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中学生作文900字10篇

福萍 200分享

  《论语》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小到个人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言一行都在它的规范之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读后感中学生作文900字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论语》读后感范文一

  在现代的社会里,处处都应存在着诚信。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业之本。对于每个公民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身之本。

  寒假期间,我又一次捧起《论语》这本书,饶有兴趣地品读起来。在这本经典著作里,遗留着古人灿烂的文化历史,富有哲理的人生名句箴言,中华民族文明的精髓。即使今日,处在21世纪的新社会,《论语》仍在文化界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引领着人民朝着未来,文明跨步前进。

  《论语》中,一句至理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最让我刻苦铭心。从中,可见孔子对诚信的重视。在孔子看来,诚信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范畴,取得人们的信任比什么事都要重要。

  “一个月包退,两个月包换,终身维修。赶快拿起手中的电话订购吧!”在许多电视频道中,经常看到这排山倒海的场面,听到这声嘶力竭的呼喊的电视购物广告。多功能手机,褪黑仪,增高鞋,这一种种广告产品难道真的拥有那神奇的魔力吗?其实不然。在前几个星期,电视栏目里就揭开了电视广告背后的神秘面纱。主持人带着大家,一齐总结了电视广告的种种特点,拍摄电视广告的招招秘诀。其中主持人举出了一个典型事例。广告里介绍的一个号称“排毒基”洗脚盆,声称只要你把脚放进去,并撒上一点盐,就可以把你体内里各个部位的毒素统统地排出来。从电视屏幕上,分明亲眼目睹了那黑黄相间的毒素排出来。然而,买回洗脚盆的消费者发现,不只是放脚,即使放其他的物品,这水还是会变得浑浊不堪。看来,这毒素根本不是人体里散发出来的。记者通过调查,才发现:原来,洗脚水变色是由于洗脚盆里能量泵中的电极和溶于水后的精盐发生电解反应所产生的。

  无论是在生活、社会里的哪一个角落,都应保留着最为珍贵的诚信,才能取得别人对你的信任。失去诚信,就相当于一个健全的人失去了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只五彩的蝴蝶失去了一对翅膀。没有了诚信,宏伟的企业项目将面临失败!没有了诚信,人与人之间将不再存在着由信任搭建起的桥梁!没有了诚信,世界将充满着灰暗与欺瞒!“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这《论语》中的名言,教给我们:诚信,是我们的为人之本!是世间最美好的道德品质!决不允许任何虚假的玷污!让我们共同祝愿:让诚信永驻人间,让诚信保留最真实最美丽的容颜!

  《论语》读后感范文二

  读论语,感到收获颇多,让我汲取思想的火花、感悟智慧的光芒。

  一、《论语》既朴实无华又秀色可餐,白纸黑字,片言只语就勾画出了美好图景:“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道出治国真谛;“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酝酿凌云壮志;“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描摹君子气概;“仁者爱人,亲亲爱人”呼唤人间温情。这些朴素而睿智的词语使我的心灵干净明澈,引我走进了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

  二、规范我的言行和学习方法。印象最深的是:上半年,我急于求成,却忽略了对概念、句型的理解,这使我学得并不扎实,特别是英语……后来,我反复咀嚼了《论语》,其中“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话语,使我受益匪浅。《论语》倡导的老实、严谨的学习态度,这比任何一种学习法都行之有效。反复咀嚼,如同在苍翠的青橄榄中嚼出丝丝清凉:做事一定不能违背原则,不仅仅是学习,否则必然失败。我豁然开朗。

  三、思,然后明目标。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它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有了知识,没有思想,就是不切实际的罔。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获得知识,不是最终目标。我们还必须学会思考人生,人应当成为怎样的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前十天,我夸下海口说我知道一个半元音字母,结果我姐姐不信,偏让我说出来,哎,这下可闹笑了笑话。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思考,然后明确目标,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应思考立身和处世的原则。“内圣外王”的君子,是我们做人做事的目标和准则,也许也是需要用毕生努力不断去接近的一个目标。

  读《论语》,让我们的心灵和谐饱满,让我们对生活有热爱,有向往。因为它太博大精深,我不敢说我已读懂《论语》,但我从中悟出了很多知识、启迪,更让我明白了关于学习和读书的方法、态度。我还会坚持研读《论语》,一点一滴的通透其心灵,使我的心灵芳香馥郁。

  《论语》读后感范文三

  进入中学,学科增多了,学子之间的竞争也更激烈。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与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学习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和基础。

  学习实践中,我们有时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苦恼。其实,春秋时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以自己的言行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从《论语》中我们能得到许多教诲和启迪。

  在了解众多学习方法之前,我们应先端正学习态度。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的,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不要偷懒,不要碍于面子,不懂装懂、自欺欺人。不能作“半瓶子醋”。在知识与学问面前容不得半点虚假。在如今的学习中,这一点我体会得更深了。不懂的要马上要问同学或老师,不然就会延误明天的学习。不懂又不问的知识堆积多了,就会成为以后学习的巨大绊脚石,贻害无穷。

  另外,在学习中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彻底搞懂,搞清楚,举一反三。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要胸有成竹,真正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有了端正的学习态度,还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论语》中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散发着钻石般的璀璨光芒。“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等,无不是我们学习中的好方法。而我感到尤为重要的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是体现我们学习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学习还是考试,都需要我们在思考中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单靠死记硬背,大误学习,而且越学越迷茫。再说到学习中,只思考不学习危害更大。荀子也说过:“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脱离学习活动的凭空思考,那便是闭门造车,空中楼阁,无所依托。学习中必须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边思边学,边学边思。并要在学习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讲,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学与思在学习中不紧密结合,绝对不可能做到“温故而知新”。温故的过程始终贯穿着思考,在思考中温故,才会加深理解,加深记忆。

  有了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会把我们的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会为我们长期的学习铺平道路。当然,学习中不止需要这两点,还有许多技巧。但这两点是学习好的前提,是钥匙,至关重要。

  这是我在读《论语》中的一些浅薄的感想。在《论语》这座宝库里,有无数的宝藏等我们去学习开采,我们也一定能在这宝库中有更多的体会和感悟。

  《论语》读后感范文四

  学海无涯,人在一生中要学会做很多东西。学做人,是最基本的,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当然是要做一个美好德行的人,像孔子一样,做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我读了是孔子的《<论语>十二章》,文章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讲了孔子谦虚好学的精神;教我们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教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从文章中,我懂得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德行美好,品德高尚的人。

  文中,子曰:&ldquo;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rdquo;学了知识、技能之后,时常去复习它,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学习了新的东西之后,我就要时常地去复习、熟悉它,这是一件快乐的事。在没有学习这句话之前,我从来不重视认真复习,每次上课看到同桌记笔记,我也跟着记,下课后同桌认真复习,把上课的笔记反反复复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我也常跟着他一样学,但每次考试我的成绩都不如她,我常常在想,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如今,学习了孔子的语句,我真正理解了学习,要及时复习所学的知识。

  自从真正理解这句话我才知道,原来真正理解了学习,及时复习所学的知识,而且要用心把知识记忆理解好,这样才能越来越好,当然也不能模仿别人,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性格品质,让自己成为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文中让我感触最大的是&ldquo;曾子日:&lsquo;吾日三省吾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rsquo;&rdquo;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按时复习了呢?《论语》中告诉我们的永远是简单而质朴的道理,孔子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德行美好的人,必须要每天都几次反省自己本身的问题:替别人办的事有没有办?替别人办事有没有办好?跟朋友交友:有没有诚实、平等、友好、关心自己的朋友?在朋友遇到挫折时,有没有去鼓励和帮助朋友?在朋友获得成功时,有没有真心的替朋友开心?每个人都要学会自我反省,反省自己在一天中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还有学会了什么。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吵架了,我把自己关在了卧室里,不吃不喝,放声大哭。学了《论语》,我发现自己错了,哭闹并不能解决问题,反省自己本身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通过反省你可以知道是自己错了,还是别人错了,从而反省自身,取长补短,不断丰富完善自己,让自己拥有高尚的品德。

  《<论语>十二章》多么让人受益啊,在这里教会了我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应该在学习和实践增长才干,在与人交往上要心胸豁达,充满欢乐,不断完善自我,不断修养身心,努力成为一位品质高尚的人。

  《论语》读后感范文五

  真理是最朴素的,就好像春天永远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当我捧起《论语》时,就好像坐在杏坛之下、白果树旁,听圣人谆谆的教导,如沐春风,心灵在激荡中得到慰藉。

  &ldquo;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dquo;。让我学会了谦逊,知道了&ldquo;见贤思齐&rdquo;的,懂得了人无完人、人人皆有闪光点的道理。在我自大、骄傲时能低下高傲的头、弯下不可一世的胸膛。虚心向他人学习,让我变得充实;发现他人的缺点,让我学会了自省。

  虽不为师,但老师的教学方法却与我息息相关。圣人&ldquo;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rdquo;的启发诱导教学法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学会了学习。在我学习中陷入了困境,欲求而不得之时,我知道了应该如何应对,在什么情况下是向老师请教的最好时机,充分发掘了我的潜能,又让我享受到了欲求而得之的快乐。

  圣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让我在学习中几多埋怨的心结打开了。长期以来,我因为对数学缺乏学习的兴趣而没有学习的动力。在其他学科的成绩在班内名列前茅时,唯有数学成绩像耀眼流星后微弱的尾巴。为此,我痛苦过,也努力过,但付出之后的结果总不令人满意,数学成了让我恐惧的学科。在这种境况下,我步入了八年级,这时候我突然发现老师问我的问题我总能回答出来了,上课时也不再心情忐忑了。渐渐地,我有了主动学习数学的冲动,课堂上准确的回答,老师的表扬让我的信心也足了(实不知我回答的问题都比别人的简单)。成绩竟然真的突飞猛进的上升。后来,当我问起老师他是怎么让我这块顽石开窍时,他只笑着说了一句话:当时你的底子有点差。我明白了&middot;&middot;&middot;&middot;&middot;&middot;此时,我仿佛从老师的笑容中看到了圣人的影子。

  &ldquo;贤哉,回也。&rdquo;我在学习与生活中的点滴进步,总能从老师或者家长那儿得到奖励,有时虽只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也会令我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从而增强了我学习的动力。&ldquo;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rdquo;。当我犯错时,老师和家长又俨然像孔圣人一样对我严加管教,受到应有的惩罚。句句严厉的话语会令我如醍醐灌顶,激活我内心深处的良知,在反省中再走人生路。

  《论语》,没有让我做到&ldquo;齐家、治国、平天下&rdquo;,但打开《论语》,我就如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正坐在杏坛边、白果树下,倾听圣人的谆谆教导,那一句句话语如心灵的及汤滋润着我的心田,净化着我的灵魂。

  《论语》,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本书,谢谢你与我同行。

  《论语》读后感范文六

  岁月悠悠,古老的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在飞逝而过的五千年中,这龙的故土上出现了多少杰出的人物。如酒仙诗人李白;地动仪的发明家张衡;数学家祖冲之;伟大的设计师詹天佑&hellip;&hellip;但是,有一位学术精湛的学者,他的许多有见地的思想,直到今天都令我们无法忘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就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mdash;&mdash;孔子。他的第子根据他的言行举止写出了响誉世界的《论语》。下面是我读孔子《论语》的一些感想:

  子曰:&ldquo;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rdquo;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子曰:&ldquo;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rdquo;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孔子这些思想时至今日对我们仍有很大的教育作用,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愁吃穿的年代,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树立远大志向,能享福也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不要被学习中的困难吓倒,搞好学习,报效祖国。

  孔子一身以仁德为道,一生安贫乐道。而我们现在呢?乱扔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让我们来见证一下吧,国庆期间,全国各主要旅游景点游人散去后留下的是可观的垃圾,神圣的天安门广场,留下了九吨垃圾:香口胶,零食袋,纸屑等遍布广场。海南三亚大东海景区三公里海滩遍布五十吨生活垃圾;长沙高速公路上遍地也是垃圾&hellip;&hellip;与之对比鲜明的是像香港这个人口密度很大的全世界有名的旅游城市或像新加坡等国家,人们无论在大街还是小巷都很少找到一片纸屑。作为深受儒家学派思想影响的中国人,我们的传统美德到哪去了呢?

  子曰:&ldquo;已所不欲,勿施于人。&rdquo;孔子认为自己不情愿做的事情就不要推给他人去做。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想想别人,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小悦悦事件的发生,震撼人心,全国上下议论纷纷。她被车撞倒后,有十八个路人陆续经过,竟然都视而不见。他们本来可以挽救一个活泼可爱的生命,可他们都选择了放弃。然后,小悦悦又被一辆车二次碾压之后,才被在路边捡垃圾的陈阿婆发现,并把她送进医院抢救。几天后,小悦悦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夏洛能编织出爱的大网,孔子为了见患了严重感染病的弟子回最后一面,可以不顾自己的安微。这不是我们常说的道德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些怕被人说而不管小悦悦的人,就可以把死亡和痛苦留给小悦悦来承受?孔子教导我们要心善如水,我想请问:对奄奄一息的小悦悦熟视无睹就是善吗?

  孔子的一生安贫乐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诗、礼、乐修身成性。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学习德、智、仁、美样样精通的孔子!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并让之发扬光大。

  《论语》读后感范文七

  【光耀千秋的《论语》 】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国家独具特色的文化造就了绚丽多彩的世界。《论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和我们的心灵相遇、相励、相慰,犹如世代相传的火种,点亮我们的智慧和情感之灯。

  《论语》首先就告诉我们一个铁铮铮的事实,人要学习。子曰:&ldquo;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ldquo;此句是《论语.为政》里较为出名的一句话,尽管此句中仅有寥寥十个字,可它却讲述了一个学习道理:温习学过的知识,不仅让自己更加清晰地了解以往的知识,还能从中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像《论语》这样的经典,常读常新,每读一遍都有会有意外的收获。正所谓&rdquo;好书不厌百回读&ldquo;,每本好书就要好好研读,自己的理解认知才能从片面到全面,从浅薄到深刻,从低到高不断的加深。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有诚实的求学态度,我们应当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千万不能滥竽充数的放过它们。如此,在将来的生活中,我们才能学有所得,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论语.学而》里,曾子曰:&ldquo;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rdquo;孔子的弟子曾子是想告诉我们:&ldquo;我每天多次反省我自己:对待他人是否忠诚,和朋友相处是否守信。&rdquo;一个人能否勇攀高峰,个人修养的自觉性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人不能反省自己,认识不到自己言语、行为和心意中的过错,也就没有改正过错的机会,错误的行为就像播种一样就会越种越多,你还能指望将来能结出美满的硕果吗?此时我想到了一篇古文&mdash;&mdash;《曾子杀猪》,文中曾子夫妇讲究诚信,以忠诚的行动做表率,既影响了自己的子女,也为世人所称颂。其实不论是在教育子女,还是待人接物,都要做到言而有信,能为之则尽力助人为之,不能为之则说明缘由,不能以欺骗作为手段,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得他人信任.。

  &ldquo;书中自有黄金屋&rdquo;,我想这句话正是形容了《论语》一书,《论语》里面谈到了学习方法和态度,也谈到了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

  程子曰:&ldquo;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rdquo;此语无非是想告诉世人读《论语》的必要性,如已熟读《论语》,接下来就是要学会&ldquo;做&rdquo;,尽量融入《论语》所讲之意。否则就是&ldquo;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rdquo;了。

  《论语》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杰出作品之一,是我们华夏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符号。愿我们一代代龙的传人的血液里,永远流淌着黄土地的辉光!

  《论语》读后感范文八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汉武帝也曾&ldquo;罢黜百家,独尊儒术&rdquo;,儒家思想早在古时就奠定了其不可动摇的地位。翻阅《论语》,触摸凝结古人智慧的墨香,看清他人反省自己,以德束己,以礼待人,以古道治今生。

  在《论语》中孔夫子提倡&ldquo;以德为政,为国以礼&rdquo;,治理国家需要用用&ldquo;德&rdquo;和&ldquo;礼&rdquo;来加以约束。而对于我们来说,它则是生活的准则和要求,既可正衣冠又可明得失。所谓&ldquo;少年强则国强&rdquo; ,作为青少年,我们更是应该把《论语》中所包含的、符合当今时代发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践行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ldquo; 治国&rdquo;的前提为&ldquo;有国&rdquo;,而&ldquo;有国&rdquo;之后则要求我们&ldquo;爱国&rdquo;。国为大家,家为小家,爱国主义精神也是我国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华罗庚,怀揣着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在得知新中国成立之时,他拒绝了美国人与他签订合同的要求,拒绝了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在途径香港时还向留美学生发表了一封振奋人心的公开信,呼吁他们回国。物质上的丰厚也成为不了爱国者回国的绊脚石,即使富贵也不能淫,贫贱也不能移,威武也不能屈&mdash;&mdash;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而我们,也该时刻怀抱着这样一颗赤子之心,为祖国的繁荣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力量。

  子曰:&ldquo;君子务本,本立而 道生。&rdquo;君子只有立足于根本的事物,根本树立了,做人治国的原则也就有了&mdash;&mdash;&ldquo;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rdquo;这是对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朱亚光的颁奖词。朱亚光,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负责并组织领导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和制造工作。朱亚光立足于自己根本的事业,找准了做人的准则,向我们诠释了&ldquo;敬业&rdquo;二字,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子曰:&ldquo;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rdquo;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信用,那么就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了。&mdash;&mdash;魏文侯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有一次,他与一位官吏约定了打猎。可当天天却下起了雨。当他要出去时,左右的人都问他去哪,他回答说:&ldquo;我与官吏约好了打猎,虽然现在酒喝得正高兴,但取消也要和他当面说清楚啊!&rdquo;于是便冒雨前往,亲自向官吏宣布取消打猎。在古代社会,一个国家是否繁荣昌盛,社会是否安定和谐,人民是否安居乐业,很大程度都取决于君主是否能够有所约束,若在道德上不能以诚信作为约束,那么则不知其可也,不知其国可也了。

  子曰:&ldquo;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rdquo;对于子贡提出的"人虽然贫穷,却不去巴结奉承.虽然富有,却不傲慢自大。"的说法。孔夫子并没有完全认同,而是说提出了:"贫穷的人乐于道德的自我完善.富有的人崇尚礼节。&rdquo;的观点。小到个人集体,大到社会国家,当我们都坐到这两点的时候,&ldquo;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有客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rdquo;的和谐社会也就不难寻求了。

  如今,我们不再是以前那个孑然飘荡在汪洋中的一叶扁舟,我们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在黑暗中前进,而《论语》则是前人给予我们的馈赠,是我们的指路明灯,让我们在这条道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而我们只要沿着它的方向不断前行,就一定能找寻到那彼岸的光辉!

  《论语》读后感范文九

  古人说&ldquo;半部《论语》治天下&rdquo;,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可以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人读出了&ldquo;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rdquo;的凌云壮志,有人读出了&ldquo;朝闻道、夕可死&rdquo;的求知之心,而我读论语,更多的则是像看到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同他们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试图让他们懂得: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应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其实,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这正是我们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东西。

  人应该如何生活呢?孔子给出的第一个答案便是&ldquo;爱&rdquo;。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东西似乎是&ldquo;礼&rdquo;,如何宴请宾客,如何侍奉国君,所以礼节他都一板一眼、严谨无差,并认为礼乐是治国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说:&ldquo;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rdquo;。可见在他看来,没有仁爱的根基,礼也是无用的。这点孔子曾反复阐述。尤其是对父母之爱。他谈论孝,人人都说孝就是奉养父母,而他却说如果不能从心底里敬爱父母,这又与饲养犬马有何区别?事实上,也只有基于真诚的亲子之爱,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孝道。当别人向他请教治丧之礼时,他简洁的回答:&ldquo;与其易也,宁戚&rdquo;,与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从心底里真的为逝者悲伤,一场充满爱的丧礼,才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其实,不论是古今中外,对于任何人来讲,爱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们能够达致幸福快乐的阶梯,不懂爱的人便不会懂得生活。但今天的孩子呢,他们受过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我们那个时候更聪明更灵巧,却很少看到他们对父母的体谅和感激,父母尽最大所能给了孩子一切,让孩子觉得接受别人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却独独忘记教会孩子如何去爱他人,而爱的缺失,不仅仅会让孩子在今后的集体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没有爱的人,无法体会到生活中最高的快乐。因此,真诚的仁爱之心,是孔子反复向他的学生所强调的,这也应该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恒中心。

  《论语》所传递的第二个生活的要诀,便是保持平和的心态。生活中常常能见到让你不顺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会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曾经遭遇贫穷,当他走到郑国的时候,粮食都断了,他的学生不高兴的问他,怎么君子也会穷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可以安于贫穷,而小人则会因为穷而作乱。这份安于贫穷的心境至为难得,而他之所以能够安于贫穷,正是因为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够在贫穷中找到心灵的支点,才不至于失去平和心态。孔子并不掩饰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他坦诚的说:&ldquo;如果能够发财,那么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愿意。&rdquo;但他也并不强求:&ldquo;如果发不了财,那么我就去做我所喜爱的工作。&rdquo;达致幸福的路径有很多,金钱并非唯一途径,关键在于内心的快乐。他赞赏他的学生颜回:&ldquo;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rdquo;颜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观贯彻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够在物质的清贫之外,找到自己心灵的安稳和快乐,因为他们的喜怒并不依赖于外物,而存在于内心的安详与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让几个徒弟各述其志,对那些看似远大的抱负,他置之一笑,而当曾点淡然说出自己的人生愿望只是在春风中与童子嬉戏时,他却赞许的点头。可见孔子在内心并不真的认为君子必须治国平天下,人生最终的追求,仍然是要归结到内心的平静,要能够体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这些,其实都取决于心境。

  人活在世上快乐与否,很重要的因素,取决他能否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自己人格和心灵的独立性。他用一句话为这个原则做了最好阐述:&ldquo;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rdquo;。即告诉人们,与朋友之间,不管相处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强求两人观点完全一样。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应该能够保持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立。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进而获得真正的友情。当受到他人伤害的时候,他不赞同无原则的以德报怨,因为善待对自己坏的人,实际就是怠慢了真正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认为应该&ldquo;以直报怨,以德报德&rdquo;。这也是做人原则性的体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这点说来容易,但它需要个人有足够的判断力,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世界,才能够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坚持的,什么是可以包容的,什么是应该反击的,这一切的前提,便是个人具有精神上的独立性。最能体现这种独立性的,便是那句著名的&ldquo;不怨天、不尤人&rdquo;,这是一种充分自我负责的态度。有了精神的独立性,便能够在任何情况下独立承担其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从外界或他人身上找借口,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逆境中奋发而起,不论外界条件是贫是贱,是乱世还是太平,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除了这些精神层面的生活以外,孔子还很关注人们日常的行为。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孔子对&ldquo;玩&rdquo;的态度,他把玩看作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人生需要有充分的消遣和游戏。在&ldquo;志于道、依于仁&rdquo;的同时,他也不忘&ldquo;游于艺&rdquo;,当他闲居在家时,一改在朝中谨慎之貌,而是&ldquo;申申如也&rdquo;,放松自然。当看到别人饱食终日,他便劝人下下棋,也是很有益的活动。总之,生活的快乐总是可以自己寻找的,生活的色彩也不应该是单一的。

  我感觉《论语》和其它经典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应该学习的,也是我们教师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因为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今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择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论语》读后感范文十

  暑假里,我读了一点点《论语》。虽然很多内容我还看不懂,但是有些片段讲的道理也很浅显,跟我们的学习、生活还是有很大关系的。我选择了一些来写写自己阅读的心得体会:

  过头和不够

  子贡问:&ldquo;师与商也熟贤。&rdquo;子曰:&ldquo;师也过,商也不及。&rdquo;子贡曰:&ldquo;然则师愈与?&rdquo;子曰:&ldquo;过犹不及。&rdquo;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子贡问到:&ldquo;子张和子夏谁更贤德一些?&rdquo;孔子说:&ldquo;子张有些过头,子夏有写不够。&rdquo;子贡说:&ldquo;那么是子张胜过子夏了?&rdquo;孔子说:&ldquo;过头和不够是一样的。&rdquo;

  是的,在学习生活上,经常会有人做是做过了头,或做的不够。我也不例外,张老师说我是学习还不够,而生活却大大过头。吃饭总是把自己撑到了才舒服,把空调开很低的温度,原本想凉快一下,搞的生病了。学习方面自觉性不够,态度不认真,效率太低。我以后一定要把这些坏毛病改掉。

  再比如,现在的社会上,人和人互相都不信任对方,警惕得过了头。一个故事就证明了这一点:一天,一个中年妇女坐着出租车来到他儿子学校,她对司机说:&ldquo;你在下面等等,我去上面接我孩子。&rdquo;司机说:&ldquo;不行你嘚先把钱交了,如果你跑了怎么办。&rdquo;那妇女满不高兴:&ldquo;我交了钱,你开走了怎么办。&rdquo;司机无言已对,说:&ldquo;你身上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押在我这。&rdquo;那妇女搜了搜身,把身份证给了司机。司机说:&ldquo;不值钱,不要。&rdquo;妇女说:&ldquo;如果我交了钱,你把什么押在我这什么呢?&rdquo;司机摸了摸身上,把驾照给了妇女,妇女说:&ldquo;不要,鬼晓得是真是假。&rdquo;&hellip;&hellip;你看看,简单的一个小事情,因为人们警惕得过了头闹得不可开交。但是完全不提防坏人,那也是不对的。如果人和人之间互相信任,而不是互相警惕,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怎样交朋友

  子曰:&ldquo;益者三有,损者三友。友直,有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rdquo;

  孔子说:&ldquo;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与正直的人为友,与诚实的人为友,与见识广博的人为友,是有益的。与善于搞外门邪道的人为友,与喜欢骗人的人为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为有,是有害的。

  在学习生活中,有许多好榜样值得我们学习,比如我们班上杨泽威非常讲诚信,说道做到;胡涤非知识广博,大家都喜欢跟他们交朋友;陈冰若学习方面很积极,对自己要求严格&hellip;&hellip;

  在我看来,好朋友就是成绩好,善良,乐于助人。有一件是让我深受感动。有一次,我上音乐课忘记带鞋套,杨泽威一看,对我说:&ldquo;付洋,你怎么没穿鞋套呀。&rdquo;于是他主动把鞋套借给我,自己又跑去别人班借去了。这件事让我深受感动,我真想对他说:&ldquo;你真是一个为别人着想的好兄弟。&rdquo;

  但我对照着自己想想,又感觉有些惭愧,因为我有时候表现不好,而且交朋友的方法也有些不对,导致大家都不喜欢跟我交朋友。其实和别人交朋友就是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学习朋友的优点。我以后一定要努力克服自己的坏毛病。让大家都跟我做朋友。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子曰:&ldquo;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rdquo;子贡曰:&ldquo;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rdquo;子曰:&ldquo;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dquo;

  孔子说:&ldquo;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严格要求别人。&rdquo;子贡问孔子:&ldquo;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话?&rdquo;孔子回答道:&ldquo;那就是宽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rdquo;

  在课余生活中,有许多好榜样,有一次,我不小心把杨泽威撞了一下,我连忙给他赔礼道歉。他就说:&ldquo;没关系!&rdquo;当然,也有做得不够的。比如,有时候老师表扬我的时候,郑子澳看得嫉妒,于是说:&ldquo;他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做这事老师都不表扬我。&rdquo;如果像他这样心胸狭窄的话,就不好了。当然,他还是有不少优点,但是这个毛病我确实不喜欢。

  我们班主任张老师开了一个作文《雏菊》博客,不停的更新很多内容,帮助我们写作。他在这个事情上动了很多脑筋,思考了很多,我觉得他严格要求自己。同样,我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尽量努力写得很好,才能对得起老师的付出呀!

  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我们都知道周瑜这个人是很有才干的,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可是,他心胸狭窄,就是容不下有人比他聪明,特别嫉妒诸葛亮。最后活活给气死,真是可怜!

  &ldquo;严于律己,宽以待人&rdquo;这点其实我做的也不够好。我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却老是去找人家的不是,想想其实有好多小的纠纷都是这样的。如果这样下去,同学们就不会喜欢我了。所以我决定以后要严格要求自己,多给自己找毛病,多宽容别人的过失,这样我想大家才能喜欢我,和我做朋友。

    97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