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舞蹈艺术活动方案

嘉伦 1172分享

  从艺术中学生可以得到有关我们自身和世界的知识、信仰和价值,这些知识、观点、体验和意义是任何其他学科不能提供和代替的。下面是5068儿童网小编整理的关于亲子的活动方案,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大班艺术教案:月光下的凤尾竹

  目标:

  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初步了解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通过现场欣赏葫芦丝等乐器演奏及随音乐舞蹈,多通道感受乐曲柔美、流畅等特点。

  3.积累合作舞蹈的智慧,体验其中的乐趣。

  准备:

  1.乐器(葫芦丝、笛子、陶埙),录音带。

  2.教师用的少数民族服装,幼儿用的自制羽毛腕饰。

  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完整欣赏录音乐曲第一遍,感受乐曲的美妙、动听。

  2.幼儿欣赏乐曲第二遍,教师引发幼儿注意听辨主奏乐器——葫芦丝。

  3.教师现场用笛子、陶埙、葫芦丝分别演奏,请幼儿分辨乐曲中的主奏乐器。

  4.教师用葫芦丝现场完整演奏乐曲。

  5.教师与幼儿讨论乐曲的相关信息,如云南、傣族、凤尾竹以及曲名等。

  6.男女教师穿上傣族服装,合作舞蹈。

  7.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带上腕饰参与表演,分别进行孔雀舞表演及模仿吹葫芦丝表演,教师提示幼儿跟随音乐旋律、节奏做不同动作。

  8.幼儿分角色两两组合随音乐完整表演1—2遍。自我反思活动以音乐欣赏为主线,用整合的手段营造了一个审美的艺术氛围,借助葫芦丝、陶埙、笛子、少数民族服装、孔雀舞、教师现场演奏等多种与乐曲相关的要素,帮助幼儿全面感受、理解乐曲。幼儿通过多通道的参与,发展审美能力。男女教师共同执教为幼儿双人舞表演提供了模仿的榜样。

  同行点评:

  第一,在男女教师表演双人舞之前,如果教师能预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两位教师是如何配合的,具体有哪些动作或造型,表演之后教师再组织幼儿交流和尝试,那么幼儿即兴跳双人舞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第二,在与幼儿讨论音乐背景之前,教师可让幼儿观看云南傣族人民生活和歌舞的录像资料,使幼儿的经验和体验更加直观、丰富。

  大班艺术教案:音乐喷泉

  设计意图:

  假日过后,几个孩子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广场上的音乐喷泉,后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议论,他们都对音乐喷泉的神奇、好玩赞不绝口,有些孩子还连说带比划。我想这不正是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生活的感受和理解的好机会吗?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能创造性地用较优美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喷泉的各种造型。

  2.体验音乐强弱,并能用相应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感受合作的乐趣。

  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喷泉录像。

  2.幼儿现场观察过音乐喷泉,有肢体活动的经验。

  过程:

  一、简短谈话,引起回忆

  师:你们见过音乐喷泉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有些像水母的脚,有些像火箭。

  幼:在音乐伴奏下喷泉就像在跳舞。

  幼:音乐响它就喷得高,音乐轻它就喷得低。

  师:你们看得真仔细,喷泉还像什么呢?

  幼:像皇冠。

  幼:有的像楼梯,有的像金字塔。

  幼:还有的像桥。

  二、感受音乐,引发联想

  师:音乐喷泉真有趣,今天我们就来表演有趣的音乐喷泉吧。

  (师幼共同欣赏音乐《出水芙蓉》,有的幼儿边听边做动作,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与回应。)

  师:喷泉高低与什么有关?

  幼:与音乐的轻重有关。

  师:音乐轻柔舒缓的时候喷泉是怎样的?

  幼:低低的。

  幼:慢慢的。

  师: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示?

  (幼儿自由表现,如用手在胸前交叉舞动等。)

  师:音乐强烈的时候喷泉会怎么样?

  幼:喷得很高。

  师: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示?(幼儿自由表现,如做双手迅速向上举的动作等。)

  三、倾听音乐,自由表现

  1.自由表现。

  师:现在你们每个人都是音乐喷泉,请你们根据音乐强弱,用动作表现喷泉喷水的样子。(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有的跪在地上用手做起伏动作,有的坐在地上做蹬腿动作,有的不停地扭动身体,有的做下腰动作。)

  2.讨论创编。

  师:我们来看看你的喷泉是怎么喷的?

  (一幼儿演示双手由低到高交替摆动的动作。)

  师:为什么一开始你的手离地面很低,后来慢慢高起来了?

  幼:因为一开始音乐很轻,后来音乐响起来了。

  师:水喷得高还可以怎么表现呢?

  (幼儿集体讨论、创编,大多数人用手和腰来表现。)

  师:除了手和腰动起来很像喷泉外,还可以用哪些身体部位来表现喷泉?我们听着音乐试试看。

  (幼儿有的双脚并拢向上提,有的全身扭动、转圈、跳跃,男孩做的动作比较有力。)

  四、观看录像,合作表现

  师:大家做得都不错,现在我们来看一段录像片。

  1.观察喷泉是如何随音乐强弱而变化的。

  师:喷泉是怎么变化的?

  幼:音乐响起来时,喷泉像火箭一样喷得很高。

  幼:音乐轻下来时,喷泉像荷花一样。

  2.定格观察音乐喷泉的变化。

  师:刚才的喷泉是怎样变化的?

  幼:像水母一样,一会儿合拢,一会儿打开。

  师:你们会做水母一样的喷泉吗?

  3.尝试合作表现。

  师:请你找几个好朋友商量一下做怎样的喷泉,用什么动作来做。

  (幼儿找到合作同伴,并商量做什么造型,如何分工。)

  师:音乐喷泉开始表演。

  (幼儿随音乐开始表现。有的组围成圆圈上下起伏,有的组像花一样开合,音乐强的时候他们还会用起伏、扭动、转动等动作来表现。)

  师:你们刚才是怎么变化动作的?

  幼:听见音乐强起来了,我们就喊“一、二、三”一起跳。

  幼:开始我们都跪在地上做动作,后来音乐变响,我们就慢慢站起来了。

  师:刚才,每个组做的动作都不一样,说明大家很动脑筋。下面请大家想一想喷泉还有哪些变化,怎么来表现。

  4.再次合作表现。

  师:请听清楚音乐的强弱,喷泉要开始表演了。

  (表演时,有的组围成圈,一个幼儿站在中间随着音乐的变化做由低到高的动作,外圈幼儿随音乐一起下腰,像一朵荷花;有的组随音乐做上下起伏的动作,音乐强烈时就一起跳跃,等等。)

  延伸活动:

  可引导全体幼儿合作表现此起彼伏、更为复杂的喷泉造型。

  大班艺术教案:小小配音师

  活动目标

  1.激发对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兴趣,学习用自然物所发出的音响为录像画面配音。

  2.提高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拍摄一组幼儿熟悉的美丽、有趣的画面,制成碟片。

  2.废旧物品若干,动画片一张。

  3.幼儿对各种自然物体的声音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尝试

  1.出示各种废旧物品,让幼儿自由、自主地探索、发现。提问:生活中的这些废旧物品都能发出哪些奇妙的声音?

  2.启发幼儿尝试、辨别各种物品在不同状态下所发出的不同音响效果。如塑料袋轻轻地摆动、重重地摆动,或放在手里搓揉的音响差别;手敲纸盒、纸盒敲纸盒,或石块敲纸盒的音响差别,等等。

  二、为画面配音

  1.放碟片,引导幼儿看屏幕上的画面(没有配声音)。画面上出现了位于幼儿园附近的古朴典雅的木桥,长长的桥廊上相继出现了孩子、阿姨、老爷爷;桥下流水潺潺,小鸭戏水;桥头的树上有许多小鸟飞来飞去。

  2.提问:①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②你觉得这美丽动人的画面缺少了点什么?③我们来做配音师,用面前的这些物品来给画面配音,好不好?

  3.声音与画面匹配。引导幼儿边玩各种物品边联想,什么物品在怎样的动态下发出什么声音、节奏,最适合给哪个画面配音。

  4.集体讨论、交流。幼儿互相探讨、交流自己的发现和配音。如用手击打硬纸盒,可以给在木桥上走路的人配音,并用不同的节奏型分别为小孩、阿姨、老人配快慢不同的脚步声;摆动塑料袋可以给流水或风吹树叶配音;用石头互相击打可以给高跟鞋走在木桥上配音;用竹筒互相敲击可以给鸭子的叫声配音,等等。

  5.分三段放碟片,请幼儿按不同的音响分组为画面配音。

  6.请全班幼儿为画面完整地、连贯地配音1—2遍。

  三、自我欣赏、评价

  1.教师为幼儿录制配音。

  2.放录音给幼儿听,并请幼儿边听、边看、边想,配音效果好不好?像不像?是否有更改的地方?

  3.再次完整欣赏带配音的画面。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嘴、手、脚等为动画片配音。

  评析

  本活动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幼儿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注意力非常集中,探索、创造的热情很高,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

  1.活动的设计体现了真正“为了孩子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其教育价值取向,强调的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得经验,获得发展,获得学会学习的能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传统的、成人的知识和技能。

  2.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质的变化,其行为从居高临下的“灌输者”和“指导者”变为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和“合作伙伴”。

  3.教材内容取之于幼儿生活。活动中供幼儿操作的废旧材料都是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接触的、非常熟悉的和感兴趣的。让幼儿配音的画面取之于幼儿园附近的风景点,是幼儿每天路过的或经常看到的,且在视觉上富有音乐节奏的美感。

  4.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观点。


相关文章:

1.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会跳舞的小猫

2.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真假美猴王

3.大班亲子创意游戏活动方案大全

4.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让眼睛休息一下

5.幼儿园大班学汉字教育活动方案

    热门标签

    799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