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迷信权威的议论文范文赏析

李季 1172分享

  以不迷信权威为主题的的议论文是要求中学阶段学生对整个社会进行深刻思考的议论文写作任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迷信权威的议论文,希望你会喜欢!

  不迷信权威的议论文:尊重不迷信

  应该尊重权威,但不要迷信权威《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权威,"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或者是"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地位的人或事物"。对于这些权威,我们应该尊重。但是绝对不要盲从。因为权威们毕竟是人,他们也有对某些事物疏忽大意的时候。 这里,我根据自己当年采访实际,说几件事例。 第一,我当年去延安采访,在清凉山看到里陈毅元帅的题词。有名望的元帅诗人把中国写成"九洲",而且刻在石碑上。我当时没有多想,依葫芦画瓢,结果受到编辑同志的批评。编辑明确指出,应该是"九州"。过后一想,编辑批评得对,陈毅元帅是笔误。我自己依照笔误写,是自己的错。当然,陈毅元帅自己笔误,也是事实。 其次,唐代高僧玄奘,著名的翻译家,旅行家。 他生于隋代开皇19年(公元600年)。洛阳缑氏人。唐贞观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抵达天竺摩羯陀国那烂陀寺(今印度巴特那市)。在天竺各国所习佛教文化,游厉讲学十余年,行程数万里,名播西域。贞观十几年,回到长安,在大慈恩寺、玉华宫翻译梵经,译出经论75部,1445卷。创立了佛教法相宗。 玄奘俗姓陈,但是,他的俗名叫"祎",还是叫"袆"?两个字非常相似。只是衤字旁,还是礻字旁的区别。我当年专门采访过大雁塔一个女解说员,她特意给我说,玄奘俗名叫陈袆。后来我查了《辞海》,辞海解释说,玄奘俗名陈袆。可是,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在大雁塔的石碑上的题字,却把玄奘俗名写成了陈祎。 褚遂良的字至今在大雁塔的碑石上。是褚遂良错了,还是《辞海》错了?我认为,名人笔误,有时候也是有的。 第三,西安有名的旅游景点半坡村遗址展厅门楣上,有郭沫若先生的题字"半坡遗趾",而不是"遗址"。我多年前就知道此事,从来没有觉得郭老写错。据在新西兰的陕西乡党大卫.王先生说,一次,郭沫若来到"半坡村"参观,有人当场问郭老:为什么写成"半坡遗趾"?郭沫若此时才发现,是自己的笔误。 对于名人的字,历史上都有这样重要的笔误,何况我们一般人呢?我劝知识丰厚,写作能力强的笔杆子,你自己也有笔误的时候。更不要为了显示自己的写作能力强而打笔仗。

  不迷信权威的议论文:求证

  哈佛毕业的一位成功人士颇有感慨地说:“我在哈佛学到的最 珍贵的东西,不是那些知识,而是敢于挑战权威、坚持主见的勇气 。”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朴实的真理:在“漫漫其修远”的道路上 ,只有敢于向权威说“不”,“上下而求索”,才能收获耕耘的硕 果。 何谓权威?所谓权威,主要是指在某个范围领域内最有威望、 最有地位的人物、说法或事物。例如,当代的袁隆平成功地开拓出 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新天地,享誉世界,他就是杂交水稻领域的权 威;古代的《黄帝内经》最早建立了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影 响甚远,它就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的权威。 在人类的种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相信权威,服从权威,是一种 客观需要,因为权威就是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能够产牛凝聚力和 号召力,引领人们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但是权威又不见得会 事事正确、永远正确,其认识的局限和偏差在所难免。因此,我们 应该相信和服从权威,但不应该迷信权威,以至于失去自己的理性 思考和判断。《哲学家的苹果》中的多数学生之所以闻到了“蜡苹 果”的“香味”,固然与哲学家的心理暗示有关,但最主要的还是 处于对权威的过度迷信和崇拜。 事实雄辩地证明,过于迷信权威可笑又可悲,敢于质疑权威, 才有可能纠正谬误,发现真理。亚里士多德之于成名前的伽利略, 仿佛是天神一般的权威,但他却敢于质疑其“物体下落速度和比重 成正比”的学说,勇敢地登上比萨斜塔,用“两个球同时落地”的 著名实验,推翻了前者影响深远的错误结论。伽利略在科学上有如 此建树,就在于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善于独立思考,并通 过实践来加以证明,使人类对自由落体的认识朝着真理的方向大大 地迈进了一步。詹天佑以成功地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实际行动,推 翻了洋人“修建这条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生”的断言;李四 光以找到松江平原大油田的科学实践,颠覆了国际上关于“中国贫 油”的理论;刘翔以讲求科学的刻苦训练,打破黑人白人统治的1 10米栏的神话,如此等等,如果没有敢于向权威说“不”的精神 ,没有敢于实践的勇气,那么这一切便无从谈起。 对于权威,应该敢于说“不”,但不可每逢权威就说“不”, 而应该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只有如此行事,才有可能将真理掌握在手,逐渐由必然王国而 步入自由王国。

  不迷信权威的议论文:尊重不盲崇

  爱迪生曾经说过:“我崇尚一切德高望重的名人,但我从不败倒在他们的脚下,我渴望用科学来否定他们的谬误。”

  既然是名人,就一定在某方面有突出的能力,在芸芸众生之间,鹤立鸡群。它们是圣洁的偶像、是人们心中的“圣人”,它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言谈举止,都被人们看在眼里,并分析出其中那“无人知晓的涵义”,以致于连那位名人都惊讶了。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作家洋洋洒洒地完成了一篇着作,可他并不知道,在这篇着作之中,有一个难以发现的错别字。这个错别字似乎很得意,因为只有它才“与众不同”,竟飘飘然地炫耀起来了,旁边的字不服气了,大声质问他:“你是一个千人嫌、万人恶的错别字,你凭什么炫耀,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大呼小叫!”而那个错别字却不着急,“不急,以后就知道了!”

  数年后,这个作家的文章已经名声远扬了,人们开始疯狂地了解他的资料,并从每个细节、每个动作甚至每个字都分析出了他当时的用意以及所体现的精神,当某个崇拜者阅读这篇文章时,发现了这个错别字,大惊:“作者用了通假字!”

  看了这个小故事,相信大家不禁有些感触吧!我们的教科书何尝不是如此呢?譬如《木兰诗》中,老师让我们记住花木兰的精神中那条“不慕高官厚禄”那句话,我们当时信了、也背了。后听一位作家说,其实木兰当时不当尚书郎,很可能是因为他怕女儿身份暴露被杀才推辞的,而不完全是“不慕高官厚禄”。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名人的支持者都会挖空心思去找他们的一个个优点,哪怕是沾点边,也要大肆宣传,可名人再厉害,归根结底,他还是人,不可能像支持者所说的那样“十全十美”,他们也会犯错、也会失误,而这些崇拜者们的言论,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它们像一台笨重的机器,迷信地倒在了名人的脚下,他们也许会因此而一帆风顺,而的,则是头破血流。

  早在建国初期,一些人对某些名人迷信地五体投地,终日“老大哥”长、“老大哥”短的,结果弄得无所适从,甚至四处碰壁,不是这样吗?盲目迷信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苦涩的回忆,只有自我解嘲的苦笑。

  不要迷信名人——我们是清醒的凡人。

  我们在仔细阅读某些定论时,是否有证明过它的行为呢?伽利略不也在比萨斜塔上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那个“物体的下坠速度与重量”的观点是错误的吗?而在此之前,所有的人都在嘲笑他,其实,他们是在笑自己。

  百川归海,殊途同归。我们尊重一切名人,但我们有信心,我们绝不迷信。我们有否定的胆识,因为我们有“独立思考”这个强大的武器。我们尊重名人,但绝不迷信他们。

    58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