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怀哲传读书笔记学医救得了非洲人吗

映卿2 1172分享

  编者按:阅读是灵魂和语文素养的建设工程,需要有独立、创新的思维品质。不跪着读书,与作者与书中人物平等对话,这是培养良好阅读素养的第一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史怀哲传》的读书笔记—学医救得了非洲人吗。

  史怀哲传读书笔记学医救得了非洲人吗

  在阅读《史怀哲传》之前,我对对史怀哲先生其人知之甚少。在阅读完本书后,求助于百科,翻开曾经的读物中出现过的“史怀哲博士”,这位先生更多地以卓越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活跃着。

  正如书中介绍的“21岁时他立下志向:30岁之前为学术和艺术而活,30岁之后为直接服务于人而活。为此,30岁时他开始学医,38岁时他毅然前往非洲,成为一个以行动实践信仰的丛林医生。”他确实在学术界获得了不小的成就,在今日仍然值得为此骄傲,我信服地在心中点头,不由地给这位先生打上了“弃文从医者”的标签。

  读至此,脑海中闪过一个名字,一面长久以来飘扬的挺立旗帜,那位毅然抛下“学医救不了中国人”之言的弃医从文者,“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的鲁迅先生。据资料,两人均出生于19世纪末期,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们具体的出生年月仅仅相差了六年,可以说是生活在同时期的不同人物。然而我们可见的是两个人走上了迥异的道路——年轻些的鲁迅从最开始前往日本进修西方医学,决意要救治像他父亲一般被迷信封建误诊的可怜中国人,然而又对愚昧的国民性失望,投身于改造国民性的文艺事业;而牧师之子史怀哲精通艺术,眼看将在学术界大放异彩,却舍弃了功成名就决心学医,前往最不开化的赤道非洲救治“处于痛苦中的”黑人。两人的出身背景、成长经历、人生选择,似乎正好站在了两个极端矛盾的对立面,于是《史怀哲传》抛给了我一个巨大的问题——该救治的,是人的肉体?还是精神?

  再次仔细的观察史怀哲博士的一生,史怀哲决定去非洲的起源来自于他的宗教信仰。史怀哲始终是京斯巴赫的牧师之子,耳濡目染的宗教气息,培养了他对耶稣基督萦绕一生的爱。并且,史怀哲重于行动的性格决定了他不甘于做书房里的“神学家”,他更愿意更渴望以行动表达基督的爱。“经过十几年的反复思考,我终于明白:我的生命不属于学术,也不属于艺术,我的生命属于普通人。以耶稣的名义,为他们做一点点小事,任何的小事,就是我的使命。”“关键在于行动”。

  在兰巴伦的过程中,史怀哲博士也并不是没有对于赤道非洲的人性感到愤怒绝望。鲁迅先生所痛斥的麻木的围观者、精神胜利的愚昧者,在未开化的兰巴伦医院里也许更常见。但史怀哲博士更愿意相信的是:这个非洲需要更长的时间教化,冒然改变只会让情况更糟糕;黑人的愚昧其实和人们想的不同,他们是自然之子,受着自然的厚待。

  带着些宗教性的宽恕与自欺欺人,史怀哲先生始终坚信着免除他们痛苦的价值,他不是愤怒,他是更理性更博爱地看待他的处境。或者是更果断说,史怀哲正是渴望着受到磨折的。他在履行__的“赎罪”,他认为即使是最琐碎看起来最毫无意义的事务,也具有以献身的精神去完成的价值,欧洲人应当为在非洲发生的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罪孽乞求赎罪。史怀哲博士在出发前早已做好的早逝的准备,他曾遭受他正遭受他将遭受的苦难都是他的一种献身,自然包括黑人的愚昧。

  史怀哲博士的家乡今属法国,仍然是个人才辈出的人文之地。他所服务的赤道非洲,仍然面临饥荒贫穷落后的现状,国民的愚昧性仍然是摆在台面上的问题。从结果上来看,史怀哲先生的救济杯水车薪。鲁迅先生深刻的批判没能做到的,史怀哲的医生服务也没能做到。要花上多少代的人才,才能让所有光照亮底层的黑暗?

  但我也绝不会认同史怀哲博士的一生是没有价值的,他作为医生(博士)的价值不在于肤浅的现代物质利益上,我想我还是了解着那么一点,写下过那么一点的“然而它的价值,只有那些住在叶瓦下的病人才明白吧。那些怯除的苦痛与疾病,那些重聚的微笑与拥抱,懵懂的人啊,在炎热的日光下,在漆黑的茅屋中,一直淡淡地唱着乐歌,为着自己的命运。”

  学医救不了中国人,不学医也救不了中国人。同样地学医救不了非洲人,不学医也救不了非洲人。让我们从不可能实现的理想中抽身吧,如弃文从医的史怀哲先生确信的那样“关键在于行动。”。

作者:洪浩曦

  公众号:浅尝辄止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史怀哲传读书笔记学医救得了非洲人吗


史怀哲传读书笔记学医救得了非洲人吗

编者按:阅读是灵魂和语文素养的建设工程,需要有独立、创新的思维品质。不跪着读书,与作者与书中人物平等对话,这是培养良好阅读素养的第一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08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