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才是正确的亲子沟通方式

书奇 1172分享

  很多父母会话时间和孩子聊天,希望能够更了解孩子,增进亲子感情,但是其实亲子沟通,更多的是聆听孩子的心声,让他谈出自己的感受和所遭遇的问题,再给予指导和帮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

  和孩子亲密要注重聆听

  许多做父母的,自己的事业很成功,但面对自己的孩子却束手无策。他们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爱,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和回报。

  不久前,一对夫妻带着上小学6年级的儿子来找我。孩子的妈妈生气地数落孩子的“劣迹”:上课说话、不认真听讲、作业拖沓、学习成绩下降——孩子在一旁一言不发。

  我让孩子给自己画张“自画像”,画好后,我发现画中的他没有嘴巴,问其原因,孩子说:“在家里,我只需要耳朵,不需要嘴巴。”孩子的妈妈尴尬地承认:“在家里,我是理所当然的教育者,很少听孩子说话。”

  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常常不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不知道孩子需要怎样的爱。因此,父母常常只注重在物质生活上满足孩子的需要。

  其实,随着孩子的成长,更需要父母提供精神上的支持,而倾听孩子的心声,正是从精神和感情上关怀孩子、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方式。应该说,面对孩子,父母的耳朵比嘴巴更重要。

  孩子在学校生活了一天,回到家中,快乐需要有人分享,困惑需要请人解答,烦恼需要找人倾诉,愤怒需要向人宣泄,这个人是谁呢?当然是孩子最亲爱的爸爸妈妈。

  这个时候,只要妈妈(或爸爸)认真地、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的诉说,孩子就会感到,自己在爸爸妈妈心中是重要的,从而增强了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倾听孩子的心声,还会使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越来越深,敢于向父母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让父母清楚地了解他对事物的看法和感觉,为父母的引领和教育做了向导。

  当孩子受了委屈,遇到挫折时,父母的倾听与表达的关爱之心,能够化解孩子心中的积存的不快和紧张情绪,恢复孩子的自信心,勇敢地面对新的挑战。

  可以说,倾听是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一个法宝。但是,要爸爸、妈妈们把过去用嘴巴的习惯改为用耳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倾听不是听见就行了,而是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放下手里的一切活儿计,不要看电视,不要接电话,让这段时间完全属于孩子,充满爱心地与孩子在一起。对年幼的孩子,最好有身体的接触,拥抱或搂着孩子,与孩子的目光相接,表达父母内心的爱。

  认真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用表情或简单词语如“嗯”、“后来呢”等作回馈,表达你的关注和重视。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话,如果你认为孩子所说的事情或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要轻易地批评和评价,要鼓励孩子把话说完,在以后适当的时机再与孩子讨论这个话题。

  愿那些没有倾听孩子讲话习惯的家长们,从现在开始,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倾听孩子,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亲子教育的一个原则就是关系大于教育。其实,家长不必说很多的教育理念,更不必喋喋不休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只要有良好的关系就行。

  良好的关系不是过度的亲密,而是自由、和谐、彼此相互尊重。父母与孩子建立了这种关系,就会发现,父母希望孩子怎么变,孩子就会怎么变,而这种关系的建立,倾听孩子是必不可少的。

  我将倾听的意义和方法,告诉了那位6年级男孩的父母亲,建议他们每天倾听孩子10分钟。一个月后,那位母亲打来电话,说他的儿子有了可喜的变化。事情有时就是这样简单,倾听,倾听,再倾听!你想做一个好家长吗,不妨试试这种方法。

  怎样知道孩子需要什么

  显然,语言不是孩子表达需要的主要手段,他们更多的是用行动,他们缺少语言这个人类主要的沟通手段,但好在孩子有着强烈的表达和实现内在需要的本能。他们从生命的第一刻起,就有能力用行动来表达自己。孩子竭尽所能地提供给成人与之沟通的信息。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并不缺少理解孩子需要的机会。我们的困难在于,我们常常容易武断地认为孩子的行为是无意义的、无价值的。所以,对成年人而言,首先要学会破译孩子的行为。如果一个孩子老爱在洗手间里玩水,把衣服玩得透湿,还感到其乐无穷;如果一个孩子宁可冒着被父母训斥的危险,乘人不备“冲”到雨中享受雨的感觉;如果一个孩子总爱钻到沙堆里去玩,那么父母该知道,这个孩子正需要大量的皮肤的触觉学习。如果一个孩子老是在床上、沙发上跳个不停,并从中得到享受和快乐,那么父母该知道,这个孩子正需要来自地心引力的刺激,并且他正在学习适应这个刺激,也就是说他正需要学习和地球相处。如果一个孩子没完没了地让父母和他一起玩藏东西、找东西这种“单调”的游戏,并且乐此不疲,那么,父母该知道,这个孩子正需要确定起一个重要的“信念”——不在眼前的事物依然存在。而这是孩子日后语言发展的前提之一。

  仅仅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要还不够,我们还得理解这些需要对孩子成长的价值。唯其如此,我们才能打心眼里尊重孩子的需要,真正实现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才会乐意尽力去创造、满足其发展所需的环境。我们不仅要具备育儿的知识和技巧,更要有高度的领悟和体验能力,并能随时放下自己的思维框架,站到孩子的立场去看世界。我们不仅要懂得该做什么,还要创造性地去达成这一切。

  家长怎么加强亲子沟通

  一、放低姿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当我们高高在上时,自然会与孩子拉开一定的距离,沟通便无从谈起。其实,孩子有他们眼中的世界,只有放低做父母的姿态,蹲下来和孩子站在同一个高度对话,我们才会找到许多曾经不解的答案。

  笔者曾经听一位妈妈聊起他淘气的儿子,这个4岁的男孩似乎有着天生用不完的精力,连刷牙时也总是不停扭动身体,对着镜子扮各种鬼脸。妈妈一再提醒他要好好刷牙但收效甚微,直到有一天,妈妈自己在刷牙的时候,突发奇想地蹲到了儿子的高度,来尝试一下令儿子百玩不厌的动作,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在儿子的高度看过去,镜子略有凹凸不平,成像便有哈哈镜的效果,这个发现让妈妈都觉得很有趣,更别说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儿子了。

  由此可见,沟通的前提是父母要能够从孩子角度来想、来观察、思考孩子这么做是为什么。当我们能够更加理解孩子的时候,就不会再觉得他的举动是无意义的,就能与他很好地沟通了。

  二、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任感

  唯有信任,才可能让孩子愿意把自己的心交给你。其实宝宝年龄越小,亲子之间的信任度越高,小宝宝看到爸爸妈妈总会伸出手让爸爸妈妈抱,这便是对于信任最好的诠释。然而,随着宝宝日益长大,亲子之间的信任度却可能呈下降趋势。改变这一现状的最好方法便是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尊重与关怀。父母要扩大与孩子的沟通范围,除了学业,更要关心孩子的快乐与烦恼。

  在这里,推荐使用“跨级培育法”,即用超过其年龄段的一些内容,如用教育6岁孩子的态度去教育3岁的孩子,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在孩子创造力和模仿力非常活跃的时候,培养出良好的习惯,还可以让孩子感到你对他是有信心的,从而可以提升亲子之间的信任感。比如,可以带着孩子走进厨房,做一些亲子料理,让他品尝家务劳动的喜悦,或者有意识地给孩子布置一个小任务,让他去完成,考察他独立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中,亲子信任度也会得到提升。

  三、尊重孩子,多给孩子选择权

  通常3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拥有简单的决定能力了。这时,爸爸妈妈要有责任有意识地进行“基础教育”,让孩子开始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举例来说,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上幼儿园,先告诉他一些简单的穿衣规则,什么场合穿什么样的衣衫,然后再让他自己决定。如果孩子仍然穿选错的衣服去幼儿园,爸爸妈妈可以先不要指出,等孩子意识到周围人的眼光,得到“教训”后,再教导孩子“应该为自己的行为做决定”,这样体验式的学习能够让孩子成长得很快。

  同时,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他也会知道,爸爸妈妈会像指路明灯似地帮助他,站在他身旁。一方面有来自父母的尊重和理解,另一方面,当自己犯错误时又能够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帮助,这种状态对于孩子而言是很棒的,而当孩子有了积极的成长心态,亲子沟通当然也会变得更为顺畅。所以,不妨让孩子做一些小的选择,练习思考能力,学习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在生活中学习思考。比如吃饭、上幼儿园、过马路,爸爸妈妈都可以和孩子讨论对话,并让其学会思考,千万不要事事包办。

  四、观察孩子的个性,发展其兴趣特长

  如今的父母大多在职场上纵横驰骋,却相对减少了亲子时光,但无论如何,作为父母还是应该当一个有心人,尤其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不该只注重物质的给予,更多的应该着重情感教育,态度才最重要。

  我们知道,让孩子成为“全能宝宝”的可能性并不太大,所以要观察其个性特点,让孩子在幼儿时期尽量发挥其特长,抑制其一些不好的习惯。当爸爸妈妈了解了孩子的特质后,才不会盲目地施教。建议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如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引导其特长,从而弱化不好的习惯。

  另外,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应该尽早为其做一个很良好的规划,但同时这个规划又要符合孩子的个性需求。当孩子可以尝试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许多亲子间的误解和矛盾自然可以化解。

    热门标签

    471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