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思念家乡的高中优秀作文:归途

析娜 1172分享

  编者按:作者通过一首走路人引出了思家之情,最后表达了万水千山,心中只有家的方向。孤单上路,再艰辛也要踏上归途的强烈感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归途。

  归途

  文|周力

  一首暗杠的《走歌人》听了一路,起伏的节奏,弹性的嗓音,与这颠簸摇晃的绿皮车还真是相配。只不过,他是个把乡音背挂在琴上的流浪者,而我是个满怀热切的归乡人。

  在故乡只有冬夏的岁月里,加上各种事情对假期的层层剥削,回家更显得弥足珍贵。人生最美好的境界,都在将满未满的期许中。昨天晚上我还一本正经地对舍友说,“我明天上午十点半去火车站,你们千万别忘了喊我起来”结果今天醒来赶紧摸过来手机一看,竟还不到六点。其实车是下午两点四十才开,但是在回家这件事上,我宁肯在候车厅静静地等两个小时,也不愿意匆匆忙忙逃难似的赶最后几分钟。用我兄弟更精辟的话说就是“在回家这条路上,必须得任性。”

  相比以前,这次回家心里多了几分惆怅。因为政府说几年前割开我们村的这条路要加宽,所以没得商量,拆迁。如果单纯地从小家的角度考虑,这是很残忍的。住的久了,真的是一草一木皆有情。有的老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一辈子,喜怒哀乐全洒在这里,拆迁无异于夺走他们余生的精神支撑。我娘说房子被推倒的那天,他们老泪纵横,步子缓慢地向前挪动,不停地回望自己相伴一生的老院子,像是在进行一场旷世的生离死别。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能奢求享受啥大富大贵呢?能安安稳稳地终老于这片养育自己的土地,虽黄土覆面亦无恨于九泉了吧。而且这条路也确实没有给我们带来课本上所说的经济发展,反倒是接二连三的车祸搭进去几条无辜的生命,还有一出家门就躲车的人心惶惶。

  但是没有办法,时代的车轮折线前进,我们没有能力去推一把,只能无条件地让开路,来表示对国家的忠诚。

  我家离路远,没有拆,但不幸的是我的邻居们都走了。曾经欢声笑语的小院变成了一堆废墟,我们家也成了方圆几十米无人区中的孤岛。我三奶奶也走了,就是看我长大对我有养育之恩的三奶奶。她是一个勤俭持家和蔼可亲的人,经常喊我“大广浩”,一个“大”字,就让人听起来很是自豪。我常说,与其说我是在我家长大的,不如说我是在三奶奶家长大的。因为小时候她家有有线电视,还总是有各种饼干之类的吃头,更不可思议的是她家的枣也比我家的甜。所以那时候一下学就往她家跑,看电视晚了就直接在那里吃饭,仿佛在她家我永远不会感到无聊。她的女儿也就是我姑姑出嫁的那天,按说我应该很开心,因为娘家的小男孩去“压盒子”可以有二十块钱的红包。但是我站在她家的枣树下哭得跟狗一样,就感觉自己的心一下子空了一大半。彼时不懂得“女大当嫁”,我只知道以后我再去她家的时候就见不到姑姑了。去年上大学临行前,我和爹娘三个人,刚一出大门,就看到胡同口立着三奶奶,一如既往的姿势,一如既往的朴实。我向她挥了挥手:“三奶奶,俺走来!年下回来。”看到她抹眼泪,我赶紧把头低下去,因为那时候多说一句话,我恐怕就要嚎啕大哭。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可这种朝夕相处的邻里之情,又何尝不是一种亲情?

  光阴弹指而过,繁华三千落尽,人生的画板终将只留下原色。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触动心灵的,正是这些最真挚最纯粹的情感。

  算来离家将近一年之久,这一年,平日里把家乡埋在心底,学习生活,相安无事。也许是“夜深忽梦少年事”,也许是一道变了味的家乡菜,也许是一句熟悉的乡音,也许是来自千里之外父母的关怀……总会有这么几个不经意的瞬间,会让内心的思乡之情喷涌而出,久久不能平息。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多少人少小离家,尝遍了人情冷暖;多少人落叶归根,却只见物是人非。千百年来,游子思乡的情怀总是相似的,而当他们回归故里,看到的又是什么?是儿时的朋友“儿女忽成行”?是梦中的少女“嫁作商人妇”?还是“山河依旧在,知交半零落”?或许,让人伤感的从来不是自己斑白的鬓发,不是自己如旧的乡音,而是谁家小儿笑吟吟问出的那一句“客从何处来”。半生羁旅,一世飘零。我们最害怕的是,不知何时起,蓦然回首,故乡也终成了异乡。

  莫泊桑在《一生》中写到:“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从成都到郑州,再到聊城,再到莘县,到家;一小时地铁,一天一夜硬卧,六小时硬座,一小时公交,九小时等车。

  万水千山,心中只有家的方向。

  孤单上路,再艰辛也要踏上归途。

  公众号:高考作文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69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