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范文1000字

小妹2 0分享

  众所周知王小波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他自认为是小说家,这是他在写作末年开始写的所有杂文总编,编者是他的妻子李银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范文1000字,欢迎大家阅读!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范文1000字

  沉默是个双面的词语,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由沉默导致的悲剧往往是令人痛心的。这样的故事进场发生在我们身边:公交车上,一位凶神恶煞的乘客因为一两块钱车钱的问题,殴打公交车司机,或者是小偷形迹败露之后殴打、威胁受害人,而在公交车上的,往往都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沉默”,是人性的冷漠,是怯懦,助长的是恶人的气焰。扼杀的,是他们自己的灵魂。

  有一种言论认为,中国人是这世界上忍耐力和抗压能力最好的人群之一。我们长期生活在各种重压之下,他人的重压,社会给你的重压,权力的重压,金钱的重压。面对苦难,面对灾祸,我们仿佛都是那么的敦厚善良,大多数人总是选择逆来顺受,总是学会服从和屈服。用学者的话来说:这就是中国人的奴性。孕育形成臻至完美的过程长达几千年之久,这期间,中国人已经逐步的失去了自由的灵魂,失去了独立的人格。不会独立的思考,没有自由的魂灵。

  面对社会的不公与苦难,太多的人选择了沉默,这是个悲剧。这沉默的大多数,在王小波的杂文《一致特立独行的猪》中就成了普通猪的原型,这猪是高度拟人化的猪,普通的猪就如同普通的人一样,麻木,无论他们愿意或不愿意,都屈服于他人的设置安排,按照他人所规划的去生活,肉猪阉掉只为长肉,种猪只为当“花花公子”,对周遭的一切漠不关心。而这其中作者描写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猪有很多拟人化的特征:1、象山羊一样敏捷;2、不安于命运,不向命运低头;3、习惯于特立独行;4、对知识青年好;5、善于斗争,敢于斗争;6、对邪恶的势力有着高度的警惕性;7、岁月的磨难使猪的本性发生了改变,对人变得更加冷漠和不信任。但无论是屈服于他人的普通猪,还是对人变得更加冷漠和不信任的猪,最后,他们还是猪,我们不要做猪,我们要做“人”,所以在他人安排的生活中,不能失去独立的思考和灵魂。在生活的磨难之后,不能灭失掉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包容,善良,宽容,正义,这时,我们不能做“沉默的大多数”。

  不做沉默的大多数,不做他人跳楼时的起哄鼓掌者,不做他人蒙受苦难时讥讽者,不甘屈服,敢于争取自己微小的权利。曾经听过这样一个事情,有个律师在列车上买了瓶一块五毛钱的水,他问卖水的列车员要发票,列车员说自古以来就没有发票,律师毫不犹豫的将铁路局告上了法庭,胜诉了。大家以为他以后做火车会遭受到很大的困难么?没有,相反的,每次他坐火车,列车长会亲自把东西送上来,然后问他:“您是现在就要发票还是等下要下车了我给您送过来?”。权利,就是这样自己争取来的,尽管是微末的权利,你也不能放弃,因为一旦你放弃,你就会放弃得越来越多。不能做沉默的人,看着自己的权利慢慢被夺走,只留下自己自怨自艾。

  “沉默”是精神癌症,打双引号是为了区别前者。沉默造就了怯懦的人,这些怯懦的、为人父母的人,他们会在克拉玛依大火时,说出令人心疼的“让领导先走”。沉默造就冷漠的人,他们是跳楼者楼下的起哄者、鼓掌者,他们是在他人面对歹徒的时候那些袖手旁观的人。沉默造就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式悲剧”,让我们感叹人性的丑陋,而谁又知到我们人性的丑陋,是我们自己亲自展示给别人看的,满脸堆笑的对别人说:“看,我多丑陋。”

  有很多的人在该沉默的时候不沉默,在不该沉默的时候沉默。面对强权,他们忌惮。面对弱者,他们鄙夷。前阵子因为钓鱼岛,很多所谓“爱国人士”上街游行。对他们我不做出正面评价,这里完全引用他人的话语:“一个连街头小偷都不敢喝斥的人,居然嚷嚷着要踏平东京,灭了小日本。”你应在何时沉默?何时不沉默?

  我们需要沉默的大多数,不需要“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1500字读后感

  理想国与哲人王

  柏拉图把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他鄙视个人幸福,无限地强调城邦整体、强调他一己以为的“正义”。在柏拉图眼中,第三阶层的人民是低下的,可以欺骗的。他赋予了统治者无上的权力,甚至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用撒谎来对付敌人或者公民”。

  记得高中同学文学的静静曾经说过,目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理想国,我们国家自汉代以来,一直在进行思想上的大屠杀,尤其是***,造成了全民知识文化水平的大倒退。一个当初的卡哇伊有这种思想境界,不得不让人称赞佩服。联想到此也深刻体会到王小波为何会对理想国的批判,及对哲人王的不屑的原因了。但从个人的人生来说,了解一些哲学是很必要的,哲学不但有趣,还可启迪智慧,能够让自己在迷茫的生活中得到一盏启明灯,并促使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明辨是非。而明辨是非的前提是发展智力,增广知识。

  王小波说:时值今日,还有人盼着出个哲人王,给他设计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好到其中去生活;因此就有人乐于做哲人王,只可惜这些现代的哲人王多半不是什么好东西。

  我个人不盼着出个哲人王,更不愿做个被称做不是什么好东西的哲人王。

  假如有一天出现了个哲人王,发现了一切新奇,一切有趣,发现了终极真理,杜绝了一切发生的可能性。人类能做的只有根据真理进行价值判断,那么生活也将失去乐趣。这也是我为什么一定要通过twitter,youtube,facebook,imdb等看世界的原因之一。

  真正的哲人王不会出现,乌托邦也不会实现,只会无限靠近。在人间,尊卑有序是永恒的真理,波拉图的理想国并我心目中的理想国。波拉图的爱情也并非完全是精神恋爱,无一点肉体,柏拉图式爱情的真谛指的是一种对节制的崇尚,对善和美的追求。

  救世情结与白日梦

  我承认我现在的救世情结还很严重,但经过小波老师的教诲,把我从理想主义拉回到了理想。我跟大多数愤青一样:先解放天下三分之二的人,然后解放全人类。小波劝告我说不要去救他们,因为你不认识这些受苦人,更不知道他们受何种苦,最重要的是人家并没有要求我去解放。这样过去你就是自作多情。

  假如世界真需要我们解放,我们也没必要大呼小叫的去解放他们,让人家苦等,倒不如一声不吭,忽然有一天把他们解放,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思维的乐趣

  每天上班无所事事,看看新闻聊聊天,等待着下班,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会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晚上因为没事而玩玩游戏,性质和手淫差不多,大多数人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如何避免比死亡更可怕的事呢?

  苏格拉底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宁可做个一无所知的苏格拉底,体会寻求知识的快乐,也不愿忍受无所事事的煎熬。

  一个人若需要从思想中得到快乐,那么他的第一个欲望就是学习,素先生说:知道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本源。

  和小波老师的体验一样,我体验最大的快感是读完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丛书,因为它是新奇的,以前从来没有接触到自由和民主的思想。某些单调机械的行为,如吃饭、排泄、性交,也能带来快感,但因为过于简单,绝对无法和新奇带来的快感相提并论。

  追求新奇的知识和智慧与利益无关,这是一种兴趣,很多中国人认为学习是痛苦的,而国外的人看来是快乐无比,尤其是近代的外国人。

  不要骂我崇洋媚外,劝我多看看中古遗风,或许我看到的大多是中国历代消极的一面,看到的是三妻四妾,妇女裹脚。对此我是个典型的叔本华式悲观主义者,汉朝以后的历史从今往后是不再研究了。

  小波还告诉我:不要把学到任何一点知识就把自己当成超级智慧,无限的自满的人,自足,手舞足蹈是要不得的。

  书中的几个人物:君特.格拉斯,奥维德,罗素,菲尔丁,萧伯纳,马克吐温,卡尔维诺,杜拉斯,苏格拉底。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上课时看,自习时看无聊时看,孤独时看,每一次都是拿起了放不下,放下了心里又有连丝的默默感在仔细阅读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的一个月里,我几乎没有碰其他消遣文本。他的文字给我清澈的顿悟感和沉默的镇定。

  这种力量是一种站在生活之上的明确和感悟,我会在读到某段某句文字时突然激动――原来这就是我,我的人性,我的感受,我的理想和信念。他在书中一直强调智慧,知识,尊严,生活智慧永远指向虚无之境,从虚无中产生出知识和美;而不是死死盯住现时现事和现在的人。知识本身是多么的诱人。学习本身就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文史知识目的在于“温故”,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在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里。学习科学知识目的在于“知新”,有科学知识的人可以预见从现在到广阔无垠的未来。所谓为智慧,我指的是一种进行理性思维时的快乐。

  在中国做知识分子,有一种传统的模式,可能是孔孟,也可能是程朱传下来的,那就是自己先去做个循规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样,做出了乐趣,再去管别人。我小的时候,从小学到中学,班上都是这样的好同学,背着手听讲,当上了小班长,再去管别人。现在也是这样,先是好好地求学,当了知名理论家或批评家,再去匡正世道人心。当然,这是做人的诀窍。做个知识分子,似乎稍嫌不够;除了把世道人心匡得正正的,还该干点别的。由这样的模式,自然会产生一种学堂式的气氛,先是求学,受教,攒到了一定程度,就来教别人。如此一种学堂开办数千年来,总是同一些知识在其中循环,并未产生一种面向未来,超越人类的文化。

  一个人不在单位,不在家里,不代表国家民族单独存在时,居然不算一个人,就算一块肉。我个人以为,做爱做的事才是“有”,做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要做的事则是“无”。但我还想指出,到岁数了,找合适的人,正常的性生活,这些都是从norm的角度来判断的――属于个人的,只是一片虚无。我总觉得,把不是生活的事叫做"生活”,这是在巧言掩饰。我们现在经历的时代很浮躁,越来越缺少沉得住气的智慧与理智,利益和金钱的诱惑也已早早得开始腐化学生的灵魂。我们外强中干,以为华丽个性的衣饰可以裹住脆弱的内心,于是穿着奇装异服,表情冷漠。内心又常常空洞肤浅,在虚无的网络中寻找虚无的知己,在现实的社会中面对封闭的自我。

  被告知他已经逝世十一年的时候,我感觉狠狠地被欺骗了。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作文

  一

  距离上次这样认真的写看一本书后的读后感,应该十年有余了,长得都忘记了写读后感的套路了。

  记忆中应该是先夸一下作者,百度复制粘贴过来简要概括地写一下他的生平,这本书的背景材料,自己看这本书的感悟,然后引用书中的话,证明作者写得是多么生动形象牛逼,自己看了过后多么受益匪浅,再一次一边引用书中的妙语连珠一边含沙射影夸自己,觉得自己收获大大的满足,享受了一顿精神的饕餮盛宴,然后郑重其事地推荐给你,一般就可以结束了。

  如果胆子再大点,可以评价这本书的价值,作者对推动历史文学革命前进的贡献,再一次证明这本书不仅是好看,还有治疗愚昧无知的功效,或者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对作者指手画脚一翻,这本书不仅下流无耻还带坏善良风俗,最后心满意足地发表读《&times;&times;》有感。

  我看大家都一直是这样做的,我却不。读你们都写了好多了,我就光写感吧,这样又可以压缩一半自己给自己强加的工作量!不写这个感,我觉得对不起这本书,在这个各种各样的书胀了架子,和超级市场里陈列的卫生纸一样多的时代,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不容错过!

  其实,我不能放过的,是我自己!

  二

  本我也就一直沉默的,我不要脸地觉得和我一样的人是大多数。一是人真的很懒,说话有时都觉得浪费口水,也不曾想写文字作文章,还有就是有些堕,自甘平凡还说自己难能可贵。二是习惯和喜欢沉闷、灰暗和无聊透顶的黑夜。不过黑夜是他们给我定义打的标签,毕竟掌握黑白阴阳对错的绝对话语权在他们手上。像我这种夜游动物,那里会粗糙而无聊呢?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大白天就把我们晚上才做的事悄悄做了,还大言不惭地转过头来说讨厌黑夜。

  所以很多人以为我不存在或者很遥远,远到很难找到感觉还有比自己不幸福的人,因为找不到还有比自己更惨的人,吃瓜群众就只是傻愣愣的自嘲一翻而已,偶尔回想起这个人这个名字,却总记不清道不明白。

  这有点像大学的生活,不冷不热的混日子,刻意求学而且十分认真地表演着虚无。因为什么都不懂,自然也就什么都不怕,头脑是表示自己是个好人的工具,于是四年或者更多时间,为此必须学会背诵一批格言、教条和绝对真理。考研究生有点像赌命,要是博士的话甚至比赌命还严重。到头来回家还不免被父母说骂嘀咕一顿:学了聪明学反而变得更笨,连地都不会种了?

  现在不是元气少女就是女强人,不是小鲜肉就是老干部,从少年就直接到中、老年,青年似乎是不合理的非主流存在!青年大多是指手画脚的愤青,挑破离间破坏社会氛围,对内很爱惜羽毛,对外则真能下得去手。所以被大奸大恶之徒所骗,心理还能平衡;而被善良的低智人所骗,就不能原谅自己,放不过自己的良心。倘若对自己做价值判断,还要付出一些代价;对别人做价值判断,那就太简单、太舒服了,太过瘾了。

  读书时候考虑比较多的问题,是国家繁荣昌盛和全人类的未来,是肩膀上承载的光荣使命,就差等着救世主来召唤了。我也是废话篓子,讲过一些违心的话,一不小心,便连自己也以为是一个忧国的志士,人们是每苦于没有“自知之明”的。

  于是我也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人,自认为并不是朋友口中的愤青。只是很多时候话语的无力感和空虚感超过了它本身的价值,索性闭口不言。我既不能证明自己是哑巴,也不能证明自己不会写字,你们打聋子骂哑巴,拉我下水,也只能叨叨唠唠嗑爪子下下你们的精神原子弹。实在不想动手动嘴了,就装疯卖傻一下。

  三

  终于熬到毕业工作养家糊口的生活,突然发现每天都是流动酒会,集体调情,自我放逐,正当做生活的逃兵,而自命为成熟稳重。于是觉得被丢弃在了物欲横流泛滥成灾时代,而人际关系又是那么冷酷无情,想好好听一堂课,却发现已经没有老师了。

  对识得字的成年人来说这种生活就是一种负担,有时甚至会痛苦挣扎。那些专家教授狼心狗肺的说法,就如嗓子里有一口痰,硬是被憋着忍着,肯定很难受,可是你又不敢不吐不快,憋久了,连口水、痰一起咽下去还不敢说点什么。

  我是这么理解这件事的:别人希望我变得笨一些,谢天谢地,他们没有成功,不过也有些人,巴不得自己傻一点,再傻一点也没关系,傻到成为一个好人,不过很可能是个很好的笨蛋。

  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他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我还不够聪明,因为顶好的这些人有一种惊世骇俗的思辨能力,天马行空不拘不束的思想火花,你没有,就说明你还不够纯粹,还不够深入骨髓的钻研。还有一种情况是:一旦聪明人和傻人起了争执,我们总说傻人有理,久而久之,聪明人也会变傻,这种法子现在正用着呢。其实两千多年的孔孟程朱,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好点说,也最多是复杂的人际关系加上阴阳八卦金木水火土。

  这难道不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吗?因为识得点字,自己也没放过自己,我就一直特别害怕那种隔一段时间就问我有什么收获的人,特别工作之后,换成每隔一段时间就问你找了多少钱,总是有一种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的窘迫感。好多好的电影,综艺节目,国产电视剧,我也不怎么看,不是不喜欢,是怕看了心里难受得慌。文学作品不是政论,是艺术,把艺术拿来搞政治,就好像看着一个清秀淡雅眉清目秀的大家闺秀流落街头被路人涂红抹绿上街唱歌一样。我怕我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忽然知道自己生了个傻儿子而伤心难过。

  四

  生活中的很多细节,很多感悟我都有,但我却不能写下来,不能说出来,一直闭在心里,烂在肚里,还将会带入坟墓。而终究会有人写下来了,让我们去品味去咀嚼,余味无穷,兜一圈回来总算明白,原来生活都是这样的道理感悟。

  他们帮我总结出来的成功黄金法则做人准则是很好的,特别是成功学,只是真的没人坚持下去,大家都太急于变现,理论工作也没太多人做,就更不要提为后人栽树了。以前是日子时光太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现在是太快了,我连我都爱不过来,那里还有时间再去爱你。

  所以以后干脆利落点,我的故事我亲自来写。我们都对喜欢的人大声说喜欢,却不敢小声对讨厌的人说不喜欢,就如婚姻一样。结婚时候大张旗鼓向全世界宣布,离婚时躲躲藏藏不敢公开。搞的大多数人都都活得提心吊胆口是心非,活成难得糊涂的模样。

  之前我就没想到门槛这个事,“难得糊涂”是有门槛的,那是洞明世事后的一种达观和豁达。可笑的是,很多本来就晃荡着一脑袋浆糊的人还四处嚷嚷着要“难得糊涂”。当然,说的,就是我啦!所以也就自我标榜晕头涨脑地白活了几十年,在那种环境中,没事干就成为最可怕的社会问题。因为许多人的人生就此陷入了百无聊赖的烦闷之中,精神困顿最容易胡思乱想,或者怀疑人生和破坏欲滋生。

  后来发现当初哈哈哈的相声小品也只是调侃弱势的幽默,难免心头一震,说直白点类似人的自慰,很爽,很痛快,然后到了最后只有无尽的空虚,发现一切毫无意义。说太监认为性生活危害健康都有点轻了,就如同一个太监面对后宫三千佳丽般的残忍。

  五

  想到要老了,步入中年踏入坟墓不期而至,心头就瘆得慌。待还没明白过来,就老了一岁一岁又一年,主要的不能放过稀里糊涂地混日子的原来的我,是有多遗憾,多么怕死。

  “我们要感谢苦难,感谢伤害过我们的人和那些事情”,凭什么我们要感谢他们?我本来过的好好的,他们过来把我打趴下,我浑身是伤地站起来,还要感谢他们?

  弗洛伊德对受虐狂有如下的解释: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就会转而爱上这种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以便使自己好过一些。这样想,便更加慌张起来,我怕余生太短,弥补不了前三十年欠下一屁股债,等到人死了,帐还没还清,死不瞑目啊!人的本性是不喜欢犯错误的,所以想把他搞糊涂,就可以糊里糊涂得过且过了。

  教化这个事儿如今听起来挺操蛋,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处事逻辑强加给别人,简直是对灵魂的强奸。

  那些能搬能扛能偷能抢的还好说,可是在新的精神地盘上的殖民者即便拿着枪炮,也处于隐性的弱势,所以有些东西不能明抢,只能骗。因此,新的精神殖民者就有了一个艰巨的使命&mdash;&mdash;兜售他们的生活方式,以便打开新市场。好像说得有点委婉,重新说直白一点又觉得自己是个傻大个,还是不说了。

  六

  不是看一篇文字,写一段文章或者听一席谈话就能平衡自己的,更不是一本成功学,一段励志视频就能戒掉坏习惯,太多人渴望被成功被敬仰,希望人生故事都是励志的。

  不过另一方面怕被裹挟被代表和被绑架,不仅自私自大极端盲目,还懒散赖皮耍无赖,或者集体沉默毫无作为,麻木真的会变成一堵墙,堵住了生活的真相,挡住了真理的余光。

  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要是我年轻,我真应该认真地想想这些问题,首先,就得先学会质疑和拒绝,要学会独立自由地思考问题,还有不受约束地表达想法,如果可以,真的应该要让我们年满十八周岁,再让我们不受干扰地选择我们的信仰。

  就如卢梭说的: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可我老了,这次我明白了,所以,我要选择认真地老去!

  这,就是我的自由宣言!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还记得第一次读到王小波的文字,是在读研期间。在那座爬墙虎铺满整墙、建于六七十年代的图书馆里,在写论文困乏时,我四处翻看小说打发休息间隙。无意翻到王小波的文字,已不记得是哪段文字了,只记得我被他妙趣横生的叙述方式、荒诞不经的想象力、酣畅淋淋的表达所吸引,看着很过瘾,以至于一口气就接着读了下去,直到图书馆的闭馆铃声响起,我才意识到自己是来写论文的,匆匆收拾好东西离开了图书馆。于是,后来就自己买了这本《沉默的大多数》。

  这是一本杂文集,内容涉及历史、政治、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既有政治导向意味很重的部分,也有个性鲜明的部分。每篇杂文的标题都很特立独行,看似八杆子打不着的几个词就组成了一个标题,比如“皇帝做习题”、“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长虫&middot;草帽&middot;细高挑”等等,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读下去;短文开头常常从贴近生活的事情讲起,把平常的琐事和深奥的道理糅在一起;文中每次引经据典、借用俗语都显得很自然,毫不突兀。读这样的文字,就像是与文学巨匠在做面对面地交流,感受他的博学,接受他的熏陶。

  这本杂文集中,说了很多中国人的国民性,与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有异曲同工之处,比如中国人不太懂幽默、比较寡言少语、有受虐受压迫倾向等等。不得不提的是开头第一篇杂文《沉默的大多数》,分为六个小节讲述了王小波他自己怎么从怀疑话语、不爱说话的小孩转变为走进话语圈的文学创作者,因为他感觉“有义务谈谈子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以他最终挤进了话语圈。他说大家之所以保持沉默,原因有些是因为没能力或没机会说,有些是因为有隐情不便说,有些是因为对话语世界厌恶。这让我开始思考,现在很多大学生为什么他们“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在课堂上不主动发言甚至一问三不知,在课后以及微信QQ等各种社交平台上吐槽起来却妙语连珠,一个堪比一个精彩。这样看来,他们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在课堂上保持沉默,也许是出于对课堂这个公开场合的担忧,又或者与老师对话让他们提不起兴趣。不管是哪个原因,如果出于对这个课堂、对这次学习有一种责任感,那么我想他们也会像王小波一样,做一个主动掌握话语权的人。

  读到《用一生来学习艺术》这篇时,我心里有很深的感触。我是个没有艺术细胞的人,画画不好,即使是临摹也能临个四不像,也欣赏不了什么世界名画;唱歌唱不在调上,甚至还可以在合唱的时候把别人带偏&hellip;&hellip;王小波开篇就说理科老师比文科老师提到更多的艺术,想起来,好像我的化学老师在完整地做完一个实验并且分毫不差地得到所有的反应和现象时,他也说过类似的话“怎么做对是科学,怎么做好是艺术”。文中,他通过对杜拉斯、道乾先生、穆旦先生作品的怀念,道出了“比之科学,艺术更能使人幸福”的感叹。诚如王小波所言,科学教给人的是规则,艺术作品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给人以精神世界的饱足感。

  读完这本杂文集,收获的不仅仅是王小波播种的精神食粮,文中提到的诸多优秀作品,他们是经由王小波删选后呈现给我们的,我想这些也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汲取到我们自己需要的营养。

  经典语录:

  1、在我小时候,话语好像是一池冷水,它使我一身一身起鸡皮疙瘩。但不管怎么说吧,人来到世间,放佛是来游泳的,迟早要跳进去。&mdash;&mdash;《沉默的大多数》

  2、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mdash;&mdash;《沉默的大多数》

  3、一个常常在进行着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的,一个想探索自然的奥秘的人也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更是会常常失败。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 ”之所以常胜不败,只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mdash;&mdash;《海明威<老人与海>》

  4、总而言之,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人在工作时,不单要用到手、腿和腰,还要用脑子和自己的心胸。&mdash;&mdash;《工作与人生》

  5、知识分子的长处就是会以理服人,假如不讲理,他就没有长处,只有短处,或者没意思,不如死掉。&mdash;&mdash;《知识分子的不幸》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范文1000字

众所周知王小波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他自认为是小说家,这是他在写作末年开始写的所有杂文总编,编者是他的妻子李银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排行榜

    余华《活着》读后感心得 余华《活着》读后感心得
    944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