2.《城南旧事》读后感-读后感500字 

3.《城南旧事》的读后感800字范文

4.《城南旧事》读后感范文600字

5.五年级优秀读后感:读《城南旧事》有感 

    911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