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1000字

小妹2 0分享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小学生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1000字,欢迎大家阅读!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1000字―集结号观后感

  鲜血承载着一份责任和勇气,泪水蕴藏着一份情义与感动,号声凝聚着对生存的希望。

  那声悲怆的集结号遥远了,“曾经”已概括不了他的沧桑,唯有历史,灰白的一段历史,冰冷而又陌生的记忆,冷不丁经心激起情感上的一层涟漪。

  看完《集结号》思绪被带到那个为人民幸福斗争的战争年代,解放战争时期,九连连长谷子地带领全连四十七名兄弟奉团长的命令坚守狙击阵地,以集结号为令撤退。然而团长为为战争全局考虑,没有吹响集结号,致使九连全体战士在打退敌人的三次进攻后,除谷子地以外全部壮烈牺牲,并按失踪处理。为给九里哦按正名,谷子地张开了执着的探寻,最终在烈士墓前吹响了47个生命一直想听,甚至死也没有听到的集结号。

  故事情节就是如此简单,这简单的背后却屹立着那些被遗忘的人英雄。没有人生来是英雄,他们都是被那个年代所傲。为了革命胜利,为了人民幸福,即便是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所不惜。

  “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连长谷子地坚守上级所下达的听不到集结号绝不撤退的命令,带着47个弟兄死守汾河拦截战壕,只为了争取大部队撤退的宝贵时间。当连中有人提出自己已经听到集结号响了,可谷子地没听到,他怀疑自己耳朵被炮火震聋了,问代理指导员王金存他是否听到集结号。这个文弱书生此刻彰显了英雄本色,他说他没有听到,因为集结号根本没有响。他没有昧着良心讲话,尽管他知道如果他说他听到了谷子地也许会下令整个连撤退,九连也许就会留下种。最终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九连从47人到43人,再到13人,最后圆满完成任务只剩下连长一个人。

  集结号的响起意味着任务的结束,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可它并没有响起。因为它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革命战时不能撤退;因为他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英雄很执拗地坚持到最后。这就是命令,对一个战士来说,它高于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我不由得想起我们年轻的一代,贪图享乐,懒惰娇逸。不必说关于生死的革命任务,就连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当中某些人也不乐意认真完成。是该反思一下了。我们应当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加倍珍惜。如今,没有了战火纷争,硝烟弥漫,我们生活和平的年代里,有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呵护,还 有什么理由去浪费时间而不好好学习呢?我们这年轻的一代,幸福的一代,如果非要下达什么任务的话,那么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加倍努力,将来报效祖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做贡献。

  “我是中原战军独立二师一三九团三营九连连长谷子地。”无论是被误会是国民党俘虏时,还 是得知独二师军队已经改编,谷子地介绍自己是总是说这么一句。在他心目中,集体是最重要的,先是集体其次才是个人。生活在物质横流的社会,我们似乎变得很自私,太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关心集体,或是忽视别人的感受。其次,没有一个人是与社会他人隔离的,我们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要与别人交往,我们有各自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也隶属于某个社团团体。《众人划桨开大船》这样唱到:“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花匠开大船。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同舟共济海让路,号子一喊浪靠边。”所以我们,年轻的一代,要增强集体主义观念,这也是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所要求我们这么做的。

  “每一个牺牲者都是垂不朽的。”这是《集结号》这部电影所要的表达的主题。经过谷子地的不懈努力,终于让那47个被遗忘的弟兄得以正名,他们没有失踪,也不是逃兵,而是真正的烈士。最后,九连全体烈士道德墓碑前,团长的警卫员小梁终于吹响了集结号,那响彻天空的号角悲怆而有凄婉。

  今天,我也听见那最后一声集结号,你听,它真的在响,环绕在我们的耳边。它在提醒我们,作为生出和平年代的青年人,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日子,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捐身献躯的革命先辈。

  轰隆隆的?炮声,血与火的拼杀,这是电影带给我们的视觉震撼,也许没多久,我们便会我忘记;但那一声悲壮凄凉的集结号却永远响彻在我们心中,鞭笞我们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为祖国的持续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爱国电影观后感1000字左右

  最近我观看了爱国主义优秀电影作品――《南京!南京!》。我深有感触。虽然只有整整130分钟时间,但是我深感压抑。摇晃的镜头晃得我想吐,很长时间都没有过这种窒息的感受了。

  刚开场的时候,被枪声、炮声吓怕了。惨不忍睹的杀戮,血流成河,生灵涂炭。南京城成了一个死城,这个,深深震撼了我。但是,身为一个女性,更令我震撼的是……

  我想改编莎士比亚的名句:举手,还是不举手?这是个问题。这里说的举手,不是指对南京侵略者日本人的投降,而是在这部历史灾难大片《南京!南京!》里上百名妇女举手自愿牺牲自己做慰安妇,为安全区的民众换取过冬的物资那个震撼人心的场面。每一只上扬的手,都像一支灼灼扑动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严的光辉。每一个举手的妇女,燃烧自我,救助他人,令70多年后的我们动容、惊心、泪流满面。她们的牺牲与毅然走入刑场、高喊“中国不会亡”的中国士兵的牺牲一般高贵而沉重,像两记重锤捶打在历史的鼓面,动人心魄,回音荡荡。教堂妇女举手一幕是《南京!南京!》继中国军人江边就义后的第二个高潮。令这部灾难电影,回肠荡气,渐入佳境。

  很多人跟我有同样的质疑:姜淑云居然没有举手?尽管她声音颤抖,泪落双颊,但是如果她也能举手,是不是能和xx小江一起携手走进那片神圣的光辉里去?是不是能给角色一个更加完美的收场?举手,还是不举手?牺牲,还是苟活?电影继续在进行。我的问题也终于有了答案。在教堂百名妇女举手时,姜淑云已经做出了选择。在我们的文化里,更容易被牺牲的壮烈感染,而对“理性的拯救”感到陌生。在教堂小江等妇女选择“牺牲拯救”时,姜淑云选择的是另一种“拯救”,尽管她最后的牺牲同样令人黯然神伤。我们应该感谢电影《南京!南京!》,她让我们对历史的解读了一种可能。

  我不会再去看第二次,不是不想,而是不忍。《南京!南京!》里透露死亡讯息的场景之多,尤其黑白画面的处理更让每一种形式的死亡都让人身临其境,这种真实的氛围已经让你觉得内心超出了对残酷的负荷,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曾看过那些触目惊心的老照片。但最可怕的还是那些没有直观画面的死亡讯息。女儿被日本鬼子从窗口扔下去,观众看到的只有唐先生奔去窗口的崩溃呼喊,还有一车车从军营运出去的女子裸体。日本士兵杀人时的表情,走向死亡的人群的眼神,在黑白不见血的银幕上,你只能读到两个字,绝望――这是地狱最底层的绝望。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穿长褂戴瓜帽的男人被推到土坑活埋的那一刻,他紧紧闭着眼睛,没有反抗,也没有歇斯底里。如果看过那些老照片,你会相信这就是真实的地狱。

  唐先生一句:“我老婆怀孕了!我老婆又怀孕了!”之后,英勇就义了。这句话,透露了生命的气息,还让那些侵略者知道“中国人杀不尽!中过国人的生命是顽强的!”我深深感动了!

  铭记国耻很重要,比铭记国耻更重要地是认识你自己。最后我还想说,它就是一部电影,因为只有电影才会以那样的方式结尾,留一点阳光与希望,并且浓妆重彩地将小豆子的照片放那么大,题注下他还活着。这静止的画面远比那句中国不会亡来得更有力量。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自立更生,勇往直前,不忘国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关于爱国影片的观后感1000字

  “雷锋”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也许耳熟能详。不是吗?我们每年的三月都有一个学雷锋活动月。但真正了解雷锋的人究竟有多少呢?今天,我们有幸观看了《少年雷锋》这部电影,它让我真正了解雷锋。

  我衷心感谢影片公司给了我们这个机会。该片通过对雷锋童年及少年时代的描写,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表现了一位普通少年在党的教育下,最终成长为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思想轨迹。

  我看完电影,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一时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我仇恨日本侵略者,痛恨当时的旧社会,更同情、钦佩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小雷锋。

  雷锋四岁那年,日本飞机轰炸长沙,人们纷纷逃亡。雷锋的爸爸、哥哥、爷爷、弟弟都相继死去。雷锋的妈妈受到沉重的打击,痛不欲生,再加上蒙骗受辱,终于上吊自杀。雷锋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这一连串的镜头真是惨不忍睹。大家泣不成声,泪流成河。我的心里犹如大海,波涛汹涌,真是一石激起千尺浪。看得我的心里好痛好痛。雷锋小小年纪,正是求学的好时光,也是备受亲人关怀爱护的时候,不幸发生后,变成孤儿的他一无所有却坚强无比。相比之下,我是多么惭愧。想到自己在家里像个小皇帝一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吃吃穿穿还挑三拣四。不仅如此,对于读书,我是那么不自觉,只有在爸爸、妈妈的催促下才勉强完成学习任务。看书――囫囵吞枣,过日子――得过且过。想着想着,脸不知不觉“发烧”了。

  解放后,小雷锋终于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背着书包上学了,在他饱受创伤的心灵里充满了对日本鬼子和旧社会的痛恨,对新社会的感激和热爱。

  雷锋心存感激,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在他短暂的人生中,好事做了一火车。毛主席还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精神像一座灯塔照亮了多少代人前进的道路。

  然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好像雷锋精神离我们越来越远。我内心多么恐惧。有时,老师号召我们学习雷锋,我们却把它当玩笑,走过场,甚至还嘲笑傻子雷锋,想到这儿,我羞得无地自容。

  这一部电影真是及时,像一场及时雨,浇灌着我们年轻无知的这一代人的心田。雷锋精神像一面镜子,它把当代精神世界塑成立体,显示它特有的精神品德和道德情感。雷锋精神像一架钢琴,再次奏响真诚的乐章,让爱心在世间再次产生共鸣。

  在这五彩缤纷、亦歌亦舞的日子里,离不开雷锋精神。没有雷锋精神犹如无水之鱼,无成长启读本之木,难活呀!没有雷锋精神,人间将毫无生机;没有雷锋精神,世间将冷酷无情。因此,我多么渴望通过这部影片,让雷锋精神再次走进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心里,鼓舞人们登上人生之巅。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雷锋精神”,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珍惜现在千载难逢的好时光,让“雷锋”占据着我们的空间吧!让雷锋精神“与我们同行,与时代同步吧

  爱国电影观后感:《建国大业》观后感_1000字

  《建国大业》这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主旋律影片,云集一百七十多位明星,话题人物齐聚,四大天王中的两位捂婚天王刘德华,黎明,功夫之王成龙,李连杰,华表奖的双黄蛋得主陈凯歌,冯小刚,四小花旦里的章子怡,赵薇,实力派男星姜文,陈道明,陈宝国,葛优等演员纷纷出马,以置于使笔者无法一一列出,这些大腕在影片拍摄和上映的档期,每个人身上出一条新闻,对影片的宣传就不可小窥,更何况中影掌门人韩三平十多年后重新掌镜,众大腕零片酬出演,国产片拷贝又创新高等新闻本身就有着巨大噱头,让人们重新唤起了对主旋律影片的热情!

  其实主旋律影片很早就对自身如何更多的吸引观众做过尝试,2005年,为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影片《太行山上》,就起用了港台明星梁家辉,刘德凯分别饰演国-共的抗-日英雄,2007年的献礼影片《八月一日》同样选用了吕良伟,李子雄饰演了叶挺和汪精卫,两部影片在这一类型片上做的突破不大,但是起用明星的机制无疑使影片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建国大业》在起用明星上可以说是在以前影片的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而且对这一类型片的宣传,说教的功能大为改观。国共两党人物喜怒哀乐都给予了描写,凸显了人性化。然而影片从皓如烟海的史料中选则材料,修改剧本,难免有些典故,事件交待不清,或是挂一漏万,下面是笔者看出的几点,一吐为快。

  李宗仁不顾蒋介石的阻挠,硬是选上了副总统。片中有一场蒋,李二人共同登台,宣誓就职的戏一闪而过,未做交待。其实当时蒋对李很是愤恨,想让李宗仁出丑,于是派人通知李宗仁宣誓就职时穿军装。自己反到穿一身长袍马褂。当李宗仁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结果就职典礼时李宗仁站在蒋介石旁边,象极了一个跟班。

  片中结尾处斯-大林对中-共的代表慷慨陈词:只要中-共一宣布建国,就第一个与中国建交,显得很丈义。但是片中也提到过一幕,起初共-产党攻陷南京,苏联的驻华使节并没有留下,而是和蒋介石一同退往广州,事实上苏联对国共两党的政策一直是暧昧的。对中国是否划江而治也提出过意见。但是还是毛主席有远见,有魄力,一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诗词就点明了事物的主要矛盾,中国人的事还得中国人自己作主!任何国家的政策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并没有无私的援助!

  转眼间新中国已经迎来了自己六十岁的生日,国家日益富强,然而就象片中对国歌的讨论一段所说的,我们永远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警惕。用我们的血肉,我们的智慧组建成新的万里长城,永远前进,再前进,在世界上找到我们应有的位置!

  爱国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1000字

  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战役。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机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上,驻有日军3个师团全部、2个师团的各2个联队、5个独立混成旅团全部、4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各2个大队、1个骑兵旅团的2个大队,共20余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万人。

  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

  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

  由此,正太战役就发展成为百团大战。这次战役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

  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八路军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经过20天的战斗,预定计划全部完成。正太铁路线的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均被破坏;平汉、同蒲(北段)、石德、北宁铁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断;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

  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任务是继续扩大战果,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在这段时间里,我晋察冀军区主要进行了涞灵战役,第129师主要进行了榆辽战役,第120师主要破袭了同蒲路。在这些战斗中,八路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是,我军计划要拔除的敌据点未能全部拔除。

  第三阶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在这段时间里,八路军先后粉碎了日伪军对太行、太岳、平西、北岳、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

  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从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达46480人。其中包括: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自动携械投诚者47人,伪军反正者1845人。同时,缴获各种枪5942支(挺),各种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破坏煤矿5个,仓库11所。此外,还缴获和破坏了其他大量军用物资。

  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小学生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1000字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小学生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1000字,欢迎大家阅读!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100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12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