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了我们生活中作文

淑贤 1172分享

  编者按:文章《卖火柴的小女孩来了》讲述小女孩带着她的奶奶来到了中国,并和小作者一起生活,上学。文章在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很生动形象。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作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来了》。

  卖火柴的小女孩来了

  一个星期天,家里的人都出去了,只有我自己,我正津津有味地读着《安徒生童话》,其中一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小女孩的命运太悲惨了,在欢乐的大年夜,活活冻死在街头。看到这里,我同情的泪水流了出来,模糊了双眼。)【评:什么“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写出来,这样交代会更清楚。“模糊了双眼”才出现了下面的幻觉。】

  突然,(我眼前闪出一道亮光,)一个小女孩(不知)从(什么)一个地方冒了出来,我大叫了一声:“妈呀,鬼呀,吓人啊,吓人啊!”我(镇定下来后,)仔细一看,“啊!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我又叫了一声,“妈呀,天哪,穿越呀,卖火柴的小女孩从十八世纪穿越到我们这里了!”【评:小女孩的出现,令“我”惊讶符合心理活动,“穿越”一词用得好,只能有时空的穿越,才会有这离奇的故事。】

  她(那)有着金黄色的头发(披在肩上),(白皙的脸上,)长长的睫毛(下),(一双)水汪汪、黑油油的大眼睛(闪动着光亮)。虽然衣服上有着补丁,还赤着脚,但仍然很美。【评:描写外貌要细致,要写出大眼睛怎么啦!】

  他用清脆的声音说:“I'm sorry, but your bedroom is very beautiful.。”“请你说中文。”我侧着耳朵听后,摇摇了头便说。【评:在描写语言的同时还写出了动作和神态,好。】

  她用(很生硬的)中文说道:“对不起,打扰了。你的卧室很漂亮。”【评:“很生硬的”添加后所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你不必对生人说英文,我们听不懂,最好说中文。”我(再次恳求地)说。【评:加上说话的态度后,内容会更具体。】

  “对不起,我的中文说不好,有时只能对生人说英文,做个朋友吧!”虽然她的中文说得很不流畅,但我听懂了她的话。【评:后面的解释很有必要,听懂了她的话,对话才能继续。】

  “对了,你不是去天堂了吗,怎么来中国了?”我迫切想知道这个问题。【评:这个问题提得好,为下文的发展做了铺垫。】

  “我生活的时代是18世纪的丹麦,(那是个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富人的天堂,却是穷人的地狱)”太不怎样了,而在21世纪的中国很美,很大,也很和谐,这里就是(我们老百姓的)天堂,而且……”【评:采用对比要写具体,交代清楚。】

  说到这里,小女孩的话停住了,似乎还有什么心事。“怎么了?”我追问道。“我还带来了我的奶奶!”“Hello!”一位外国的老奶奶出现在我的面前,奶奶,说中文,你好妈呀,这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呀!【评:老奶奶出现后,都有什么表现,应该简略地介绍一下。】

  “对了,明天我上学,一起去呀,我让我妈妈去给你买几件衣服,去睡觉吧!。”【评:“去睡觉吧!”来得突然,上下段衔接不够顺畅。】

  小女孩愉快地点了头。第二天早上,小女孩穿上了新衣服(和),穿上了新鞋,上学去了。我(领着小女孩来到了老师办公室,)跟老师说我把卖火柴的小女孩带来了,她很想上学。老师很高兴,对小女孩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评:“衣服”和“鞋子”都可以“穿”,用一个“穿上了”,会显得句子更简洁。】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了。“立正,老——师——您——好!”“好,请坐,今天我们来了一名新同学,她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里的小女孩,大家欢迎!”一开始,同学们有些沉默,后来掌声一片。老师说:“下面有请梁谭同学,来复述一下(小女孩来到他家)当时的情况。”“昨天晚上,我读着安徒生的童话……”我绘声绘色地讲着,同学们都静静地听着。“好的,请梁谭回座位!”【评:简单叙述了小女孩来时,老师和“我”的表现。】

  第一节下课,全班同学对小女孩十分好奇,都围了上去,问这问那,送这送那。我和小女孩一起数着有多少件物品,都有什么,“三支钢笔,三十个本子,有作文本,大数学……”“哇,有一百多件,你真受欢迎啊!”我兴奋地对小女孩说道,“真好,恭喜你!”【评:物品之多,写出了同学们对小女孩的关心和爱护。】

  时间过得好快,放学了,我们很开心,过完了美好的一天。

  评语

  文章最大特点:独立构思,没有模仿痕迹。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话,这点十分可取。本文一个显著的特点,注重了语言描写,用对话形式展开故事情节。并在写对话时注意穿插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使所表达的意思更生动形象。

  不足:有的地方写地还不够具体,描写得不够细腻,重点地方还不够突出。文章选取的时间过长——两天;选取的地点还是两处:家和学校,这样写起来要交代的事情比较多,就难以把握了,很容易写不具体,或写成流水账。因此,作文在选材上要小一点,涉及的方面少一点,会更有利于细致刻画,写得生动具体。

  作者|通榆县第二实验小学四年三班 梁谭

  公众号:我教孩子们写作文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486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