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秋节的优秀作文

曾扬 1172分享

  属于自己的“心月”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秋意中秋

  风流乾坤,与时俱进,秋日的丝语心贴人近。渴望那早日的到来,聆听那美妙旋律,秋天多么让人心动,我爱你。

  鸿雁已去月独明,风吹落,叶飘零。秋鱼不来,难润思乡心。回首见星东逝,更捎去,一份情。双耳但闻喧哗音,知音少,人难寝,岁月长长,吾谁与共行。会当临江踏昆仑,风云起,扬激情。

  秋日的意浓情更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伴着儿时那熟悉的旋律,不知在外地风雨流星之中,独自度过了多少个中秋佳节。虽有城市的喧闹,还是小镇的独情;虽有动感的音乐,还是舍内的温馨;虽有琳琅的花样,还是单调的变迁;虽有她人的共存,还是寂静的落寞,然而,这一切只能将它作为记忆中的风景一线,却难以让我感觉那佳节的氛围。渴望着一片境地,祈求着心中的伊甸园,宁静地些许背后,似乎星火之势,又有燎原之意。

  然而,时间的推移,心理的变革,这一切又在潜移默化地备入冲刺。来到可爱的大草原,感觉那美丽大草原的气息,融入那草原的风情,身临其境,心中似乎在慢慢体会到了爱的温情。

  告别热烈烂漫的盛夏,金黄的盖头悄悄罩上玉米高高的头顶;低垂的麦穗堆成麦场上丰收的喜悦、笑成老人额头起伏的褶皱。

  南飞孤雁的一声哀鸣,震落枝头无奈的枯叶;秋蝉的喧嚣惊落夜空晶莹的群星。挂在干枯的草尖,折射朝阳斑斓的五彩。

  毋须把酒问天,中秋之月定然圆满迷人。

  蕊寒香冷的秋菊,唤起怜香者无奈的感叹,想那昔日的黄巢定然未能遂愿。要不,这冷面的美人,缘何依旧在劲风中受这难耐的孤独。

  古道西风瘦马,枯藤老树昏鸦,罩着浓浓雨雾,引起多愁善感者无尽的惆怅。

  秋,人生美丽而悲凉的篇章。

    67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