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霸王别姬京剧观后感作文

晴恩 1172分享

  没看《霸王别姬》这部部电影之前,就其片名《霸王别姬》给我的直观感觉来说,我推测它肯定是场血雨腥风、狼火硝烟、马革裹尸的豪壮场景,看完之后,它果然是场视觉盛宴。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霸王别姬京剧观后,一起来看看吧!

  霸王别姬京剧观后篇1

  面对楚汉争霸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虽然项羽最后失败了但是我还是喜欢项羽的。

  就像李清照说的“生亦豪杰死亦鬼”,想想当初霸王举鼎,破釜沉舟。楚霸王是何等的豪气云天,虽然吴江一别,但西楚霸王仍然是西楚霸王。其实我特别想项羽能回江东东山再起,但是想想项羽是何等的英雄气概,他又怎么会抛下八千江东子弟而独身离去,于是他依然自刎去乌江边。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杜牧也曾感慨,可惜时光不再,杜牧不能回到当初为项羽身边谋臣。就像大众说的“不是项羽不肯听亚夫范增的良言,而是项羽的豪气不惧怕刘邦的阴险,就算项羽死了那是他成全了大汉的大风起兮云飞扬”。

  如今很多人对项羽刘邦褒贬不一,我感觉项羽挺成功的,至少在古人眼中他也在史记的帝王一册之中。这是很多诸侯或者争霸天下者所没有的待遇,这也是我对项羽喜爱的原因。

  想想杜牧,李清照的话我也深感同身。

  霸王别姬京剧观后篇2

  《霸王别姬》是导演陈凯歌的第5部影片,它选择中国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及艺人的生活,细腻地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是两岸三地电影人合作拍片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电影雅俗共赏的典范作品。影片充满激情地叙述了处在民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初期男女主人公一段跌宕起伏,爱恨纠结的故事。

  《霸王别姬》曾获得法国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奖,是迄今为止中国影片在国外获得的最高奖项。它的优秀毋庸置疑,只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观影人都有着不同的感触与评价。最打动我的地方就是“不疯魔不成活”,人戏不分的程蝶衣以及电影中设计巧妙,令人深思的细节。

  陈凯歌曾说过:“没有张国荣,就不会有《霸王别姬》的成就。”此话不假,抛开程蝶衣的剧情不论,光看举手投足之间,就摄人心魂、让人迷恋,张国荣将程蝶衣演活了,演出了世间女子都不具有的柔情与妩媚。依稀记得袁四爷对程蝶衣说的一句“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此境非君莫属,此貌非君莫有。尘世间,男子阳污,女子阴秽,独观世音集二者精于一身,欢喜无量啊。”戏中程蝶衣如此,戏外的张国荣亦如此。真正的艺术,真正的美的人生,此世,唯有张国荣独绝!

  由于母亲是妓女,程蝶衣从小就生活在妓院中,母亲将其带入梨园行,由于天生六指,被母亲狠心剁下一指,才得以进入戏班学习。在那个社会,妓女和戏子被称为下九流,这也为程蝶衣扭曲的性别观埋下了伏笔。“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是全篇的重要结构框架,程蝶衣一生经历了小时候“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的正常,入戏后“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的人戏不分境界,;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的突然清醒状态。一句话暗示了程蝶衣内心雌雄混淆,人戏不分的历程,不可不谓神来之笔。

  小癞子自杀前给蝶衣留下的最深的印象,莫过于一句话:“等以后我成角儿了就天天吃糖葫芦”梦不能成真,就只有在虚无的世界中去寻找了。在电影中,当蝶衣成为角之后,当听到冰糖葫芦的叫卖声时,不由自主转过身,眼中充满迷茫。他想到了什么,想到了人吃人的可怕时代,亦或是师傅那句“要想人前显贵,必得身后遭罪”?这不经意间的细节,是在控诉着时代的无情,让人心底滴血。

  抗日战争结束后,程蝶衣控诉为“汉奸”,给日本人青木唱戏,在法庭上,虽然他也恨日本人,但是他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咆哮“青木是懂戏的,青木若是活着,京剧早就传到日本去了”。这一句感人之话,想人们折射出“艺术无国界,艺术无仇恨”,蝶衣对艺术的境界早已超出了人性的认识。或许艺术能够无国界,可是舆论却不能够接受,民族感情不能接受。

  程蝶衣对幻想中母亲的感情亦是一大亮点,他吆唤着让戏班主帮他写封寄给他娘的信,然后通过焚烧的方式寄出,那爷总是笑着说:“那林黛玉她不焚稿,她叫什么林黛玉啊?”当蝶衣戒烟瘾的时候,在不清醒中,他把情敌菊仙当做了自己的母亲,因为菊仙同他母亲一般,是一位妓女,她们身上有着同样的野性与不羁。

  段小楼拍砖头的三段情景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民国初期,段小楼用砖头砸头,替师傅解了围;抗日战争初期,段小楼用茶壶砸头,替菊仙解了围;段小楼用砖头砸头,却没能为自己和蝶衣解围。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个方式,可是结果却不一样了。那是因为时代不同了,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已经不同了,引人深思。

  影片中另一个链接线索就是张公公的那把宝剑,这把剑见证了程蝶衣与段小楼的兴起与结束,让人不得不赞叹其逻辑严密性。段小楼与程蝶衣初次演出就见到这把剑,因为段小楼不经意间一句要得到这把剑,导致后来程蝶衣进入袁四爷府上,委身得到此剑,再后来由于此剑,段小楼被称为批斗对象,牵连了程蝶衣,菊仙为了保住剑而受其累,最终上吊而死,十一年后,程蝶衣与段小楼再次合作出演,蝶衣假戏真做自刎而亡。此剑不仅见证了段小楼从倔强不屈的铁血男儿沦为胆小怕事,背叛情义之人,见证了程蝶衣事业的兴起与生命的最后一刻,见证了菊仙的敢爱敢恨,不羁野性的一生,亦见证了时代的更替,人心的变化。

  除了小楼,蝶衣与菊仙之外,很多人物细节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与反思。曾经繁华一世,后来神志不清,只知卖烟的张公公;被蝶衣收养,忘恩负义,工于心计,迂腐不堪的小四;觉得糖葫芦最好吃,想成为角儿又害怕受苦而上吊的小赖子;把蝶衣领进了京剧的世界,一个严厉的,传统的,却对京剧充满理解,最终在唱京剧时倒下辞世的关师傅;欣赏京剧,尊重艺术的日本军官青木。他们代表着社会的各个阶层,见证了时代变迁的动乱。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真真假假,结果都一样,爱,别,离,怨,憎,总得有一个苦涩的结局来收场。

  霸王别姬京剧观后篇3

  因为一直都是张国荣的影迷,对于哥哥的挚爱于是很早就看了《霸王别姬》,虽然起初看电影的动机是为了瞻仰哥哥的容颜,但是在看的过程中,却大大地出乎意料地改变了自己的初衷。

  影片一开始,画面虽然是在闹市里,却用了大量的冷色调,内心不禁对画面中的人感到同情,虽然什么悲痛的事情也没有发生,可是就是揪着心地担心着。伴着我的担心,蒋雯丽饰妓女,貌似没有姓名,怀里抱着一个长得很清秀的孩子,一直以为是个女孩,在路上看到了喜福成戏班的表演,让我很吃惊的是,不论贫穷还是富有,围观的每一个人看的都很认真,很专注,孩子的妈妈同样如此。此时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仅仅是看这些把式也能如此入境,忘却暂时的烦恼。

  妓女接着就抱着自己的孩子去了戏班,在母亲的介绍下,才知道孩子是个男孩。因为班主看到了孩子的六根手指于是拒绝了,紧接着就上演了整部电影的第一个小高潮,母亲毫不犹豫地用菜刀将孩子的第六根手指给切掉了。试问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天下哪有母亲忍心如此?倘若不是世道艰难何以至此?心下一紧,我满含泪水地看着孩子手上满是血地躲在桌子下,用自己的血在卖身契上留下手印。转眼间,母亲就消失了,还来不及道一别。

  影片还在继续,但是我的心里却还在回放着孩子与自己母亲之间少的可怜的对话,孩子颤抖着说:“娘,冷,水都结成冰了……”

  小豆子性格倔强,而善良的小石头成了他心中最好的大师兄。师傅的教育是严格的,挨打成了必须的,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师傅检查孩子背戏文,小猴子背错了,师傅狠狠地打;小石头一字不落地背出来了,师傅依然狠狠地打,居然理由是:打你是叫你以后也这样背。

  小豆子应为性格倔强,经常被师傅教训。其中影片反复重复的是背《思凡》的片段,小豆子非常淡定地唱道:“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我本身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他不断地唱错,一开始我很不理解,怎么会唱错呢?明知唱错了,为什么不改正呢?何必要这样挨打呢?种种的不解,但是看到最后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在唱《思凡》的时候,小豆子在重新认知自己的性别,他在苦苦的挣扎,他在坚持自己的男性身份,于是不断地在唱词中强调:“我本身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可是事实由不得他,进了戏院,他则必定是“她”。可是他太过于倔强,宁愿被打死也不愿意接受。

  看到他把被打伤的手伸进了水里,看到他冲出了戏院的牢笼,我以为小豆子的京戏生涯将就此结束。但是命运的转盘开始转动,在人声鼎沸的戏院里,见识了角儿,看到了霸王别姬的感动。小豆子内心应该是波涛暗涌的,对京剧扬起了热爱的浪潮,拍打这他小小的心胸,于是他回来了。

  在张公公的堂会上,两位孩子崭露头角。我为两位吃苦受难的孩子看到了幸福的明天,让我感动的一个情节,小石头说汗蛰着疼,于是小豆子用舌头去帮他添,但是王爷却只要见虞姬一人。隐隐地,内心不安。小豆子就这样带着一副年少无知的神情背进了王爷府。他不知道他将会面临着什么,其实后面在房间里发生的,观众们都心知肚明,太监往往是因为身体的残缺还心理扭曲,但是有一处,笔者不得不提一下,张公公看着小豆子问道:今年是什么年?小豆子答道:民国二十一年。张公公大喝道:不对,是大清宣统二十四年!张公公是封建势力的卫道士,此处可见一斑。

  观众们不免对小豆子的遭遇感到同情,一个好端端的男儿郎,却遭到了如此待遇。从此处电影好像已经是在暗示观众,小豆子的人生轨迹便将偏离正常,戏里戏外,半男半女,不男不女,悲剧的人生就是这样继续着。

  电影中最引人注目的情感为程蝶衣对段小楼的畸形恋不敢当。在换装室里,程蝶衣从身后环抱这她心目中的楚霸王,那种柔情似水的目光,已然不是一个男子可以拥有的了。她爱着霸王,虽然段小楼不是真正的霸王,但在她心中,他就是一个大英雄,一个将和她唱一辈子戏的霸王。此处请远离笔者将程蝶衣成为“她”。因为在我看来,“她”已然比“他”更准确了。

    433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