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公民观后感范文赏析

李季 1172分享

  12公民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作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2公民观后感,希望你会喜欢!

  12公民观后感:吸取

  他们组成西方模拟法庭,分别担任法官、律师、检察官等角色,审理的正是一桩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12位学生家长组成了陪审团。这些人来自社会不同阶层,有医生、房地产商、保安、教授、保险推销员等。他们在听取学生法庭审理后,将对本案做出最终“判决”。这12名陪审员互不相识,但按照规则,他们必须达成一致,才能结束审判。第一轮投票,就有11人认定“富二代”有罪,在所有人证物证都指向这一结果的情形下,这位年轻的嫌疑犯离舆论上的死亡只有一步之遥。好在8号陪审员提出了大胆的怀疑,让所有的线索都被逐一讨论,随着审判的进行,疑点出现,每个人背后的故事也浮出水面,经过多方长时间角逐,最终十二个人达成一致意见,认定该富二代无罪。

  影片虽短,但发人深思。我国虽没有像英美法国家那样的陪审团制度,但剧中陪审团的整个讨论过程还是能够给予我很大启发,特别是作为将来可能成为决定他人自由乃至生命的法官队伍中的一员,更应该从中吸取教训,

  12公民观后感:改动

  一群演员基本上都有着神一般的演技,尤其韩童生,真的太出彩。但不得不说,剧本本身有一个严重的瑕疵,直接影响了故事的可信度基础。这是一群大学生,挂科补考也不可能要求拉着一帮家长到学校陪绑。先不说大学里都是一群成年人,就单说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这一点,也不可能把家长召集起来。这样的情节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现实中。这个事实性的问题出现在奠定整个故事的开端,是编剧和导演的失职。如果要改,其实有很多办法,简单易行,比如,学校有个法律社团,学生们要做西法的一次模拟课,并把这次课程计入学分。老师要求,如果计入学分,就要学生们各自寻找可以做陪审团成员的人来参加。学生们各显神通,有的找来自己的父母,有的找到另外的人选。完全可以照搬现在的人员构成,又解决了真实性的问题。不知道为什么连这么简单的改动,编剧和导演徐昂都不愿意去做。

  12公民观后感:司法制度

  1957年,米高梅公司的黑白电影《12 Angry Men》上映,当年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半个世纪过去,此片被多国多次翻拍,是IMDb Top10电影中拍摄时间最早的一部,被誉为影史上最伟大的法庭电影,也是你国各大法学院校的课堂上推荐给大一新生必看的电影之一。

  …………

  2003年,湖北人孙志刚大学毕业后到广州求职,因未办理暂住证被广州市政府执法机关以三无人员的理由收容,期间被收容所员工殴打至身亡。

  孙志刚事件当年因少数媒体报道引起全国广泛关注。03年5月,三位法学博士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公民建议书,请求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中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规定进行违宪审查。同月,五位著名法学家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公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40天后,饱受争议却实施20年之久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止。

  与此同时,在中国法学界也掀起新一轮关于司法改革的讨论狂潮,彼时颇有万象更新之势,学者与学生群情激昂,对原有司法体制的质疑和改造声此起彼伏。

    587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