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2019年《攀登者》电影的观后感以及影评【精选五篇】

景清 1172分享

  2019年国庆档电影《攀登者》正式上线各大影院,对于《攀登者》这部影片,其主要讲述的中国登山队在1960年与1975年两次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并首次完成了珠峰海拔高程的精确测量的故事,而这故事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所以关于观看2019年《攀登者》电影的观后感悟,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攀登者》观后感悟【1】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这是毛主席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下的诗句,1965年完成,1967年发表在诗刊上。1975年5月27日后的几个月,因中国登山队第二次登上珠峰,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反复引用它,使它成了传诵最多、影响最广的名句。

  这次登顶成功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

  女性首次从北坡登上珠峰;

  找到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登顶留下的证据,“中国人最早从北坡征服珠穆朗玛峰”得到世界公认;

  首次以渤海为海拔零度确立珠峰高度;

  多项开创性的科研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我国经济状况、综合国力远远无法与今天相比,甚至登山队员们补充热量的巧克力都需从国外进口,在装备、后勤、组织等方面,均有不足之处。

  用今天的眼光看,这次登顶成功堪称是一个奇迹。正因如此,它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地标,曾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们。

  感谢《攀登者》将这段传奇搬上银幕,留下了宝贵的集体记忆。一个民族理应牢记曾创造过的那些奇迹,因为在奇迹的背后,是人类的勇气、忠诚、热爱与奉献,不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都有义务将这些精神财富传承下去。

  作为艺术作品,《攀登者》对具体史料会有取舍和剪裁,对不熟悉这段历史的观众,也许会产生一些误解,但愿本文能对理解本片有所帮助。

  为什么苏联教授写信质疑首次登顶

  在《攀登者》中,主角方五洲(吴京饰)作为首次从北坡登上珠峰的中国登山队队员,却遭苏联教授写信质疑,这成为压在他心头15年的、沉重的精神包袱。

  不少观众会感到奇怪:为什么苏联教授要写这样的信?

  一般认为,珠峰北坡难度的攀登难度大于南坡,人类从南坡登顶珠峰后,几十年来,多次试图从北坡登顶,均告失败。上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密切,苏联表示愿组织联合登山队,和中国人一起攀登珠峰。

  1955年,苏联邀请中国运动员一起攀登了苏联的团结峰(海拔6773米)和十月峰(海拔6780米),中国派出4名队员,与苏联运动员成功登顶,此后,中苏联合登山队又先后登顶了几座高峰。这大概就是《攀登者》中,方五洲等人赴苏“学习”的经过。

  为此,我国成立了中国登山队,计划在1960年5月登顶。

  然而,中方很快发现,苏联想独享首登成功的荣誉,遭中方拒绝后,态度开始冷淡。当时我国尚不具备航测珠峰的能力,便向苏联购买两架新型飞机,但苏联反复拖延,并提出一个奇怪的借口,称苏联登山队已解散,暂无法与中国登山队合作,登顶时间应推迟。

  反复沟通无效后,中国登山队只能靠自己。

  1960年,中国运动员在没有航测、没有线路规划,甚至在冲刺阶段没有氧气、没有食物的前提下,完成了登顶壮举。

  在《攀登者》中,真实地记录了当年为突破第二台阶,曲松林(张译饰)光脚攀登的细节,这段其实特别有当年攀登者英雄屈银华身上的影子,他为此失去了10个脚指头和1根手指头,戏称自己成了“小脚老太太”。

  苏联教授刻意挑刺,是嫉妒心理在作怪。

  首次登顶为什么没留下影像证据

  首次登顶为什么没留下影像证据,成为《攀登者》中重要的故事线之一。并艺术地处理成方五洲为救队友曲松林,不得不抛弃摄像机,曲松林因此对方五洲充满怨言,也为曲松林后来冲动决策提供了心理基础。

  从艺术角度看,这种处理的效果可能更好,因此对历史事实有所改动:其实,中国登山队当时带了摄像机,但登顶时正赶上夜晚,无法拍摄。下山时,在海拔8700米处又拍了两个镜头,但拍摄技术不高,镜头晃动而模糊,这是那次登顶成功留下的唯一胶片证明。

  中国登山队在山顶留下了物证(五星红旗包裹的毛主席像),后来国外登山队从南坡登顶,未发现这些物证,因此国外舆论一度不承认这次登顶。

  但中国登山队在第二次登顶时,找到了当年的物证,如今,国际上已承认这是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次登顶时,为测量珠峰高度,中国登山队在顶峰中心点竖立了觇标,过去登顶需360度环绕拍摄,才能得到国际承认,现在只要和觇标合个影,就能被承认。

  为什么非要赶在当年登顶

  在《攀登者》中,中国登山队一度遭遇挫折,错过了登顶的窗口期,气象科研人员徐樱(章子怡饰)认为当年窗口期比往年多3天,在她的坚决要求下,再度尝试,最终取得成功。

  对于这一情节,可能有观众会认为:人命关天,第二年再登顶不行吗?这是不是剧本中的一个BUG?

  这就要还原历史背景。

  1972年,中国登山队重建,原计划在1976年攀登珠峰,但1975年,日本登山协会宣布,田部井淳子计划在5月登顶,如果她成功了,她将是第一个登上珠峰的女性。为抢在日本人前面,中国登山队提前了登顶计划(原计划在1976年5月登顶)。

  气象部门曾警告,4月会有大风,不适合登顶。中国登山队为了抢时间,以致第一次冲击失败。5月5日,再次冲顶时,第一突击队队长邬宗岳不幸牺牲。在抢救过程中,原计划冲顶的主力女队员桂桑、扎桑体力耗尽,已无法冲顶,不得不和另7名男队员下撤。

  邬宗岳当年已40多岁,体重上升,被队友戏称为“邬胖子”。他扛着摄像机跟在突击队后面,可能是为了拍摄效果,他未与其他队员编组,因此在掉队时未被及时发现。

  邬宗岳牺牲延宕了中国登山队冲顶时间。5月16日,田部井淳子登上了珠峰,比中国队早了11天。所以中国登山队选择当年登顶的方案。

  潘多创造了历史

  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9名成员登上珠峰,其中潘多成为首位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女性。

  潘多当年已36岁,是3个孩子的母亲,体重增加,上山前因又一次怀孕,刚做完人流手术,所以未被列入主力队员。做完人流手术归队时,中国登山队已经进行了两次适应性行军,潘多直接参加了后几次适应性行军,爬的距离相对少。登山队照顾她刚做完手术,只安排她运输给养。同伴不让她负重,所以她背的东西较少。因此在冲顶时,她成了当时体力最好的女队员。

  虽然潘多登顶时间晚于田部井淳子,但她同样创造了历史。毕竟当时中国登山队仍没有详细的登顶线路图,运动员只能凭感觉前行。当时第二台阶依然难以突破,在此次登顶中,中国登山队架设了金属梯子,使后来登顶的难度大大降低。

  登山对团队配合的要求极高。1960年第一次登顶时,中国登山队被冻伤了50余人。1975年时,为确保登顶成功,大量后勤保障人员虽然也具备登顶实力,却甘愿付出牺牲。比如后来在武警总院妇产科工作的邢玲玲,负责将给养送到7900米营地,当时营地尚有20多名队员。晚年她回忆这段经历时,仍觉遗憾:“就差一点,就上去了……”

  《攀登者》中还记录了夏伯渝的故事,他在这次冲顶时被冻掉双腿,但晚年戴着假肢,终于在2018年成功登顶珠峰。

  影片中包含的那些历史细节

  在《攀登者》中,不少细节来自历史:

  登山靴:受技术条件限制,当时的登山靴用鲸鱼皮制成,特别沉重,这就可以理解,片中登山者为何行进速度缓慢。此外,行进中,脚趾要经常挠一下鞋底,保持血液循环,否则很可能被冻伤,这也影响了行进速度。

  编组:在《攀登者》中,登山者采取了编组行进的方式,彼此用绳子连接在一起,一般是4人一组。编组登山是当时苏联的标准操作,以对抗滑坠,但从结果看,编组反而加大了伤亡,如今这种方式已不常用。

  化石:在《攀登者》中,方五洲送给徐樱一块从珠峰上获得的海洋化石。珠峰所在地区原是海洋,即喜玛亚拉古海。1924年,首次发现了海洋化石。不过,中国登山队首次登顶带回的9块岩石标本是奥陶纪灰岩。不过,据曾参与攀登珠峰的人介绍:“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山营地,你可能会随手捡到一块海螺化石。”

  第二台阶:在《攀登者》中,对第二台阶有较多刻画,从北坡登顶珠峰,最困难处在第二台阶,海拔在8600米左右。英国人曾7次尝试从北坡登顶,始终未能突破它,并得出结论:“这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再也不必浪费时间去爬它了。”1975年,中国登山队在这里架设了金属梯子后,北坡登顶难度大大下降,超过1500名登山者使用过“中国梯”(2007年,在此又修建了一个新的永久性金属梯,“中国梯”被收藏)。

  珠峰高度:在《攀登者》中,多次提到重测珠峰高度,并展现了觇标的影像。1975年,中国登山队不辞劳苦,将5公斤重的觇标背上峰顶,正是为了重测珠峰高度。此前英国人曾以印度为海拔基准,为珠峰测量过身高,1975年,中国科技工作者以渤海为海拔零度,测出权威数据,即8848.13米(2005年,又有新的测量数据),得到国际公认。测高背后,有维护主权的意味。值得一提的是,冲顶时,只有侯生福一人带了摄像机,而侯生福并非专业摄影师。幸好测量队有40倍望远镜,在一个观测点上,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摄像师拍下了冲顶瞬间。

  珠峰的风:在《攀登者》中,较多展现了珠峰上狂风的威力。其实,受海拔影响,珠峰顶端70英里/小时的风力仅相当于海面40英里/小时的风力。当然,珠峰顶部的风确实很恐怖。

  人活着,总要有点精神

  在《攀登者》中,反复提出一个根本之问:人为什么要登山?

  其实,老体委主任贺龙元帅早有回答:“中国这么大,高山这么多,山多宝多,解放的中国人民要踏上祖国的每一座高山, 要给每座山峰作出结论,这是光荣的职责。”

  《攀登者》讲述的是一段渐行渐远的传奇,随着“商业登山”活动风行,如今每年都有数百人登上珠峰,其中绝大多数是业余选手。

  这一方面表明,我们的综合国力确实有了很大提高,过去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做的事,现在普通人也能做了;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忘记,不论做什么,开路者总会承担最大的风险,后来者则容易得多,如果大家都等别人去冒险,那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永远无法进步。

  不否认,在物质保障、科学决策、关注个体价值等方面,已经今非昔比。作为后人,我们很容易发现前人的疏忽与不足,他们并不完美,但我们也应反躬自问,是否还保持着他们同样的勇气?是否还有他们那样的奉献精神?

  所谓强者,就是能战胜所有困难的人。人人向往富裕与安定的生活,但不应因此降低精神品质。遥望曾经岁月,我们常常被前辈们大无畏的气概所震撼——他们不为一己得失而失魂落魄,他们在不断寻找更高的山峰,因为他们坚信一定可以征服它。还有什么,能比“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更好地概括这种精神呢?“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所以他们能创造出无数个第一。

  表面看,《攀登者》讲述的是一段历史,但更深去体会,它其实回应着时代的问题:除了庸庸碌碌、每天重复之外,我们还有没有别的活法?人能不能活得更豪迈一点?

    《攀登者》观后感悟【2】

  首先,非常值得肯定的是电影的立意:老一辈攀登者为了”中国高度“,坚守使命与责任,完成珠峰测量任务,并为后续登顶提供条件。《攀登者》是一部对”使命“诠释很到位的电影,“比生命还要重要的是什么,是使命”,这句话一直自我看电影之初便在我的脑子里面打转。从电影初次进入方五洲的回忆,我便被带入这种玄妙的感觉,当面对暴风雪,方五洲临危受命接受初代队长的嘱托继续登顶,全程三位队员没有交流,配合默契的将眼前的任何一个困难给解决,这个时候言语反而是多余。我猜想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已经没有精力去交流想法,计较得失,估算困难,只知道我需要向前冲,用最直接的办法不断爬山,虽然不知道还有多远,但需要一直爬下去。影片三人登顶的时候说:前面没有路了,都是下坡。直到这时他们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登顶成功,自豪和欢喜才爬上每个人的心头。这种情景不禁让我想起人生中的那座山,其实也是望不到山头,但我们需要不断向上爬,哪怕是凭本能也需要不断的行动,最终当我们登顶的那一刻,也许我们自己都没有感觉。

  在观影过程中,几乎没有虚席的大影厅内 没有发出很嘈杂的声音,以至于差我三排的女孩子吃薯片的声音都是一清二楚。大家也没有交流,我想大家是否和我一样,对于电影中大部分人的选择不是感到困惑懵懂:为何不畏生死呢?在1975年那几百个国家队员和工作者中,有多少人是抱着一种工作的心态将此次登顶仅仅认为是一次冒险。从全员试验便能够看出,没有登山经验的人,尤其是没有见过冰山暴风雪的人是很容易杯弓蛇影,被自己想象中的困难吓死的。如果没有”使命“来纯化队员思想,令众人脑子里面只剩下”登顶“二字,无论如何也不会成功的。

  其次,《攀登者 》传达了一种传承的思想“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攀登本身便是一种传承性的运动,前人探索的路,需要后人不断的打破,同时为了后人提供登山经验和资料。从1921年英国第一次登山开始,登珠顶活动已成为各国政府以及登山者不断重视的一件事。中国在1960年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人成功登顶,但这次登顶没有受到国际上的认可,主要愿意是夜间登顶,没有留下登山影像资料,还有一个社会原因是,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对华经济援助协议,中国在面临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的前提下,扛下了苏联的外债,利用五年的时间归还上世纪对苏联的欠款。所以影片国家登山队在没过多久便解散了。经过十年的动乱,中国在1975年是经济大复苏,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鼓舞国人信心,再次启动珠峰登顶计划。这次走的路线以及整个方案都是第一次登顶所留下的,同时这次登顶,留下了“中国梯”,影片镜头在中国梯上停顿的几秒钟,那种令人自豪的念头持久不息。

  最后不得不说,《攀登者》更加强调的是精神和动作,对于一些年代的,历史背景的知识过于缺乏。当方五洲收到来自国家的命令传唤时,自己还在吃着看起来非常有近期感觉的买条,我在想,对于当时的生活已经好到这种程度了么?不过一切都需要去考证,不管怎么样,在观影过程中,我唯一的感受是,影片很优秀,不舍得眨眼,最后结束也很不舍。登山队员登山描述除了经典镜头,没有那种漫长的一步一步攀登的展示,我有时候在想,登山时候,最令人害怕的不止山体上突如其来的风暴,还有那渺无希望的惯性步伐。

    《攀登者》观后感悟【3】

  9月30日,电影《攀登者》上映。演员吴京对于登山也曾有过浪漫的想象,他觉得登上珠峰后,向心仪的女孩求婚是件挺酷的事,可是因为受伤,这个愿望未能实现。当有机会拍摄讲述攀登珠峰的故事时,吴京毫不犹豫地加入到了《攀登者》剧组。带伤拍摄的他完成了所有镜头,在杀青前,他还有些遗憾,“希望不要杀青,等我腿再好一点,可能会拍出更好的东西。

  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

  《攀登者》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1960年,国家体委决定从珠峰北坡挑战珠穆朗玛峰。5月24日,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四位登顶队员开始突击主峰。在珠峰艰险的“第二台阶”处,刘连满为托举队友而耗尽力气,停留在8700米处,剩下三名队员在25日凌晨登顶珠峰。这是人类首次在夜晚登顶珠峰,也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

  贡布当时拿出了一面五星红旗,让国旗在风中飘扬。那段曾被国外登山者视作“不可逾越”的岩石路段,他们是靠搭人梯通过的。遗憾的是,由于缺乏登顶的影像资料,国际上始终对我国成功登顶珠峰存在怀疑之声。

  1975年,中国再次攀登珠峰,电影《攀登者》就是以此为背景,讲述方五洲(吴京饰)和曲松林(张译饰)在气象学家徐缨(章子怡饰)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井柏然饰)、杨光(胡歌饰)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

  剧中“兄弟们”很给力

  正在养腿伤的吴京毫不犹豫地接演了《攀登者》,为了演好角色,他看了中国队员登珠峰的纪录片和书籍,还去了青海岗什卡体验,“去的时候我感冒了,那种滋味儿太难受。”

  真正拍摄起来,更加艰苦,“电影中的装备都是几十年前的,就拿羽绒服来说,那时的羽绒服不防风不防雪,拍完动作戏之后,身上热了,衣服里面是湿的,外面是结着冰的。”

  吴京喜欢和张译演对手戏,“就算见不到对方的脸,也能体会到对方的情绪。”在他看来,这次的“兄弟们”都很给力,“一场拉轮胎的戏,井柏然因为时间赶,没做准备活动,拉大轮胎时吐了。吐完之后,歇一会儿继续拍戏;胡歌过独木桥差点从桥上摔下去,但也是说‘没事儿,再来再来’,这些兄弟们,非常敬业。”

  与章子怡感情戏份重

  这次在《攀登者》中,吴京不仅动作戏份很重,还有大量感情戏,和章子怡谈了一段跨越岁月的恋情。吴京形容两人在片中的关系就像《泰坦尼克号》里的杰克与露丝的相知相守。

  吴京和章子怡18年前曾在徐克导演的《蜀山传》里合作,他感慨18年后再合作“挺难得”。

  吴京透露,十几年来两人都有联络,一直很熟悉,所以演起来很放松,“有一场戏是没有预设的,我和章子怡就自然地演,导演一直没有喊停,我俩多演了一分多钟,在戏中人物的那种交流之中,特别享受。”

  登山不是率性而为

  拍完《攀登者》,吴京对于登山这项运动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他认为,登山是自律的过程,“在登山过程当中,可以不断地去检验自己,你到达什么程度必须干什么样的事情。可能一只没有烤干的袜子,一个没有绑好的冰爪,就会带来生命危险,所以,登山是一个特别律己的行为,而不是率性而为的一项运动。”

  “你要严格地考核自己的控制能力,一切以不超越自己的极限为原则,一定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山永远在那里,要懂得保护自己。”

    《攀登者》观后感悟【4】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完成人类首次北坡登顶珠峰的壮举。时隔59年,由徐克监制、李仁港执导、阿来编剧,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陈龙、刘小锋、曲尼次仁、拉旺罗布、多布杰主演,成龙友情出演的电影《攀登者》袭来。在致敬海报中,五位演员神情坚毅、目光坚定,传递出一往无前的信念和决心。

  电影《攀登者》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讲述了中国登山队在1960年与1975年两次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并首次完成了珠峰海拔高程的精确测量。电影《攀登者》剧组为了真实还原这段历史故事,影片的主创团队在前期筹备阶段做了大量的史料收集工作,无论是影片中富有历史年代感的场景搭建,还是1960年、1975年中国登山队员所使用的冰镐、冰爪、氧气瓶以及登山服等装备与服装道具,都遵循史料记载,做到真实还原。据了解,为了让演员表演更加真实,剧组的每一位主演都要背着重达17公斤的登山装备进行训练和拍摄。为体验高海拔和极寒环境下的真实感受,主演吴京还在去年年底最冷的时节到海拔5200多米的青海岗什卡雪峰,足足体验了半个月的攀登生活。

  在此之前,大概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中国一段几乎尘封了60年的历史,一个关于民族尊严与捍卫家国的故事。在刚解放时期,珠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边境,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上世纪50年代,中尼双方因为珠峰的归属问题起了争议。尼方认为珠峰完全在尼泊尔境内,与中国无关。当时中方提议给山峰起一个友好的名字“友谊峰”,尼方也拒绝接受,尼方坚持认为“中国人从来都没有登上过珠峰,何谈珠峰是你们的领土”。为此,国家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登山队,我们要为了国家的荣誉而战!攀登不只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使命一种态度,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岁月,有不同的攀登者,但攀登的精神融汇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流淌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攀登的精神不在浩渺无边的宇宙里,而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与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在这个奋斗的时代,每一名中国人都是攀登者。14亿中华儿女在各自的岗位上,在细碎的生活里,传承攀登的精神,追求美好的生活,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攀登者》观后感悟【5】

  《攀登者》展现的场景却是我们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可能去的珠穆朗玛山。

  因此,看的过程很震撼、很揪心。

  看完之后,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任和怀疑

  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方五洲、曲松林、杰布,三位勇士,完成了世界上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被西方登山界的一些人质疑,也被一些群众和学生质疑。甚至有人用石块砸碎方五洲工作的锅炉房的窗玻璃,喊着“什么登山英雄,骗人的。”

  这时候,方五洲他们的领导说了一句特别暖心的话:“我们的强大和成就,不需要他们的承认。”

  1975年,经历了两次冲刺顶峰失败之后,当国家气象局已经宣布“不再有窗口期了”,方五洲相信徐缨带领的气象组的预测结果、相信科学。徐缨相信方五洲一定能带着突击队抓住机会成功登顶。

  正是他们彼此的信任,才铸就了这次成功的基石。

  二、换位思考与感同身受

  1960年登珠峰时,为了救曲松林的命,方五洲扔掉了摄像机。为此,曲松林恨了方五洲15年。

  1973年他们再次在登山队见面时,有一番对话。

  曲:换了你,你会选择保命,还是豁出命也要保住摄像机?

  方:我会豁出命,保住摄像机。但是,如果你是我,你会看着我去死嘛?!

  曲:无论如何,我也要保住摄像机,留下影像证据。

  1975年,曲松林作为副总指挥,为了登顶,不顾气象学家徐缨的劝阻,不惜让突击队与十级暴风雪交锋。

  当年轻的队长为了集体、为了保住摄像机而牺牲的时候。

  曲松林才体会到方五洲当年的心情,抱着方痛哭,说:“我错了,我全错了。”

  15年后,他才明白:为了祖国,为了登山事业,自己的命可以舍弃。但是,战友的命,无论如何,比任何荣誉都珍贵呀!

  所以,世界上实在难以有“感同身受”。只有有了真正相同的经历,可能才会有类似的真切感受。

  就像我看着电影里的登山英雄们在暴风雪中,一直在想:他们也不是钢筋铁骨呀,也是血肉之躯呀。他们在风雪中多冷呀,被风吹得撞在石头上多疼呀。

  可是,他们到底多冷、多疼,我还是无法“感同身受”。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别人的想法和做法与我们不一样的时候,只要没有突破道德、法律的底线,就算我们怎样不理解,也尽量多包容吧。因为,你不知道他经历过什么,你不知道此刻他的感受是怎样的。

  三、充分的准备是通向成功的第一要务

  1960年,三个年轻人在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首次从北坡登上珠峰。条件虽然艰苦,但是,他们为了登顶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比如:他们在苏联接受了长时间科学的训练。

  15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

  为此,他们整整准备了两年。严格、刻苦的训练,充分的后勤保障,当时最先进的实时气象保障。

  可是,到了气候严峻、气象瞬息万变的珠穆朗玛峰,还是失败了两次,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最后,为了提供准确的窗口期的时间,气象组上到尽可能高的地方,突击队在暴风雪中先冲到第三台阶,等暴风雪过去,再进行最艰难的最后一段的登顶。

  就这样,才成功了,测到了珠穆朗玛峰的“中国高度”,拿到了登顶的360度影像资料。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人为什么要登山

  人为什么要登山,而且,还要冒着生命危险登上世界最高峰?

  电影里,虽然路途遭遇雪崩与狂风等瞬息万变的天险难关,但登山突击队依旧以血肉之躯和险境抗争,誓死捍卫国家领土与主权。

  我们可以从电影中得到几个答案。

  第一个答案是:为了让世界承认“珠穆朗玛峰属于中国”。“中国人自己的山,要自己登上去。”

  第二个答案是:登顶珠峰,勘测出属于中国人的“中国高度”。

  第三个答案是:要告诉在天上的父亲,我很好,我想让你感到骄傲。

  无论是哪个答案,都让人敬佩。敬佩他们永不服输、永不言弃;敬佩他们战胜自我、挑战极限。

  我认为:一个人,一辈子,或为了祖国、为了民族,或为了父母兄弟,又或是为了自己,找到了某种使命,充分挖掘了自己的潜能,勇敢地去做了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无论成败,这一辈子,都值了!


相关文章:

1....观看《攀登者》电影心得感想800字优秀范文2019最...

2.2019《攀登者》最新观后感影评心得有感范文精选五篇

3.2019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悟

4.2019建国70周年主题作文观后感 庆祝建国70周年心得感悟

5.2019年电影《决胜时刻》观后感精选5篇大全 

    97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