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大业》观后感700字五篇

廷峰 1172分享

  《建军大业》这段真实的历史,这段革命先贤的过往,血肉真实地呈现.在大银幕上,热血燃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军大业》观后感700字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建军大业》观后感700字五篇(一)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毛泽东看到军阀欺压百姓,想推翻军阀的制度,为百姓讨个说法,他想组建一支军队。可组建军队要大量的经费,许多武器和弹药,还需要千千万万的士兵们。可毛泽东什么都没有,只有几个农民朋友。有个农民说:“你可以去军阀那里寻找与你志同道合的军官,推翻军阀的制度。”话音刚落,毛泽东就去找了。他找了三位军官与他们的部队,他们分别是:朱德、叶挺、贺龙。组建了一支名叫“红军”的队伍。这支队伍不怕死、不贪财、能为百姓打天下……为了继续扩大红军人员的数量,周恩来决定发动南昌起义。经过上层军官精心谋划的策略,经过他们严谨的商量,经过战士们几天几夜的苦战,虽然牺牲了几十万几百万的士兵,但是换取了南昌起义的胜利,为老百姓讨回了一个说法……在三河坝战斗中,朱德率领三千人马与钱大钧三万人马抗衡,最终为主力部队争取了时间。但朱德差点全军覆没,最后,红军登上了井冈山,这就是著名的井冈山会师,可以作为一支真正的军队,并有了自己的番号和八一军旗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被深深的感动了。其中我最崇拜的英雄是一个普通战士,他叫刘松。敌人的二千兵力即将抢夺阵地时,他虽然自己中了三抢,可他拼命地冲向引爆器与敌人一个团同归于尽,他在三河坝战斗中光荣地牺牲了。我还要崇拜红军们不怕死,即使他们全身中弹也不惜一切代价去拼,多杀一个也值了。他们的死是光荣的,他们为中国的未来创造了希望。他们用生命换取了我们血的教训,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美好的未来,我们应该对他们表示崇高的谢意,我们现在应该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做出巨大的贡献,发展我们的国家,学习革命先烈的勇气,和他们不顾一切去拼的精神才能报效国家,报答革命先烈们,报答那些被战火洗礼过的灵魂。让我们好好学习,为我们、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吧!

  《建军大业》观后感700字五篇(二)

  在国庆期间,我看了《建军大业》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毛泽东看到军阀欺压百姓,想推翻军阀的制度,为百姓讨个说法,他想组建一支军队。可组建军队要大量的经费,许多武器和弹药,还需要千千万万的士兵们。可毛泽东什么都没有,只有几个农民朋友。有个农民说:“你可以去军阀那里寻找与你志同道合的军官,推翻军阀的制度。”话音刚落,毛泽东就去找了。他找了三位军官与他们的部队,他们分别是:朱德、叶挺、贺龙。组建了一支名叫“红军”的队伍。这支队伍不怕死、不贪财、能为百姓打天下……为了继续扩大红军人员的数量,周恩来决定发动南昌起义。经过上层军官精心谋划的策略,经过他们严谨的商量,经过战士们几天几夜的苦战,虽然牺牲了几十万几百万的士兵,但是换取了南昌起义的胜利,为老百姓讨回了一个说法……在三河坝战斗中,朱德率领三千人马与钱大钧三万人马抗衡,最终为主力部队争取了时间。但朱德差点全军覆没,最后,红军登上了井冈山,这就是著名的井冈山会师,可以作为一支真正的军队,并有了自己的番号和八一军旗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被深深的感动了。其中我最崇拜的英雄是一个普通战士,他叫刘松。敌人的二千兵力即将抢夺阵地时,他虽然自己中了三抢,可他拼命地冲向引爆器与敌人一个团同归于尽,他在三河坝战斗中光荣地牺牲了。我还要崇拜红军们不怕死,即使他们全身中弹也不惜一切代价去拼,多杀一个也值了。他们的死是光荣的,他们为中国的未来创造了希望。他们用生命换取了我们血的教训,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美好的未来,我们应该对他们表示崇高的谢意,我们现在应该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做出巨大的贡献,发展我们的国家,学习革命先烈的勇气,和他们不顾一切去拼的精神才能报效国家,报答革命先烈们,报答那些被战火洗礼过的灵魂。让我们好好学习,为我们、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吧!

  《建军大业》观后感700字五篇(三)

  上午,江城的天气炎热无比,仅仅是早晨温度就已达到了34oC。可就算是这样,我和爸爸妈妈仍然顶着酷暑来到了恒大影城,观看影片《建军大业》。

  《建军大业》讲的是:经历过“四一二”大屠杀血的教训后,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认识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硬道理。于是,他们准备发动起义。

  首先是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是周恩来领导,叶挺、贺龙、朱德等参加的。由于他们都事先商量好在脖子上系红布条,所以又叫“红巾军”。而在此之前,朱德早已把各位国民党高官请到了茶馆里喝酒打麻将,目的是为攻打南昌创造更好的条件。起义时间原定为凌晨四时,后由于叛徒的告密而提前到凌晨两点。只听周恩来发动三声枪响,南昌起义就开始了。红巾军战士们拼命地打,先后攻下了火车站、藩台衙门等许多个敌军据点。最后,经过数小时激烈的战斗,南昌起义一举成功。但可惜的是,由于钱大钧部队的追击,红巾军被迫退出南昌,转往广州。

  另一个是秋收起义。毛泽东在去长沙的路上被土匪抓住,设法逃跑时,又被“国民党军”抓住送往军营。由于这个军营的师长卢德铭是共产党人,所以熟悉和尊重毛泽东。于是,他就和毛泽东一起,将原旗号改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并发动秋收起义。可是,由于敌强我弱,秋收起义不仅失败,卢德铭还战死于此。但是,毛泽东并不怕失败,为了保存余下的武装力量,带领部队登上了井冈山。

  为了掩护南昌起义的大部队顺利转往广州,朱德率领3000士兵埋伏在三河坝堵截钱大钧部队。战役中,朱德的战场布阵非常用心,战士打的也很英勇顽强。但是由于叛徒告密,加上我军人数太少,对方火力大,而后失败。朱德带领主力部队也去往了井冈山。

  在井冈山,毛泽东、朱德率领的部队、再加上南昌起义转往广州遭遇打击余下的部队,三支军队并成一支军队,叫“红军”,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

  为什么三支经历失败的队伍能走到一起?因为他们有坚定的必胜信念!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并且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就一定会成功。就像毛泽东说的那样,革命的种子是“星星之火”,总有一天会达到“可以燎原”的大势。

  《建军大业》观后感700字五篇(四)

  八一前夕,就在为建军90周年献礼电影《建军大业》上映之际,传出了叶挺后代吐槽这部电影的信息,说该片是“把革命历史严重的娱乐化,是对革命历史的羞辱和歪曲”,指责导演不该启用“小鲜肉”来演叶挺,并未与叶挺后代事先沟通,等等。对此,我心存疑虑,抱着一看究竟的心态,走进了电影院。

  当133分钟后影院灯光亮起时,我不得不说:这是一部政治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结合的好电影,并未“把革命历史严重的娱乐化”,更没有“羞辱和歪曲”。如果叶挺后代的吐槽是真的,大可不必。

  首先,影片是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影片剧情由四部分组成:“4.12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经过、起义后撤兵南下(重点是三河坝战役)、井冈山朱毛会师。剧情按照历史真实,结构合理,脉络清晰,环环相扣,有机衔接,向观众交代清楚了八一起义的缘由、经过和结果。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基本没有虚构的情节和人物,摒弃了“胡编”和“戏说”,而是秉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使剧情和人物尽量符合历史真实,让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不但通过观影了解这段历史,知道人民军队的来路,不忘初心,而且,进一步认识到毛主席所说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革命道理。影片在表现当时反动派血腥黑暗的同时,还表现了党内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与陈独秀、张国焘等人的错误路线的坚决斗争,衬托出八一起义的必然和艰难。

  宏大叙事、激烈场面与微小细节、人性人情相结合,是该片的突出特点。影片的题材,决定了宏大叙事的风格和必不可少的激烈场面,生与死构成了该片的基调,血与火染成了该片的底色。“4.12”大屠杀中敌人的疯狂残忍、共产党人和工人阶级的拼死搏斗,充满着呐喊呼号、腥风血雨,让观众强烈感受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没有革命者的生存,必须建立自己的军队。八一起义、三河坝之战,炮火连天、枪林弹雨、血肉横飞,场面非常震撼,特别是呈现了爆炸后的火焰蹿升至三层楼高的壮烈奇观,以及蔡晴川率领200名战士与敌军血肉拼搏,最后忍着重伤拉响引爆器,200个炸点轰然巨响,烈焰腾空,以真实震撼的视听体验,带领观众近距离感受建军之初的苦难和牺牲,由衷地敬仰我军元勋和牺牲的无数先烈。影片还善于采撷微小细节展现人性的光辉,直戳观众心窝和泪点,让人感受到战火硝烟之下仍不乏细腻温情,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河坝战役中,朱德率部血战强敌、坚守三天后准备撤离时,决定留下200人断后,掩护主力转移,朱德发表了两分钟慷慨激昂的演讲,做出了“父留子走、兄留弟走”的决定,面对生死抉择,出现了人人争当断后的感人场面,有的士兵高喊:“我是孤儿我留下”,有的受伤失去了小臂仍坚持敬军礼,最后200勇士全部壮烈牺牲,他们的壮举惊天地泣鬼神,不但令革命者为之心灵震撼、肃然起敬,甚至震撼对手的人性出窍,敌酋钱大钧看到惨烈的战场后,也动容地下令“为所有黄埔生厚葬”。又如,毛泽东与杨开慧分别时,杨开慧“不要回头”和“十年不回,我等你一辈子”等台词,饱含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悲戚和深情,令人潸然泪下。

  影片由香港刘伟强执导,韩三平任总策划兼艺术总监,黄建新任监制,他们启用了一大批年轻演员,有的不到二十岁,从外形上接近当时剧中人物年龄,从演技上,他们也都蛮拼的,不但几个主要人物毛泽东(陈烨饰)、周恩来(朱亚文饰)、朱德(黄志忠)、贺龙(王景春)、蒋介石(霍建华)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过去鲜为人知的卢德铭、蔡晴川、汪寿华、范桂霞、斯氏兄弟等,都被年轻演员们演绎的有声有色,让这些几乎被人遗忘的革命先烈们在建军90周年之际复活,走进观众视野,获得他们应有的荣耀。

  《建军大业》观后感700字五篇(五)

  作为“建国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建军大业》延续了《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的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的特点,整个影片给我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高潮迭起却又感人至深,影片结束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的内心都无法平静。

  导演刘伟强大胆选用了很多青年演员:刘烨扮演毛泽东,朱亚扮演周恩来,马天宇扮演林彪、刘昊然扮演粟裕,等等。正是这一个个鲜活甚至略显稚嫩的面孔才更能拉近我们与伟人们的距离,褪去近乎神秘与崇敬的光辉,让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感同身受的体会到当年领袖们对革命的激情澎湃与艰难探索。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中国革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完完全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国内国际局势纷繁复杂,各种反动、帝国主义势力在苦难的中华大地上竞相角逐。

  国际上,列强环伺,鲸吞蚕食着中华大地。这一时期正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如奥匈帝国、德国同老牌儿的资本主义强国如英法之间争夺殖民地的斗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并最终演变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当时的中国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列强争相瓜分的目标。

  国内,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胜利的果实,复辟失败最后身败名裂而死,北洋集团分裂,军阀林立,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各个军阀争相投靠帝国主义做其在中国殖民统治的代理人。这一时期军阀混战、互相攻伐,国内土匪横行,商人投机倒把,民不聊生,劳苦大众已经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

  在这样复杂的局势下,年轻的共产党人也曾天真,轻易的相信了国民党反动派,真心诚意的开始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建黄埔,想再造共和、救民于水火。可是随着北伐军节节胜利,蒋介石独裁的野心也就日益膨胀,逐渐排挤共产党员并最终演变成4.12反革命政变。影片刚开始描绘的就是这一段历史。当反动派举起屠刀时,手无寸铁的学生和已经被收缴了武器的工人纠察队只能像待宰的羔羊一般,任人宰割。

  在经历了惨痛的屠杀之后,共产党人痛定思痛才有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清醒认识,才下定决心要组建属于自己的革命队伍。影片着重重现了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为我们逼真的还原了人民军队建立初期的“千难万险,九死一生”,而这句话也是朱德在井冈山会师时和毛泽东说的八个字。

    101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