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学生读《乡土中国》有感作文2000字左右

小妹 1172分享

  费老先生的《乡土中国》在中国社会学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高二学生读《乡土中国》有感作文2000字左右,欢迎大家阅读!

  高二学生读《乡土中国》有感作文2000字左右

  自小在农村长大,虽然很早便随父母外出,但心里的故土和记忆中的村落始终留有一个美好的印象。机缘巧合遇见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小小一册,内容精练,意味颇深,自觉其中内容或也与庄子所言有相应、相通之处,便在粗粗拜读一番后写下自己所感。

  1. 礼治秩序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与法律所言的行为规范不同之处在于“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而“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

  然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礼”,很多时候,不是如这个字一般,表面上十分得体的规范,它不容许外来力量改变承袭下来的传统,它不接受任何的质疑,它某些时候以我们现代人眼光来看甚至十分残酷,杀人有时候会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而我们所推崇的儒家学说,坚守着礼存在的绝对必要,而所谓恻隐之心,也并不能让孔子同意剔除掉礼中残忍的行为。

  “礼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但我们可以想象,祖祖辈辈告诉你这件事就是这样,你必须要去做,他们不会告诉你为什么,抹去源头,只把这条路和这个结果摆给你看并且强压着你去服礼,“如果我们在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成为了“仪式”。

  说到仪式,我又想谈谈今日被众人拥护的“仪式感”,以己拙见,所谓仪式常常是一套固定流程,我们不必多思考些什么,照着做便是了。“仪式感”又是什么呢?或许是现代人在久未认认真真去实践一些事情的时候,所拉扯出来的一个用以伪饰的名词。

  在穷极无聊的时候,在生活沉闷无趣的时候,在感受到所谓孤独的时候,人们拿“仪式感”这个词,来伪造自己幸福的错觉。然而真正在生活的人,从来不会拿仪式感出来说事。这或许也是孤独的一种表现,正如老师所言:孤独是因为缺少与这个世界的联系。人们尝试着用“仪式”来构建与这个世界更多的联系,这也是现代人所失落的。

  再说礼,庄子在《知北游》一篇中借黄帝之口曾言:“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

  礼,礼治,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它能有效解决眼前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但这种“有效”决计是在生产力比较低下的社会情态中方能生效,在这种时候,时代发展不会太快,礼有比较充分的时间来教化他人,形成传统。但与此同时,礼治社会也意味着一种自我而固执的思维模式的传承,而这种传承,也决计不是所谓的“道”,道无法言传,礼却可身教,那是一种虚伪的行为。

  同时,礼治于庄子看来,亦是“治之末”,它使得本该自然生长的万物违背其天性,被加以桎梏,将万物框定成固定的模样,将思想雕刻成相同形状。这注定不会是这个世界长久发展的根本所在。

  但再思索一下,庄子所抨击的礼,放到现代社会,是一无是处的吗?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们一层层剔掉身上的累赘,只为了能走得更远,所以,我们所扎根的地方呢?我们只顾埋头苦干,为了飞得更远,为了探索本源,但往往也把自己的来处抛弃。所以把老子所言反过来说一下,我们能否通过礼得义,再知仁,德与道或许最终也能解其一二。礼治不可取,但礼多少还是能说出些什么。当然,这种所起到的积极意义上的“礼”,也应当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时代进步再剥除掉不合适的部分,留下千锤百炼的精髓。

  2. 乡土与城

  混沌初开,生灵诞生之际,世界充满着的是野性,是荒野,是那放荡不羁的野蛮,是那万物浑然一体的自然。渐渐地,万物有了灵智,大自然造就出了人类,人类开始在无边的蛮荒上与野兽争斗,与自然争斗,为自己开辟出生存之地。

  人们生于斯,长于斯,那一片片栖居地,如此,乡土油然而生。

  乡土乡土,本乡本土,家乡故土。

  往回追溯,想必在人们脑海中是没有“乡下人”一说的。

  大家都生长在这片乡土上,谁不是扎根在泥土里,战战兢兢勤勤恳恳耕作生活?人与人之间哪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每个人生来便自带“土气”——那种虔诚而敬畏的“土气”,这使人们怀有谦卑之心,不蔑视万物,不践踏自然。

  那幕幕光荣的历史,都是从土地深处生长出来,扎根在泥土里的,是如此的坚强厚实,不容置疑。

  随着历史发展,人们开辟了朝代,建立了国家;人们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建造起了“城”;为了生存交易,发展出了“市”,更因此逐渐衍生出了“城市”,自然也有了“乡下人”与“城里人”的分别。

  令人疑惑的是,当人类的都城越发繁荣,虽依旧祭拜土地、向自然祈福,但却生出了对向土地讨生活的人们的不屑,“城里人”开始自恃高人一等,阶级意识逐步衍生,“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

  人们因为历史上取得的种种荣光而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却又嫌弃它们生长于土地,觉得那历史被土地束缚,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人们觉得不够骄傲,开始有了阶级高低之分,天子血统最是神圣,贵族身份又是高不可攀,所谓皇权富贵都依附着土地、依赖着农民吃饭存活,却将农民百姓们踢到社会底层,踩着土地过着世间最奢侈的日子。

  那个时候,人们虽不忘故土,依然敬畏大地,依然视“乡”为衣锦荣归的去处,但是,人类的横暴的有为之策,摧残着自我。

  时光轮转,现代社会,人类奉发展为第一要义,人们被欲望掌控,丧失理智大刀阔斧地向时代最前方迈进,把一切“负累”统统扔掉,向着缥缈未来横冲直撞,心无旁骛。

  人们千方百计地想着挣脱泥土的约束,直冲九霄,将曾几何时赖以生存的大地视为累赘,弃之如敝履,忙着将片片乡野推翻,堆砌座座城楼。我们追求着现代化,我们将自己的身子,从土地里连根拔起,自鸣得意,却不见淋漓的鲜血。

  我们将世界用看不见的网笼罩着,人与人的距离骤然缩短,但却拒绝着面对面的社群交流;我们踩着自然建造着高楼大厦,自顾自蜗居在空阔的房间里;我们在城市的车水马龙里往返穿梭,用嘀嘀车笛声塞满城市每一角,用哒哒键盘声压迫他人思想……

  我们失落了那仅靠眉目就能传情达意的理解熟络;我们失落了那同一片乡土上屋沿相接的左邻右舍,更丢失了那世世代代黏着着的渊远人情;我们失落了那深巷夜更、月落乌啼、风卷江河的清静耳根,也丢失了那真情实意立体可感的秘密窃语……

  无法否认,乡土社会的缺点是如此明显——固执、守旧,它甚至十分局限,人们被圈在一方村落,不知外界不解世界……

  另一方面,乡土社会更多奉行的是一种表面意义上的“无为而治”,大多数人们遵循旧制的“礼”便可好好生活在乡村之中,如鱼得水,只要不走出框架,很多时候都是任由人们自然发展的。但一旦探出一点点,便是不道德的。然而现代社会奉行的“有为之策”,也就不允许一点点的“无为”,于是乡土社会在时代的浪潮中失去了自身的立足地,被打翻、泯灭。

  引用费孝通先生曾在书中提及的一个概念:曾经的乡土社会像是一种有机的团结,然如今的现代社会更像是一种机械的团结,有序、先进、发达却丧失生气。现代社会的运转,似是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在无脑地工作着,没有灵魂,更没有对万物的敬畏之心,因而它不断地破坏又不断地重建,毁灭的是人类生存的根基,搭建的是一叶障目的泡沫。

  如今大概能理解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以一贵族身份挽起裤脚下乡进到土地里去耕作,去体味人生百态,又为何晚年出走,逃出青天。大抵是想感受乡土的生气与自然蓬勃吧。那个年代,贵族追求着社交界的名声与赞誉,过着靡醉虚伪的生活,而农民却被苦苦压榨着,贫穷、困苦,这种横暴的有为之策,逼他出逃。

  我们肆意妄为着,我们自以为是着,我们自顾不暇着,我们失去了灵魂本应拥有的所有重量,我们失去了本应怀揣的敬畏之心,带着血淋淋空荡荡的躯壳看似勇敢地对自然举起屠刀,更将匕首刺向自己的喉咙,我们无法自我评判,更不懂适可而止。

  倘若再不回头,每当我们往前迈一步,我们的故乡就消逝了一角,我们的未来,就熄灭了一盏灯。

  3. 结语

  对于乡土,我爱,却不喜旧时的社会。每一种社会形态的出现,必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不否认其效用,单纯不喜而不满。我也不喜欢现代社会,机械而乏味,多样而致使人迷茫,这或许是我个人能力的缺憾,也是时代发展的流程,因为存在,所以令人不满。

  但另一方面,或许我执着的也不是真正的乡土吧。

  费孝通先生在本书里,客观而扼要地写下了所谓乡土,所谓乡土社会,启发颇深,日后有空定细细再读几遍。

  我总会带着些偏见,些许的偏激让我无法客观,自制力应该也是我该努力去培养的。

  最后感谢聂老师带我们走进庄子的世界,或许我不够认真,但老师的话语对我来说仍启发甚大,感恩。

  乡土中国读后感1400字范文

  《乡土中国》研究的是根植于中国农村的乡下人。中国有几千年的农耕历史,“乡土中国”在某种好处上是中国传统的符号,在这个思想激荡的时代里,成了畅销书。

  持续者认为:靠务农为生的乡下人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为常态,即便正因种种原因离开土地的农民,也像“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来农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动,乡土社会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在缺少流动和变化的乡土社会里,每个人都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生活。在相对稳定、熟悉的生活环境下,构成了许多乡土中国的独特现象:“规矩”即可约束行为,法律则大可不必;“常识”即可应付变化,“规律”就可有可无了。

  费孝通先生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很同意,正因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开的。在中国,从女娲用泥土造人的传统神话故事开始,到历代的引起社会轰动和反思的农民起义,都与泥、与土,分不开。“土”,是中国人的根,是中国人身上的烙印,是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着的东西。“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我们小时候就能朗朗背诵的诗,其实就能说明以前中国社会以农民为荣,尊敬、崇拜他们。

  中国人有“私”的毛病,费孝通先生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中国人的社会结构“是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波纹的中心是自己,推及的远近视财富和势力而定。波纹的中心既不相同,推及出去的圈子也就各不相同,一切皆以跟自己的亲疏远近为出发,因此中国人缺乏团体意识、缺乏对权力和义务的共识和遵从。在“推己及人”的波纹式社会结构中,也构成了维系人际关联的道德要素:“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在我们传统道德系统中……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

  乡土中国的“家”通常是父亲一系的“大家”,费孝通称之为“小家族”。乡土中国的家不但承担了生育的基本功能,而且能够承担政治、经济、宗教等社会功能。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里要有家法,夫妇间要相敬如宾,妻子要三从四德。在乡下,通常都是男的和男的在一齐,女的和女的在一齐,孩子们又在一齐,这是性别和年龄造成的距离。中国人在感情上的矜持和保留,也是在这种社会格局中养成的。

  费孝通先生认为,乡土中国不是一个法治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正因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乡土中国的“礼”靠社会传统来维系和传承。

  礼制不一样于法律,亦有别于道德。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礼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是主动的,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相比之下,法律是强行限制人的行为的,而道德是整个社会所支持、默认的。做了不道德的事,即使有些还没有严重到会受法律的制裁,却必定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即我们俗话说的良心的谴责。

  费孝通先生认为,薄弱的基础决定了农业社会不能建立起强大的权力帝国,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也构建不出西方式的民主社会,乡村中国“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在乡村中国,亦有一种发生在长幼之间的很强的“教化权力”,该种权力保证文化传统的延续。

  费孝通先生认为,在乡土社会,血缘关联决定了社会地位。在稳定的社会之中,血缘又推而广之为地缘。因血缘和地缘而构成了一个个关联紧密的社会群体。在群体内部,人们靠人情往来,这样就限制了商业的发展。

  最后,作者认为,乡土社会的稳定是相对的,只但是乡土社会的变化极为缓慢。缓慢的变化缓冲了变化可能带来的冲突,因此乡土中国自春秋战国之后,少见思想激荡。缓慢的变化在名实分离的教化过程中得以实现――应对教化持续面子上的遵从,具体执行之中则遵循事实上的变化。这一过程中,恐怕也构成了国人心口不一、阳奉阴违的一些陋习。

  费孝通先生已经仙逝,作为一个既没有乡村生活经历,也没有文科教育背景的人,对大师的理论做了一些揣测,请费先生原谅这种无知无畏。

  《乡土中国》读后感作文

  《乡土中国》此书,余早有耳闻,惜乎锐进之气已减,加之事务缠身,故于15年11月方粗略浏之。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解读中国传统社会,是费孝通的一个大胆而又成功的尝试。书名中的“乡土”二字,既表明了传统中国之基本属性,当然,从另一种角度来讲,也是作者观察传统中国的立足点。

  传统中国是一个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的社会,土地是固定在地球上而不可移动,由此,以此谋生的中国农民也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不免带有种种“乡土气息”(非贬义,仅仅只是一种客观的描述)。乡土社会,强调的是一种静止的、固态的生活秩序。处在这种秩序下的人们,对于秩序服从的原动力既不是横暴权力,也不是契约社会中的同意权力,而是在经年累月反复训练积累出来的传统。传统,在相对静止的社会中,具有压倒一切的权威性,这也是所谓礼治社会产生的根源。

  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不同,传统国人社会生活结构偏向于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差序格局。所谓差序格局,指的是以父系亲属关系为主轴,异性亲属关系为辅轴的网络关系。这种格局通常需要考虑血缘、地缘、政治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该概念的研究在现代广告传媒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此书还研究了文字下乡、男女有别、无为政治、长老政治、名实分离等问题,可以说,此书以乡土中国为基本论点,进而将研究领域扩展到了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及国民特性等问题。

  本书语言朴实而又立意深远,篇章结构看似纷繁复杂实则自成一体,是不可多得的大家之作。

  《乡土中国》读后感范文

  1、乡土本色。

  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熟悉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中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Tönnies的话说:前者是Gemeinschaft,后者是Gesellschaft;用Durkheim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个人不知道个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主要说明了礼俗社会最大的特点,熟悉。

  “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风俗来应付的”,于是才会出现法律。

  《从习惯、习俗到习惯法——兼论习惯法与民间法、国家法的关系》李保平

  2、文字下乡。

  乡村的“愚”和城市的“愚”。乡下人的“愚”是出于乡土社会的本质。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会.

  语言和文字的区别。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少数人的特殊语言和社会人的共同语言。

  3、再论文字下乡。

  “时间的悠久是从谱系上说的,从每个人可能得到的经验说,却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这个戏班子里演员所需要记得的,也只有一套戏文。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积累,只需老是保存。”

  因为所有人的模式都是一样的,都是定型的,所以所有的经验都只需要语言的相传,并不需要文字的记录。

  4、差序格局。

  以个人为中心,按照血缘亲属等关系的亲疏来对人距离远近的划分。这个圈子的范围伸缩自如。如孔子的“推己及人”。

  除了血缘关系,还有地缘关系。地缘关系的范围大小根据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于是有了树倒猢狲散的现象。

  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一个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中国传统社会里……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族”,与《大学》中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理相通,正反相反。这个公式里当事人是不承认自私的,因为在牺牲族时是为了家,家在他看来就是公的。公私只是相对而言。

  差序格局中,传统社会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群系中发生意义。

  5、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团体格局要考虑的渊源是宗教传统,也即人人平等。而中国的传统法律观念,是亲亲相隐。

  6、家族。

  中国是父系氏族,主轴是纵向的,在父子之间,甚至是在婆媳之间,分工明确,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等,夫妇两性成为配轴,主配两轴都因为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我所谓的普通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

  7、男女有别。

  两种文化模式,亚普罗式的和浮士德式的。“亚普罗式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但是人连维持它的力量都没有,……。现代的文化却是浮士德式的。他们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障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的变”。乡土社会是亚普罗式的,现代社会的文化是浮士德式的。

  感觉古代主要是男女两性的合作生活,或者就是说是事业性的组合。因为男女分工明确,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分工非常稳定。

  “依现代文化来看,男女间感情激动的发达已使生育的事业摇摇欲坠。这事业除非另外设法,由社会来经营,浮士德式的精神的确在破坏这社会上的基本事业。”(生育事业如何设法?社会怎么来经营?)

  当婚姻和生育不再作为一个个体生存的目标的时候,就会出现这个问题。现在社会的发展也确实是这种状况,越来越多的人独立。不仅仅指女性从生育的事业中独立出去,其实男性也是如此。婚姻变成了一个更加纯粹的契约,既然是契约,那就是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的,意思自治是契约最主要的特点。人的契约精神加强,结婚离婚就会变成更加简单的事情。不像上一代的婚姻,在他们看来是不齿的,现在则不然,我们所处的社会,越来越接受这种转变。当婚姻变得简单化,那么思考一下,结婚离婚变得没有负担,那么是不是说出轨背德的成本就会变低。直到有一天人们厌倦了被“婚姻”这个契约束缚,于是会变成只有爱情没有婚姻?婚姻的作用是什么?是赋予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一种法律关系,从而赋予婚姻内才能拥有的种种权利和义务。如果有一天不存在婚姻这种形式了,那么这种本该由配偶所有的权利该怎么赋予?(后面还有一连串问题就留给下一本书思考吧,这个问题肯定有学者想过了,先记下来这个问题。)

  很有意思的一点。费孝通先生说到“中国乡土社会里,以家族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则较异性原则为重要的表示”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男女有别的界限,中国传统感情定向偏于同性方面去发展。变态的同性恋和自我恋究竟普遍到什么程度,我们无法确说;但是乡土社会中的结义性的组织,‘不愿同日生,但愿同日死’的亲密组合,多少表示了感情走向走入同性关系的一层里的程度已经并不很浅。在女性方面的极端事例是南华的姊妹组织,在女性文学里所流露的也充满着冯小青式的自恋声调。可惜我们对于中国人的感情生活太少分析,关于这方面的话我们只能说到这里为止了”。

  费孝通先生到此为止了,那么延续这个思路往下想一想。按照乡土社会的稳定性,男女之间是亚普罗式的,也就是说没有浮士德式的感情激情,更多的是一种熟悉、习惯、分工的模式,所以,乡土社会其实对异性之间的感情是非常压抑的,甚至可以说是歧视的。那么感情激情上的波动更多的是出现在同性恋中或者是自我恋中。因为同性恋和自我恋不掺杂某种事业性。可是这样一想,乡土社会对感情的压抑真的是非常厉害了。

  对于同性原则如果只联想到爱情上实在太肤浅。

  8、礼治秩序。

  礼治不是人治,“人治”这个词是非常不恰当的。礼治更多的是内在道德的约束,是社会所共同承认的道德习惯的由内而外的约束。

  “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积累的经验”。“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

  法律是从外部限制人的,违法会得到处罚。而礼不是。礼是思想文化上的教化,是由内而外的谴责。“礼治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9、无讼。

  行为者对礼治的一套规则从小熟悉,不问理由。

  人情社会。

  现代社会更多的是讲究权利,不再考虑道德伦理。

  “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合法的行为,于是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了。”

  “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

  这种情况很常见,经常看到很多案例的判决结果和社会习惯的惯性思维得到的结果不一样,然后大家就会说法律是恶法,但其实不然,法律自成一套体系,我认为简单来说原因有二,一是目前法制观念虽然有了一个大体的建设,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这个意识,但是却并不知道法律的具体规定是怎样的。另一个原因是,现行法律多是移植而来,法律水土不服的情况很多见,而我们的观念传统已经根深蒂固千百年。法律和当地道德文化传统相融合的过程是缓慢和复杂的。我有的时候甚至在想,法律会不会成为最大的文化入侵。因为法律所带有的强制力是非常强大的,人们在接受的时候必然会舍弃一些东西,所以说法律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是说一说写一写就能做到的,怎样才能建立一套符合实际国情的法律体系真的不是一朝一夕能找到答案的。匆忙状态下是不能做好事情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10、无为政治。

  权力的讨论,一种偏重社会冲突,一种偏重社会合作。

  社会冲突,阶级斗争,横暴权力。

  社会合作,社会分工,同意权利,社会契约。

  权力与经济利益的关系决定着人们对它的热衷。

  11、长老统治。

  教化性的权力。“一个孩子在一小时中所受到的干涉,一定会超过成年人一年中所受社会指摘的次数。在最专制的君王手下做老百姓,也不会比一个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手下过日子为难过”。教化性的权利在亲子关系中表现得最明显,并不限于亲子关系。“文化的基础必须是同意的,但文化对于社会的新分子是强制的,是一种教化过程”。

  “文化不稳定,传统的办法并不足以应付当前的问题时,教化权力必然跟着缩小,缩进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而且更限于很短的一个时间。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人并不能靠经验作指导。能依赖的是超出于个别情境的原则,而能形成原则、应用原则的不一定是长者。这种能力和年龄的关系不大,重要的是智力和专业,还可加一点机会。讲机会,年幼的比年长的反而多。他们不怕变,好奇,肯试验。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障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顽固和落伍并非只是口头上的讥笑,而是生存机会上的威胁”。

  其实现在就是这样的,有很多时候带着问题去请教父母长辈,他们并不能给出一个相对正确的答案,他们几十年所得到的经验并不足以给一些更好的建议,因为所遇到的都是前所未见的情况。所以不要盲目听从长辈所说的话。长老统治在现在明显不再适用。

  12、血缘和地缘。

  生育。血缘。稳定。继承。

  流动变得频繁,人情不足以维持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于是更加需要法律。

  “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

  “在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

  “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这个地方想起朱苏力的一个演讲稿《朱苏力:社会转型与中国法治》

  13、名实的分离

  讨论权力的的性质分成三种方式:“一是从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而是从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三是从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现在又想提第四种权力,这种权利发生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中”。社会变迁中的权力(时势权力)和长老权力此消彼长。

  “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结果不免是口是心非。”

  14、从欲望到需要

  “从知识里得来的权力是我在上文中所称的时势权力;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各人依着欲望去活动就得了。”


相关文章:

1.乡土中国读后感优秀读书心得体会1500字左右

2.《乡土中国》读后感作文800字读书心得体会

3.《乡土中国》读后感作文500字600字左右

4.丰乳肥臀读后感2000字左右范文

5.读追风筝的人有感作文2000字

    92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