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读后感800字中学生作文精选五篇

廷峰 1172分享

  《旁观者》是2005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彼得·德鲁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旁观者》读后感800字中学生作文精选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旁观者》读后感800字中学生作文精选五篇(一)

  “旁观者注定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管理者亦是如此。”――彼得·德鲁克

  翻开第一本与管理相关的书籍,我原以为能在其中了解管理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但是却发现这是一部纪录其他人和作者所经历时代的回忆录,原以为它会枯燥乏味,从翻开书页起始就觉得浅显与流畅。你会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他所描述的世界,仿佛他在叙叙回忆,回忆他走过的青年时代,所有的人物都活了起来,仿佛是你早已熟悉的周遭。他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的轮廓,混合着希望与失望,对知识狂热,不妥协与各种多元化的变现。

  正如作者所说,没有哪个人特别无趣。墨守成规的也好,传统的也罢,甚至是极其无聊的人,若谈起自己做的事,熟知的东西,或是兴趣所在,无不散发出一种特别的吸引力――每个人自此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正如《怀恩师》中,两位看似平凡的小学老师,却成了彼得眼中最杰出的教师。她们教给他的不是具体的某种知识,甚至没有完全掌握某种技能,但是却改变了他的价值观,态度等人性中深层次的东西。而将文中的“老师”换为“领导者”的话,则代表着两位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苏格拉底学派的埃尔莎小姐,对每一位同学的了如指掌,总爱随堂测试,正如在制定目标前对一切的因素都给以统计和研究,分析并对项目的实施情况定期的了解,对员工实施鼓励政策,但同时对自己能力无法涉及的目标即时放弃。如禅宗一般的苏菲小姐则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典范。她对学生十分的体贴,温暖,是一位平和型管理者,她对下属平和,潜移默化得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内心中将组织联合起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在这两位恩师的教导下,我们不仅仅接收着行为和认知的教学,也感受着一种热情与责任,也让我明白“学习的方法”本生也是学习的内容。

  对形形色色的人的描写中,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这样一个人,一个叫穆希的女子。一位有天分,但创造力短暂的匈牙利民族运动之星。19岁时创办杂志,大半的文章都有自己撰写,文章的深远影响引出了一群人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追求。旁观者读后感虽然描述她的文字只有少少的页,却让我不能忘却。“她提早60年放弃了自己的才华——她刚在社会运动方面展现过人实力时,就嫁为人妇,专注于养儿育女,对其他的一切都不感兴趣。婚后,她再也没有写过一个字。”我感到悲哀,也从文字中读到彼得的惋惜,但写完这段文字后,就真的没有只言片语提到她了。一个才华横溢的社会学家,却在25岁的年华终结了处于巅峰的研究,这是家庭的幸福还是社会的悲哀。可能是时代的原因,但却有引发我们对当今社会对性别研究的思考,当人们心中已根深蒂固的认为在学术界有所作为的定位男性,女性的事业最重不过家庭,种种的问题激起这女权运动的发起,因为缺乏,因为不公,才更被强调。越多的优惠与关注源于本身的不等。一位本该有所作为或震惊学界,影响巨大的学者确在婚后立刻成为了标准的中产阶级女主人,这并不是因为女性能力本就不如男性,而是因为传统的思维在人们的脑海里起着微妙作用,可悲的是,连一位思想前卫的学者也没能豁免。

  在旁观者中,徳鲁克平静的叙说着陈年往事,从语气中多么惊心动魄的时刻,多么风云际会的场合不过都化为记忆中的一缕青烟。那种优秀人士碰撞出的火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人所心向往之而所不能至的,这一切让人无法不嫉妒这个人物,这么多的事情都让他遇见了。天下之才,多认识之士都让他给认识了,作为人的一生将是多么的有价值。而他选择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作为一个不与强权者进行权力游戏的人,一个不放弃独立思考的人,一个尊重人性价值的人,清醒地见证和思考着这个时代。

  《旁观者》读后感800字中学生作文精选五篇(二)

  知行合一,“行”先于“知”。

  德鲁克老人的观点与中国古典文化有很多的契合点,我想这也是他能拥有无数中国粉丝的原因吧……思想的征服胜过肉体的胁迫。

  老人家一生无时无刻不在反思“人”的问题。人为何存在?在社会、家庭、人与人之间乃至宏观无限大的宇宙之中人究竟都在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所谓管理“乃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在于成果。”我的理解,管理,究其根源是人在符合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前提下自我完善和协调平衡的过程,正所谓:从“人”中来,回到“人”中去。

  有的人把管理定义成:“精英人士通过改进做事流程,借助某些思维工具逐步提升劳动生产率的过程。”说法无可非议,但它只是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同时将人主管进行归类,绝大部分的非精英只能充当工具而已。整个社会的进程是精英们一手设计的,这种“天才决定论”伤害了我们这些平民百姓的热情,我们当然要起来反抗了。消灭歧视,人人有责!

  德鲁克老人的可敬之处就是他视人生来平等。作为冷眼的“旁观者”,生命中来来往往的过客有达官、显贵、学界奇才、未来领袖,他们智慧非凡,站在时代的山顶而“小天下”,但同时他们又都是平凡不过的常人,有的性格孤僻怪诞,有的狂妄自大自我中心。《旁观者》之所以受到推崇,正式作品本身的客观自然犹如一位经历世事沧桑的老人面容安详地躺在摇椅上,娓娓道来,语气平和却又字字铿锵。读后让你我知道:相对于宇宙、世界和人生,管理的哲学就在人的本性的自然流露,整个的时间与空间是个守恒的系统。人这种社会动物在进行自身的活动当中,根据自身的需求不断调节着整个系统的资源,该如何平衡才能令到参与其中的个体获得物质和精神的满足?个体形成的“组织系统”发挥自身的能量达到最大范围内的优秀影响?组织间又该如何相互促进从而呵护整个企业的成长?…… ……管理,应当是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而绝非冷冰冰的数字推理,人是主观能动的,他们需要关心别人同时更需要被关怀。

  起初读了作品,会有一种情感:成功人士都有显赫的家事,先天的人脉背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然看得更高。必须承认,每个个体的背景部分决定了迈出人生起跑线的起步速度,这个是没有办法回避的。但更应该看到年轻的德鲁克是如何背井离乡异国求学、谋职的。他的记者生涯对他更多的从关注“人”的角度看待管理有重大的影响,小时候的启蒙老师独特的课堂笔记法对于他日后的思考方式也有着影响。儿时的德鲁克只是一个腼腆、有些敏感的小男孩儿。14岁那年突然间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旁观者,是为了寻找一种犯错的“刺激”,加入了游行队伍。我想起自己的小时候似乎也是因为某个事情突然觉得眼前的世界轮廓清晰了,开始喜欢琢磨别人的想法,甚至有一阵喜欢坐在马路边看着来往的每一张陌生的面孔猜想他们的职业、他们的身世,或许那几个蓝领是背着老婆拿着私房钱去酒吧小聚?男人的困惑啊…… ……面露笑意的姐姐是不是急着见到心上人?泛红的双颊说明了一切…… ……这成群的人们为什么总是在每天近乎相同的时间早上和晚上冲到马路,他们去哪了?做什么?是谁有这么大的魔法控制着他们?好像没有带给他们痛苦,好像是自愿地遵从着什么规则在工作着,而且工作可以给到他们一切,或许每个人想得到的东西是不同的。

  德鲁克是个天生的、伟大的聆听着。他喜欢聆听不同的人说着自己做过的非凡的事情,这或许是因为本性当中的好奇心。我甚至猜想,老人是否更希望做一名导演,而他终其一生都在导演一部叫做《我和我身边的不同寻常者》的纪录片?脚本大概在他14岁那年就已经写好,而之后的事情就是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来挑选合适的角色演员,这当中脚本做了几次重大的修改,因为随着演员渐渐地大牌,导演也需要降低自身期望,但最终还是为了记录这个伟大时代的人文经典。最终老人留给我们他捕捉到的每个闪光瞬间。当如今我们重新放映这部作品时,才发现,在强调数字量化、人浮于事的今天,这份理智与深邃是多么的重要?!

  《旁观者》读后感800字中学生作文精选五篇(三)

  最近由于对教育理论特别感兴趣,当读到管理大师德鲁克的《旁观者》中的“怀恩师”篇时特别有感触,对大师的教育理念非常佩服,现将自己的几点感悟总结如下:

  1、教育的关键在老师,好的老师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人一生中能够碰到好老师是他的荣幸,有时好老师能改变人的一生。因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要发展,必须重视教育,而重视教育的根本是重视老师,提高老师的待遇,随着待遇的提高,好的人才也就会往教育行业流动,有了好的老师,教育质量就能提升,人民的教育程度就会提升,人民的综合素质就会提高。国家就有希望。二战后日本能够从战败后迅速崛起,关键就在于抓住了教育,从教育这个点突破了。而我们呢?路还很长,欣喜的是我们看到了改变看到了进步。我父亲是老师,自我有记忆以来,老师给我印象是工资不高,而且是很低,但付出的确很多。最近几年,虽然父亲早已退休,但由于温总理的一再强调重视教育,待遇要与公务员看齐,退休工资加了好几次,在退休的人群中算是高工资了。

  2、好的老师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生就是好老师,有这方面的特质;另一种是为学生设计学习课程,以方法为主。“教书是一种天赋才能,天生的老师可自我改进并成为更好的老师;以方法为主的老师则有一套几乎人人适用的学习法。”苏格拉底的观点是“老师教的不是”学科“,而是”学习方法“,学生从而学到该学科的知识。”学“是有成果的,”教“则是虚假的。”同时这两类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负责任。

  3、如何定义好老师?有一点是肯定的,好老师一定是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是不一样,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引导和培养。

  据有天赋的老师是可遇不可求的,但好的学习方法是可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总结出来,并且能够很好的运用到学生的学习当中。现在有很多教育培训机构做的就是这方面的努力,如新东方通过天赋型的老师进行大班的教学,学大通过1对1给学生提供一套适合学生的学习课程,通过学习方法来教学生。我觉得这两类商业模式都是尊重了教育的自然规律,是可以有发展的,从目前市场看第二类的培训机构发展非常迅速,跑马圈地,良莠不齐。这几年行业很快会进入残酷的厮杀,淘汰。

  《旁观者》读后感800字中学生作文精选五篇(四)

  “旁观者注定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管理者亦是如此。”――彼得·德鲁克

  翻开第一本与管理相关的书籍,我原以为能在其中了解管理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但是却发现这是一部纪录其他人和作者所经历时代的回忆录,原以为它会枯燥乏味,从翻开书页起始就觉得浅显与流畅。你会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他所描述的世界,仿佛他在叙叙回忆,回忆他走过的青年时代,所有的人物都活了起来,仿佛是你早已熟悉的周遭。他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的轮廓,混合着希望与失望,对知识狂热,不妥协与各种多元化的变现。

  正如作者所说,没有哪个人特别无趣。墨守成规的也好,传统的也罢,甚至是极其无聊的人,若谈起自己做的事,熟知的东西,或是兴趣所在,无不散发出一种特别的吸引力――每个人自此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正如《怀恩师》中,两位看似平凡的小学老师,却成了彼得眼中最杰出的教师。她们教给他的不是具体的某种知识,甚至没有完全掌握某种技能,但是却改变了他的价值观,态度等人性中深层次的东西。而将文中的“老师”换为“领导者”的话,则代表着两位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苏格拉底学派的埃尔莎小姐,对每一位同学的了如指掌,总爱随堂测试,正如在制定目标前对一切的因素都给以统计和研究,分析并对项目的实施情况定期的了解,对员工实施鼓励政策,但同时对自己能力无法涉及的目标即时放弃。如禅宗一般的苏菲小姐则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典范。她对学生十分的体贴,温暖,是一位平和型管理者,她对下属平和,潜移默化得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内心中将组织联合起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在这两位恩师的教导下,我们不仅仅接收着行为和认知的教学,也感受着一种热情与责任,也让我明白“学习的方法”本生也是学习的内容。

  对形形色色的人的描写中,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这样一个人,一个叫穆希的女子。一位有天分,但创造力短暂的匈牙利民族运动之星。19岁时创办杂志,大半的文章都有自己撰写,文章的深远影响引出了一群人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追求。虽然描述她的文字只有少少的页,却让我不能忘却。“她提早60年放弃了自己的才华——她刚在社会运动方面展现过人实力时,就嫁为人妇,专注于养儿育女,对其他的一切都不感兴趣。婚后,她再也没有写过一个字。”我感到悲哀,也从文字中读到彼得的惋惜,但写完这段文字后,就真的没有只言片语提到她了。一个才华横溢的社会学家,却在25岁的年华终结了处于巅峰的研究,这是家庭的幸福还是社会的悲哀。可能是时代的原因,但却有引发我们对当今社会对性别研究的思考,当人们心中已根深蒂固的认为在学术界有所作为的定位男性,女性的事业最重不过家庭,种种的问题激起这女权运动的发起,因为缺乏,因为不公,才更被强调。越多的优惠与关注源于本身的不等。一位本该有所作为或震惊学界,影响巨大的学者确在婚后立刻成为了标准的中产阶级女主人,这并不是因为女性能力本就不如男性,而是因为传统的思维在人们的脑海里起着微妙作用,可悲的是,连一位思想前卫的学者也没能豁免。

  在旁观者中,徳鲁克平静的叙说着陈年往事,从语气中多么惊心动魄的时刻,多么风云际会的场合不过都化为记忆中的一缕青烟。那种优秀人士碰撞出的火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人所心向往之而所不能至的,这一切让人无法不嫉妒这个人物,这么多的事情都让他遇见了。天下之才,多认识之士都让他给认识了,作为人的一生将是多么的有价值。而他选择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作为一个不与强权者进行权力游戏的人,一个不放弃独立思考的人,一个尊重人性价值的人,清醒地见证和思考着这个时代。

  《旁观者》读后感800字中学生作文精选五篇(五)

  我想了很久,应该用什么样的基调来表述我的感想呢,严肃一点还是有趣一点?专业一点还是随性一点?但最终我还是决定用轻松的基调,就像我把看整本书的过程当作是一个名叫德鲁克的爷爷给我讲他生平遇到的人和他们的故事,而我就是坐在这个老爷爷膝盖上聚精会神听故事的小孩。

  首先,请允许我将整本书的梗概提取一下。彼得·德鲁克出生于1909年,《旁观者》这本书出版的时间是1978年,也就是在他69岁的时候。此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共有15个专题,分别讲述了形形色色又极具人格特色的有趣的人,这些人按照德鲁克在一生中遇到他们的先后顺序,依次出现在书中。书中有德鲁克那勇敢、坚持自我原则、关心他人又滑稽有趣的总自称“笨老太婆”的奶奶;有他父母的朋友——赫姆、吉妮亚、佛洛伊德、特劳恩·特劳聂克伯爵和玛丽亚小姐;有他的恩师埃尔莎和苏菲小姐等等,这些人是这本书第一部分出现的人物。第二三部分讲述的是德鲁克开始工作之后遇到各种有趣的人,书中每一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有趣且不平凡。他们分别是:相当富有才华的家庭,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很独特,也就是波拉尼一家;基辛格的再造恩人——克雷默;与纳粹打交道而最终成为罪恶的工具的可怜人——霍尔德·汉斯和谢弗;英国最后一个异议分子诺埃尔·布雷斯福德;以及之后在企业或者通用公司中遇到的各种有领导才能和个人理念的人……

  书中有很多话让我有茅塞顿开之感,比如德鲁克父母的朋友兼德鲁克母亲的老师吉妮亚说:“不要问一个人该怎么办,直接告诉他怎么做就可以了,如果这么做不行,或是有更好的办法,那人自然会回来告诉你。但是,你不告诉他们怎么做的话,他们就什么也不做,只会“研究研究”而已。”

  德鲁克说:“真正的强人是靠苦干和奉献来领导的,不会大权一把抓,而以建立团队为目的,而且治理事务是靠着正直,而非把人玩弄于股掌之中。这种人不狡黠,简单而诚实。”

  一个公司的合伙人之一弗里德伯格说:“如果连他都可以了解你的计划,我们就进行吧。假使他不能明白,这个计划恐怕太困难,而无法运作。我们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得考虑到傻瓜——因为事情到最后总是要经由一些傻瓜来完成。”

  德鲁克评价科技的游吟诗人,也是狂热的科技传道人——富勒和麦克卢汉:“只有像他们这样一心一意地追求,才能有所成就。其他的人,就像我一样,或许生活多彩,却白白浪费青春。像富勒和麦克卢汉这样的人,才可能让他们的使命成真,而我们却兴趣太多,心有旁骛。我后来悟道——要有成就,必须在使命感的驱使下,“从一而终”,把精力投注在一件事上。富勒在荒野上待了40年,连一个追随者都没有,然而他还是坚定地为自己的愿望奉献一切;麦克卢汉花了25年的时间追逐他的愿望,从不曾退缩。因此,时机成熟时,他们都造成相当的影响。然而,他们虽有所成就,但还是不算成功,很多像这样的人留下的,只是荒漠中的白骨。而其他像这样有着很多兴趣,而没有单一任务的人,一定会失败,而且对这个世界一点影响力都没有。”

  比如通用公司的一把手斯隆说:“用人第一个定律就是那句老话——别让现任者指定继承人,否则你得到的将只是二等复制品”。在斯隆领导下的通用,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并且,为了做到这一点,斯隆把自己孤立起来,不与同级主管亲近,说假如他和那些共事的人有交情,自然会有好恶之分,但是,拿公司的薪水就不该这么做。他也从不对某一个“人”表示意见,只评断他的表现。有一次,公关部门提议进行一项大型活动,每个人都赞同这个计划,就连斯隆本人也很心动,但是他最终的决定是把这个行动延后一个月,以让大家三思,果然一个月之后,这个提案不是弃如敝屣,就是得大肆修改。还有一句我觉得说的很有道理的话,就是斯隆说:“‘权’与‘责’应该是相当的。如果你不想要‘权’,这‘权’也不属于你,就不要说什么责任;若是你不想负责任,也不该由你来负这个责,就别谈‘权’。”

  比如德鲁克总结说:“有很多人思考是跳跃式的,像蚱蜢一样,一下子想到丝袜,然后又跳到纽扣,从一个实验想到另一个,但是从来没有一个结论,也没有什么概念。科学家常常如此,商人也是。但是,我学到一件事,那就是好的商人,以及杰出的艺术家或科学家,他们的思考方式都像亨利伯伯,起自某一个特定的、非常具体的东西,最后终于得到一个准则。”仔细想想觉得德鲁克说的很对,我们应该在一些东西中总结规律,最后得出可用的结论,下次再发生类似事件可以迅速反应并使用之前的结论采取措施,当然,不可能每次都有效,但终归可以作为参考。

  还有一些关于东方的有趣的评论,像德鲁克说创办《时代》、《财富》等很有影响力的杂志的鲁斯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人物——他可说是个中国人,德鲁克说:“我想,鲁斯并没有注意到他处理人际关系的模式。他办杂志那一套简直是出自东方传统政治,制造党派斗争,在位高权重的人士间挑拨,鼓励年轻人来找他但不可让他们的上司得知——让内斗愈演愈烈,互相猜忌、对立”。

    相关文章

    99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