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记》读后感范文2000字

钰媚2 1162分享

《上学记》是著名作者何先生生于1921年,在北平读小学和中学,在西南联大读大学和研究生,共七年,读过四个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上学记》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上学记》读后感范文2000字

《上学记》读后感1

做家教带的是语文和英语,因此常常有机会和小朋友们闲扯,免不了的就是扯到关于大学里的一切。

这就像每一次有即将要上大学的网络好友来问我一些建议一些描述时我总是不把话说得太全一样,因为我觉得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而在这些年里发生的一切也足以让我自己变得更加悲观,我还是愿这些才读初三、高一的小朋友对于未来有一份憧憬,如果大学都对他们没有想象了的话,那么他们还要靠什么来撑过这暗无天日的三年呢?当然,如果他们想象的是无拘无束的打游戏的话,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有时候我总看着他们说,都并不是说希望你考个好学校来光宗耀祖,你考好不好和我也没半毛钱关系,只是我真是从大学里走出来了,我好歹还是上了一个211,我不希望你以后真的对你的生活因为环境、因为周边的人、因为学校而觉得失望和迷茫,这些我都见多了。

我说你能想象我们老师,提到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时,PPT上面的图片是SHE的《美丽新世界》地封面吗?

我说一个选修课150人来个70人就不错了。辅导员点完了到,就有些学生当着教授的面冲出教室逃走了。然后教授带一点苦笑地说道,现在的学生是真的很自在啊,我们当时上课,有个学生调皮,趁着教授转过身子写粉笔字时从窗户跳出去,被教授瞥见了,摔了粉笔就走了。

我说上当代文学课,老师问看过这个没,一个人举手,看过那个没,没人举手,最后是阿城的棋王,看过这个没,两个人,老师停了一下,说,好吧,两个人也算是很多的了。

小朋友多半是当笑话听,听完也没什么感受,只觉得惊讶。我说,所以没觉得自己会出淤泥而不染,我是已经觉得很痛苦的麻木了,我也是不太希望你要继续走这条路下去。

所以,正如何老在书中一直提到的,“幸福最重要的就在于对未来的美好希望,一是你觉得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会越来越美好,一是你觉得自己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当些年吃粗粮,天天躲飞机,可是为何就有人有这样的信念。如今倒是每天都活在恐惧、担忧之中,工作没落实、家庭没落实下来之前,谈不上更多对于幸福的期待。但是看《上学记》的整个过程,却又真切是幸福的。

就像每一次看80年代的各种描述和访谈录或者看带相同内容《巨流河》一样,分明自己压根没有经历,可是看着就会从内心深处带着一种幸福感,一种期盼。这就是曾经在这片大地上发生过的事情,而且尚处不远之前。并不是盼望着能够重新回到那样的时代,只是看着,单纯地看到“自由”这样的词语,听到那些有个性的人,听到那些日常琐事,都觉得饶有趣味。

是真正觉得幸福的阅读时光。

也许还是要说回现状。那一日看去年的国际大专辩论会,一个人在宿舍里看了一晚上。那种幸福感和兴奋感与今日阅读无他。突然就想起小学的时候,和母亲每天早上守在电视机前看大专辩论会的转播,然后就觉得原来大学就应该长这个样子。就像高中时候窗外的那一柱高高的水塔,总觉得我把太多幻想都寄予在它身上。

然后才发现,写作学一年就写了一篇练笔,并不教授小说的写作技巧,而只是谈所谓的“素材”“写作主体”“写作客体”“积累”“结构”“散文的特性”,以至于在那个看完大专辩论会后的夜晚,我久久不能入睡。我开始慢慢回忆当初我曾经有过的,来中文系的幻想,想认识一些巨有个性、巨牛逼的人,想颠倒三观,想好好学习写小说。

然后我才发现,如果说有的人回忆起过去的梦想还会觉得遗憾和心痛的话,我四年后的处境,竟是麻木地再也想不起这些梦想,已经当回想起来丝毫不会觉得难过了。

我还记得从杭州回长沙的火车上,和几个人讨论到80年代。我总是不忍表达对那个年代的喜爱之情。但是几个岁数大一点的人马上打断了我,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只看到那些年的文艺气息,没看到物质生活的贫乏,没看到如今生活的便利,你要啥有啥。我深觉得他们说的特别对,于是之后在谈及民国或者是80年代,我都会收一笔,因为我确实也会开始想象如果我生活在那些年,一定也会抱怨生活的种种不方便和丑陋。

可是我还是在《上学记》里面看到了有人在谈论“幸福”,而且是心甘情愿从字里行间中提及到的那种幸福。即使是在承认物质条件不好、社会兵荒马乱的前提下的幸福。那种幸福真的是与现实无太多关联。

可能我又得好好再想想这个问题了。

《上学记》读后感2

我已经是大二,大学已经过了一年,少了当初那份新奇,更多的是日复一日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都是食堂、宿舍、图书馆。书本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我眼前展开。犹如是在翻书而不是看书,对大学我也越来越迷茫。

曾经以为大学就是恋爱、小说。真正到了大学一切都变样了。时间过得飞快。把一天过无数次。课程少的可怜。为了打发无聊,我把所有时间用来看书,只因为我对高考失望。这所大学不是我所想要的。于是购买了《谁的大学不迷茫》《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还有找了《上学记》。仔细一比较你就会发现大学精神之流失。

大学精神之流失首先在大师。在《上学记》里,大师像萝卜白菜满大街都是,看着作者的描述,心神往之。钱穆、冯友兰、金岳霖之流比比皆是。好像是隔壁邻居,天天见。反观其他两本书大师基本都不存在的感觉,或者只存在在图书馆之类的荣誉墙,仿佛怕一见光就化掉,更不要说我所在的大学既不是985、211。因此我连大师是方的还是扁的都看不见。我看到更多的是上课靠点名来维持听讲人数就像小三以孩子威胁逼着离婚一样荒唐。

大学的精神之一就是自由,这种自由不应该只停留在形式上,他更应该包括言论自由、选课自由、听课自由。《上学记》作者绘声绘色的讲西南联大老师上课自由,不点名。全靠个人真本事。有些教授旁征博引、幽默风趣就会有大批听众。有的稀稀拉拉。反观今天大学,学校不仅严格点名,有些教授深知自己水平不够、留不住人。就亲自操刀,怕有人帮忙点名。这些人真是可笑之极,误人子弟又浪费时间。大学点名毫无合理可言,不听课的照样玩手机、睡觉。想去旁听却被束缚住。

大学精神的流失还在于扩招。扩招稀释了大学资源。当时联大很多学校一个系才不到十个,反观现在。一个小学院可以等于好几个联大。扩招的结果就是师资分散。一个老师教一两百号人,完全是照本宣科,高中那一套,缺少思考、缺少讨论。一味填鸭。学生课上神游,期末突击。老师为了期末成绩不难看,难度也就可想而知。当年联大。一位大牌教授只有一两位学生,可想而知这种类似学徒式的教学是有多麽的真材实料。

大学分科过早。现在大学高考成绩一出来就开始选专业。寒窗十几年的学生彻底解放了,可是对五花八门的专业彻底晕了,有些甚至都没听过,你能指望他选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呢、为什么不是大一让所有学生去旁听不同的课,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大二在选择。这样在更了解的情况下的选择更理智。还有现在大学严格限制转专业人数和所转的专业,好像上了船都靠不了岸,只有让更多人虚度四年光阴,这就是我们所培养的大学生。

《上学记》读后感3

作为大学时候就听说过的书,终于在上个周末里读完了,也是kindle买了之后的补偿购买金的又一大进步。总算心理上,还愿式阅读满足了文科生的骄矜,总觉得我该是看过这类闲书的人。对买了kindle的钱也觉得又赚到了,话说这本书也就花了两个上班往返的路程时间,和周末闲暇时光。啰嗦了一大堆无关于书中内容的闲言琐语,只能表明那可怜的精神生活中的自信,在于对自己阅读史的补偿和自我满足。

书中关于西南联大当年名师云集,学术自由的篇段,读起来让人轻松。对照自己的求学经历也算是发现一大段的光阴在浪费在当年兴起的博客、QQ、盘、晚起等等事情上。只有那些投入到图书馆的岁月倒能勾起类似的感悟。这本书另外一个作用在于让我了解到,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人,在生活经历战乱中个体历史的感悟,对政局空气的体察,尤其对照解放后的新社会形成类比。刚看了下出版于2006年,对民国热的估计也是种助燃的作用。书中对日军轰炸,穿越大半个中国往西南求学,在师友间的互动,还有49年前在台湾的教书等细节让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书中的各种坦诚,对生命哲学的感悟,尤其令人深思。写着发现自己又突然陷入了高中文笔都不如的境地,这么多年的虚掷让大脑和文笔同时停滞不前。晚上有局,搁笔至此。

贺先生说,人是为幸福而生的,而不是为不幸而生的,幸福归根到底还包括精神上的,或者思想意识上的一种状态。幸福是圣洁,是日高日远的觉悟,是不断拷问与扬起。

幸福有两个条件,一是你觉得个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这是一个追求理性和光明的知识分子一生的信念。这种信念就是支持他一生乐观对己和善意待人的基础。

《上学记》读后感4

关于张学良私生活颓废堕落的传说很多,说他吸毒,说他“918”当晚日本人攻进大营时,他在看梅兰芳的戏。国民党右派元老马君武还写了一首当时脍炙人口的绝句:“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将军本事多情种,哪管东师入沈阳。”

蒋介石在江西庐山举行会议,请来全国著名的人物,讨论对日本作战的问题,庐山对于中国近代的历史影响太大了,过去蒋介石在那里办军官训练团,而且基本上每年都把各界的名人请到庐山开谈话会,交流意见,其中包括了北大、清华的知名人物。

蒋介石的谈话表现出一种民族复兴的姿态,曾有两句非常有名:“和平未到完全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

以前北京有一种说法,叫作“东富西贵,南贱北贫”,东城有钱人较多,你看那胡同就能看出来。当年的东总布胡同、无量大人胡同,现在已改叫东单几条、东四几条,那些胡同比较整齐,房子好。另外,洋人来了以后大部分都住东城东交民巷一代,洋人带动那片的商业、文化、像平安电影院、光陆电影院都在东城。

西城王府多,所以叫“西贵”,恭王府现在还在,还有端王府,就是后来江青修的那片房子,现在教育部的那个地方原来也是个很大的王府,叫郑王府。郑王是清初时期的“铁帽子王”,世袭罔替,永远不降级,所以原来的郑王府非常高级,大概现在只留下一间房了。

南城是明朝中叶以后扩充的,原来南面到正阳门为止,后来向南推荐,又筑起一道外墙,可以中国历来重农轻商,所有“士农工商”,商人等级最贱,所以旧北京的商人最和气,对你殷勤极了。南城是商业区,还有饮食、娱乐这些相应的行业随在一起,这些人住在南城,“南贱”指的就是这些行业。

民朝旅行家徐霞客的游记里面写过贵州,后来丁文江,他是我们老一辈的地质学家,也写过贵州游记,非常逼真而生动。他说,贵州的穷你想象不到,贵州人和一个小饭馆只有两种东西可以下饭:一碟盐巴,一碟干辣椒,真是穷得要命。

记得刚入学时,有个同学跟我讲:“今年来了三个青年教授,才二十八岁,都是正教授。”不要说当时,就是今天怕是也很少,哪有二十几岁就做正教授的?一个是钱钟书,一个华罗庚,还有一个徐宝騄,都是刚回国。徐宝騄搞统计学,非常了不起,属于世界级权威,后来在北大经济系,但是我不懂统计学,不知其详。我还记得有人问:“华罗庚是谁?”有得同学就说:“就是那个瘸子。”华罗庚那时候瘸的厉害,抗战后他到伊利诺伊大学教书,在美国治好了一次才好一些。

有些老师喜欢在课堂上胡扯,甚至骂人,但我是非常喜欢听,因为那里有他的风格、他的兴趣,有他真正的思想。比如冯友兰在课堂上骂胡适,说:“胡适到二七年就完了,以后再也没有东西了,也没起多大作用。”这是教科书里看不来的。

亚里士多德说过:“诗人可能比历史学家真实,因为他们能够看到普遍人性的深处。”所以有时我想,或许艺术家、文学家对于历史的理解要比历史学家深刻得多。古人说:“人之相知,贵乎知心。”如果你不理解忍心,而只是知道一个人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并不等於了解他。

沈从文非常推崇《金瓶梅》,我现在印象还深刻。《金瓶梅》过去被当做淫书,不是正经的小说,一直到民国以后都被禁止,可是沈先生非常欣赏这本书,认为对人情世态写得非常深刻,《红楼梦》很多地方都继承了《金瓶梅》的传统。沈从文在学校时往往受到学院派的白眼,从刘文典到钱钟书都是这样。记得刘文典在课堂上公开说:“沈从文居然也评教授了,要说教授嘛,陈寅格可以一块钱,我刘文典一毛钱,沈从文那教授只能值一分钱。”可惜我们现在看过去的人总是带着谅解的眼光,只看到融洽的一面,没有看到他们彼此之间互相看不顺眼的一面,没有能把握人与人之间的一些矛盾真正揭发出来。

幸福最重要的就是在于对于未来的美好的希望,一是你觉得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会越来越美好,一是你觉得自己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那时候也挺有意思,日本飞机经常来轰炸,生活非常之艰苦,可是士气没有受影响,并没有失败主义的情绪流行,总是乐观的、天真地认为战争一定会胜利,而且胜利以后会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一个民主的、和平的、自由的世界,这是我们那个年代的青年最幸福之所在。

大凡在危机的情况下,很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如梅校长,那时候五十好几,可是极有绅士风度,平时总是穿戴整齐,甚至与跑警报的时候,周围人乱哄哄的,他还是不失仪容,安步当车地慢慢走,同时疏导学生。可是吴晗就不这样,有一次拉警报,我看见他连滚带爬地在山坡上跑,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面色都变了,我觉得太有失一个学者风度。

我去美国的时候曾听一位台湾学者说,台湾四大无耻文人,第一是钱穆,大陆也有四大无耻文人,郭沫若,冯友兰,老舍,臧克家。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这种说法,起初以为是台湾的说法,后来看到徐铸成先生的回忆录,说他在解放之初来清华大学曾见过冯先生,想不到后来冯先生竟名列“四大”。可见“四大”之说大陆亦有之。

1941年底的倒孔运动是由孔二小结的洋狗引起的,那只不过是个诱因,真正的原因对国民党政府的激烈不满。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接着打下新加坡、香港、菲律宾、印尼,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横扫东太平洋,真是大出人们的意料。国民党一点准备都没有,赶紧飞机到香港,把一些重要的人物运回来。那天飞机回到重庆,孔二小姐带着他的洋狗下来,被报纸曝光了。因为那时候很多在香港的中国人都没出来,包括陈寅格这种国宝级的大师,消息一传出,大家义愤填膺。

当我们对一切人和事都以宽厚的眼光来看待,整个世界便以另一种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一个温情脉脉,处处值得我们怜悯和同情的世界。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实的人生是多元的,远非我们想象的那样脸谱化。

《社会契约论》里面开篇第一句话:“人是生而自由的。”美《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和《联合国宪章》都是这样讲。但是同样可以说:从来都没有什么自由平等,不是这个阶级压迫那个阶级,就是那个阶级压迫这个阶级。听起来好像很矛盾,不过我想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因为它们是在两个不同层面谈自由。一个人从“当然”或“法理”的层面讲,人当然应该是自由的;但是从“实然”或者“事实”层面上讲,人确实从来没有自由过。

《浮士德》里有个魔鬼,它的原型是歌德的朋友Merck。Merck非常之聪明,可是一个人太聪明,以至于一切事情看透了,也就做什么都没有趣味了。我觉得王浩说得很有道理,这个世界正是因为你看不透,所以才吸引你,要是你知道一切,把一切都看透了,人的一生无所追求,那就太没意思了。

幸福是圣洁,是日高日远的觉悟,是不断地拷问与扬弃,是一种通过苦恼的欢欣。

《上学记》读后感5

三联出的《上学记》,是何兆武口述的回忆录,讲了他年轻时求学时的生活经历。以前这类书读的不多,对近代史相关的内容了解很少,读这些内容算是补课和了解。书读的多了,感触也就多了。

本书给我第一感觉是沧桑,因为是暮年之人回首往事,总不免忆起周围人的大起大落。何先生多次提到,人生的观念在十几、二十岁就定型了,年龄再大也只是修正一些,根子不好改变。确实,正是在国难、战事中漂泊的年代,虽然物质匮乏精神却丰富,造就了一批人才。客观的看,那时候能上大学的也是优选之后的,再能坚持读下去,从北京到昆明读西南联大,显然不止是智商的问题,还要有坚韧的信念。这种信念,无论左派右派,都倾向于选择自由,这种普天下人们的愿望归结在一小部分学者和学生身上,就绽放出那个时代辈出的专家和学者。

何先生觉得在西南联大的七年,是值得怀念的好时光。在云南的特殊地理和政治环境下,小范围的安定可能是挽救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延续。

读下来,看到何先生提及的很多人,经历了旧社会和新社会,结局很凄惨,包括他的家人。而他自己能“独善其身”,也许是找到了自己对“自由”的理解。比如提及吴晗的经历,在任何时代文人都可能屈身逢迎,下场一般都不怎么样。这么看,何先生是个聪明人。

何先生说,幸福感有两个前提,一是觉得整个社会会越来越好,二是觉得自己的未来会越来越好。这一点,又是那个时代造就的,在困苦的时候人们总有无限的盼望,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幸福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延迟满足”这件事上,有时候是主动的,比如著名的心理实验,如果主动控制自己的欲望就能获取远期的效益。这一点更适合当下,就是平和安定的时期。而战争困苦的年代和地区,人们其实是迫于现实限制,只能在期盼中度日。这倒不是说这种生活更幸福,而是这种生活会让人明白什么是幸福。

往往经历了风风雨雨,也就淡泊名利了,何先生在老年推辞颂寿会、不参与分房等等,更多的是追随内心而不是外物。何先生在书里屡次提到自己读书不专注,但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那个时候图书馆里很多都是原版书。我想那时虽然匮乏,但能读到的多是基础著述和典籍精品,而且在十几岁就开始这种阅读和理解,能自然而然的浸润自己。反观当下,过多的信息涌入大脑,底子上却没有扎实的知识和观念,更不要说去读几本原文著作,也是可悲。

在困苦中渴望自由和幸福,这种感受,可能必须通过他人的回忆才能体会到吧。

《上学记》读后感6

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不称职的学生,是个不合格的读书人。

也曾通过各种途径兴致勃勃的参考各所名校名师名人所开出的书单,分门别类的整理出来,去学校的图书馆网址上搜出索取号然后一本本的细细品读。或是某段时间里突然对某一个领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便会搜罗一整套有关的书籍囫囵吞枣地似乎恨不得马上成为“大师、专家”。如今回首过去,大学两年有余,在图书馆耗去的时间也不算少,但数来数去,给我带来关于“读书”、关于“求学”的最大触动的便是这本由何兆武先生口述,文靖撰写的《上学记》。

书中故事的背景是北洋政府、民国政府,经历的重要的历史事件有五四、民国的统一、抗战和内战。还记得那个时候,我先是忍不住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一口气看完了整本书,随即又深感后悔与不安,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甚至是现在,我都经常会随手翻阅其中的几篇章节,细细品味。总的来说对其中两点深有感悟。一是何先生对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之间差异的观点,颇有发前人所未发之新颖。二是对当年西南联大读书生活的回忆,读来让人心驰神往。

我们以前所学的历史,提到北洋政府,恐怕很多人心中都会想起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这样的词儿。混战自然是常态,但也正因为是军阀统治,是混战,所以,他们“没有,也拿不出任何意识形态的东西”。何先生提到有两件事,读来特别好玩儿。一是北洋军队的军歌,是“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长坂坡前逞英雄”,滑稽可笑。二是北洋政府的国歌,竟然是先秦无名氏的《卿云歌》: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和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相反的,国家的体制采取的则是完全的西方议会制。政治上的无意识形态带来的,是非常自由的思想和文化环境。所以,才会有类似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才会有蔡元培在北大完全的自由开放,才会有他们那一代人“无故乱翻书”的轻松而随意的读书生活。

西南联大的七年读书生活是书中重点。何先生说,那七年是他一生中最惬意、最值得怀念的好时光。我们没福气,不能恭逢其盛,但看看何先生的回忆,亦足够幸福。

我们是不是也向往过这样幸福的学习生活:没有任何组织纪律,没有点名,早起晚睡没人管,不上课没有管,完全自由的转系,自由的讨论,喜欢听的课就听,不喜欢的就不听,当面提出质疑无所谓,甚至骂骂不喜欢的老师也无所谓。

我们是不是也向往过拥有这样一些能指点江山、意气风发的同学:杨振宁,殷海光,汪曾祺,黄昆,王浩,张守廉……什么性格,什么观点,什么倾向都有,可以毫无顾虑地激烈辩论,也可以骂骂不喜欢的领导人,比如蒋介石,比如校长……

我们是不是也希望过自己的老师是那些如雷贯耳的大师:华罗庚,冯友兰,胡适,钱钟书,陈寅恪,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吴宓,梅贻琦,金岳霖,叶企孙,陈省身,吴晗……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观点自由地讲课,可以一堂课几千年,也可以一年讲不完一个时代,一个话题。沈从文先生没有任何学历,照样被聘为教授。钱钟书、刘文典这些有名士派头的先生就有些看不起沈先生。刘文典在课堂上公开说,“沈从文居然也评教授了……要讲教授,陈寅恪可以一块钱,我刘文典一毛钱,沈从文那教授只能值一分钱…… ”刘文典和孙中山一起搞过革命,资格老,又有些旧文人放浪形骸的习气,一身破长衫上油迹斑斑,扣子有的扣,有的不扣一副邋遢的样子。蒋介石请他见面,看他不象个样子,问,你就是刘文典?他回道:你就是蒋介石?

看到这些听起来在如今的大学,甚至可以说古往今来可能都难以发生在学校里的事情,还有何先生谈到的那些如雷贯耳的大师和同学的一些琐事,让我们看到了大师真实的另一面,有的让人忍俊不禁,也有的让人从心底发出感叹。但更多的则是思考,我思考着在现在象自动化养鸡场一样的学校长大学习的我们,除了羡慕,除了恨自己晚生了几十年,还能说什么?

在那个时候确是真真实实的存在过的自由,在西南联大里培养出那么多大师的那种风骨到底去哪里了?在这里,我并不是要提倡完全的自由主义,我也明白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只是我认为,大学不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更不该还像高中一样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我们有权利要求应有的自由。我们应该站起来看看这个世界,我们应该能自由的在书海中徜徉,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而不是日复一日的学着一模一样的知识,成为学校工厂流水线培养出来的学习机器。我们应该能够大声的讲出自己的所闻所想,能够跟全世界的青年人甚至忘年之交们自由的交流思想,而不是被困在小小的局域网里,在随时会被和谐的百度贴吧里小心翼翼的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在暑假和寒假,很多学校的贴吧还会被封掉!要知道自由是学术的灵魂!试看如今学生的自由何在?学术的灵魂何在?就像何先生自述的,那是一个艰难的时代,但大家都怀揣着希望。在这艰难的时代的背景中,名家大师却灿若星辰,为什么?我想何先生就是在思考其中的缘由吧。何先生可能进一步在思索何谓好时代。何先生说,每个人对所处时代都有不满,都怀揣希望,我也真实的希望以后,时代会更好。

只是那已经是一段逝去的岁月,同时远去的,还有那个时代的精神和理想。

而今天的我们,需要重拾先辈的信仰。


《上学记》读后感范文2000字相关文章:

米小圈上学记读后感二年级作文

读后感2000字范文五篇

《米小圈上学记》读后感200字小学生作文10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范文

《做最好的自己》优秀读后感范文2000字

《大学》读后感2000字范文

《中华上下五千年》高中生读后感2000字范文

物种起源优秀读后感范文2000字心得体会

《双城记》高中生读后感优秀范文2000字

《做最好的自己》读书心得体会2000字读后感

《上学记》读后感范文2000字

《上学记》是著名作者何先生生于1921年,在北平读小学和中学,在西南联大读大学和研究生,共七年,读过四个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上学记》读后感,供大家参考。《上学记》读后感1做家教带的是语文和英语,因此常常有机会和小朋友们闲扯,免不了的就是扯到关于大学里的一切。这就像每一次有即将要上大学的网络好友来问我一些建议一些描述时我总是不把话说得太全一样,因为我觉得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而在这些年里发生的一切也足以让我自己变得更加悲观,我还是愿这些才读初三、高一的小朋友对于未来有一份憧憬,如果大学都对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40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