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的转换

培章 1172分享

  从小到大,总免不了要经历各种被碾压的时刻。同一道题,尖子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有的人憋了几天也一点思路都没有;到了工作中,有人因为承受不住压力就辞职,有人却能调整心态转换方式,发挥自己的长处……出身不能改变,智商没法锻炼,但如果说人能有一次翻盘的机会,靠的就是训练不同的思维方式。下面小编为你分享的是思维方式的分析,欢迎阅读!

  转换七种思维方式,让生活由此变得不同。

  1

  拒绝“过度准备”

  马东曾说:

  “有一件事你不知道该不该去做,如果你有时间,就一定要做。”

  《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里,有学生问李笑来:老师,这种方法真的有用吗?

  李笑来回答:有没有用,不去做怎么知道?

  拖延时,美其名曰:我准备一下。

  机会都是给有准备之人,但没说给准备不完的人。

  行动力强的人有两种品质:

  一、不畏惧失败;

  二、不给自己找借口。

  企业管理中有一个飞轮效应。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刚开始你必须要花很大的力气,每转一圈都非常费力。

  但其实,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达到一个很高的速度时,无需耗费更大的力气,飞轮就能够维持原有运动状态。

  有时,人就像是一台机器,一个新想法冒出来的时候就是要驱动这台机器运转了,可是懒惰就像机器上的锈阻挡你的行动。

  有人调侃,

  “我宛如戏台上的老将军,背上插满了早睡健身的flag,可是每到深夜的时候,手机又总是放不下。这样下去机器启动得起来才怪呢。”

  如果你还没找到一个“最好”的方案,那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去做。

  2

  保持怀疑态度

  马克思曾说“怀疑一切”,警戒人们不要盲目的迷恋权威,要永远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但大多数时候,人只爱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

  Margaret Heffernan在TED的演讲《去怀疑的勇气》中提到一个例子。

  20世纪的时候,牛津有一对“奇葩”拍档,Alice Stewart是一个优秀的女医生,她的拍档George是个统计学家。

  George总是不断对Alice的工作提出质疑,他说:我的工作就是证明Stewart博士是错的。

  他换用不同方式研究她的模型和数据,把给Alice的理论创造矛盾当成任务——因为只有在他都无法证明Alice错了的时候, 他就可以带来Alice所需要的自信,让她相信自己是正确的。

  这样的工作模式让他们合作建立了近乎完美的思考模型。Alice也在日后的工作中,发现有三分之二因癌症而死的孩子,他们的母亲在怀孕时都做过X光检查。因为这一发现,25年后,英国和美国禁止了给孕妇进行X光检查。

  无论是团队合作,或是孤军奋战,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永远留一个空间让自己怀疑,总没错。

  3

  记得反思犯过的错

  复盘思维,可能是唯一一个通过后天不断训练,能填平智商差距的思维能力。

  复盘来源于棋类术语,是指下完这盘棋后,从以前的对垒中发现自己错误,在什么情况下会犯错,为什么会犯错,反思除了这种做法外还有哪些更好的解决办法。

  主持人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说,一次她的表现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回家后,她在地上坐了3个小时,把整个节目从头到尾在脑海中复演一遍,什么时候说了什么话,嘉宾说了什么,她自己又说了什么,换种方式说会不会更好一些?

  也是这种善于反思,让她总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增长最多的经验,也把事情做得更好。

  复盘思维不容易,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事情做完了,人就不会再关注已经过去的表现;

  但复盘思维也很简单,在自己指导自己的过程中,这样的反思会更具有针对性。

  养成复盘的思维习惯,就像是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场战役都有一张清晰的雷区作战表一样。

  知道容易踩哪些雷,就会在日后的战场上避开那些地方。

  《原则》的作者瑞·达利欧说,

  “回头来看,我曾经的一败涂地是在我身上发生过的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因为他让我变得谦逊,而我正需要用谦逊来平衡我的进攻性。”

  当一个人习惯了复盘自己曾经的错,就会在奋斗的路上,越来越了解自己,从而事半功倍。

  4

  学会一心多用

  如今,除了技术性比较强的岗位外,很多岗位都要求有“综合素质”。

  多任务处理的技能,是一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混乱是一种常态,在混乱中找到条理需要的是结构化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的两个关键词,是分类和顺序。

  想要不乱的第一步,是要明白待办事项大概分为哪几种。

  工作和生活要彻底分开。

  第二步,把事情按照轻重缓急用重要性排序。

  著名管理学家史蒂芬·科维提出过一个时间管理理论:四象限法则。

  从左到右,由上到下,分别代表不同的任务等级:

  Q1:紧急且重要

  Q2:不紧急但重要

  Q3:紧急但不重要

  Q4:不紧急也不重要

  四象限法则 / Alex Czarto

  Q1的任务不能避免,又很紧急,比如有严格截止日期的紧急任务、家庭事务、健康问题等,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是节省花在这部分时间的最好方法。

  Q2是应该花最多精力的部分,比如做计划、弄备选方案、提升技能、寻找机会……然而很多人因为分不清重要和紧急的关系,往往浪费了太多时间在Q3部分,比如处理信息、应对眼前杂事等。

  至于Q4,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如果占用了过多精力,就会让人的效率负增长。

  所有任务一起压过来的时候,可以自己画一个表格,分清轻重缓急,用最科学的时间安排方法,解开那一团乱麻。

  5

  认清拖延的本质

  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有80%的大学生和86%的职场人都患有拖延症。

  50%的人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开始工作。13%的人没有人催,不能完成工作。

  人们奉行着“deadline 是第一生产力”的信条,在大好时光且工作且拖延,等到最后关头再不吃不睡完成KPI。

  不得不承认,截止日期是非常伟大的发明,如果没有截止日期也许很多公司都已经停止运转了。

  Tim Urban曾在TED上做过一个关于拖延症的演讲。他用非常简单明了的方式画出了,拖延症和非拖延症两者在大脑上的异同。

  没有拖延症的大脑

  有拖延症的大脑

  二者的大脑中都有一个决策的制定者,但拖延症人的大脑中还有一个及时行乐的猴子。

  这猴子只在乎两件事:简单和快乐。

  当人决定要去工作的时候,这个猴子总会来诱惑你说“我们去玩儿吧。”如果意志力不够坚定,猴子就会抢过你的方向盘,成为决策者。

  这是一个逐渐丧失自我的过程,本应是决策者的你,被想要及时行乐的情绪控制了。

  约翰·蒂尔尼写的《意志力:关于专注、自控与效率的心理学》一书中提到,在决定人成功与否的后天因素中,意志力排名第一位。

  在现代社会中诱惑越来越多,资讯、综艺、游戏、影视剧都可能成为打击意志力的诱惑。

  为了应对它们,第一,可以制定详细具体的时间表,把一周要完成的作业细化成每天要完成什么;

  第二、控制周围的环境,远离手机等可能对你产生诱惑的东西;

  第三、由易到难,钢铁般的意志力不是一天就能炼成的,要自己休息的时间,并接受自己的犯错。

  6

  用换位思考给自己减负

  有这么一个观点,累死人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中的人。

  很多时候,让人心力交瘁的,就是那些沟通出了障碍的小瞬间,积极性一次次被共事的人打消,久而久之工作也让人没了热情。

  很多人认为换位思维是迁就对方损害自身利益,但实际上,换位思维恰是在扩大自己的舒适区。

  如果一个人固守着舒适区,不顺眼的人就回避,不喜欢的活动就不参加,渐渐地,舒适区也会越来越狭窄。

  因为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没有人或环境可以完全按照你的喜欢来生长。

  此外,换位思维可以增强人的共情能力。

  蒋方舟曾分享过一段经历,她认识的一个美国男人,只见过一次面,对方却不停地要求和她微信聊天。她不得以把对方拉黑,紧接着对方又开始电话轰炸,每天早上打三个电话,晚上打三个电话。

  不停地追问说,

  “为什么拉黑我,你欠我一个解释。”

  缺乏共情能力就体现在,当他提出无理的要求或者做出过激行为,已经给他人带来了困扰,自己还完全意识不到。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中有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就是指人类的原始需求,如吃喝拉撒睡等需求。自我是人在适应现实生活中的“我”,会根据现实环境采取变化;超我是有理想有道德规范的自我,能够跳出环境的漩涡,客观分析事件反思自己。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自我”不断打败“本我”的过程,能对心理能量产生充分而有效的约束和控制。

  不会换位思考的人,很大程度上还生活在本我的层次,“自我”能力极弱时,三个层次就会失衡,从而使人格不健全。

  满足了一时的需求,却永远学不会成熟。

  7

  懂得“假装”的力量

  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令人害怕的东西,有人害怕考试,有人害怕演讲,有人害怕变老,这些都是人类面对挑战或未知时产生的正常的心理状态。

  但如果从结果来反向思考,这些害怕根本没用。考试还是要参加、演讲比赛还是定期举行,生老病死更是不可逆的自然规律。

  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没有效果,甚至会加重负担时,你的行为能不自觉地控制这些不良情绪。

  TED有一期演讲《肢体语言塑造你自己》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先假装成功,直到成功为止”。

  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实验,让人们维持充满力量和没有力量的两种姿势,持续两分钟。

  测试后发现,相比维持无力姿势的人,维持有力姿势的人无论从生理数据还是回答问题的表现来看,都更加积极且充满力量。

  心理会影响身体,身体也会对心理产生影响。

  思维方式受到先天环境制约,但也可以接受后天训练从而往更好的方向变化。

  当你深陷困境的时候,换种思维方式,也许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不同的思维方式就是不同的人生

  1. 曼德拉曾被关压27年,受尽虐待。他就任总统时,邀请了三名曾虐待过他的看守到场。当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时,在场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

  启发:原谅他人,其实是升华自己。

  02. 夜市有两个面线摊位。摊位相邻、座位相同。一年后,甲赚钱买了房子,乙仍无力购屋。为何?原来,乙摊位生意虽好,但刚煮的面线很烫,顾客要15分钟吃一碗。而甲摊位,把煮好的面线在冰水里泡30秒再端给顾客,温度刚好。

  启发:为客户节省时间,他才会向你靠近。

  03. 两马各拉一货车。一马走得快,一马慢吞吞。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货全搬到前面。后面的马笑了:“切!越努力越遭折磨!”谁知主人后来想: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干嘛养两匹?最后懒马被宰掉吃了。这就是经济学中的懒马效应。

  启发:如果让你的老板觉得你已经可有可无,那你已经站在即将离去的边缘。

  04. 有人问农夫:“种了麦子了吗?”农夫:“没,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启发:一个不愿付出、不愿冒风险的人,一事无成对他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05. 一个小镇中,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一个餐厅,第三个开了一个超市,这片很快就繁华了。另一个小镇,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第二个加油站,第三个、第四个恶性竞争大家都没得玩。

  启发:一味走别人的路,必将堵死自己的路。

  06. 一只乌鸦在飞行的途中碰到回家的鸽子。鸽子问:你要飞到哪?乌鸦说:其实我不想走,但大家都嫌我的叫声不好,所以我想离开。鸽子告诉乌鸦: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声音,飞到哪都不会受欢迎的。

  启发:如果你希望一切,都能变得更加美好,就从改变自己开始。

  07. 一户人家有三个儿子,他们从小生活在父母无休止的争吵当中,他们的妈妈经常遍体鳞伤。老大想:妈妈太可怜了!我以后要对老婆好点。老二想:结婚太没有意思,我长大了一定不结婚!老三想:原来,老公是可以这样打老婆的啊!

  启发:即使环境相同,思维方式不同也会影响人生的不同。

  08. 野猪和马一起吃草,野猪时常使坏,不是践踏青草,就是把水搅浑。马十分恼怒,一心想要报复,便去请猎人帮忙。猎人说除非马套上辔头让他骑。马报复心切,答应了猎人的要求。猎人骑上马打败了野猪,随后又把马牵回去,拴在马槽边,马失去了原先的自由。

  启发:你不能容忍他人, 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幸。

  09. 人骑自行车,两脚使劲踩1小时只能跑10公里左右;人开汽车,一脚轻踏油门1小时能跑100公里;人坐高铁,闭上眼睛1小时也能跑300公里;人乘飞机,吃着美味1小时能跑1000公里。

  启发:人还是那个人,同样的努力,不一样的平台和载体,结果就不一样了。

    热门标签

    713819